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幼儿美术教育中幼儿创造力的培育

2021-11-14林缘敏惠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1年34期
关键词:幼儿美术教育创造性培养策略

林缘敏惠

摘要:幼儿教育是国民教育的基础,在儿童整个教育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有利于提高幼儿的综合素质以及综合学习水平。从核心能力培养的角度来看,幼儿美术教育也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不仅可以对幼儿的创造力进行培养,还可以有效培养他们的审美意识,幼儿美术教育和美术教育有着较大的差异,幼儿美术教育主要是要充分发挥幼儿的自主创造能力,通过这种活动有效提高他们观察生活、创造生活的内在驱动力。为此本文主要探讨了幼儿美术教育中创造力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幼儿美术教育;活动;创造性;能力;培养策略

美术是幼儿园教学中的重要内容,通过幼儿园美术教学能够唤醒幼儿潜在的创新意识,激发孩子的审美情趣,通过美术教学中的多种教学方式和手段,让孩子广泛汲取知识,发挥自身想象力,从而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

1 营造宽松氛围,激发幼儿想象力

简单、宽松的美术教学氛围可以唤起幼儿对美感的认知,从而起到提高幼儿对美的鉴赏能力和激发幼儿想象力的效果。宽松的美术教学氛围可以为幼儿提供更为广阔的想象和创造空间,可以让幼儿在自身想象力、创造力的驱使下自由创作,而教师只需要在幼儿创作时适当地给予鼓励即可。这种让幼儿自主选择、自由发挥、自由创造的教学氛围,不会束缚幼儿的思想和创造力,也不会阻碍幼儿的创作欲望。培养幼儿的创造力与幼儿对日常生活的观察有着密切的关系,教师可以通过指引幼儿对现实生活的细致观察,从而收获美术创造的灵感和资料素材,这样不仅丰富了幼儿的知识领域,同时还激发了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例如,在教学以“四季”为主题的绘画课时,教师通过让幼儿观察“春夏秋冬”四季照片的形式来发现四季的颜色特点以及植物特点,让幼儿在观察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这样的绘画充分地展现了幼儿的美术创造力。

2 从兴趣出发,构建创造性课堂

学生的兴趣才是他们学习最好的教师, 对于幼儿来说也是一样的,兴趣就是幼儿创造力的催化剂,有利于激发幼儿在学习过程中进行创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美术教育的课程设计方面,教师需要积极了解当前幼儿的学习情况,充分明确幼儿的生活现状, 联系当前的生活实际和比较熟悉的生活内容展开,进而有效激发他們的想象能力。

对于幼儿的美术教育来说, 幼儿的创造性思维的来源在于他们天然的好奇心和求知方面的欲望, 由于幼儿具有敏锐的感悟能力,所以幼儿只需要经过教师简单的指导就可以发现当前生活中存在的美好,通过问题作为幼儿发展的导向,有效激发幼儿进行创作的动力。

比如《美丽的线条》这一教学内容,教师可以通过相关问题的引导,激发幼儿的创造能力,幼儿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使用各种物体进行设计,创造不同的线条,教师可以采取一些更加有效的方式,比如通过魔术的帮助和设计,引导幼儿观察线条,明白线条的意义。 并且线条的颜色很多,幼儿在这个过程中可以了解更多的颜色,在整个学习活动完成之后,幼儿不仅可以从中了解三原色,进一步深化三原色的组合原理,同时还能积极借助各种材料丰富活动体验。 只要幼儿敢于进行创作活动,教师就要积极鼓励幼儿,给他们充分的肯定,从而引导幼儿进一步开展学习。

