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媒体融合语境下的纸媒视频直播探析
——以《中国青年报》新闻直播为例

2021-11-13李润文刘奕枫

新闻前哨 2021年3期
关键词: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李润文 刘奕枫

互联网时代下, 网络直播迅猛发展并吸引数量庞大的用户观看与参与,这股热潮也为纸媒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搭乘移动直播快车,借助移动互联网带来的红利,纸媒能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新闻报道领域实现了新的突破。

一、纸媒客户端直播的优势与特点

融媒体转型之前, 传统纸媒新闻报道形式限于文字与图片等平面形式,然而,随着客户端和网站的应用,纸媒实现了由平面二维报道向立体多维报道的转变。 纸媒在特定新闻事件及新闻现场报道中,通过互联网视频直播,保证了“出席”和“在场”,其直播报道形式及组织模式也表现出了不同于电视媒体直播的新形态。

(一)灵活性与便捷性

网络视频直播的设备较为轻便,通过4G 信号就可以传输高清画质。 移动设备如4G 手机、平板电脑等便可以作为网络直播的传输端设备。 移动直播设备只需配合使用三脚架、可穿戴式稳定设备或手持稳定器,其机位的变化和视角的调换较为灵活。

(二)前方记者自主性增强

移动直播注重现场的即时描述, 前线记者充当了主持人、导播、摄像记者和出镜记者于一体的角色。以《中国青年报》客户端为例,移动网络直播需要前线记者及后台技术对接人员,前置后置镜头可转换的技术前提下,出镜记者可以实现独立解说和拍摄。但为确保直播的流畅性和连贯性,通常需要摄像记者进行配合, 并与后台技术人员联络以确保信号传输的稳定性及声音画面的清晰度, 根据后台反馈及时进行调整。

(三)实时性及互动性

移动直播可进行现场报道,用户可以随时点击进入,且直播结束后还可以回放。 除客户端、中国青年网、中青在线网站的直播外,《中国青年报》在今日头条、百度及微博上的官方账号都会同步进行视频直播及回放的联动传播。 2018年12 月13 日,《中国青年报》 现场直播了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 该直播报道在微博上的观看量突破20万,客户端观看量5.8 万。 在该场直播中,出镜记者为避免手机移动直播时被电话干扰, 选择了平板电脑作为拍摄设备,采用手机4G 移动网络为平板电脑开热点,将平板电脑用三脚架支撑从而进行直播; 而收声设备计划采用无线小蜜蜂话筒,同时也携带了加长的手机有线耳机做备用。由于现场要求媒体收音时不要使用无线设备, 记者出镜时只能选用有线话筒收声, 其所能选取的视角和拍摄范围都受到了很大的限制。但也正因有了备选收音方案,才使得面对现场不可控因素变化时可以将其对直播的影响降到最小。

移动直播的设备较为轻便, 但容易发生镜头被遮挡的现象,这需要记者能够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避免直播画面受干扰,并避免其它杂音的进入。 因此,直播记者从接到直播任务开始就需要广泛搜集信息, 既包括该场仪式的环节、流程、出席嘉宾等基本信息,也包括仪式意义、历史故事、相关悼念活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介绍等, 出镜记者同时要为出镜或必要的声音旁白做好准备,充足的资料准备尤为重要。

直播对网络的流畅性要求很高, 稳定的信号源尤为重要。记者在现场无法及时掌握客户端收看时的流畅性,只能通过直播时页面的提示进行判断。在直播正式开始之前,记者发起了直播测试,后台同事反馈信号效果,确认信号是否可以支撑直播。 在重大活动现场,人员密集,要想及时收到后台的反馈,直播记者必须配备两台手机,相互配合协调,这样更便于直播。

在直播中,用户可以在评论区讨论,实现用户和前线记者之间的互动。 但由于记者报道过程中更加注重新闻现场的呈现和客观的信息传递,难以兼顾互动需求,因此互动性这一特点尚未凸显,但技术层面已经可以实现。

