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一流”建设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经费投入分析*

2021-11-17尹伊秋尹方屏

图书馆学刊 2021年10期
关键词:双一流一流纸质

尹伊秋 尹方屏 吴 丹

(西安工程大学,陕西 西安710048)

文献资源建设是高校图书馆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支撑,纸质资源和电子资源是文献资源的重要组成形式。持续、稳定的经费投入推动高校图书馆良性循环,从而进一步保障教学科研、学科建设所需的专业信息资源。分析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经费投入趋势,将为图书馆合理利用有限经费、优化资源配置、拓宽服务范围、提升服务水平等提供参考依据。“双一流”建设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继“211工程”“985工程”之后的又一重大举措,自2015年10月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后,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于2017年1月制定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2018年8月,又印发《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以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不断加快高校及学科发展,提升中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通过文献调研发现,自20世纪90年代初起,图书馆界学者便开始探讨文献资源建设的模式、对策、发展趋势等,从地方文献建设到特色文献建设,再到以“双一流”为背景的学科建设,无一不围绕如何最大化提高图书馆文献资源的利用率、满足师生需求而展开。朱强[1]于1996年提出中外文书刊价格涨幅过高导致文献收藏日益贫乏,且文献服务水平较为落后,应建设文献信息共享服务系统以满足重点学科和重点大学建设的需要。黄燕华[2]分析2008—2012年我国“985高校”“211高校”和普通高等院校3个层次的155所图书馆在电子资源和纸质资源经费投入上的差异性和相似性规律。景晶、杨涛[3]以我国113所“211高校”图书馆为调查对象,研究2011—2015年文献资源经费投入情况。韩曾丽[4]从2007年至2016年财经类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经费的角度,探讨了经费投入与人才培养、学术研究和大学排名的关联性。肖珑[5]总结了“双一流”建设给高校图书馆带来的新机遇和进步,并以北京大学图书馆等为案例,阐述了高校图书馆创新服务的十大趋势。刘婧[6]以江苏省“一流高校”“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和“普通本科高校”为层次划分,分析了3类高校图书馆的文献资源馆藏现状及建设特点。

为深入了解“双一流”建设高校图书馆的文献资源经费投入情况,笔者以教育部公布的137所“双一流”建设高校(一流大学建设高校42所及一流学科建设高校95所)为研究对象,分析其2015—2019年近5年图书馆文献资源经费投入差异,旨在为健全文献资源建设体系,推进“双一流”建设发展提供依据。

1 数据来源和处理

1.1 数据来源

研究数据来源于教育部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公布的高校图书馆基本统计数据[7]。鉴于国务院于2015年10月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教育部于2017年12月公布“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教育部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公布的高校图书馆基本统计数据更新至2019年,选取数据的时间段为2015年至2019年,统计共计5个年度的137所“双一流”建设高校的年度总经费、文献资源购置费、纸质资源购置费和电子资源购置费。

1.2 数据处理

由于在前期初步整理中发现部分高校图书馆的文献资源购置费并非纸质资源购置费与电子资源购置费的简单加和,因此若在统计中存在数据不完整或有出入的情况,则该条数据不计入最终统计范围。经过筛选,2015—2019年的有效数据为:2015年共81条,2016年共90条,2017年共88条,2018年共104条,2019年共109条。

在数据比对方面,首先对2015—2019年“双一流”建设高校图书馆的馆均年度总经费、文献资源购置费、纸质资源购置费、电子资源购置费以及电子资源购置费占比总体情况进行分析。其次,对近5年“双一流”建设高校图书馆的文献资源经费投入进行3个方面的对比。一是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东西中部和东北地区的划分方法》[8]将我国分为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为依据。根据区域划分,将高校分为东部高校、中部高校、西部高校和东北地区高校,对“双一流”建设高校图书馆的文献资源经费投入状况进行区域性对比分析。二是基于2020年3月艾瑞深研究院·中国校友会网正式发布的《2020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9]中对中国研究型大学、中国应用研究型大学和中国应用型大学的分类体系标准进行对照分析。三是依据办学特色,并且参考各高校在其主页对各自学校的发展定位,将高校按照学校类型划分为综合类院校和特色类院校。其中,特色类院校包含理工、财经、政法、民族、农林、师范、体育、医学、艺术、语言、政法院校。

