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疫情时代大众篮球运动的发展路径研究

2021-11-13孙明宇赵梦楠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21年11期
关键词:篮球运动比例问卷

孙明宇,赵梦楠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疫情期间我国居民参与篮球运动情况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知网(CNKI)、Researchgate、Google学术等以“新冠疫情”“篮球运动”“居家运动”“COVID-19”“training at home”等为关键词进行文献及资料搜索。

1.2.2 问卷调查法

本研究遵循问卷设计的要求设计了《我国居民疫情期间篮球运动参与情况问卷》。该问卷为面向我国居民的电子问卷,利用问卷星网站进行在线发布,通过微信等社群方式传播,最终获得有效问卷754份。具体问卷参与者分布如图1。

图1 问卷调查参与者分布图

1.2.3 访谈法

利用语音访谈方式对10名来自不同领域的我国居民进行访谈。访谈内容包括:疫情前参与篮球运动的情况、对疫情期间参与篮球运动的看法、对疫情进入常态化防控参与篮球运动的想法。

1.2.4 数理统计法

本研究将问卷结果通过Excel及SPSS24.0进行描述性统计、差异检验及相关性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问卷参与者基本情况

问卷调查共计收到754份有效问卷,其中男性参与者350人(46.42%),女性参与者404人(53.58%);年龄分布如图2。根据疫情前后参与篮球活动情况将问卷参与者分为四类,具体情况如图3。

图2 问卷调查参与者年龄分布图

图3 问卷调查参与者疫情前及疫情期间参与篮球运动比例

2.2 疫情前参与篮球运动的人群差异

对疫情前参加篮球运动的群体分为疫情前和疫情期间都参与篮球运动的(组1)141人和疫情前参与篮球运动疫情期间不参与篮球运动的(组2)231人两组数据进行组与组之间的独立样本T检验,如表1结果分析可知两组人在疫情前参与篮球运动的方式、疫情前每周参与篮球运动的频率和疫情期间最影响篮球运动的因素三个方面有显著性差异。

表1 疫情前参与篮球群体参与情况差异性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n=372)

在疫情前每次参与篮球运动的时长上,组1及组2均倾向于在疫情前参加60-120min的篮球运动,但组1单次参加篮球120min以上比例远高于组2,且组1单次参加篮球运动30min以的比例远低于少于组2。

图4 疫情前参与篮球运动者每次运动时长比例图(%)

在疫情前每周参与篮球运动的频率上,两类人群均倾向于在疫情前每周参加1-2次篮球运动,但组1每周参加3次以上篮球运动的比例远高于组2,且组1每周参加少于一次的篮球运动的比例远低于组2。

图5 疫情前参与篮球运动者每周运动频率比例图(%)

在疫情前每次参与篮球运动的时长上,两类人群中大部分更倾向于认为在疫情期间禁止参加聚集性活动和篮球场地封闭是阻碍其在疫情期间参加篮球运动的主要因素。相较而言,组1认为篮球场封闭为主要阻碍因素的比例最高,组2则认为禁止参加聚集性活动是该组中主要的影响因素。另外在运动形式匮乏这个原因中,组1选择比例更好,在缺乏器材和装备方面则是组2选择更多。

图6 疫情前参与篮球运动者疫情期间参与篮球运动最大阻碍因素比例图(%)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针对疫情前参加篮球运动的群体中,疫情前的参加篮球运动每次的时长、每周的频率以及疫情期间参与篮球运动最大阻碍因素都与疫情期间是否参加篮球运动有一定的关联。结合具体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参加篮球运动每次时间更少、每周频率更低的人群更倾向于在疫情期间选择不参加篮球运动。就疫情期间参与篮球运动最大阻碍因素来分析,疫情期间选择不参加篮球运动的群体更容易妥协于禁止参加聚集性活动这一个规定,且篮球装备和器材并不充足;在运动形式上虽然有更少的人认为这是一个阻碍因素,但是结合实际访谈中的获得信息,发现疫情期间选择放弃参与篮球运动的对篮球的运动形式了解较少,甚至有被访谈者认为篮球运动仅仅是在篮球场上参加比赛这种形式。

对疫情前参加篮球运动的群体(n=372)里以性别为分组依据进行组与组之间的独立样本T检验。在疫情前参与篮球运动的地点、疫情前参与篮球活动的人员结构、疫情前每次参与篮球运动的时长、疫情前每周参与篮球运动的频率、疫情前参与篮球运动的主要原因几个维度的差异性分析中,结果表明男性与女性均没有显著性差异(在0.05水平)。

2.3 疫情期间参与篮球运动的人群差异

对疫情前参加篮球运动的群体分为疫情前和期间都参与篮球运动(组1)141人和疫情前不参与篮球运动疫情期间参与篮球运动(组3)22人两组数据进行组与组之间的独立样本T检验,如表2结果分析可知两组人在各个方面均没有显著性差异。

表2 疫情期间参与篮球群体参与情况差异性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n=163)