(四)代入感和体验感

移动直播能够较为客观完整地把原生态的面貌呈现在观众面前, 但这也会导致客户端直播过程中画面艺术性降低,视觉感染力更多取决于新闻现场本身的冲击力。 因此,要想让一场直播更加吸引人,除选题本身之外,直播记者对于画面的选取、直播流程的设计、出镜内容等方面的把握就显得十分重要。

譬如,2017 年12 月13 日,《中国青年报》 派出多名直播记者对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进行直播报道。但由于主会场采访受限,团队及时调整报道地点,选择了北极阁丛葬地悼念活动进行直播。当天下午,《中国青年报》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发起了两场直播,分别是下午举办的世界和平法会和烛光祭活动。 由于涉及到宗教,且话题较为敏感,记者事先向有关人士请教了宗教中“超度”的含义与方式,并对相关宗教用语进行了深入的了解。 结合通稿,记者为观众解释了仪式由来及意义、与会各国宗教团体的情况、 出席仪式的遇难者亲属及幸存者代表等重要现场信息,让观众不仅在观感上,更是在信息获取上实现了真正的“在场”。在当天晚上烛光祭的直播报道中,活动现场被围栏围起,为选取最佳机位,直播记者在天台以俯视的视角拍摄活动全貌,提升了观众观看的体验感。

二、直播报道的场面感和视觉性

视频直播报道的元素以画面和声音为主, 移动直播本身的意义是将现场实况进行报道, 满足观众对于同样 “在场”的需求,因此视频自身的场面性和视觉效果十分重要。这就要求直播记者在进行选题策划和现场选点时, 充分考虑到观众的观看感受。

(一)注重直播画面视觉效果

移动直播存在着不可控的现场因素,在转型初期,客户端直播报道多选取已经过策划或事先可预知的事件, 将风险降低在可控的范围内。因此在进行直播策划时,需要预设好直播的时长、场景、观众可能的兴趣点及直播亮点。

2018 年9 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上演300 余架无人机灯光秀表演,《中国青年报》 记者现场直播报道。 由于是晚上,天色已暗,为确保画面效果,除话筒、三脚架外,记者还准备了用于出镜时打光的补光灯。 然而,开场直播时,无线话筒接收器的连接线与手机端口脱落, 采访中没有使用手持稳定器导致画面有些抖动等问题, 反映出纸媒记者在转型移动直播时,对一些可能出现的情况缺乏预判和预案、直播设备及操作方面有待提高。

(二)注重直播现场气氛传达

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的系列报道中,直播报道将观众代入公祭仪式现场, 这也是直接凝聚观众情感共识的方式。 因此在进行此类特殊意义活动的直播报道时,要通过对现场特殊元素的介绍将现场的氛围进行合理、客观地传达。国家公祭仪式是以国家之名举行的悼念活动,固定举办地址是位于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和平集会广场。这一场所本就庄严肃穆,因此报道不仅要向观众呈现现场仪式的情况, 还要表现出其所承载的历史厚重感。因此记者在出镜时要调整语气与语速,并注意穿着与面部表情,多角度呈现现场画面,并对悼旗、国家公祭鼎、灾难之墙等标志性物品和建筑进行描述, 使观众感受到沉痛与庄重的现场氛围。

(三)常态化活动报道挖掘新意

如,2018 年是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设立的第五个年头, 鸣笛默哀等仪式已成为12 月13 日当天固定的全民悼念活动, 对于公祭日活动的相关直播报道不能仅停留于对现场的介绍, 而应通过联动式地报道向观众呈现出当年相关活动的规模及亮点。 《中国青年报》记者在仪式开始前的出镜介绍中,还介绍了早在12 月初南京所举办的相关悼念活动及公祭日当天南京多地从葬地的悼念仪式,丰富报道内容。

