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戏剧表演中台词的节奏与情感表达

2021-11-14陈斯琦

戏剧之家 2021年18期
关键词:李尔王节奏戏剧

陈斯琦

(昆明菲蔓文化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云南 昆明 650000)

在戏剧表演中,表演者在其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剧本的剧情和人物形象都是通过表演者的表演传递给观众的,从而带给观众良好的视觉和情感体验。优秀的表演者能够将台词更好地展现给观众,让观众能够更好地领悟其中的内涵和文化精髓。通过台词节奏感和情感的结合表达可以让整个戏剧更加具有文化内涵,展现出角色的喜怒哀乐,让整个表演跌宕起伏,突出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使表演具备更强的感染力。

一、戏剧表演的要求和相关特点

要想完美地表现戏剧中的台词节奏和情感,首先需要理解戏剧表演的相关特点和要求,在这个基础上才能更好地理解台词的节奏和情感究竟是什么样的表现手法。

整个戏剧表演就是演员和观众直接面对面的接触和交流,在这样的演出形式下,演员对于观众有着直接的影响。在戏剧表演中,演员一定要体现出真实性,需要输出自己对于情节的感受来打动观众,尤其是一些内心很冷漠的观众。这样的表演没有内心真情实感的体现是很难做到的。戏剧表演是舞台剧的一种,演员需要用不矫揉造作、富有感情的动作和语言来打动观众的内心,完整地表现整个剧情的高潮和低谷,生动刻画需要建立的人物形象。要想刻画出剧情主人公的真实性和立体感,演员在舞台上的表演需要进行发自内心的情感表达,展现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这些都是观众可以直接感知到的。如果演员自己都没有能够真正投入剧情中,没有深刻理解剧情的情感,那么即便是再华丽的表演也会显得空洞无物。观众仅仅是作为旁观者,不会真正融入自己的情感和演员进行互动,这样的表演其实是失败的。而真实感和信念是相互依赖的,不能分离,没有真实感和信念的出现就不会有真正的情感体验,无法进行剧情和剧本创作。在编写剧本的时候,所运用的故事首先需要能够打动演员,让演员发自内心地相信和愿意演出,否则就无法使观众信服,观众也无法感知戏剧的真实性。让观众沉浸在演员的舞台表演中,如痴如醉,仿佛舞台上的表演是真实在身边发生的一样,这才是戏剧表演的最高境界。要想达到这样的境界,一方面需要演员用自己的真实内心去表演,发自肺腑;另一方面也要把握好台词的情感和节奏感。

二、把握节奏和情感的建议

(一)在生活中寻找节奏和美感

在戏剧表演中的台词其实源自真实的生活,是戏剧剧本的创作者结合自己对于生活的感悟和理解加工而成的。它既是艺术,但也来源于生活。因此,演员要想真正把握好舞台上的台词节奏和感觉,达到最高的表演境界,就需要充分理解戏剧创作者的想法,尤其是理解戏剧创作者的内心情感,明白戏剧创作者想要表达的是什么,了解戏剧创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和社会背景、作者的人生和遭遇,能够和戏剧创作者进行内心的情感交流和碰撞。虽然这看似很简单,但在实际操作中还是有一定难度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活阅历和经验,有自己对于事物的认知和生活习惯,甚至有着自己的表演方式和特点。演员在接触剧本的时候,由于阅历和生活习惯等多种原因,对于剧本的理解会非常肤浅,不知道作者想要表达的内心情感,只能从表面去理解剧本内容,不知道如何深度表达作者的内心情感。这个时候就需要通过节奏感来解决问题。结合生活和周边事物的体验,可以在内心形成自己的感受。有了自己的情感体验后,可以和作者创作剧本时候的内心情感进行对比和认知。对比自己情感和作者情感后,逐渐在演员内心深处形成剧本中想要表达的情感。演员能够把自己代入剧本人物形象之中,在外部环境的刺激下,演员能够更好地把握台词内容中的情感和节奏,进一步触发自己的内心真实情感,这样才能真正把握台词语言的情感和节奏。

在周围环境的刺激和感染下,演员能够充分理解剧本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情感,深刻理解故事人物的丰富情感,甚至将自己的感情代入剧本人物之中。这样演员在表演的时候就会显得更加真实,表达出来的感情会更加有感染力,人物形象更加饱满丰富,让观众感受到真实的情节,艺术表演效果更加强烈。