2 “双一流”建设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经费投入分析

2.1 2015—2019年“双一流”建设高校图书馆馆均资源购置经费总体情况

表1 统计了2015—2019年“双一流”建设高校图书馆的馆均年度总经费、文献资源购置费、纸质资源购置费、电子资源购置费以及电子资源购置费占比情况。

由表1可以看出,2015—2019年,“双一流”建设高校图书馆馆均年度总经费在2017年达到最高值,近两年稍有下降。馆均文献资源购置费在5年间逐步递增,共增加了36.3%。馆均纸质资源购置费在2016年达到峰值,之后便一直下降,但2019年较2016年仍有增加。馆均电子资源购置费持续增加,增加了59.4%,并且占文献资源购置费的比重持续升高,5年间增长近10%。2015—2019年间,馆均年度总经费、文献资源购置费、纸质资源购置费和电子资源购置费,在2016年增幅最大,年增长率分别为16.0%、20.1%、17.2%和22.3%,有可能是受到2015年国务院颁布《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的影响。5年间,馆均年度总经费、文献资源购置费、纸质资源购置费和电子资源购置费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6.6%、8.1%、1.1%和12.4%。可见,馆均电子资源购置费的年均增长率最高,符合近年图书馆文献经费投入的整体趋势。

表1 2015—2019年“双一流”建设高校图书馆馆均资源购置经费

此外,为了深入研究2015—2019年“双一流”建设高校图书馆的经费投入整体情况,将2015—2019年“双一流”建设高校图书馆的馆均年度总经费、文献资源购置费、纸质资源购置费、电子资源购置费,与教育部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公布的高校图书馆基本统计数据进行对比,结果如图1所示。

图1 2015—2019年“双一流”建设高校与全国高校图书馆馆均资源购置经费对比统计

由图1可知,近5年来“双一流”建设高校图书馆在馆均年度总经费、文献资源购置费、纸质资源购置费和电子资源购置费方面,与教育部所统计高校图书馆数据的趋势相似,但经费投入明显高于统计数据。2015—2017年,馆均年度总经费、文献资源购置费和电子资源购置费涨幅较为明显,之后减缓;2016年馆均纸质资源经费有所增长,之后逐渐下降。2019年,“双一流”建设高校图书馆馆均纸质资源购置费与电子资源购置费比例为32:68;教育部所统计高校图书馆馆均电子资源购置费约占文献资源购置费的54.6%,纸质资源购置费与电子资源购置费比例约为45:55,电子资源均在文献资源购置费中占较大比例。根据2017年11月教育部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关于“数字资源量”统计的回函》[10],关于高校基本办学指标的生均图书指标中,纸质书和电子书(数字资源)比例的计算办法是:纸质图书至少须满足基本办学指标要求的生均册书的60%,剩余40%可由电子图书替代。纸质生均图书硬性指标的替代和未来数字图书馆的大趋势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纸电资源购置比例的大趋势。

2.2 2015—2019年“双一流”建设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投入经费差异分析

从不同地区、办学水平和办学特色3个方面研究2015—2019年“双一流”建设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投入经费情况。结合统计分析理论与SPSS软件,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的方法分析经费投入是否存在明显差异。t值为检验统计量,若结果显示所有显著性水平值〉0.05,说明结果无法拒绝原假设,即无显著性差异。若大部分显著性水平值〈0.01,说明是较强的判定结果,拒绝原假设的条件,即显示有显著性差异。

