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王鹏:护航中国轨道交通可持续引领力

2021-11-16黄帅王素

进出口经理人 2021年11期
关键词:南德王鹏轨道交通

文/本刊记者 黄帅 王素

本文编辑:王素。联系邮箱:417111519@qq.com

新冠肺炎疫情下,全球轨道交通市场历经2020年短暂低迷后,正在走出市场阴霾,欧盟、美国等局部区域市场正迎来铁路市场大爆发。

中国牢牢占据全球轨道交通一半以上的市场份额,在构建“双循环”新格局和“新基建”双重驱动下,实现着更高质量和更高水平的发展。2020年,中国中车在全球轨道交通装备行业占比达到53%,其次是加拿大庞巴迪和法国阿尔斯通,占比分别达到11%和10%。中国建造、中国制造、中国经验、中国标准和完善的轨道交通产业链,已经成为中国轨道交通“出海”核心竞争力。

站在轨道交通产业发展的历史高位,市场变幻的风云、技术革新的浪潮扑面而来,中国这张流动着的“名片”在国际前沿竞争中保持优势、继续领跑,背后有第三方检测认证机构的保驾护航。近日,《进出口经理人》专访了TÜV南德意志大中华集团(以下简称“TÜV南德”)建筑、铁路与基础设施部高级经理王鹏。作为一位在轨道交通领域持续服务10多年的资深人士,王鹏表示,拥有150多年行业经验的TÜV南德将跟随中国轨道交通产业共同发展,护航中国轨道交通可持续引领力。

“出海”面临四大挑战

中国的轨道交通行业经过多年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目前已经建设成世界上最大的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王鹏表示,中国的铁路和高铁技术因技术先进、安全可靠、性价比高、乘坐舒适等优势,在近几年“一带一路”倡议和高铁“走出去”战略中成为制造大国的“实力担当”和制造强国的“国家名片”。但是,中国轨道交通产业在“走出去”过程中也面临着很多挑战。

第一是市场不同。在全球范围内,随着人口不断增加,尤其是发展中国家人口不断增加,几乎每个国家的大中型城市对铁路和地铁的需求都在不断增加。但是,考虑到各个国家的国情、基础设施和所处地理位置的不同,其对铁路产品的需求不尽相同。比如,在铁路建设上,中国采用1 435毫米标准轨距,俄罗斯等国家采用1 520毫米宽轨距,印度、巴基斯坦等国家采用1 676毫米宽轨距,非洲加纳、刚果、坦桑尼亚、赞比亚等国家采用1 067毫米窄轨距,几内亚、埃塞俄比亚、喀麦隆等国采用1 000毫米窄轨距。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基础设施不同,决定了我国的铁路产品需要适应不同的市场。

南德西交轨道交通技术(江苏)有限公司大楼

南德西交盐雾实验室

第二是海外竞争更加激烈。中国中车牢牢占据轨道交通装备头把交椅。阿尔斯通和庞巴迪的合并释放出整合效应,国际中标呈几何级增长。俄罗斯TMH集团已成功走出俄语市场,在拉丁美洲、中东、非洲等市场均有订单斩获,国际竞争能力显著增强。印度轨道交通装备制造商ICF成功迈进全球轨道交通装备十强之列,成为国际市场黑马。全球轨道交通厂商格局正在重新演变。

南德西交环境舱实验室

第三是标准不断升级。铁路产品在每个国家和地区的要求不尽相同,只有满足了相应标准才能进当地国家和地区。比如,德国为DIN标准,欧盟境内为EN标准,国内为TB标准。同时,国际标准不断更新,比如2020年发布的铁路车辆防火第二部分材料和部件的防火性能要求标准EN 45545-2:2020,以及国内2021年7月发布的TB/T 3139 铁路产品禁限用物质标准等,都代表铁路产品标准不断升级。

