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下高校音乐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改革探究

2021-11-14

戏剧之家 2021年18期
关键词:目标素养音乐

王 欢

(吉林师范大学 音乐学院,吉林 四平 136000)

音乐作为人们反映社会现实和表达思想情感的一种艺术形式,和绘画、书法一样,也是传承人类精神文明的重要手段。对于大学生而言,他们肩负着传承我国优秀文化的历史使命,是我国音乐文化继承和发扬的希望。那么作为高校音乐教师,就需要去认真研究和摸索如何培养具有扎实基础、具备核心素养的优秀人才。本文探讨了基于核心素养下的音乐人才培养手段,以及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改革措施。

一、核心素养下对高校音乐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要求

(一)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

能力是知识的外在表现,深厚的知识修养是大学生个人能力结构体系中不可缺少的元素。知识包括概念性知识、技能性知识以及经验性知识。概念性知识包括书本知识的学习以及教师的讲解;技能性知识是指学生通过自我锻炼而获得的动作方式以及动作系统,是一种熟能生巧的肌肉记忆;经验性知识是学生在长期实践的基础上自我摸索出的一些窍门,例如独有的演奏或创作技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在这三个方面对学生都进行着重训练,不可偏废。笔者发现部分教师要求学生对乐谱概念进行死记硬背,而很少要求学生开口练习或进行器乐练习,使得学生无法学以致用,肌肉记忆无法形成,更无法形成属于自己的经验性知识。

(二)民族文化的传承要求

中国传统音乐可以上溯至新石器时期,经过五千年的岁月流逝传承至今殊为不易,已经成为我国民族文化璀璨的瑰宝。近现代以来,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开始重视我国传统音乐的传承和发展,并进行了系统性的研究。杜亚雄先生将我国传统音乐分为民间音乐、文人音乐、宗教音乐以及宫廷音乐。其中又以民间音乐种类最为丰富,不仅包括各种地方戏曲、歌舞、山歌,还包括各种民族乐器的演奏等。如此璀璨的传统音乐文化,不仅是我国源远流长历史文明的记忆和见证,还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文化生存的土壤。通过学习传统音乐文化,学生可以感受到音乐的无穷魅力,受到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熏陶,可以深深地进入中国音乐的美妙意境之中,使得心灵得到洗涤,以更加恬静的心态面对生活。与此同时,我们的民族音乐文化也得到了继承,学生树立了民族自豪感。因此,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也应当作为音乐专业教学的目标之一。

(三)学生道德修养要求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 年)》中关于新课改的要求,基于核心素养下的音乐教育要体现“以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和社会意识,要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审美情趣、人文积淀、社会责任、劳动意识、批判质疑能力以及健全人格。因此,在核心素养的背景下,音乐专业教师也是“以德树人”教育理念的先行者和探索者,应当在教学过程中积极主动地开展学生道德教育。相反,学生如果能够积极主动地适应当前教育改革的要求,必将推动音乐专业教育系统的建设,提高音乐教育水平。

(四)音乐创造性思维能力要求

一部优秀的音乐作品首先应当是具有新颖性和创造性的作品,如果音乐内容缺乏新颖性和创造性思维,就不能称得上是一部为人传颂的佳作。创新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以现实生活为出发点,在众多的社会见闻中不断发挥联想能力,在众多的思路中寻找闪光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教给学生必要的乐理、节拍、声调等知识外,还需要为每个学生创造一个锻炼思维能力的平台,让学生充分感悟每一首音乐,并让学生结合自身感悟发表自己的见解,探讨如何使乐曲更加美妙、歌曲更加动人。例如,可以将我国民族传统音乐和西方音乐进行有机结合,创造出更易于向世界传播的优秀音乐。

(五)复合型音乐人才的培养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音乐领域也进入了一个多元化的发展阶段,市场对音乐人才的要求也发生了一定改变。要求学生不能仅会基础音乐知识或简单的弹弹唱唱,更加注重学生复合型知识的运用,学生需要掌握各种音乐类型的基础知识以及弹奏技巧。例如19 世纪的李斯特就是复合型人才的代表,不仅精通钢琴演奏,还精通指挥、歌曲创作、宗教音乐以及多种乐器的演奏。只有注重对学生多方面、多维度音乐才能的培养,才能使我们的学生在将来的事业发展上创造出更加辉煌的成绩。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还有助于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兼百家之长、兼容并蓄,对各方面知识加以融合、求实与开发,音乐之路越走越宽。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高校音乐教改思路