2.2.1 2015—2019年不同地区“双一流”建设高校图书馆馆均资源购置经费情况

根据不同经济区域划分,“双一流”建设高校图书馆分布在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因东部地区较多,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相对较少,因此将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高校作为一个整体与东部地区进行对比。通过对有效统计数据的分类,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部地区“双一流”建设高校图书馆的样本数量对比如表2所示。

表2 2015—2019年不同地区“双一流”建设高校图书馆样本数量(单位:个)

通过统计分析理论与SPSS软件,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的方法,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及东北地区“双一流”建设高校图书馆馆均年度总经费、文献资源购置费、纸质资源购置费和电子资源购置费的投入差异情况如表3所示。

由表3可知,2015—2019年,东部和中西部及东北地区的“双一流”建设高校图书馆馆均年度总经费、文献资源购置费、纸质资源购置费和电子资源购置费均无显著性差异。5年间,东部地区“双一流”建设高校图书馆馆均年度总经费、文献资源购置费、纸质资源购置费和电子资源购置费基本均高于中西部及东北地区。其中2015年,中西部及东北地区的电子资源购置费略高于东部地区,原因可能是2015年中西部及东北地区样本数量较少,且电子资源购置费投入较大,使得馆均电子资源购置费略高。

表3 2015—2019年不同地区“双一流”建设高校图书馆馆均资源购置经费投入差异情况

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及东北地区“双一流”建设高校图书馆馆均年度总经费、文献资源购置费、纸质资源购置费和电子资源购置费的年均增长率情况如图2所示。

图2 不同地区“双一流”建设高校图书馆馆均资源购置经费年均增长率

由图2可知,东部地区“双一流”建设高校图书馆馆均年度总经费、文献资源购置费、纸质资源购置费和电子资源购置费年均增长率普遍高于中西部及东北地区,尤其是电子资源购置费高出5.1%。中西部及东北地区的纸质资源购置费5年间处于下降趋势,因此为负值。

2.2.2 2015—2019年不同办学类型“双一流”建设高校图书馆馆均资源购置经费情况

按照校友会2020中国大学分类体系标准,将中国大学分为中国研究型大学、中国应用研究型大学和中国应用型大学。据此,将“双一流”建设高校进行划分,可知“双一流”建设高校分属于中国研究型大学和中国应用研究型大学,并进行对比分析。中国研究型大学以“辐射全国、校友杰出、科研领先和特色鲜明”为判定标准,而中国应用研究型大学以“辐射地方、校友优秀、科研先进和特色鲜明”为判定标准[9]。2015—2019年,分别属于中国研究型大学和中国应用研究型大学的“双一流”建设高校图书馆的样本数量对比如表4所示。

表4 2015—2019年不同办学类型“双一流”建设高校图书馆样本数量(单位:个)

通过统计分析理论与SPSS软件,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的方法,分别属于中国研究型大学和中国应用研究型大学的“双一流”建设高校图书馆的馆均年度总经费、文献资源购置费、纸质资源购置费和电子资源购置费的投入差异情况如表5所示。

由表5可知,2015—2019年,分别属于中国研究型大学和中国应用研究型大学的“双一流”建设高校图书馆馆均年度总经费、文献资源购置费、纸质资源购置费和电子资源购置费有显著差异。除2015年的电子资源购置费和2017年的纸质资源购置费无明显差异。5年间,中国研究型大学馆均年度总经费、文献资源购置费、纸质资源购置费和电子资源购置费均高于中国应用研究型大学。

表5 2015—2019年不同地区“双一流”建设高校图书馆馆均资源购置经费投入差异情况

分别属于中国研究型大学和中国应用研究型大学的“双一流”建设高校图书馆馆均年度总经费、文献资源购置费、纸质资源购置费和电子资源购置费的年均增长率情况如图3所示。

图3 不同办学类型“双一流”建设高校图书馆馆均资源购置经费年均增长率

由图3可知,中国研究型大学的“双一流”建设高校图书馆馆均年度总经费、文献资源购置费、纸质资源购置费和电子资源购置费的年均增长率普遍高于中国应用研究型大学,文献资源购置费、纸质资源购置费和电子资源购置费均高出较多。中国应用研究型大学的“双一流”建设高校图书馆的纸质资源购置费5年间处于下降趋势,为-2.4%。