第四是碳中和、可持续发展新要求。近年来,欧美等发达国家纷纷制定碳中和目标和近中远期行动方案,并将其作为可持续发展和经济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推动力。我国也制定了“30/60”战略,即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促使轨道交通行业加速变革。锂电池和绿色能源如氢燃料电池技术在轨道交通的应用,为整个行业带来了新机遇与新挑战。

“面对以上挑战,一方面TÜV南德对全球各类法令法规有专业理解,能够帮助国内厂商在研发、生产的过程中及时了解国际安全与质量要求,降低出口风险,持续提升国际竞争力;另一方面,通过TÜV南德在海外市场的品牌公信力,也能够让世界意识到‘中国名片’愈发变强、变靓。”王鹏说。

保障新技术、新材料的安全性

以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机器人、新能源、新材料为代表的颠覆性新兴技术正在与轨道交通加速“牵手”,对轨道交通领域的安全性提出了更高要求。王鹏表示,为了满足轨道交通产业“智慧化”发展新需求,TÜV南德搭建了相关服务能力,并在一些领域走在行业前列。

物联网技术在轨道交通已经开始应用。有些地铁公司已经慢慢在尝试使用智能化检票“刷脸进站”,把传感器和物联网相结合,满足高质量视频监控的需求。例如,可在探头前面连接许多不同种类的传感器,将激光测距传感器、倾角传感器与云台摄像机连接,利用云台摄像机捕捉画面信息,利用激光测距传感器进行测距,而这其中的数据安全至关重要。

数据安全风险主要来自三大威胁,即基础设施威胁、硬件和应用程序的威胁,以及用户和数据的威胁。针对以上三大威胁,王鹏解释,TÜV南德通过对网络安全中的漏洞进行扫描,并审核网络安全的设计构架,确保轨道交通系统网络数据的安全可靠。

近几年,随着新材料在铁路上的应用,以及人们对于自身健康和铁路车辆环保要求的提高,国内对车辆内部材料,尤其是非金属材料以及车内空气等有害物质限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21年10月1日,国家铁路局最新修订的《TB/T 3139-2021机车车辆非金属材料及室内空气有害物质限量》标准正式实施。

与2006版标准相比,新标准管控更趋严格,对于车内的非金属材料管控类别由原来的7个增加至10个,新增了保温材料、座椅卧铺发泡材料、覆膜背胶材料3个新类别。

对此,王鹏解读,TB/T 3139-2021新标准全新增加了“非金属材料禁用物质、限用物质要求及检验方法”的内容,明确了机车车辆非金属材料各个管控项点适用材料范围以及相应管控项点测试,并规定了禁限用物质的检验方法。王鹏特别强调,TÜV南德在常州的实验室具备了较完整的相关测试能力,能满足广大厂商的测试需求。

助力“双碳”新趋势

在“双碳”目标下,企业更加重视走绿色发展之路。目前轨道交通领域的“双碳”,最受关注的要属绿色能源在铁路上的应用,尤其是氢燃料电池在铁路上的应用。当然,氢燃料电池和储氢设备应用于铁路产品,将涉及多个方面的安全评估,如电气安全评估、结构评估、机械评估和环境可靠性评估等,TÜV南德正在相关领域加大布局。

针对氢能源在轨道交通领域的应用标准,王鹏表示,目前全球还没有一个完整的、专门的标准。TÜV南德采用的方式是借鉴其他行业已有的氢能源应用标准,主要是基于氢能源汽车及工业用氢能源两个行业的标准,叠加轨道交通的结构、电气、机械、防火及环境可靠性的所有评估经验,形成一套安全评估体系。

据悉,全球第一条采用氢燃料电池的铁路是由德国阿尔斯通开发的Coradia iLint氢动力列车,它自2018年起作为区域列车在德国北部的不莱梅港投入运营,在2020年5月成功完成180公里的实验期。而这台氢燃料电池轨道交通车辆涉及的检验和认证服务、批准流程、安全评估,以及与列车和基础设施相关的培训,正是TÜV南德与阿尔斯通一起合作完成的。2021年8月,该车辆正式在瑞典投入商业运营。