三、纸媒记者转型与角色转换

在媒介融合之前,纸媒记者主要以文字、图片的形式进行客观、有深度的报道。 但伴随着媒介融合,新媒体成为传递信息的重要媒介,这就要求纸媒记者不断学习转换思维。

(一)视频拍摄及画面把控

尽管视频报道一直是电视媒体的专长, 但在媒介融合的过程中,纸媒记者同样应掌握视频拍摄的思维及方法,敏锐观察,及时捕捉,在视频直播报道中为观众呈现出新闻工作者的专业素养。 如,2018 年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的尾声,现场放飞了3000 只和平鸽。 记者需要遵循镜头移动规则及构图原则将这一场景的特殊寓意展示给观众。此时,《中国青年报》直播记者通过摇镜头捕捉到和平鸽飞向蓝天的画面,并选择将降半旗的国旗杆纳入画面,以此传递出“3000”象征着30 万遇难同胞、和平鸽象征着企盼和平的双重含义。

(二)直播采访的联络及准备工作

适当融入嘉宾采访不仅可以充实直播内容, 还可以通过嘉宾的话语或情绪引导观众思考、延伸报道深度。 直播采访时随机选取受访对象,有可能会采访失败。 如,2017 年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的和平法会结束散场时,记者在人群中看到了一位幸存者老人, 由于事先没有联络与沟通,加之老人情绪状态不好,记者未能采访到有价值的信息。

(三)前线记者与后台人员密切配合

前方记者要提升出镜表达和把控现场的能力, 尽可能客观、全面、准确地传递信息,同时与后台技术人员做好配合。在直播报道中,直播记者有时无法查看信号及画面实时传输的情况, 这就需要后台技术人员及时与前线记者联络和沟通。融媒体时代下,后台工作人员不仅要保障信号传输稳定,同时还要做好对内容的监测,避免前方记者或采访对象造成播出事故。

四、直播内容二次传播与联动效应

融媒体大趋势下,传统媒体入驻微博、今日头条、微信公众号、抖音等平台,将报道内容以符合平台语境的形式进行发布与传播。 直播视频的二次传播,可以使传播效果最大化。

(一)多媒介形式联动造势

纸媒转型和媒介融合的过程中, 应充分利用多媒介平台以吸引用户注意力,突出品牌效应,进行报道前的造势和报道主题的深化。以2018 年第五届“创青春”中国青年创新创业大赛中《中国青年报》的报道为例,前方记者分为视频组、直播组、文字组和摄影组,分别承担视频拍摄及制作、直播报道、文字报道和图片拍摄的工作,其作品发布于微信公众号、报纸、微博、客户端等平台,这样的融媒体联动报道向不同平台端的用户进行信息传递, 同时也吸引着对该事件感兴趣的用户转移到《中国青年报》其他流量入口平台,获取更多相关信息。而2018 年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的直播报道中,微博端视频直播的观看量较客户端多15万次,这离不开微博报道中文字的引导作用。

(二)多品牌合作增加传播途径

目前,很多传统媒体的客户端已成为开放的新闻平台,囊括其合作媒体的优质内容, 如北京电视台与奇虎360 合作创办的“北京时间”已和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央视网、《新疆晨报》、浙视频等媒体达成合作协议,其合作媒体的直播内容可在“北京时间”平台进行传播。《中国青年报》与百度、今日头条开展了合作,《中国青年报》 的直播传播渠道除自身客户端、中青在线网站外,还有今日头条、百度和微博平台,通过入驻其他流量入口平台实现传播渠道的拓宽。

(三)短视频化处理实现二次传播

通常,对于新闻事件完整的直播报道时长较长,不利于用户以较短的时间快速获取信息。 因此在对直播视频进行二度利用时要对画面进行有效筛选, 并精简出关键新闻要素,再生产为短视频进行二次传播,其效果将明显强于对直播长视频的回放。 2018 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无人机群灯光秀的直播报道时长为18 分55 秒,在《中国青年报》微信公众平台发布的视频时长仅为2 分55 秒,并在文章中加入动图、图片、文字等信息,其传播量突破10 万+,数十家微信公号转载。这意味着在进行多平台联动报道和宣发时,要充分利用一线直播素材并将其转化为符合平台传播规律的话语体系,实现更好的传播效果。

除二次传播外,直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意义,就是对活动和事件进行预热。通常直播之前,在客户端会生成一条带有标题和封面图的链接, 这条链接可以在朋友圈等多个平台进行转发,从而形成一定范围和规模的宣传,加持对该事件多种报道形式的影响力。