2.2.3 2015—2019年不同办学特色“双一流”建设高校图书馆馆均资源购置经费情况

根据“双一流”建设高校图书馆的办学特色,并且参考各高校在其主页对各自学校的发展定位,将高校按照学校类型划分为综合类院校和特色类(含理工、财经、政法、民族、农林、师范、体育、医学、艺术、语言、政法)院校。2015—2019年,综合类和特色类“双一流”建设高校图书馆的样本数量对比如表6所示。

表6 2015—2019年不同办学特色“双一流”建设高校图书馆的样本数量(单位:个)

通过统计分析理论与SPSS软件,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的方法,综合类和特色类“双一流”建设高校图书馆馆均年度总经费、文献资源购置费、纸质资源购置费和电子资源购置费的投入差异情况如表7所示。

由表7可知,2015—2019年,综合类和特色类“双一流”建设高校图书馆馆均年度总经费、文献资源购置费、纸质资源购置费和电子资源购置费有显著差异。5年间,综合类“双一流”高校图书馆馆均年度总经费、文献资源购置费、纸质资源购置费和电子资源购置费均明显高于特色类高校。

表7 2015—2019年不同办学特色“双一流”建设高校图书馆馆均资源购置经费投入差异情况

综合类和特色类“双一流”建设高校图书馆馆均年度总经费、文献资源购置费、纸质资源购置费和电子资源购置费的年均增长率情况如图4所示。

图4 不同办学特色“双一流”建设高校图书馆馆均资源购置经费年均增长率

由图4可知,综合类“双一流”建设高校图书馆馆均年度总经费、文献资源购置费、纸质资源购置费和电子资源购置费年均增长率普遍高于特色类高校。由于特色类纸质资源购置费5年间处于下降趋势,因此纸质资源购置费增长率差距最大。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在“双一流”建设中,学科建设占据重要地位,学科建设有助于推动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图书馆作为学校的文献信息资源中心,理应承担学科建设中文献资源的保障工作,服务学科建设,健全文献资源建设体系,推进高校“双一流”建设发展。文献资源经费占图书馆年度总经费相当大比重,通过统计调研2015—2019年137所“双一流”建设高校图书馆年度总经费、文献资源购置费、纸质资源购置费和电子资源购置费情况,分析“双一流”建设高校图书馆目前文献资源建设经费投入现状,可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5年来“双一流”建设高校的馆均年度总经费稍有上涨,但近两年有所回落。文献资源购置费处于不断上升期,特别是电子资源占比增幅较大,年均增长率达12.4%,纸质资源投入下降。

第二,“双一流”建设高校图书馆与全国高校图书馆馆均经费投入趋势相似,电子资源均在文献资源购置费中占较大比例。以“双一流”建设高校的北京大学图书馆为例,其2015—2019年文献资源建设经费情况与“双一流”建设高校图书馆总体情况、全国高校图书馆馆均经费投入趋势相一致。

第三,2015—2019年,不同地区(东部和中西部及东北地区)“双一流”建设高校图书馆馆均年度总经费、文献资源购置费、纸质资源购置费和电子资源购置费均无明显差异。东部地区资源购置费年均增长率普遍高于中西部及东北地区。

第四,2015—2019年,不同办学类型(分别属于中国研究型大学和中国应用研究型大学)“双一流”建设高校图书馆馆均年度总经费、文献资源购置费、纸质资源购置费和电子资源购置费有显著差异。中国研究型大学资源购置费年均增长率普遍高于中国应用研究型大学。

第五,2015—2019年,不同办学特色(综合类和特色类)“双一流”建设高校图书馆馆均年度总经费、文献资源购置费、纸质资源购置费和电子资源购置费存在显著差异。综合类“双一流”建设高校图书馆资源购置费年均增长率普遍高于特色类“双一流”高校图书馆。

