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变电运维技术中的智能化技术

2021-11-18车永行崔宇阳

家园·电力与科技 2021年10期
关键词:变电运维技术应用智能化

车永行 崔宇阳

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物质生活的提高,国民对电力的需求量逐渐增大,同时对供电的质量也有了新的要求,为了满足人们在新形势下的用电需求,电力部门必须从源头上抓起,切实提高变电运行设备的效能,而提高服务效能的最佳途径是实现变电运行设备的自动化。当前一些电力企业已经开始应用变电运行设备自动化的技术,有效地减少了操作人员的工作量,并且,真正实现了电力系统的实时管控的目标。本文对变电运行设备自动化技术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维护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变电运维;智能化;技术应用

1 引言

随着电网的不断发展,电网结构愈加复杂,电气元件众多,在设备维护、设备巡视、缺陷管理、运维分析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数据,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大容量数据传输和数据存储在现代管理信息系统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是一个支撑全局的基础性环节,为电力设备的状态检测和故障分析等各类上层应用的高效运行提供可靠保障,成为了电力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2 变电运维技术概述

在整个电力系统中,对于相关技术的要求较高,尤其是变电运维技术,可以说是电力系统的关键一环,它主要是针对电力系统中的变电设备。由于电力系统的复杂性,很多变电设备会出现损坏、不稳定的问题。所以在日常运行中必须要通过变电运维技术,严格依据相关电力运维的规章制度和标准,按照规定程序对变电设备进行维护和管理。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变电设备运维技术的好坏直接决定了电力系统运行可靠与否。从本质上来看,良好的变电运维技术为电力系统在高压、低压、输电、配电等方面提供的是“检”和“修”,具体的说其主要的特征包括如下四个方面:(1)检修范围广。由于变电设备种类较多,在分布上也比较分散,这就使得变电运维工作无论是在空间范围上,还是在技术范围上都比较广。(2)检修条件多样化。不同的变电设备所处的环境千差万别,而环境带来的影响也是多种多样,这使得变电设备的检修条件也就具有了多样性。(3)变电设备故障频率大,一些设备分布不均,检修移动范围大,增加了检修的难度,问题出现的不集中,使运维管理更加不便。(4)技术标准高。变电运维是专业性的工作,对于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要求比较高,如果不具备必要的专业能力,很容在变电运维过程中出现问题,甚至导致事故发生。

3 变电运行设备的智能化技术分析

3.1 运行设备的自动化保护技术

以传感器和单片机为核心的自动化技术设备通过跳闸的报警方式,对电力系统地进行过流保护、过压保护等。通常情况下,其保护的过程是实时监控下进行,由于变电运行设备和系统电压和电流的承受力有限,经常会发生短路和断路等常规故障。这个时候传感器就会第一时间侦察到电力系统电流和电压的异常数据,把信息反馈给单片机,单片机把相关的信息传达给控制系统,然后跳闸开启保护功能。这一自动化的保护系统比起传统的模式,更具有灵活性、可控性。而且还可以安装先进的设置,直接通过数据设备掌握电流和电压的变化情况,并发挥报警系统的作用防患于未然。

3.2 电力通信技术的自动化

在电力系统的家族中,变电运行设备因为硬件多条件复杂,不是一个简单的系统服务器就可以操作的,而是采用服务器与终端服务器合作的形式完成系统的工作,而促进两者有机结合的却是集成技术,而完成整体系统进行连接的则是当前通用的TCP协议或者IP協议与前置的子系统等。由此,电力系统已经基本实现了信息系统的自动化,在运用过程中工作系统和通信系统同步运行,但在体制上又是独立的。系统的工作程序是这样的:通信系统同步开始运行,通过有线或者无线方式,把相关的信息数据有效地传输,整个过程都是没有人工参与,在自动的程序中进行,一直到系统停止运行。

