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视域下山东省高校健身气功发展

2021-11-13王艳红朱延军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21年11期
关键词:代表队气功师资

王艳红,朱延军

前言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1]要积极因校制宜、因地制宜地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修课,“在哲学社会科学及相关学科专业和课程中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学科建设,重视保护和发展具有重要文化价值和传承意义的‘绝学’、冷门学科。推进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点建设。丰富拓展校园文化,推进戏曲、书法、高雅艺术、传统体育等进校园。”[2]基于此,文章以山东省高校健身气功师资培训、山东省学校健身气功比赛等活动为研究契机,以参加比赛、培训活动的高校教师为调研对象,对健身气功在山东省高校中的开展情况进行调研,旨在为健身气功在山东省高校的深度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为山东省新动能转换提供助力。

1 山东省高校健身气功发展

健身气功是中国流传千年的古老养生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是中国先民探索生命奥秘的智慧结晶,也是中国先民祛隐疾、调平衡、促健康、延寿命的法宝。当今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大幅提高,交通工具、通信工具的迅猛发展,饮食结构的明显变化,各种失配性疾病成为人们追求健康、享受生活道路上的最大绊脚石。曾一度被边缘化的健身气功大放异彩,以非医疗手段干预失配性疾病的角色再次走进人们的生活,特别是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时期,健身气功成为患病人群、健康人群追捧的对象,成为医护人员极力推荐的、非医疗的、有效干预手段。一时之间,健身气功成功“霸屏”,一举成为体育界的新“网红”。

高校是为国家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高等学府,承担着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三项核心功能。高校也是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阵营。曾任清华大学校长的梅贻琦先生说过:“大学者,非大楼也,乃大师也。”高度强调了高等教育的意义所在,也凸显了高校的重要地位。

山东省是儒家文化的发源地,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传承地。截至2020年7月1日,山东省内实施学历教育的高等院校共计166所,其中普通高等学校共68所(包含普通本科院校58所,独立学院10所),职业高等学校共85所(职业本科院校3所,高职高专院校82所),军事高等学校共3所,成人高等学校共6所,他省大学分校或校区共4所[3]。

1.1 以比赛推动高校健身气功普及

山东省学校健身气功比赛是山东省体育局与山东省教育厅联合举办的体育赛事,目的在于推动学校健身气功的普及与推广,让健身气功真真正正地走入校园,扎根校园,用实际行动践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

山东省健身气功的发展一直紧跟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的发展脚步。2017年,健身气功·气舞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运动会的正式比赛项目后,2018年山东省第三届健身气功比赛就根据2017年全运会健身气功的竞赛规程,将比赛项目设为规定项目集体赛与自选项目集体赛2项,其中规定项目集体赛的功法是在国家推广普及的八段锦、易筋经、五禽戏、大舞、导引养生功十二法等项目中任选一套功法进行竞赛,自选项目则是健身气功·气舞比赛。

2018年山东省第三届健身气功比赛自选项目有22支代表队参赛,2019年山东省学校健身气功比赛自选项目有27支代表队参加比赛,参赛队伍涨幅达到22.7%。其中本科院校由2018年11支参赛队伍增加至2019年的15支参赛队伍,增幅36%。曲阜师范大学代表队、济宁学院代表队、山东政法学院代表队、济宁医学院代表队、滨州医学院代表队、山东建筑大学代表队共6支代表队是第一次出现在2019年的健身气功竞赛场。

除本科院校的参赛队伍发生变化外,高职(专科)院校的参赛队伍数量也有稍许变化,2018年职业高等学校有11支代表队参赛,2019年则有12支代表队参赛。虽然参赛代表队数量上变化不大,但参赛队伍单位已发生明显变化。2019年的12支参赛队伍中,仅有菏泽医学专科、潍坊职业学院、泰山护理职业学院、烟台工程职业学院、山东药品食品职业学院、枣庄科技职业学院、潍坊护理职业学院、菏泽职业学院8支参赛队伍是连续2年参加健身气功比赛,其余山东工程职业技术大学、山东商务职业学院、山东科技职业学院、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4支参赛队伍皆是健身气功比赛的新面孔,是第一次出现在山东省学校健身气功比赛的现场。

通过对比分析2018年、2019年参赛队伍的变化,可以窥见山东省高等学校的健身气功开展在保持既有普及的基础上,积极开拓其他高等学校这一“新鲜血液”加入健身气功大家庭,推动健身气功在省内高校的进一步发展。山东省举办的健身气功竞赛不仅极大地推动了省内高校健身气功的普及与推广,也提升了山东省高校健身气功在全国高校的影响力。2019年,在国家体育总局主办的全国首届健身气功·气舞比赛中,山东师范大学代表队、鲁东大学代表队成功入围总决赛,最终取得全国首届健身气功·气舞总决赛高校组一等奖、二等奖的好成绩。实践出真知,山东省体育局、山东省教育厅定期举行的健身气功竞赛,既有效推动了健身气功在高校的普及与推广,也促使各个学校用实际行动践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责任。