3.2 建议

3.2.1 合理配置资源经费比例

从2015—2019年“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全国统计高校图书馆的馆均文献资源建设经费投入来看,电子资源购置费用比例逐渐攀升。在数字时代图书馆进行蜕变的过程中,数字资源相较于纸质资源有很多优势,但这不是一种“替代关系”,而是一种“优劣互补关系”[11]。因此,首先应依据各图书馆的馆情和特色分析文献资源需求,减少纸质资源和电子资源间的重复率,确定纸质资源与电子资源投入比例,保障合理的资源经费投入。其次运用资源评价分析工具评估资源利用率,即通过资源评价分析工具深入分析每年购买的纸质资源、电子资源的使用情况,并根据各高校的重点学科统计其已保障资源和未保障资源,及时调整资源购置策略,促进资源有效利用。

3.2.2 减少资源投入不均情况

从“双一流”建设高校图书馆来看,尽管不同地区文献资源建设经费投入无明显差异,但不同办学类型和不同办学特色的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经费投入仍存在显著差异。此外,根据文献调研,“211工程”高校、“985工程”高校与普通高等院校的图书馆资源建设经费方面也存在较大差异。为了确保我国高等院校图书馆资源建设的整体发展,应平衡高校图书馆之间的资源建设的投入,缩小经费差距。

3.2.3 开展文献资源保障服务

在文献建设投入经费一定的情况下,“双一流”建设高校图书馆可开展多样化文献资源保障服务,重点保障本校的特色学科和重点学科文献资源。首先,做好前期调查研究,利用定期问卷调查,根据师生的反馈意见及时调整学科文献资源。纸质资源以建议列表为主,电子资源从使用频率、熟悉程度、了解程度、建议数据库等内容进行调查,再将纸质资源和电子资源进行比对,保障学科文献资源全面性和完整性。其次,高校图书馆应积极创新文献资源保障服务,开展学科知识咨询服务。例如北京大学图书馆在科研支持方面,开展了科研课题咨询、科研管理与决策支持、科研数据服务和竞争力分析等方面的服务[12]。华中科技大学图书馆建设特色数据库和电子资源导航等,以满足师生文献需求,并组建科技情报研究所,提供基于文献的各类科研管理数据和报告,以此作为学校学科发展政策的支撑依据[13]。高校图书馆可通过对文献资源的整合、分析、利用,开展多种文献资源保障服务。

3.2.4 搭建文献资源建设体系

文献资源建设体系从3个方面搭建,分别是文献资源使用方(师生)、文献资源传递方(图书馆)和政策决策参与方(校属各相关部门)。首先,师生作为文献资源的最直接使用者,可积极参与文献资源的采选,并提供相应的意见和建议。学生是基础使用者,对资源的使用便捷度、查找难易度等有最直观的评价。教师是深度挖掘者,对资源的专业性和学科资源匹配程度具有话语权。其次,图书馆要发挥好桥梁作用。一方面,与校内各部门及师生加强联系,了解文献资源需求,明确学科建设方向;另一方面,与校外文献资源提供商积极联系,清楚文献资源的收录范围、购置方式和使用方法等,并及时传递用户需求,保持沟通。此外,校属各相关部门作为政策决策参与方应积极配合,以多部门调研文献资源、建立学科联系人制度、数据库共建共享等馆院共建方式,保障文献信息资源[14]。“双一流”建设高校图书馆应根据各馆文献资源情况,避免资源浪费,建立共建共享机制,推进“双一流”高质量建设。

猜你喜欢

双一流一流纸质
关注一流学科
我校获批4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四川省图书馆发布2019年阅读报告
布达拉宫纸质文物修复——以佛经公文为例
“双一流”建设如何推进
高校“双一流”能否打破身份制
“双一流”需 从去行政化做起
独立书店浪漫的纸质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