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灾害事故现场通信难点与解决措施

2021-11-18鲁恒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0期
关键词:应急通信

鲁恒

关键词:灾害现场 火场通信 应急通信 层级组网

目前的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在消防领域的管理中应用已经十分广泛,包括综合日常消防监督管理、灭火救援辅助决策与现场管理、建设工程消防备案(已移交住建部门管理)、日常管理、日常办公等,已经初步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信息网络化平台,不仅能够打通各個消防部门,实现自动化办公,也使得许多与消防相关的信息可以实现共享,进行决策辅助分析等综合利用功能。因此,加快消防应急通信体系建设,提高应急救援抢险能力,提高通信辅助决策能力,是当前消防救援队伍正规化、职业化建设道路上的迫切需求。

应急救援通信体系主要是针对有重大影响的突发灾害事件而言。随着国内经济的持续发展,在第一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已经实现,我国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并不断向现代化国家迈进的大背景下,国内安全环境与安全生产形势也越来越复杂,重大特大恶性灾害事故及安全生产事件在国内各地呈现出此起彼伏趋势。

一、灾害现场消防通信现状与分析

改革转隶的消防救援队伍作为应急救援的主力军与国家队,担负着社会面应急救援和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使命,是一支党委政府直接领导的队伍,具有反应迅速、训练有素、战斗力强等优势。我国的灾害救助形式基本是以消防、应急队伍为主体面向社会群众,解放军处置大规模大范围的灾害。由此看来,在应对突发事件时,消防救援队伍因为面临的人的因素更多,因此将面对着更为严峻的抢险救援任务。消防救援队伍要在国家应急救援机制体制的规范下发挥其特有的作用,就要求在突发事件发生后的第一时间内,消防救援队伍要快速反应、措施有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快速掌握灾害现场情况,二是快速投入作战力量,三是快速采取精准措施。因此加快应急通信指挥体系建设与灾害现场的通信保障质量,提高消防救援队伍抢险救援能力,是当前改革转制过渡期内消防队伍建设的迫切需求。

在突发事件、重特大火灾扑救和大型活动安全保卫参加的队伍较多,有的还涉及到跨区域增援队伍的灭火救援指挥和地方队伍,在指挥调度上,由于前期应急救援组织体系还未形成,各方救援力量尚未整合,就很容易导致应急响应不统一,指挥层次不清晰,通信指挥系统不规范等问题,极易造成指挥权交接和指挥命令上传下达出现混乱。在执行应急救援任务时,消防救援队伍与社会相关联动力量缺乏经常性的沟通和应急演练,协同配合作战调集难、指挥难,部门间直接、有效的综合作战体系不能及时形成,各部门职责不清、协调不力,应急救援任务中容易出现通信不畅通、命令下达受阻、任务反馈不及时等各种问题。

经过改革转隶三年过渡期,虽然消防通信装备的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从实际情况看,目前队伍配备的通信器材在面对全灾种、大应急的职责使命要求上仍有欠缺。队伍目前配备的通信器材仍然以改革前的公网移动手台、点对点模拟对讲机为主要通讯手段。缺少相应的消防通信装备规范标准,目前队伍通信装备的配备仍然沿用《公安移动通信网基本级》、《公安移动通信网警用自动级规范(GA176-1998)》等有关规范,仍存在频率使用不规范,通信距离有限,在救援现场不能通过电台进行协同通信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灾害现场救援统一指挥的效率。并且现有的常规通信手段会因保养不善、质量不高、设备老化等因素影响功能的发挥。在现场应急通信上,主要依靠无线常规通信对讲机和数量有限的卫星电话,覆盖范围小,缺乏数字化、智能化的集群通信设备,缺乏图像传输、会商、定位设备。

二、应急救援现场消防通信解决对策

解决灾害事故现场消防应急救援通信层次和组织混乱比较好的做法是将参战人员根据分工划分成不同的组与层级,指挥部通过电台指挥联络到各组负责人,各组内部再通过另外的通话组向下指挥,逐级分组、分层指挥,形成现有的消防三级组网通信模式。在信道不够或信号不好的情况下,还可采用常规通信与集群通信互补的通信方式。灭火救援现场全勤指挥部通过固定电台对外联络,向下通过常规单频通信。采用分层分级组网通信,单频与集群相结合的通信方式,从而有效地解决350兆信号覆盖率不足的问题,确保战斗任务中通信体系的畅通。

