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郑孝胥隶书七言联轴赏析

2021-11-14行斋

中国篆刻·书画教育 2021年10期
关键词:郑孝胥光绪

行斋

作品描述:郑孝胥隶书“儒有昌黎(韩愈字昌黎)真服道,吏从康乐(谢灵运又称谢康乐)屡登山”七言联轴,尺寸134cm×34cm×2,纸本。

作者简介:郑孝胥(1860—1938),福建闽侯(今福州)人,出生于江苏苏州。字太夷,号苏戡,号海藏楼主人,室名止足斋、海藏楼等。父郑守廉,咸丰二年(1852)进士、翰林。为中国近代政治人物(伪满洲国务总理兼陆军大臣和文教部总长),著名诗人、书法家。光绪八年(1882)举人,解元。光绪十一年(1885),赴天津入李鸿章幕。光绪十五年(1889),考取内阁中书;同年秋,任江苏试用同知。次年,任镶红旗官学堂教习。光绪十七年(1891),任清政府驻日本公使馆书记官。翌年,任驻东京领事,不久升大阪神户总领事。光绪二十年(1894)中日甲午战争爆发,随出使日本大臣汪凤藻回国。光绪二十一年(1895),中日复交,任驻长崎领事。回国后,为张之洞练自强军擢升至监司。光绪二十四年(1898)起,历道员候补,在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章京上行走,京汉铁路南段总办兼汉口铁路学堂校长,督办通商大臣张之洞与英商订商约任为随员,以江苏候补道发往四川,佐岑春煊办理商矿事务,以道员授四品京堂、率湖北武建军督办广西边防大臣。光绪三十一年(1905)回籍,至上海筑海藏楼,并集股创设日晖织呢厂,后任私立上海中国公学校长,锦瑷铁路督办兼葫芦岛开埠事宜,安徽、广东按察使,湖南布政使,商务印书馆董事等。辛亥年后,以遗老自居,居上海鬻书自给。1923年经陈宝琛引荐,入故宫任“懋勤殿行走”。1924年授为“总理内务大臣”,赏紫禁城骑马;溥仪被逐出紫禁城,随溥仪至天津张园,任张园行在“总务处”总管。1931年随溥仪赴营口,后转旅顺。1932年伪满洲国成立于长春,任伪满国务总理兼文教部总长。1934年任伪满洲帝国国务总理大臣。曾起草满洲国国歌与建国宣言。书法工楷、隶,尤善楷书,取径颜真卿、欧阳询及苏轼,而得力于北魏碑版,并参以张裕钊之法,所作字势偏长,超然于馆阁体之外,自成一格,于精悍刚劲凝炼之中寓飘逸隽秀之趣。其很注意笔划间的轻重对比,捺笔也很有趣,成一弯曲笔,酷似冰球运动员手中的冰球棒,凡此种种,都成了其书法中的特色。与康有为、梁启超等倡碑学派既有共通之处,又有独到的一面。沙孟海对其评价较高:“可以矫正赵之谦的飘泛,陶浚宣的板滞和李瑞清的颤笔的弊端的,只有郑孝胥了。他的作品,有精悍之色,又松秀之趣,活象他的詩,于冲夷之中,带有激宕之气”。善画松,亦能诗,与陈衍都是闽派诗的首领,为诗坛“同光体”倡导者之一。著有《海藏楼诗集》13卷,编有《孔教新编》等。

上款人简介:朱镜波(1889—1968),江苏苏州人,民国时期定居上海。斋号平斋,月波楼、月波楼主人。民国时期著名画家、金石家、收藏家。精于山水、花鸟。1930年前后在上海多次举办个人画展,与江浙一带的名流学士交往频繁, 与冯超然, 吴湖帆、吴梅等交往尤深。 经考证,当时名流沈曾植、陆润庠、曾熙、康有为、梁启超、徐三庚、吴郁生、萨镇冰、罗复堪、顾麟士、程璋等等,均赠之墨宝,并题有其上款的作品存世。

款识:镜波仁兄大雅嘱,高陶堂孔季将碑集字,孝胥。

钤印:郑孝胥印(白)、太夷(朱)。

人物轶事:清咸丰十年(1860年)闰三月十二日,郑孝胥出生于苏州胥门,此时苏州正值太平军控制之下,当时父亲郑守廉正携眷避兵吴下。郑孝胥生未逾月,郑守廉便率全家回到福建老家,自己仍入京供职。年幼的郑孝胥主要跟从叔祖郑世恭学习。郑世恭一代名士,长年担任教席,学识渊博。郑孝胥年四岁即入塾,从郑世恭授《尔雅》。郑孝胥除七岁进京侍父,至年十七返乡习举业这一段时间外,童年和青年大多是在福建家中度过的。十七岁时父郑守廉逝于北京,旋归里从叔祖习举业。郑孝胥所作制举文,郑世恭都详加指点。

闽中人士同气相求,对乡土之谊非常看重。郑孝胥处于“闽才独盛”的时代,这些在中国政坛、文坛具有举足轻重的人物的荐举和标榜对他起了很大的作用。如沈葆桢即曾经聘请郑孝胥为他的幕僚。郑孝胥叔祖郑世恭与沈葆桢有交谊,郑孝胥代郑世恭拟沈文肃祠联有“入山犹近故人祠”句,郑孝胥挽郑世恭诗又有“知己配文肃”的说法,说明沈葆桢对于郑世恭这位闽中名士曾倾心交纳。沈葆桢对郑孝胥颇为赏识,郑孝胥也自居解人。郑孝胥入沈葆桢幕时间不长,但沈葆桢对郑孝胥的影响不可低估。郑孝胥除经常与叔祖郑世恭谈文论道以外,也时时听从林寿图的教诲,林寿图在闽中掌教席多年,郑孝胥等人蒙其教诲,在诗歌方面也不可能不受到影响。

光绪五年(1879)九月,郑孝胥娶庐江吴光禄赞诚次女。此时,吴赞诚署福建巡抚,兼船政大臣。郑孝胥此时丧父已三年,距中举尚有三年,因何而成吴赞诚乘龙快婿,其详已不可得知。值得注意的是,郑孝胥有过担任沈葆桢幕僚的经历。吴赞诚长女嫁给李鸿章四弟李蕴章次子李经邦,而李鸿章长兄李瀚章则与吴赞诚同时拔贡。郑孝胥娶了吴赞诚次女,就意味着他跟当时最煊赫的李氏家族建立了紧密的关系。这令郑孝胥受用非浅。吴赞诚之子学廉、学庄、学恂都与郑孝胥往来密切。其中吴学廉,字鉴泉,娶李鸿章六弟李昭庆长女为妻,光绪十六年举人,曾任李鸿章所创办之金陵制造局总办、江苏淮扬道。吴学廉与郑孝胥交情深厚,郑孝胥曾受其聘,“授二子读”。 在以后漫长的岁月中,吴学廉兄弟始终与郑孝胥保持了密切的联系。

猜你喜欢

郑孝胥光绪
毓庆宫光绪书房的使用与陈设
郑孝胥后半生心态初探
——从诗歌中“重九”“夜起”和“王道”分析
光绪《黔江县志》的药学价值
关于郑孝胥的诗书
笔有干钧任歙张一一郑孝胥书法刍议
郑孝胥的书法
“戊戌变法”中的光绪和慈禧
陈莲舫曲线救光绪
联墨双馨
联墨双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