1.2 以课程带动高校健身气功深度普及与提高

课程是高校教学任务顺利实施的落脚点,课程的合理设置是高校人才培养方案能否完成的关键所在。

1.2.1 山东省普通高等学校健身气功开展情况分析

通过对参加山东省高校健身气功师资培训的山东师范大学、山东建筑大学、青岛大学、曲阜师范大学、山东政法学院、山东财经大学、济南大学、鲁东大学、滨州医学院等27所普通高等学校健身气功授课教师进行问卷调研,了解问卷调研对象所在学校的健身气功开展情况。问卷调研的统计结果显示,所调研的27所院校均以专业选修课、专业必修课、公共选修课、保健课、健身气功社团等形式普及推广健身气功,其中鲁东大学、济宁医学院、滨州医学院、山东师范大学、山东体育学院、泰山学院等12所院校将健身气功设为专业必修课。各院校具体开课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山东省普通高等学校开设健身气功课程情况

以上这些普通高等学校中,鲁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山东体育学院、济宁学院将健身气功无缝全覆盖在校学生,最大限度地普及健身气功,扩大健身气功受众,与此同时,又注重对健身气功功法技术的提高。这4所学校之所以将健身气功设置为专业必修课,是因为鲁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山东体育学院都有体育教育专业与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又有相对雄厚的师资,健身气功开课相对较容易。济宁医学院、滨州医学院、济宁学院体育学院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将健身气功设置为专业必修课,是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推动“体医融合”,为国家开展运动促进健康指导添助力[4]。

专业课程的设置为提高健身气功专业技能提供了空间。有专业必修课的学时保障,鲁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济宁学院在普及推广、扩大健身气功受众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这3所院校在2019年山东省学校健身气功比赛中,均荣获自选项目一等奖;山东师范大学、鲁东大学在2019年全国首届健身气功·气舞大赛中分别荣获一等奖、二等奖;山东师范大学、山东体育学院在2019年全国高校健身气功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1.2.2 山东省职业高等学校健身气功开展情况分析

2013年,教育部、原文化部、国家民委三部门出台的《关于推进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工作的意见》指出,要进一步明确职业高等教育的民族文化传承责任,推进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提高职业院校学生的民族文化素养,提升学校服务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能力。职业高等学校是培养具有一定高等教育知识、专业技能、技术知识的人的院校,是中国普通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中国民族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载体。事实上,长期以来,我国的职业院校一直承担着民族文化传承的责任[5]。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的“魂”,也是中华民族的“根”。职业院校重视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宣传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基础,是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开展中国梦宣传教育的重要部分,对于职业院校学生增强文化自信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6]。

通过对2018年、2019年山东省健身气功比赛以及山东省高校健身气功师资培训活动的实地调研,调研结果显示:在所调研的21所职业院校中,12所职业院校以公共选修课、保健课的形式开设了健身气功相关课程,开课率达到57%;9所职业院校成立了健身气功社团。职业高等学校健身气功的师资力量的提升,是山东省体育局、山东省教育厅坚持定期举办高校健身气功师资培训辛苦劳动的回报。

表2 职业高等学校开设健身气功课程名单

表3 职业高等学校成立健身气功社团名单

2 山东省高校健身气功发展面临的问题

2.1 高校健身气功师资培训较少

通过问卷调研和实地访谈,调研对象或访谈对象普遍反映,有关健身气功的师资培训太少了,不能满足教师对健身气功的教学需求。截至目前,山东省每年定期举办一次高校健身气功师资培训,对高校教师进行有关健身气功功法技术、理论基础知识的培训。这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山东省高校健身气功授课教师的技术水平、理论水平。鉴于目前健身气功的普及推广速度,以及学生对健身气功的需求,一年一次的高校健身气功师资培训已不足以支撑高校教师的教学需求。因此,建议在每年一度的高校健身气功师资培训的基础上,再增加一到两次的健身气功师资培训,在普及健身气功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高校健身气功教师的综合素养。

2.2 健身气功赛事类型单一

目前山东省群众性的健身气功赛事活动相对较多,既有健身气功站点联赛,又有省全民运动会的健身气功比赛,还有每年一度的健身气功电视大奖赛。相对学校而言,健身气功的赛事类型较单一,仅有每年一度的学校健身气功集体赛,除此之外,再无其他。赛事类型单一,赛事活动频次较少,则难以调动教师与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也难以发挥学生学习健身气功的主动性。故建议在每年一度的学校健身气功集体赛的基础上,增加个人赛,增加健身气功单项赛事等,这样既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又可以丰富健身气功赛事类型,还可以让高校找到自己的优势项目,最终达到健身气功竞赛场“百花齐放”的精彩场面。

3 结论

山东省是人口大省,也是教育大省,山东省高校将以深度推广普及健身气功为契机,深入贯彻、落实体教融合发展意见,将用实际行动践行深化具有中国特色的体教融合发展,促进在校学生健康发展、健全人格,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7]。

猜你喜欢

代表队气功师资
重庆市乡村体育师资配置现状及培养路径研究
2021中国香港代表队选拔考试
2020中国香港代表队选拔考试
决策权动态流转:国民政府初期华侨教育师资政策考察及当代启示
感恩新时代 运动促健康
乌当区委离退局举办健身气功培训班
《职教师资本科专业培养标准、培养方案、核心课程和特色教材开发项目管理办法》
关于印发公务员培训兼职教师暨公共管理硕士(MPA)校外导师人员名单的通知
健身气功基础知识(手型篇)
大足石刻优美的雕塑语言——气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