针对特殊建筑场合,例如地下或高层建筑通讯不畅或失联等问题,优先尝试使用固定消防设施中的消防电话进行通信,在不同楼层不同分机设置专职监听通信人员,通过监听人员再向外界传达高层建筑或地下建筑内攻人员与外界联络的问题。如遇大面积灾害事故现场,如化工园区或洪灾与城市内涝灾情,现场的商业通信基站或通信线路会遭到不同程度的毁损,进而导致利用社会无线通信存在困难。此时可以采用大型无人机携带通信基站,多架次、不间断巡回在灾情现场进行不间断通讯保障。

采集灾情事故现场第一手资料并回传灾情现场指挥部的这一过程,目前国内消防队伍通用的做法是采用现场通讯员的4G单兵设备与指挥部建立实时连接,指挥部查看灾情现场实时图像并进行决策。此方法的优点在于灾情事故现场与后方指挥部采取实时连接,便于专家进行实时研判,并通过研判结果实时下达作战任务与命令,不足之处在于这一连接过程采取无线4G连接线路,很容易被灾情现场的各种因素干扰,例如爆炸产生的烟尘,倒塌的建筑阻断等等,此时前后方的联系就容易产生中断导致决策下达不及时等问题。此时我们可以采用无线与有线相结合的方式,前方现场通讯员利用4G单兵采集画面回传,回传到单独设立的火场画面导播台,此时在灾害现场上方假设无人机实行无线通讯保障,保证画面回传不会发生数据丢失等情况。火场画面导播台到指挥部之间使用有线数据传输方式,将画面稳定传输到后方指挥部,使得指挥画面不会中断,便于指挥部人员进行全程高效稳定指挥。

三、应急救援与灾害现场通讯装备建设发展建议

消防通讯装备的研发一定要首先考虑到使用环境,使用环境会影响设备的性能,消防使用的通讯器材在满足防水、防爆等基础要求前提下,还应满足一定时间的充电要求。

其次是要进行适度开发。德国一家信息通讯公司经过对不同国家的手机用户进行调查,有超过65%以上的用户表示不喜欢使用功能不简洁,使用不方便的手机。不仅设计开发要适度进行,应用也是一样的道理。因此,在消防通讯器材的设计研发过程中一定要懂得适度,不要只考虑到先进的理念与功能给人们带来的吸引力,同时要考虑到产品的实用性。

避免盲目开发造成浪费。现在通信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极快,消防队伍对产品的需求也不断发生变化。在这个更新换代的过程中,肯定会造成一大批的产品浪费的现象,这些被淘汰的产品要如何处理也变成了一个大问题。我国的环境必然会受到大批电子垃圾影响。我国的通信产品报废数量在不断增长中,电子垃圾已经成为国家面临的大问题。为了避免开发过程中因盲目开发而造成后期装备浪费的现象,一定要对市场和目前的消防队伍做充分的调研,同一款产品做出不同的型号,具备不同的功能以满足不同地区不同消防队伍的使用需求,从而避免盲目开发造成的浪费现象。

综上所述,消防通信装备的发展是消防救援队伍改革转隶后装备建设升级所忽略的一部分,目前队伍中对通信装备的认识程度还不够,仍然存在一种目前的装备够用了,有经费不如提高灭火救援装备的现代化程度。而出现火场通信问题之后,仍然好以将问题归结到人的身上,过分苛求人的主观方面的问题,在不同程度上影响装备建设。在消防通信后备人才的储备方面,专业人才仍然紧缺,队伍对专业人才的吸引力不足,队伍内部培养人才的力度不足,导致通信装备的维护保养程度和使用程度,通信稳定程度也较为欠缺。

猜你喜欢

应急通信
无线移动图像传输在应急通信中的应用
自由空间激光通信策略下的电力系统应急通信
浅谈如何加强消防部队的应急通信保障能力
应急通信需求分析
突发事件应急通信系统原型设计
电力应急综合通信系统功能与应用分析
分布式多视点视频编码在应急通信中的应用
论高原地区应急通信的保障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