具体来看,两组人在各个方面选择倾向于一致,如表3。结合访谈获得的信息,可以发现室外球场仍然是疫情期间参加篮球运动的首选,独自自行练习也成为大家选择篮球运动的主要方式,这也与疫情期间防控要求相符合。疫情初期,公众参与运动频率会有所下降,但在疫情延续一段时间后,体育运动的参与反而可能会成为生活常态,因此在问卷调查者中出现了少部分疫情前不参加篮球运动疫情期间参加篮球运动的人,这部分人参与的主要动机是锻炼身体保持健康。根据访谈的信息,发现疫情期间开始进行篮球运动的人更多地把篮球当作一个参与运动的媒介,但对于具体的篮球竞赛等方面了解较少;另外,组3的群体也受到家庭同伴的影响参与到篮球运动中。对于组1和组3在疫情期间参与篮球运动的主要原因方面,参与者表示篮球运动是其保持心理、生理健康的手段,并且通过参与篮球运动来应对疫情对身心造成的影响。

表3 疫情期间参与篮球群体问卷详情

对疫情期间参加篮球运动的群体里(n=163)以性别为分组依据进行组与组之间的独立样本T检验。在疫情期间参与篮球运动的地点、疫情期间参与篮球活动的人员结构、疫情期间每次参与篮球运动的时长、疫情期间每周参与篮球运动的频率、疫情期间参与篮球运动的主要原因几个维度的差异性分析中,结果表明男性与女性在疫情期间参与篮球运动的主要原因方面有显著性差异(sig=0.012,在0.05水平显著)。具体来看,如图7所示被调查人群中接近半数(49.1%)的女性选择了对篮球的喜爱,高于男性的38.2%,在锻炼身体保持健康维度女性的选择比例略低于男性,减肥瘦身塑造形体维度女性比例略高于男性,但女性在广交朋友扩大社交维度比例为0,男性则为6.8%。

图7 疫情期间参与篮球运动性别差异比例图(%)

2.4 疫情前及疫情期间参加篮球运动变化

对疫情前及疫情期间都参与篮球运动得人群(组1)141人疫情前和疫情期间参加篮球运动两组数据进行组内的配对样本T检验,如表4结果分析可知在疫情前和疫情期间,参与篮球活动的人员结构、参与篮球运动的方式、每次参与篮球运动的时长、每周参与篮球运动的频率均有显著差异。

表4 疫情前与疫情期间参与篮球运动情况差异性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n=141)

具体来看,在选择参与篮球运动地点上,如图8在组1中选择室内外球场的人数较多,选择其他场地的比例较低。根据访谈获得信息,篮球运动参与者更倾向于认为在篮球需要在特定的环境下进行,在篮球场参与篮球活动更为习惯。这也表明目前我国居民对篮球运动的狭义理解,仅将篮球运动的发生限定为篮球场。

图8 疫情前及疫情期间参与篮球运动地点比例图(%)

在参与篮球运动人员结构上,如图9,疫情期间选择独自参与篮球运动的比例从15.6%上升了超过一倍达到36.17%,选择与同社区同伴一同参与篮球运动的人数从43.97%降低到25.53%,其他选择变化较小。疫情期间禁止参加聚集性活动的规定导致了以上的比例变化。值得注意的是,居家隔离情况下与家庭成员进行篮球活动比例仍较低。

图9 疫情前及疫情期间参与篮球运动人员结构比例图(%)

在参与篮球运动的方式上,由图10可以看出疫情期间选择自行练习的比例从26.24%上升到48.23%,而参加集体训练和比赛的比例分别从17.73%下降倒4.96%和从17.02%下降到7.80%,另外参加线上打卡练习的比例也有所上升。

图10 疫情前及疫情期间参与篮球运动方式比例图(%)

在单次参与篮球运动时长上,由图11可以看出疫情导致60-120min的比例明显上升,30min以内的明显下降,其余时间段变化较小。

图11 疫情前及疫情期间参与篮球运动单次时长比例图(%)

在每周参与篮球运动频率上,由图12可以看出疫情期间每周参与篮球运动3次及以上的比例有所下降,参加1-2次篮球运动的比例上升。综合图11和图12,可以看出疫情期间组1的参与篮球运动呈现单次时长增加、每周频率下降的趋势。

图12 疫情前及疫情期间参与篮球运动每周频率比例图(%)

在参与篮球运动运动的目的上,疫情前及疫情期间的比例变化较小,选择比例前三位的变化如下:对篮球的喜爱为目的的比例从49.78%下降到45.39%,锻炼身体保持健康的从26.84%上升到33.33%,放松身心陶冶情操的比例从10.39%下降到8.51%。

2.5 影响疫情期间参与篮球运动的因素

对疫情前参与篮球运动的群体中疫情期间是否参与篮球运动与性别、居家情况、常住地类型(城镇/农村)、常住地封闭管理情况之间的关系分别进行卡方检验,探究影响是否显著,具体结果如表5。