投入实验室升级服务

众所周知,铁路产品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从车辆本身来看,其包括几大系统,比如车体、有(无)动力转向架、牵引、制动、受流、车辆部、电气以及信号系统。同时,铁路产品作为公共基础设施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运量大、频次高,关乎大众安全等特性,也决定了对于其每个系统,从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安装调试到后期运营及维护都有很高的要求,生命周期中每个阶段的产品安全都至关重要。

为了迎合铁路产品的特色,2020年,TÜV南德在常州投资建立了南德西交轨道交通技术(江苏)有限公司。该实验室占地6 000多平方米,是国内第一家具备综合测试能力的实验室。小到一个螺丝钉,大到整个车辆的转向架,都可以在这个实验室进行测试。

王鹏说:“TÜV南德投入新实验室,一是为了满足国内轨道交通产品不断提出的新测试需求,二是因为常州是轨道交通生产基地,拥有庞大的轨道交通产业,TÜV南德看重其在轨道交通产业链中的未来前景和发展机遇。”

王鹏进一步介绍,常州实验室检测能力覆盖了非金属材料阻燃防火、结构性耐火、振动冲击、高分子、环境可靠性、化学等测试能力,并且已经取得CNAS资质,是轨道交通领域少数能够给厂商提供“一站式”产品测试服务的实验室。比如,在防火耐火测试方面,常州实验室拥有垂直和水平两个耐火炉,可以基本满足车辆内部内饰、地板等大型结构的防火测试。在化学测试方面,常州实验室也能满足国家推出的TB/T3139-2021新标准对于车辆内禁限用物质的测试需求。

快速应对市场最新需求

在助力中国轨道交通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这些年里,王鹏感受颇深。他表示,中国整车生产企业,以及一级供应商、材料供应商等所做出的产品越来越精细,质量和安全性越来越高,应对新标准和新市场需求时研发与反应的速度也越来越快。

比如,2021年,国内某轨道交通主要制造商接到国外客户的一个新需求,要求研究如何在火灾情况下通过细水雾灭火。这是关于“细水雾灭火与气体灭火系统试验”的一个全新课题。收到国外需求后,该制造商第一时间想到与TÜV南德合作。双方经过共同研究,提出了测试方案,搭建了测试系统,目前正在逐步推进测试。

王鹏说,该制造商之所以选择与TÜV南德合作,是因为细水雾灭火系统标准正是由TÜV南德所主导的。从这个例子中,不难看出国内车辆厂商应对海外各式各样新技术、新要求时的响应速度和响应效果之高,也能看到TÜV南德在该领域的专业性,积极与制造商合作,以满足市场的最新要求。

“回到本原,作为一家第三方检验检测认证机构,TÜV南德最核心的竞争力是对全球各地当地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的了解,并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网络布局。在轨道交通领域,TÜV南德的技术人员大部分来自轨道交通制造商和铁路部门,综合素质较高,每年通过内部培训了解轨道交通行业内部的新要求、新标准和新法规。”王鹏最后说:“TÜV南德不仅拥有专门针对轨道交通领域的实验室,实际上,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如亚洲的韩国、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中东的阿联酋、卡塔尔,欧洲的几乎所有国家,北美地区的美国、加拿大,甚至非洲国家,都拥有测试实验室,以确保产品在世界各地遇到任何问题时,可以第一时间通过试验能力找出答案,输出解决之道。”

猜你喜欢

南德王鹏轨道交通
王鹏:初心不改 笃行致远
Fractional Noether theorem and fractional Lagrange equation of multi-scale mechano-electrophysiological coupling model of neuron membrane
轨道交通产品CE认证论述
高速轨道交通发展趋势
基于CAN的冗余控制及其在轨道交通门禁环网中的应用
Tracking algorithm of BPSK signal in low bit SNR and high dynamic scenarios
新能源公司获中国首张2.5MW风机TUV南德GL型式A级认证证书
城市轨道交通联调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