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摄融合提升新闻图片质量路径探析

2021-11-13◎贺

新闻前哨 2021年3期
关键词:摄影记者文字摄影

◎贺 陶

在媒体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如何在第一时间吸睛,提升可读性是成功的关键。 具有丰富内容的图片在整个版面或客户端APP 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具有较强文字功底、长期基层采访经验的摄影记者,一定是鲜活新闻图片的发现者、挖掘者。

一、摄影社会化,倒逼摄影记者要具备较高的知识文化

许多媒体圈内的人都知道,相比文字记者,新闻摄影门槛低。器材的高档化和影像技术进步等手段,给摄影带来更多的方便,一般而言,“光圈优先”模式下多按几下快门就能应付作业;有些混迹摄影多年的老记,凭几招基本打法,也能保证职业存活。

近年来,基于数字技术的各类终端、手机摄影功能日益强大和摄影器材的普及应用, 使得新闻摄影呈现大众化趋势。越来越多的摄影爱好者从受众向传播者转化,新闻摄影变成了业余爱好者和专业人员相混合的事业。 对新闻摄影的专业性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压力, 同时也激发了职业新闻摄影工作者的创新能力、动力和工作活力。

图片是我们讲故事的载体, 许多普通人并不懂得如何去很好的运用它。 文字功底扎实的记者,具有新闻敏感性,能未雨绸缪, 把即将会出现的几幅图片, 提前投影在脑海中,然后运用娴熟的摄影技巧,实时构图、裁剪,最终实现现实和虚构的重叠。这样,一张富有内涵和外延的图片就成现在受众面前了。

二、专业化摄影,要求新闻摄影画面感强且突出内涵

相对业余摄影,靠摄影吃饭的称之谓专业摄影。新闻摄影是诸多专业摄影圈内的一大类别。现在,从业人员大多是从专业院校毕业后从事该项工作, 也有因工作需要在经过短期培训后走向摄影工作岗位。

他们有着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并在工作中获得很多的经验,他们所拍摄的图片都经得起考验。但他们跟有多年文字从业经验的摄影记者比起来,还是有很多欠缺。

文字记者改行摄影记者, 这是新闻摄影专业化的最佳途径。 因为,再精彩的照片,其本身也不可能将全部新闻要素完全交代清楚,只有和一定的文字说明相结合,才能形成完整的新闻摄影报道。具有文化底蕴,兼备长期基层采访报道技巧、经验的文字记者,能提炼标题、精准表达新闻要素、勾勒美图框架。

一张优秀的新闻摄影图片, 具有指向性明确的外延和丰富细腻的内涵特点。新闻摄影又明显区别与文字报道,瞬间性是两者最大的区别点。

三、优秀新闻摄影记者,一定是政治觉悟高、社会责任性强的工匠

一名优秀摄影记者,除了坚持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还必须具有鲜明的爱憎、炽热的感情、奋战的精神、进取的意识、强烈的职责感等属性。

从笔者从业多年的感悟: 先是记者, 然后才是摄影记者。 只有深刻理解社会,才能透彻预构图片,才能拍出兼备政治高度、社会责任和审美情趣图片来。

图片在传统纸媒一直处于次要位置, 在新媒体情况也差不多。 要彻底改变这种现状,必须从人的第一要素抓起,苦炼内功,不断提高政治、理论修养。报道摄影师托马斯·尼尔森的说过一句很经典的话:摄影是一个终身教育的过程,可笔者不想一辈子来研究照相机。 笔者想用一辈子来理解这个世界,这个社会现实,然后将它视觉化表达。 具有文化功底、知识具备的职业记者,再来专职新闻摄影,能站在政治的高度,承担社会责任,提升图片的灵气。

1.一名政治过硬,敢于担当的新闻摄影记者,拉得出打得响

挺身于危急之际,受命在危难之时,这是发生突发事件时摄影记者最多的“偶遇”。

2017 年,曹娥老区拆迁开始,历史悠久的联丰村作为曹娥片的八村之一,因其代表改革开放胜利成果的“联丰玻璃钢”、“卧龙”等企业诞生在这里,在国内外小有名气。该村能否顺利搬迁,牵一发动全身,事关整个拆迁的成败。

派谁去好?派多了,单位本身人员也紧缺;派少了,会不会担子太重。 选一位能吃苦、文武兼备的人去蹲点! 经过一圈瞄下来,领导跟笔者谈话了。

因为,笔者有拆违宣传报道这方面的经历和经验。2006年曹娥街道民丰村是该街道首个拆迁村,笔者就从丈量、走访、签约、腾空、验收、拆除、搬迁等全过程跟踪,圆满出色完成报道任务。

当时,适逢江南的“梅雨季”,笔者为了摸清村底,就一人挎着相机,走在悠长悠长的雨巷中,全程记录未拆前的村景村貌。 村委党支部书记卢国庆所在地金家弄近60 户带头签约搬迁,笔者应邀参加他们自发组织的分手前的聚餐,次日一篇《百年金家弄 邻里情谊长》图片新闻出炉。

这些拆迁住户怀着依依惜别的心情, 谈着邻里间的点点滴滴,从一杯杯酒、一个手势一个眼神中脱颖而出。

这件新闻策划报道事件,给笔者启发。 新闻报道队伍,要短小精干,会办事能办事,这对综合能力是考验。

2.一名政治过硬,敢于担当的新闻摄影记者,能打胜仗硬仗

每一张好图片背后,都凝聚政治敏感、浸透着心血,激荡着果敢,标注着责任。 2019 年5 月9 日,作为绍兴市第三期东西部协作扶贫援川干部、技术人才,笔者受组织派遣,来到了小金县。 在这片西部苍凉广漠的大地上,以其独特的记者视角, 为小金县打开了一扇面向全国的发展之窗。

肩负使命,义无反顾。 到达小金后,凭着过硬的身体素质,尽快适应了环境。

5 月16 日,到小金县的第七天,笔者第一篇稿件出炉了。 盘山路、雪封道,在4600 米高度时爆胎,三次冲击4949米的大哇梁子垭口,顶着高原反应,最终来到了乡里,经过仔细采访拍摄,所采写的《小熊猫重返大自然》稿件被人民网、中新网等国内十多家媒体转载。

富有张力的图片,配上娴熟、行云流水般的文字,很好的宣传报道了东西部扶贫所取得的丰硕成果。

笔者感悟到,能拍出一张好的图片,不是闭门造车能整出来的,而是用脚步去丈量,用真情去铺陈,用责任去铸就。

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新闻摄影越来越社会化,即已经被普及了。随着数字影像技术和网络传播技术的发展,公民记者时代已然到来,具有拍摄功能的手机、家用DV 摄录机等,也参与到新闻摄影报道中来。每个人都是生活记录者,面对这一现象时,应该勇敢融入,把新闻摄影的主观性和客观性有机结合。多学习、多思考,化腐朽为神奇;多实践、多深入,不断扩展图片的信息含量, 把一张张富有张力的图片展现在受众面前。

猜你喜欢

摄影记者文字摄影
热爱与坚持
新闻传播中摄影记者的重要性
为什么会从事摄影Ami Vitale摄影记者纪录片制作人
一名摄影记者的自我迭代
摄影记者如何走基层
摄影42℃展版
种出来的“逍遥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