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玩顽完”引导下的初中美术教学

2021-11-14徐清

中国篆刻·书画教育 2021年10期
关键词:游戏教学法

徐清

摘 要:中学美术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情感体验以及美术创新精神,通过美术具体的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美术教育中有所发展。又中学美术课程标准中写到中学美术课程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以美育人。要求在上好美术课的同时还要注重美育,养成学生对美术的终身爱好,最終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在新时代、新举措、新方向的要求下,笔者试着将“玩顽完”教学法引入到美术教学中,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培养顽强的意志力以及追求完美的工匠精神,养成对美术对终身爱好,促进个性的发展。本文就从以“玩”激发兴趣、以“顽”磨练兴趣和以“完”淬炼兴趣三个方面入手以美激趣,以美育人。

关键词:游戏教学法 情境表演 分步训练

美术新课标要求学生具备图像识读、审美判断、美术表现、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的美术核心素养。这些核心素养最终还要落实到以美立德、以美树人。而很多学生认为美术课可有可无,导致多数学生不会画,不会赏,更不用说用美术去立德。故笔者以“玩”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尊重和保护他们的个性,让他们的天性和个性得以自由健康的发挥;在兴趣的基础上以“顽”为中心磨练学生的意志,培养学生的持久力和顽强坚毅的品格;在具备一定的美术基础后,以“完”要求学生不断地淬炼自己的作品和品格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在“玩顽完”结合的教学下使学生不断成长,最终得到全面的发展。

一、以“玩”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索尼在线娱乐首席创意官拉夫·科斯特曾说过游戏就是在快乐中学会某种本领的活动。游戏,并非为娱乐而生,而是一个严肃的人类自发活动,具有生存技能培训和智力培养的目标。笔者从“情境表演”“探秘解密”和“设置障碍”三个游戏角度入手对“玩”进行解构。

1.情境表演

情景表演法即教师或者扮演所要欣赏的画作或者是画家,在扮演过程中获得体验感、欣喜感。美术作品是画家情感传达的载体,而学生因与画家的生活阅历、情感认知存在着巨大差异,

所以笔者试着用情境表演去引导学生走进作品,理解画者的创作意图。而在情境中学生又能设身处地地设身处地地分析、理解、激发进一步的创新思维和创作火花。如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笔者让学生扮演画面中的每个人物,把画面的瞬间串联成一个完整的故事。表演完这个故事以后,笔者惊奇地发现学生居然能和达·芬奇画面中的人物神同步。于是笔者请扮演者谈谈他当时那个情境下为什么会作出那种姿态和动作。扮演犹大的同学告诉笔者,他在扮演的时候心里很害怕,怕耶稣发现他出卖了他,当时他已经站立不住了,于是将手肘支撑在桌子上,下意识地想拿着钱袋和撤退逃跑。而扮演耶稣的同学告诉笔者他当时已经知道有门徒出卖了他,他很失望与伤心,但是又无可奈何,在逃跑无望的情况下他只能坦然接受与他所爱的门徒们吃完最后一餐晚餐,然后告诉门徒这个不幸的消息。学生们的这些想法正是达·芬奇画《最后的晚餐》的创意与想法。这种情境表演游戏让学生觉得有趣,在有趣的同时又让学生觉得美术欣赏原来如此简单,从而激发起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2.探秘解密

“探秘解密”式游戏教学法要求学生带着悬疑去破解画中所隐含的谜题,在解密的过程中获得幸福感与愉悦感。一般探秘解密游戏的存在三个基本元素:①解谜所需的谜题;②谜题作用的对象;③解答过程。以《蒙娜丽莎》为例,谜题的设置可以推动着学生再一次去剖析《蒙娜丽莎》。谜题1:为什么达·芬奇会把《蒙娜丽莎》带在身上几十年,至死都要把它带在身边?这时候学生会因为达·芬奇长时间的收藏《蒙娜丽莎》而感到好奇,他们会去研究到底是为什么,去翻找一堆资料来破解老师设置的谜题。在翻找的过程中找到很多有关于《蒙娜丽莎》成为世界名作的原因,如抓拍、渐隐法、解剖学等。这些被破解的谜题又被拿到课堂上进行再一次的交流与升华,使得《蒙娜丽莎》的伟大之处完整显现在学生的面前。学生们因为自己解开了蒙娜丽莎的谜题而欣喜雀跃。谜题2:达·芬奇通过蒙娜丽莎看到了什么?这个谜题是对上一个谜题的再升华,在学生已经了解《蒙娜丽莎》的基础上去走进达·芬奇的内心。那么达·芬奇的内心究竟通过《蒙娜丽莎》要说什么呢?通过学生的再次探秘解密我们了解到达·芬奇通过《蒙娜丽莎》的背景——原始时期的达·芬奇的家乡在告诉我们人与自然的情感。那是达·芬奇在感叹人在自然面前的渺小,即便是最伟大的画家也画不出大自然的千变万化、瞬息万变。这一系列的谜题,在解密的过程中使得谜题的作用对象获得了极大的愉悦感,促进了他们对美术课的认可与喜爱。

3.设置障碍

障碍的设置能使学生在战胜障碍时获得成就感,在失败时获得再一次挑战的斗志。中学美术课其实有许多障碍可以设置。教师在设置时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学情根据学情设置障碍才能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如让学生画梅花时,如果按照课本上的要求直接去临摹齐白石的《红梅》,学生大多变成了手残党。这时教师就要调整这个障碍的难度。笔者用“点点点”这个游戏入手,对学生进行中国画点的画法进训练,当学生学会了点一点浓淡得当,有变化的点的时候,其实他们已经掌握了对梅花点法的方法。这时教师只需教学生将这些点进行排列组合就能画出一朵漂亮的红梅。这个小小障碍的设置分解了学生对美术的挫败感,让学生觉得画画也可以如此简单,而挑战成功以后的那种成就感是任何事物都取代不了的。