3 综合美育活动,提升幼儿创造力

幼儿美术创作与日常生活、各类情感都有很大关系,所以,在幼儿美术教学中可以充分地将美育活动结合起来,让幼儿获得更深刻的艺术理解,也可以起到激发幼儿想象力、提升幼儿创造力的作用。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先读后画的方式提升幼儿的创造力,教师先给幼儿阅读一个故事,然后让幼儿通过发挥想象力自由创作,将这个故事展现出来,或者教师只讲故事的一半内容,另一半内容让幼儿通过绘画的形式自由展现出来。这种方式对于提升幼儿的想象力及创造力有很大帮助。美术、音乐不分家,所以,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可以让幼儿先感受音乐再用绘画表达出来,以此来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例如,与幼儿一起欣赏《千与千寻》的配乐时,让幼儿通过感官的体验来激发其创造性思维,然后再让幼儿通过音乐感受来进行绘画,进一步创作出生动有趣的绘画,这种通过美术与音乐相结合的活动,不仅可以提升幼儿的艺术素养,同时还对幼儿审美观的提升有良性的促进作用,也能进一步提升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另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幼儿的多种感官,结合丰富多样的教学方式来提升幼儿的感知能力,让幼儿不断积累创造经验以及激发创新的情感,从而提升幼儿的创造能力。

4 将手工和绘画结合,培养孩子创造力

在幼儿心目中并未形成将手工和绘画进行严格的区分,他们创作美术作品单纯地为了表达自己的情感,描绘出自己想象空间中的场景。 教师可以让孩子在美术课堂上自由发挥,避免用成年人对美术的界定标准对孩子加以约束。例如:在绘画“海底世界” 作品中,孩子会将各种色彩的橡皮泥做成“海星”的图案,粘贴在画布上,利用白色的画纸剪出“云母”的形状贴在“海星”的周围,用画笔蘸满“蓝色”,画出心目中的大海。在孩子的心目中,绘画的材料并不重要、绘画的方法并非只有画笔才能实现。 教师将手工和绘画结合起来,能让孩子突破美术理念的束缚,让孩子想象空间更加开阔,可供选择的方式更多,进而培养孩子的创造力。

5 以个性为要义,创设多彩文化环境

个性才是对幼儿进行培养的主要目的, 不同的幼儿有不同的性格,如果接受固定的教育活动,那么幼儿的个性很可能就会被抹杀掉,使他们失去创造的兴趣,也失去创造能力。 从幼儿的创造环境入手,幼儿园和平时的小学或是中学不同,幼儿园的环境充满了童趣以及美好的事物,因此,这种学习氛围能够直接对幼儿产生非常积极的影响, 使幼儿向着个性化的方向发展, 良好的校园文化可以使幼儿在学习的过程中打开自己的心扉,树立创新思维意识,也给幼儿插上想象的翅膀。从有的幼儿园一些充满童趣的文化墙的设计来看, 一旦幼儿可以将自己的画作在墙上进行展示, 那么他们对于之后的学习就会充满动力,这代表着他们的画作和能力得到了肯定,因此,幼儿的创造热情就会空前高涨,同时在进行自我肯定的过程中,幼儿也可以欣赏墙上其他幼儿的画作,教师也可以设定一些主题,让幼儿围绕着一定的主题进行涂鸦设计,从而有效激发幼儿的想象能力,使幼儿感受成功的喜悦,进一步明确美术教育的有效性。

6 结束语

综上所述,幼儿阶段的孩子思维方式自由、开放,是创造力培养的最佳时机。 教师需要掌握幼儿创造性美术作品的特点,在美术教学中为孩子提供环境和氛围方面的支持,鼓励孩子大胆尝试,从而逐步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参考文献:

[1]赵衍芝.幼儿美术教育活动中幼儿创造性的培养[J].中华辞赋,2019(10):267-268.

[2]李焕.论幼儿美术教学中艺术创造力的培养[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10):208.

[3]马晓燕,王燕霞.基于创造力培养下幼儿园美术教学创新研究[J].中华少年,2019(29):10.

猜你喜欢

幼儿美术教育创造性培养策略
美术教育中幼儿创造力的培养
生活化视角下的幼儿美术教育问题探讨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幼儿美术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陶行知生活理论在幼儿美术活动中的实践
保持创造性的29个方法,每天看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