4 系统维护的有效措施

4.1 建立日常维护机制

日常维护机制是针对电力系统以及内部的系统结构的常规维护,主要宗旨是专人负责下的层次化的有序管理和责任落实的模式。在维护过程中首先要让操作人员认识到,原有的电力系统和自动化技术应用的差异性,主要表现在系统、设备以及相应的软件上,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日常维护。例如:在整体的系统维护中,首先要建立调度监督部门,有专人负责进行整体的操作和巡视,所选定的调度人员必须充分了解变电站设备系统的特点,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有效监控和对设备进行操作和日常维护。对于电力系统的重要设施进行责任制,可以实行一人一机的责任制度,切实保障维护工作的实效性。操作巡视队伍要负责变电站以及变电运行设备整体监督。只有责任落实到人,才能对发生问题的环节进行有针对性地管控。操巡组的操巡不是暂时短期的,而是建立常态化的机制,在形式上以日常维护机制的层次化,把这样的管理机制真正形成制度后,然后开始定格管理人员,真正把常态化的体制落实,为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保驾护航,为变电运行设备的自动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4.2 建成新型管理体系

新型管理体系要完成对当前工作项目和工作内容的全面完善与优化,以实现对所有项目的覆盖和管理。其中,需要管理的最主要的项目是安全管理工作,包括对于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保护和设备保护。这两项工作的具体落实过程是通过对安全系统工程知识的应用、建立安全检查表等方法,让工作人员能够按时按量完成对于各类项目和设施的检查,以找到未来工作中可能面临的人身安全隐患,从而让整个系统更好地运行。对于设备的安全保障体系,要分析当前和今后系统中硬软件的整体搭配情况,找到并解决当前系统中存在的隐蔽性问题,让整个系统能够更好运行。

4.3 强化智能化变电运维技术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针对智能化变电运维技术在安全性和稳定性存在的问题,相关的技术措施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考虑:(1)当设备处在运转状态时,可以在使用微型机器的条件上把电压关合闸与电波图相结合,在时间确定的前提下保证电压稳定。(2)使用微机手段,适时的对处于运行状态下的相关设备进行检测,及时的发现问题,并针对性的进行解决,从而将问题控制在萌芽状态。(3)实施自我监测,要对智能化变电运维体系实施全面监控,尤其是对断路器的监控,一旦监测到问题,要第一时间进行系统报警,同时及时联系相关的维护人员,在使用断路器系统的基础上,再利用智能控制器对智能二次设备进行更精确的数据检测,为运维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奠定良好的基础;(4)对电子互感器的维修要根据不同设备的不同型号进行维修,以此保证故障得以及时处理。

5 结束语

我们应当清醒的认识到变电运维技术应用中存在的技术设备老化和技术荷载不足的技术性问题,同时,要在变电运维技术智能化发展上提前谋划,针对安全性和稳定的问题,通过不断完善变电运维技术智能化体系结构等措施,来不断提升智能化变电运维技术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这样才能充分把握未来智能化变电运维技术的发展趋势,使其真正发挥作用,保障电力供应的稳定性。

参考文献:

[1]于东.变电运维技术中的智能化技术[J].通信电源技术,2018,35(09):54-55+59.

[2]李东,李杰,史明旭.浅谈变电运维人员的素质提升[J].电力安全技术,2018,20(05):9-12.

[3]秦汉玮.变电运维技术中的智能化技术[J].农村电气化,2018(04):44-46.

[4]董立,王晓辉.基于互联网+的智能化运维管理[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7(18):52+132.

[5]陈阵.研究变电运维智能化远程管理系统及应用[J].低碳世界,2017(27):106.

猜你喜欢

变电运维技术应用智能化
一种智能化移动学习系统的设计思考
智能化仪器仪表的翻转课堂设计
基于Moodle平台的语文阅读教学“智能化模式”初探
基于Moodle平台的语文阅读教学“智能化模式”初探
低碳环保技术在环境治理中的应用分析及阐述
基于高职院校物联网技术应用人才培养的思考分析
现代烟草工业发展趋势及降焦减害技术应用研究
变电技改大修项目储备工作的管理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