二、以“顽”磨练兴趣,培养学生的毅与志

有了对美术的兴趣以后,学生的兴趣要保持这就需要以“顽”字为中心对学生展开培养。“顽”不是一句口号。笔者认为“顽”不光光指的是学生自身的顽强的、对艺术持久的毅力,还要靠教师后天的“刺激”。笔者试着用分步训法培养学生对美术持久的毅力,用竞赛训练法培养学生要学好美术的志向。

1.分步训练磨毅力

笔者试着通过分步训练法弱化美术学习的难度,让学生在完成挑战中磨练毅力。如中国画单元,笔者将一幅中国画分开来训练,这样难度就会小很多。今天训练画树,明天训练画石,过几天再画水,几节课下来就凑成了一幅完整的山水画。学生回过头再看看,他们已经掌握了欣赏和画山水的技法了。几节课的坚持也使得同学们有了一定的自信,只要坚持就能画出一幅好的作品。

2.竞赛训练练志向

在磨练出学生对美术的持久兴趣后,要往更高层次的方向走还必须有一个明确的方向。这个方向亦可以化成同学无穷的动力,推动学生不断前进。笔者发现在绘画活动中,当学生掌握了一个绘画技巧或者某一事物的能力时,一种更有趣的现象便出现了,他们对自己的这种技能满意极了,兴高采烈地拿着这个技能不断地参加各种比赛,不厌其烦地显示这种能力。正是这种重复产生的爆发力,使学生突然具备了某种新的力量——自信、自尊和从事有目的的活动的愿望。故笔者以竞赛训练来练就学生对美术更大的成就感,让学生在竞赛的过程中不断获得成就感不断地走下去。在第二十四届全国中小学生绘画书法作品比赛中,我校有78名学生参加了比赛,参加人数位居全市之首,38人获奖,获奖人数也居全市之首。学生通过一次又一次的竞赛试炼树立了强大的自信心,这种深信指引着他们不断地前行。

三、以“完”延续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工匠精神

能抵御枯燥感的,不是兴趣和情怀,而是工匠精神。工匠精神能让学生的作品更趋完美,也可以让学生的兴趣更加持久。

1.寻找自己最心动的那一个点

工匠精神就是专注自己做的事,精益求精,把99%提高到99.99%。在美术上就是对自己的美术作品要求严谨,同时欣赏自己的作品,在每一个细节中,体会美术所带来的乐趣。这些细节就是学生持久兴趣的动力,也是工匠精神的内涵所在。如在设计班级标志时,学生为了更好地表现设计的标志,总是会设计很多稿,然后不断调整,直到找到自己心目中的最佳图形、最恰当的颜色、字体搭配,努力去体会别人看到这个体会时的感受,努力寻找能打动对方的图形、色彩和搭配。当他们专注于想设计一个令人满意的标志时,其实已经抓住了那一个令他们心动的点,也抓住了他们不断努力的点。

2.寻找自己那份情感

村嶋孟说:“集中精神才是做好米饭的前提”。他煮的米饭被中国媒体称为“有灵魂的米饭”。被称为“煮饭仙人”的村嶋孟正是因为热爱煮饭这一份事业,才会煮出好吃的饭。同理,只有在美术中寻找到自己那份最真挚的情感才能学好美术这门课。那这份情感怎么去寻找呢?情感来自于别人的肯定和自己的肯定。首先作为美术老师对学生的肯定是学生情感凝聚的最大推动力。笔者常常会在美术课上搞“集赞”活动。当学生欣赏、回答和作业出现精彩点时给他们打赞。这个赞在期中时可以兑换“优秀作业手”,到期末时可以兑换成物质奖品。这种物质奖品虽然对学生来说可能不值一钱,但是在精神上对他们刺激却是很大的。

另外,学生自己对自己的自我肯定也是他们情感凝聚的源泉。笔者试着在课前五分钟让每位学生都有上台展示自己的机会。让他们在黑板上演示自己的画作并拍摄视频。笔者发现上台演示的每个同学那一份自信也是以前所不具备的,这就是他们对自己的肯定。同时,台下观看、学习演示的同学也会对他们报以最热烈的掌声。这种肯定与被肯定的情感也让他们无形中找到了自己对美术那份最深的情感。

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玩”“顽”“完”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玩”是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为“顽”的磨练打下基础,而“顽”也是“玩”的成功的体现。最后追求“完”的精神贯穿于美术的教育教学中,以工匠精神要学生上台演示求学生养成对美术的终身爱好。

参考文献:

[1]顾超圣.优化教学方法,打造高效课堂——如何改进初中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方法[J].启迪与智慧:教育,2012,(8).

[2]趙银琴.游戏教学法在中职教学中的实践启示[J].教育观察,2012,(2).

[3]潘冬冬.中职美术教学中游戏教学法的运用[J].课程教育研究, 2014,(36).

[4]尚进.游戏教学在中职美术教育的运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5,(2).

(余姚四中 浙江宁波)

猜你喜欢

游戏教学法
初中英语教学中游戏教学法的有效运用
浅谈小学英语课程中的游戏教学法应用
巧用游戏增强体育教学的有效性研究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游戏教学法在言语障碍幼儿呼吸训练中的效果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游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游戏教学法在培智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研究
游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