(二)节奏相互配合。

简单来说,就是主导节奏和辅助节奏相互配合。对于戏剧表演中的台词和语言的掌握和理解,都需要反复多次地阅读整个剧本,经过多次消化进行掌握和理解。在一次又一次的阅读和理解中,对于剧本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会不断有新的理解,也更加能够从整体上进行把握。这样的节奏把握是贯穿整个戏剧表演过程的,在整个戏剧表演中都会有所体现,这就是这个人在当时的情感节奏,即主导节奏。主导节奏是很重要的,但仅仅从主导节奏来理解剧本故事情节和人物情感还远远不行,还需要根据每个人物的具体情感和相关的场景来进行人物的性格和形象刻画,让整个人物形象更加立体化和饱满,显得更加有活力和真实,这样的节奏就称之为辅助节奏。在整个戏剧表演中要想让人物显得更加真实和饱满,更加富有感染力,就需要这些所谓辅助节奏的帮助。这样的配合可以让演员从剧本人物和故事情节的角度感受生活,感受作者所处的时代环境和背景,才能更好地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

如何才能将主节奏和辅助节奏进行很好的配合,更好地表达出作者和剧本情节故事中的真情实感呢?下文笔者将通过实际案例对此进行研究和分析。

莎士比亚曾经写过《李尔王》,在剧本中有这样的情节:李尔王一开始误解了自己的小女儿,后面被大女儿和二女儿赶出了自己的王国,被小女儿迎接回来后,导致了战争,小女儿不幸身亡,最终李尔王受不了刺激而死亡。李尔王被大女儿和二女儿残忍地赶出王国在树林里悲伤绝望地行走,以及小儿女装扮成圣徒的几段情节,让人印象非常深刻,感情也丰富多样。李尔王一边行走一边沉思,夹杂着懊悔的情感和表情,这种丰富多样的情感和表情很多演员都难以掌握。因为要结合面部表情和内心的思考,将综合丰富的情感表演呈现在观众面前难度非常大。很多演员往往只能表现出一方面的情感体验,顾此失彼,例如:脸上表情做到位了,又不知不觉中忘记了内心情感的体现;内心情感表现出来了又会忘记脸上的表情。所以,这样的剧本情节对于演员的难度和挑战都是非常巨大的。我们可以详细梳理一下整个剧本的情节:在剧本故事中李尔王原本是地位高高在上的一国之主,仅仅因为在关键时候决策失误就造成了自己最后悲剧的发生。在这样的背景下,这个人物的性格和相关台词基本呈现出悲伤的色彩,是一个悲剧人物的体现,最终表现为对事业和生活完全失去了信心,甚至没有了生的渴望。在理解剧情的脉络和节奏之后,再重新分析和研究剧情和作品。可以看出,这样的主导节奏是贯穿在整个剧情之中的,尤其是在剧情关键而紧张的环节,这种主导节奏特点表现就更加的明显。在整个剧情展现中,随着剧情的高潮和起伏变化,这样的节奏不断得到增加。同时,在辅助节奏的带动下,主导节奏的感染力效果更加明显。

剧情中辅助节奏被表现出来的时候,演员乃至观众都可以体会到,原本高高在上的国王,居然由于种种原因沦落到有家不能归的悲惨境界,最牵挂的就是自己的小女儿,在好不容易找到自己的小女儿后,原以为可以实现团圆梦,却想不到小女儿战死了。整个剧情充满着喜怒哀乐和高潮低谷,跌宕起伏,这样的一波三折的情感是我们普通人没有办法体会到的,甚至一辈子都不会有这样的经历。全局贯穿着悲伤的节奏,而国王在找到小女儿后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这样的情感和情节是矛盾的。这种鲜明的前后矛盾的对比和突出,其实就是主次节奏相互配合的结果。

所以说,要想生动表现出剧情的起伏和高潮,让剧情更加深入人心、更好地打动观众,让观众情感被剧情深深吸引,就需要辅助节奏进行配合,在主要节奏和辅助节奏的深入配合下才能实现这样的效果。

三、结束语

综合以上分析,一个演员的台词节奏和情感把握是很关键的,台词节奏和情感的深入把握是演员进行舞台表演的基础。演员要想完整地表现出剧本的情感和内涵,让主人公和故事情节能够打动观众,甚至是引起观众的强烈反思和共鸣,就需要很好地把握台词的节奏。可以将主导节奏和辅助节奏结合在一起,将整个剧情的高潮起伏和前后对比表现出来,从而可以很好地展现出人物的立体情感,最终将真实富有情感的表演呈现在观众面前,给观众带来强烈的心灵震撼和视觉享受。

猜你喜欢

李尔王节奏戏剧
花有自己的节奏
有趣的戏剧课
吃饭有个最佳节奏
《李尔王》汉译的序跋研究
戏剧“乌托邦”的狂欢
戏剧观赏的认知研究
“适宜君王的风度”:论《李尔王》中的新旧君主
《李尔王》
离开李尔王的荒野
YOUNG·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