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40岁慢阻肺患者药物治疗率、影响因素及干预对策分析

2021-11-18罗小兵王阿琴童南南

中国药学药品知识仓库 2021年8期
关键词:干预对策药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罗小兵 王阿琴 童南南

摘要:目的  探讨>40岁慢阻肺患者药物效果影响因素,并提出针对性干预对策。 方法  对260例>40岁慢阻肺患者进行研究,2020年9月至2021年9月就诊,所有患者均行药物治疗,根据治疗效果分成规范治疗组(n=160)和未规范治疗组(n=100),分析影响因素。 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经济状况、心理状况、病程、家庭支持情况、合并症、出院指导情况组间对比有差异(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60岁、疾病认知好、病程<6个月、家庭支持、出院指导、无合并症可提高治疗效果,为药物治疗效果危险因素(P<0.05)。 结论  >40岁慢阻肺患者药物治疗率受患者年龄、病程、认知状态和有无合并症等因素的影响,应注重干预,以提高治疗效果。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药物治疗;影响因素;干预对策

【中图分类号】R5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1)07--0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2020.9-2021.9月间的260例药物治疗慢阻肺患者进行研究,年龄42-80岁,均值(62.18±2.44)岁,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12个月,均值(8.21±1.56)个月。

1.2 方法

患者入院后,统一发放问卷调查患者基本情况,内容包括性别(男/女)、年龄(<60岁/>60岁)、学历(初中及以下/初中以上)、医保或合作医疗(有/无)、疾病认知(好/差)、月收入(<3000元/≥3000元)、负面情绪(有/无)、病程(<6个月/≥6个月)、家庭支持(有/无)、合并症(有/无)和出院指导(有/无)。

1.4  统计学方法

软件SPSS 22.0录入后处理数据,计数资料经由百分数(%)表示,X2检验,计量资料统一由表示,t检验,影响因素经logistic回归分析,P未及0,05提示有差异。

2  结果

2.1  兩组单因素对比

规范治疗组和未规范治疗组年龄、学历和缴费情况对比无差异(P>0.05),规范治疗组年龄经济状况、心理状态、家庭支持情况和出院指导情况优于胃规范治疗组,病程更短,合并症更少,组间对比有差异(P<0.05),报道如下表1。

2.2   多因素分析

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60岁、疾病认知好、病程<6个月、家庭支持、出院指导、无合并症可提高药物治疗效果,见下表2.

3  讨论

保守药物方案在慢阻肺治疗中应用普遍,可对患者症状和疾病发展起到缓解与控制作用,但受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药物方案在疾病治疗中效果并不理想[1]。因此应对药物治疗效果影响因素予以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以保障治疗效果的发挥。

文中数据显示,年龄>60岁为治疗效果危险因素,主要是因为年龄增长可使得身体机能退化,存在多种基础病症,影响治疗效果。此外,病程、有无合并症也对治疗效果有影响,主要是因为随着疾病的发展,可伴随多种并发症,加重疾病复杂程度,影响药物治疗效果。

为更好地发挥药物治疗效果,应在患者发病早期尽早治疗,加强宣传教育,也要为患者说明与疾病及其治疗有关的知识,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存在合并症者,应及时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同时在出院前予以指导,告知患者出院后注意事项;努力发挥患者家属作用,从物质和精神层面予以支持,以更好地发挥药物治疗效果[2]。

总之,>40岁慢阻肺药物治疗受多种因素影响,应及时干预,以提高药物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韩淑云. 布地奈德福莫特罗联合噻托溴铵治疗慢阻肺稳定期的疗效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0,14(2):85-87.

[2]滕小华, 郭建英. 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治疗依从性差的相关因素分析和延续性护理干预措施[J]. 中国全科医学, 2019, 22(S2):211-213.

鹰潭市指导性科技计划项目:Ykz2020014

猜你喜欢

干预对策药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医院悬挂式输液架细菌污染情况调查与干预对策
精神科住院患者院内感染现状分析及干预对策
腹腔镜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患者术后药物治疗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家禽耐药性大肠杆菌病的药物治疗探讨
无创正压通气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COPD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
丙种球蛋白无反应性川崎病药物治疗临床分析
无创机械通气联合盐酸氨溴索雾化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Ⅱ型呼吸衰竭的效果分析
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及干预对策研究
授权理论在使用无创呼吸机COPD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