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动态拉伸对垂直纵跳表现影响的Meta分析

2021-11-13林文杰司楠木孙宇斌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21年11期
关键词:爆发力异质性检索

林文杰,司楠木,孙宇斌

1 前言

长期以来动态拉伸被推荐作为热身练习的必要组成部分,因其在改善关节活动度和预防运动损伤方面具有类似甚至优于静态拉伸的效果,同时,随着竞技体育的不断发展,人们发现动态拉伸还能改善随后的爆发力运动表现,有研究证实,动态拉伸对力量、冲刺和跳跃的运动表现有促进作用[1][2],但是也有一部分文献发现动态拉伸对随后运动表现的负面影响[3][4],产生研究结论矛盾的可能是受拉伸的时间、拉伸强度等因素的影响。目前关于动态拉伸对爆发力表现的影响仍存在质疑,而垂直纵跳作为衡量爆发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常被用来评价运动员的爆发力水平,据此,本文通过国内外动态拉伸对爆发力表现急性影响的相关文献进行Meta分析,以期为推进动态拉伸在实践领域的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2 资料与方法

2.1 文献纳入与排除标准

2.1.1 文献类型

纳入的文献要求实验设计均为随机对照实验,无论是否采用分配隐藏和盲法。

2.1.2 研究对象

受试者均为18岁以上的健康成年人,均为运动员、业余运动员和经常参与体育运动的人群。

2.1.3 干预措施

干预措施为一般性热身+动态拉伸。

2.1.4 结局指标

主要结局指标为垂直纵跳高度(CMJ)。

2.1.5 排除标准

不符合纳入与排除标准的文献;非汉语或英语的文献;重复发表的文献;动物实验文献;动态拉伸长期影响效应的文献;无法获得全文的文献;综述类文献;数据无法提取或合并的文献。

图1 文献筛查流程图

2.2 检索策略

文献检索由2名人员采用独立双盲的方式进行通过对CNKI、PubMed、Wed of Science、EBSCO-MEDLINR等数据库进行检索,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1年1月10日。中文检索以“动态拉伸、爆发力”等主题词进行组合式混合检索,外文检索以“Dynamic Stretching、Dynamic Stretch、Jump preformance、countermovemant jump、CMJ”等为主题词进行组合式混合检索。

2.3 文献质量评价

采用改良后的Chocheane风险偏倚评估工具对纳入的19篇文献进行评分,标准标准包括:序列产生(A)、盲法(B)、实验数据不完整(C)选择性报告、其他偏倚风险(D)。每个标准以“是”“不清楚”“否”作为评价结果,本次风险评估采用给分制,每点被评为“是”则给1分,被评为“不清楚”或“否”不给分。总分为5分。

表1 文献质量评价表

2.4 资料提取

采用独立双盲的方式由两名人员在检索过程中对纳入的文献和相关指标进行提取,内容包括:纳入研究的第一作者姓名、发表年限、样本量、研究对象从事的项目类型、年龄、诱导量度、间歇时间、垂直纵跳成绩。排除无法获取信息的文献。

2.5 统计处理

运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对纳入19篇文献的结局指标进行分析,由于纳入的文献的结局指标属于连续型变量,测试结果单位一致,效应尺度指标选择均属差(MD)进行统计,采用I2的统计量对个研究之间的异质性进行检验,当I2<50%时,表示个研究之间无异质性,当I2>50%时,表示个研究之间存在异质性。采用漏斗图进行发表偏倚分析。

3 结果

3.1 文献检索结果

初步检索共获得1073篇文献,其中CNKI20篇、PubMed321篇、Wed of Science225篇、EBSCO-MEDLINE507篇。采用EndnotesX9软件对获取的文献进行筛查,经剔除重复后获得951篇文献,通过阅读文题与摘要,排除无关文献和不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后获得113篇文献,在阅读全文的基础上排除94篇文献,最终纳入19篇文献。