五、5G 风口下直播的新机遇

在移动互联网和“互联网+”的时代,用户行为已发生改变,广电网络和业务也不断演进,直达移动终端,以提供更广泛、更切实、更优质的公共服务。 借助移动通信技术的双向交互能力和移动性支持,实现交互的、个性化的移动视频业务是一个技术上可行的方案。5G 技术将对直播报道的应用场景及业务需求带来转变, 这就需要纸媒从业者把握时代风向,转变报道方式,在坚守新闻专业原则的同时满足用户需求。

(一)增强交互性,把握用户心理诉求

21 世纪开始, 网络的发展进入了Web2.0 时代, 其与Web1.0 的最大差异为“使用者贡献价值”、“使用者交互”和“使用者的参与和开放”,在用户地位显著崛起的同时,用户间的交互性和联系性更加强烈。 虽然学界对于互联网时代是否已进入Web3.0 存在争议, 但对于Web3.0 发展前景的展望存在普遍共识, 即它将是基于用户需求的智能过滤器和多元化需求满足平台。 这意味着纸媒的客户端要在传播信息的基础上,注重品牌建设和平台打造,通过直播增强新闻工作者和用户的距离,保持新闻客观、真实原则基础上,充分发挥新闻事件报道中的“在场”优势,以用户思维呈现直播报道。

(二)提升传输质量,提高画面质量

5G 网络作为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其峰值理论传输速度可达每秒数10Gb,比4G 网络的传输速度快数百倍,在未来,影音娱乐、医疗和安全领域都将有移动高清多媒体应用的需求,至2020 年,高清、超高清音视频应用流量已占据移动通信网流量的三分之二。 在这一趋势下,纸媒客户端直播更加需要提升信号传输和接受质量,满足观众对于高清画质和高品质现场声音的需求,增强直播观看过程中的体验感。

这就要求记者要主动思考哪些选题适合做直播, 哪些选题不适合直播, 直播的意义是什么。 当传输速率越来越快,传输成本越来越低,全程、全息、全员、全效媒体越来越成为媒体机构的发展趋势。

(三)增加多元联动,注入新鲜元素

在大型活动的全程直播报道中, 时长较长往往意味着很少有人会全程观看。相反,直播中各个时段都会有用户点击进入,这就要求直播记者既考虑到全程直播的完整性,同时也要考虑到随时进场的观众对于信息的掌握程度。因此,直播记者需要在不破坏直播连贯性的情况下, 适当通过出镜或解说的形式对新闻现场进行描述和解读。

在5G 技术发展下, 视频传输速度及信号会大大提高,由于网络信号问题造成播出事故的风险性也会降低,这为多场景联动报道及前线同演播室进行连线提供了更高标准的技术保障,因此在大型直播中提供多处直播点联动直播的方式也可为直播注入新的活力,避免对观众造成视觉疲劳。

在媒介融合发展前,纸媒通过其客观、公正、有深度的报道和独特的新闻视角、新闻机场吸引了受众,打造了自身的品牌度和话语权。在传统媒体转型过程中,积极拥抱融媒体思维,利用网络平台开拓业务,将其品牌转化为流量,实现新的发展。 目前纸媒客户端进行直播尝试仍属于初期阶段,所遇到的问题及困境有待在探索中解决,这过程需要纸媒工作者转变思维,提高融媒体业务能力。 同时,也要在客户端平台化的过程中,激发客户参与积极性,在互联网平台中实现品牌效应。

猜你喜欢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如何看待传统媒体新闻客户端的“断舍离”?
我心目中的“暖闻”——中国青年报的“暖闻·暖心”之路
县级台在突发事件报道中如何应用手机客户端
孵化垂直频道:新闻客户端新策略
基于Vanconnect的智能家居瘦客户端的设计与实现
众筹来的2018新年献词——中国青年报“强国体”出炉记
大枢纽 云平台 客户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探索之路
《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人物通讯的表达特色
客户端空间数据缓存策略
后金融危机时代大学生就业的媒介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