APP下载

“种法合一”育种推广体系的论述*
——以自贡市农科院大豆育种成果为例

2021-11-19向仕华杨华伟韩亚滨

大豆科技 2021年4期
关键词:夏大豆良法自贡市

向仕华,杨华伟,韩亚滨,余 鳞

(自贡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四川 自贡 643000)

良种和良法是促进农业增产增收的必要条件,是保证农业增产的有效措施。而良种良法配套技术则有效地将二者结合起来,在农业推广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良种良法配套技术也有着自身的局限性。首先,从提法上它将良种和良法分割对待,用“配套”二字将二者联系在一起。事实上,良种和良法联系紧密,良种是在良法的基础上选育出来的,良法必须要有良种的参与才能创新研制出来。其次,它没有体现良种良法的孰重孰轻,育种单位更加注重品种自身的潜力,技术推广单位则更加侧重于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农业增产更多的是依靠更替良种实现的,良法只是一个辅助功能。因此,本文充分借鉴中国历史上两个半圣人之一的王阳明提出的“知行合一”,在农业上原创性地提出“种法合一”的育种推广体系,以自贡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大豆育种成果为例进行系统地论述,旨在利用“种法合一”体系推动农业生产应用的发展进步,宣扬“种法合一”的内在潜力和指导价值。

1 “种法合一”的内涵

“种法合一”是一个应用在农业领域的育种推广体系,将良种和良法融合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去指导农业生产,实现农业种植最大效益化。种是指良种,法是指良法,良种和良法不可分割,缺一不可。品种是在特定的栽培管理方法上选育出来的,栽培管理方法则依托着众多品种进行的研制和更新。良种蕴含着良法,良法体现着良种,二者无先后之分,紧密联系,同等重要。为了更通俗易懂,这里以“人”为例进行对比讲解。人之所以被称之为“人”,是因为“人”由两个不可或缺的部分构成,一个是人的身体或躯体,另一个是灵魂或意识,身体和灵魂缺少其中之一都不能被称之为“人”。相对应地,这里的“人”指的就是“种法合一”,身体就是良种,灵魂就是良法。良种同身体一样,是看得见、摸得着,则为实;良法同灵魂一样,看不到、摸不着,则为虚。良种良法虚实结合,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2 “种法合一”的新陈代谢

“种法合一”的育种推广体系包含良种和良法两大部分,二者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一方的突破或改变总是牵动着另一方的发展,它印刻着时代的特征,顺应着时代的发展要求,有着属于它自身的新陈代谢。这里以自贡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大豆育种成果的三个发展历程为例进行说明。

2.1 大豆品种分类的转型期

“十一五”之前,四川省的大豆区试包含春大豆早熟组和中熟组两种类型,审定品种只有春大豆类型,自贡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审定的代表性大豆品种有贡选1号、贡豆18、贡豆16、贡豆14等。“十一五”之后,四川省区试方案作出调整,保留春大豆早熟组,将春大豆中熟组更改为夏大豆晚熟组,同时将贡选1号作为夏大豆晚熟组的对照品种,审定品种分为春大豆和夏大豆两种类型,代表性品种有贡豆20、贡豆21等春大豆品种和夏大豆品种贡秋豆3号。随着大豆品种分类的转型,在自贡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助推的大豆生产上最显著的变化就是推广品种主要以夏大豆品种为主,播期提倡延迟播种,由5月中下旬延迟到6月中下旬。此举有助于在当时主推的“麦/玉/豆”模式下小麦收获后,留有足够的时间作大豆播种前的准备,显著缩短在套作条件下大豆与玉米的共生期,减轻大豆的倒伏和荫蔽条件,进而提高大豆的产量。

2.2 大豆推广模式的转变期

“十一五”期间,四川省的小麦面积逐年减少,川南地区的小麦面积更是急剧下降,四川旱地的耕作制度也悄然发生了改变,“麦/玉/豆”大豆推广模式也逐渐退却了推广热潮。到了“十二五”,“玉/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基本取代“麦/玉/豆”模式成为四川省套作大豆推广的主推技术。随着套作大豆的兴起,选育既适宜净作又适宜“玉/豆”套作的耐荫型大豆品种成为了热点。“十二五”期间自贡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选育出的净套兼用的代表性大豆品种有贡秋豆4号、贡秋豆5号和贡秋豆8号等高蛋白品种。其中,推广面积最大、综合性状最好的是贡秋豆5号,因其成效显著,在“十三五”期间荣获自贡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农牧渔业丰收奖三等奖。但是这些品种是否属于适宜套作的耐荫型大豆品种还没有一个官方的认证,只有选育者自主评价育成品种的耐荫性等级。

2.3 大豆特殊类型品种的发展期

到了“十三五”期间,随着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制度的改革和品种审定渠道的放开,四川省的特殊类型大豆新品种审定方案陆续出台,其中,反响程度最高并得到顺利实施的方案有四川省鲜食大豆品种自主试验和套作大豆自主试验。自贡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也积极参与特殊类型大豆品种的创制与选育。目前,贡鲜豆5号和贡鲜豆4号正在参加四川省鲜食大豆品种自主区试和生产试验,贡夏豆18、贡夏豆22和贡夏豆23等大豆品种正在参加套作大豆自主试验。贡夏豆13已于2019年通过四川省审定,是第一批通过审定的套作大豆专用型品种;贡夏豆12已通过了套作大豆田间技术鉴定。在此期间,四川省特别是川南地区的高粱产业也在蓬勃发展,高粱面积逐年扩大,高粱套作大豆也就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因此,自贡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又抓住机遇,以套作大豆品种为基础创新研制出了“高粱/大豆”的推广模式并进行大面积示范推广。其中,“大豆/再生高粱套作高产栽培技术”于2015—2019年连续五年被四川省农业厅推介为四川省农业主推技术,推广成效显著。

由此可知,良种和良法总是作为一个整体在发展、进步。作为农业工作者,我们要迎合时代的脉搏,不能单抓良种或良法,要把“种法合一”的育种推广体系牢牢固定在农业科研的大地上,进行整体改良、创新,才能领跑农业科研,不被时代所抛弃。

3 展望

“种法合一”育种推广体系的雏形源于2016年,融合了中国古代先进的思想和智慧,经过系统梳理和补充,2020年之后在自贡、宜宾等地的大豆培训会上进行广泛宣讲,取得了良好效果。“种法合一”是良种与良法的完美融合,当推介品种的时候自然引流出种植方法和技术,当推介方法的时候自带适宜的推广品种。它不仅仅适用于大豆,还适用于水稻、小麦、玉米、蔬菜等与种植业相关的任何农作物。目前,该体系的应用地域还有所局限,应用作物还仅限于大豆,还需更进一步地进行拓宽应用范围,不断充实与完善体系结构,促进种业发展新格局。

猜你喜欢

夏大豆良法自贡市
菏泽市夏大豆高产稳产栽培技术
曾伟平《跳公节·传承的记忆》
优质夏大豆绿色高效种植模式思考研究
凝聚核心价值 实现良法善治
以良法促发展、保善治、惠民生
良法善治 呵护“文明之花”绽放
自贡市第33届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圆满闭幕
施氮时期对大豆结瘤和生长的影响
墨香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