3.2 文献纳入基本情况

本研究共纳入19篇文献共401名受试者,大多数受试者为大学生运动员,个研究之间关于动态拉伸的具体措施相似,本研究仅纳入动态拉伸对垂直纵跳表现急性影响的文献,文献基本特征如(表2)所示。

表2 文献纳入基本信息

3.3 敏感性分析

通过对纳入的19篇文献进行敏感性分析,改变研究质量差异、纳入标准、统计模型及效应量的选择,重新进行Meta分析,发现研究结果改变并不明显,Meta分析结果可靠。

3.4 发表偏倚分析

以动态拉伸对受试者垂直纵跳高度的影响效果绘制漏斗图,发现图形较为对称,提示无明显的发表偏移。

图2 发表偏倚楼漏斗图

3.5 Meta分析结果

首先对纳入的19篇文献进行异质性检验发现(I2=0%,P=0.74)说明纳入的文献不存在异质性,调节变量存在的可能性较低。因此,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合并效应量分析,合并效应量[MD=2.13,95%CI(1.54,2.72),P<0.00001]。森林图显示,垂直纵跳高度MD落在无效线右侧,结果表明动态拉伸组要优于对照组。

图3 动态拉伸对垂直纵跳表现影响的Meta分析

4 讨论

近年来,动态拉伸对爆发力项目运动表现的影响受到广泛的关注,因其被证明对肌肉在高强度、短时间运动表现有积极的影响,在下肢爆发力运动项目中,垂直纵跳一直是常用的评价指标,跳跃类和球类项目所需要的跳跃素质和垂直纵跳的生物力学特征极为相似,本研究采用Mate综合了国内外关于动态拉伸对垂直纵跳高度的影响,研究的群体均为18岁以上成年人,且大多数为大学生运动员,涉及了篮球、足球、排球、羽毛球等不同的运动项目,同时包括了一些舞蹈表演的女性,还有一些经常参与运动的人群,此外,研究的动态拉伸量度方面,几乎所有的研究均采用5-10min的一般性热身,例如蹬自行车、慢跑等,随后进行不同程度的动态拉伸,包括不同的拉伸频率、拉伸的总时间、组数等。研究结果表明,相对比不拉伸的对照组,动态拉伸实验组对垂直纵跳能力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通过本次研究证实了动态拉伸对跳跃表现的促进作用,其产生积极效果的解释有以下几种可能:首先动态拉伸是一种自发性的、有节奏的肌肉活动过程,快速的动态拉伸会导致心率的上升以及肌肉温度的升高[5],肌肉温度的升高可能会帮助降低肌肉粘滞性,增加关节活动度和神经传导速度从而引随后跳跃能力的提高,这与Fletcher[19]采用的两种拉伸频率的研究结果一致。其次是诱发了后激活增强效应[6],快速的动态拉伸可能会刺激肌肉内的感受器,增强了脊髓的反射活动,激活了更多的运动神经员参与肌肉收缩活动,从而引起力量的增长。

本研究的局限在于主要针对垂直纵跳的表现进行研究,没有对动态拉伸的其他变量进行进一步地探索,例如对不同人群、年龄、间歇时间等进行划分,同时缺少对其他冲刺,投掷类的项目的运动表现进行研究。

5 结论

准备活动中加入动态拉伸可以提高垂直纵跳的高度,对许多球类和跳跃类运动项目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猜你喜欢

爆发力异质性检索
Meta分析中的异质性检验
城市规模与主观幸福感——基于认知主体异质性的视角
管理者能力与企业技术创新:异质性、机制识别与市场价值效应
发展少年儿童下肢爆发力的几种方法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异质性债务治理与制度完善
青少年男子篮球运动员体成分与力量、爆发力、速度相关性研究*
CNKI检索模式结合关键词选取在检索中的应用探讨
通过实际案例谈如何利用外文库检索提高检索效率
瑞典专利数据库的检索技巧
英国知识产权局商标数据库信息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