表5 疫情期间参与篮球运动及其影响因素卡方检验结果

综上所述,对于疫情前参加篮球运动的群体在疫情期间是否参加篮球运动与其性别及疫情期间常住地封闭情况关系显著。

对于疫情前及疫情期间均未参加篮球运动的群体(360人),没有参加任何运动意愿的比例从17.22%下降到7.22%,另外有报告称有超过55.7%的人在疫情期间会保持或者加强运动,有18.1%的人原本没有运动习惯,在疫情期间开始接触运动。[1]

3 我国居民参与篮球运动发展路径

3.1 降低参与门槛,加强篮球基础知识的普及

对疫情前后均不参加篮球运动的群体的主观题答案进行分析和归纳发现,认为篮球技术要求太高、畏难情绪、没有同性别的伙伴等成为主要原因。根据前人的调查结果疫情前我国居民参与运动的前三名为:跑步(67.4%)、羽毛球(42.8%)、篮球(29.2%)[1],相较于跑步、羽毛球来说,篮球技术门槛更高、传统认识上对抗更强,这也与问卷调查结果相统一。现代篮球技术动作种类繁多、变化多样,而且掌握更全面、熟练的技术是多变灵活的战术基础[2]。对于普通篮球爱好者来说,这无疑增加了参与篮球的难度。篮球是学校体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十余年的体育教学中,学生应了解并基本掌握一项运动,问卷调查结果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篮球在我国居民中普及程度并不高。加强篮球基本知识、技能的普及,改变对篮球强对抗的竞技体育特征的刻板印象,发挥篮球在群众体育中的作用才能更好地在我国居民中开展篮球运动。

3.2 “互联网+”与篮球多种运动场景结合

根据前人的调查结果疫情期间我国居民的运动从室外转向室内[1],由于大家对篮球有着是室外运动的刻板印象,篮球场这一单一运动场景阻碍了篮球的开展。随着科技的发展,“互联网+”已经被广泛应用,以网络为载体进行篮球教学已经成为现实[3],网络篮球技术教学的设计与传统教学略有不同。从访谈中获得的信息发现可以通过线上篮球课程、篮球视频资源等开展篮球运动,在不同的运动场景如:居家环境、社区空地、地下车库等参与篮球运动的人群比例上升。因而,利用互联网技术,结合不同场景的环境,进行教学及运动设计,可以丰富参与篮球活动的形式。

3.3 家庭与学校篮球协同发展

大部分的学校在疫情期间选择网络进行体育课程的网络授课,有研究分析发现青少年在居家锻炼过程中缺乏对身体健康本质的理解[4],并且没有养成运动的习惯,学校在“健康第一”和体育人文素养培养上没有达到平衡[5]。学校体育课程建设没有把家庭、学校、社区相衔接[6],这一问题也在疫情期间突显出来,出现了离开体育课学生不参与、不会锻炼的怪现象。对于篮球运动的开展,家庭和学校的沟通尤为重要,学校拥有篮球教学优势,家庭是篮球在疫情期间的实践场所。在问卷中也有部分人由于家庭的原因开始参与篮球运动并且愿意继续下去。家庭学校优势互通、协同发展才是青少年乃至成年人参与到篮球运动中的新路径。

3.4 改变刻板印象,增强参与篮球的性别无差别意识

女性对篮球等运动存在刻板印象,将篮球等运动归为男性参与的运动[7],这也造成我国居民中女性参与篮球运动的人数占比较少,在调查问卷中发现,疫情前参与但疫情期间却不再参与篮球运动的女性占比较大。想要改变这一现状,需要各方努力,如我国篮协推出了一些鼓励女性参与篮球运动的活动,改变对参与篮球的性别刻板印象,增强参与篮球的性别无差别意识,鼓励更多的女性参与篮球运动。

3.5 新情景下参与篮球运动的损伤预防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各学校积极响应教育部号召“停课不停学”,纷纷利用网络平台开展线上教学,大多数学生在非篮球场地进行篮球活动,也有其他热爱篮球运动的居民选择居家或者其他不同的运动场景进行篮球运动。有研究表明约10%的学生在参加线上体育课程时不同程度的受伤[8]。因此,在新的情景下进行篮球运动时,除了对篮球运动的内容进行设计外,还要对运动风险进行评估,制定科学、合理的损伤规避规则,以及相应的受伤后的处理方法。

4 结论

疫情期间禁止聚集性活动从而导致了大量篮球场的封闭的情况,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我国居民参与篮球运动的方式、时间及频率。结合篮球运动的特点及影响疫情期间参与篮球活动的原因,该研究认为我国居民篮球运动的发展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降低参与门槛,加强篮球基础知识的普及;将“互联网+”与篮球多种运动场景相结合;家庭与学校篮球协同发展;改变大众刻板印象,增强参与篮球运动的性别无差别意识和新情景下参与篮球运动的损伤预防。

猜你喜欢

篮球运动比例问卷
论篮球运动的本质、特征及规律
青少年篮球运动推广与发展路径研究
人体比例知多少
鞍山市第五中学篮球运动开展现状调查与发展对策研究
我国篮球运动体能训练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用比例解几何竞赛题
猫星人处处都是黄金比例
问卷大调查
问卷你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