(一)教师应强调学生的“主体性”

在核心素养下的课程改革中,教育行为主体必须是学生,而非教师。现阶段部分教师仍然将“教导学生学习唱歌”作为音乐课程的目标,这种课程目标的设置本身就没有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性。因为这个课程目标的主体仍然是教师,是教师在主观上强加于学生的教学任务。我们应该将教学目标定位为“通过某种过程或途径,是否可以培养出学生的实际能力”,只有在客观上学生获得了切实的进步和能力的提升,教师才能完成教学目标。

(二)课堂教学目标的明确性以及可操作性

在新课程改革中,需要重视教师课堂教学效果的可考核性。教师定下的课堂教学目标应当是明确而具体的,例如要求学生学会一首歌曲、完成一个随堂测验、有多少学生可以对曲谱彻底掌握、多少能够独自演奏等等,课堂目标的具体性和可操作性是完成教学的基本保障。课堂目标也应当从学生的心理状态、学习生活以及社会生活出发,制定出适合学生发展和进步的课堂目标。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要贴近学生学习水平的底线去设置目标,而不是班级优等生的标准去设置,过高的目标会让班级里多数人跟不上教学进度,久而久之就会放弃音乐课程的学习。目标可以定为“能基本正确演奏歌曲”、“至少记住歌词”等。而笼统的、不切实际的、抽象的目标不仅会影响教师自身的教学工作,还会使学生的学习一头雾水,不明方向,缺少学习动力。

(三)教师知识水平和思想观念的“更新”

社会在不断进步,音乐也在不断进步,教师必须实时“充电”,随时关注并掌握音乐的发展和教育理论的演变。一名称职的教师,首先应当是一个知识渊博、与时俱进的教师,能够随时更新思想观念,及时地了解学生的心理和爱好。教师需要在贴近学生心理的基础上加强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树立良好的榜样。教师应该随时关注学生学习热情、学习追求的变化,将学生对生活的乐趣、是否拥有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纳入德育目标之中,充分地向学生展示音乐的魅力,以美育人。

(四)加强师资建设

教学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职业水平,因此师资建设是我们不能忽视的关键问题。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东部沿海地区学校基础设施更加完善,教师待遇更高,生活条件更加便利,也更加容易吸引到高素质的音乐人才。而经济条件较差的学校在资金不充裕的情况下,无法顺利开展一些器乐类课程。因此相关部门以及学校应当重视音乐教育资源的分配,健全音乐教育体制,努力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将艺术教育与学校办学目标相融合,为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创造条件。在教师资源无法跟上的情况下,学校也可以组建音乐教学委员会,组织现有的音乐教师探讨目前音乐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研究解决途径,制定教学计划。有条件的情况下,邀请专家进行教学培训,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

(五)优化音乐教育课程体系

以目前音乐教育课程开展情况来看,还是以知识学习为主,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我们应当转变教学思维,变“知识教学”为“实践教学”,一切以实践为核心。学生学习音乐,不仅要学会这首歌曲的曲谱或创造历程,还要能够完美地进行演奏或歌唱,并在演奏的过程中充分体会音乐的意境和魅力,从这首歌中举一反三得到启发,能够初步学会创作。然而,许多教师仅仅关注是否将知识全部讲完,不会在乎学生掌握程度如何,更不用谈引领学生体会音乐之美。究其原因,则是因为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课程设置过于单一,教学方式过于机械化,学生也就无法进行深入体会。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采用多元化教学,将课堂时间“还给学生”,给予学生一些自己练习和训练的时间,同时可以提供一些音乐名作给学生欣赏、带领学生参加音乐会等等,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核心素养下的高校音乐课堂,培养出的学生应该是具有扎实的音乐基础、具备高尚的道德修养和优秀的创造性思维,能够肩负起传承民族音乐文化使命的全方位、复合型优秀人才。核心素养下的课堂也应该是具有探索性以及发现性的课堂,是能够提高学生艺术修养,让学生受到文化熏陶的课堂。因此,教师在教学改革之中,应当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加强自身知识修养,合理化制定课程目标,并优化音乐课程教育体系,给予学生充分的实践机会,变知识教育为实践教育。从学校和社会方面来讲,应当注重教育资源的合理分配,注重音乐课程的师资力量建设,提高音乐教育的整体水平。只有学生、教师、学校和社会共同努力,才能为我们国家培养出更具有核心素养的复合型音乐人才。

猜你喜欢

目标素养音乐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音乐
秋夜的音乐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