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乡巨变谢党恩

2021-11-13马偿经

银潮 2021年10期
关键词:山乡农民

文 马偿经

韩山,是我家乡沭阳的山,相传汉朝大将韩信曾在此驻兵打仗,故得名“韩山”。

上世纪初,在“三座大山”重压之下,这里饱经兵匪、战祸、天灾、瘟疫等,老百姓地位卑微,日子苦不堪言。那时,当地流传着几句顺口溜:韩山北,韩山南(难),百姓受饥寒。五年八场水,庄稼全被淹。地主照样吃大饼,穷人只得去要饭……

老百姓只盼着深山出太阳。中国共产党领导穷人闹革命,韩山人民前赴后继,浴血奋战,终于推翻了压在人民头上的各种反动势力,当家做主人。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号召人民团结起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努力改变“一穷二白”的面貌,开始了伟大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

那时的韩山是个“吃粮靠返销、用钱靠救济、生产靠贷款”的“三靠”地区,缺乏化工企业,种地没有化肥供应,粮食产量很低,一般亩产只有二三百斤。上交国家公粮和农业税后,农民剩余的粮食往往都不够吃。记得“三年困难”时期,我在韩山中学读初中,每天在学校午膳,没有米面吃,每顿都是嚼点山芋干子,喝点笼锅水。这还是不错的,父母在家还和弟弟妹妹们到田地挖野菜吃呢!后来,党和政府给予农民大力关心和支持,还带领群众生产自救,兴修水利,解决水患问题,鼓励山乡农民因地制宜搞“旱改水”,推广种植水稻等高产粮食作物,坚持科学种田,实行追施家杂肥和化肥相结合的种植方法,粮食亩产一跃达到千斤以上,农业连年获得大丰收,终于使农民解决了温饱问题,日子也逐渐好起来。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中央在农村实行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各项富民政策,山乡的人民坚定信心,放开手脚,大胆发展高效农业、企业和家庭规模养殖、种植业,农闲时外出打工挣钱,“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在党的光辉旗帜指引下,大家用激情和汗水把生命融入这片热土。

人民群众分享着改革开放所带来的丰硕成果。老百姓交了几千年的公粮不交了,农业税免除了,国家增加了农民的种植补贴,免除了义务教育学生学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发放学生寄宿补贴,实行合作医疗、养老保险,使年满60岁的农民老有所养……

如今,8 万人口的韩山已旧貌变新颜,乡村振兴,换了人间。走进山乡,只见一条条柏油路四通八达,一座座楼房古色古香。宽阔整洁的街道展示着崭新面貌,各式各样的店铺,迎送着八方来客。人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人居环境、住房条件大大改善。近几年共改造新型社区、农民集中居住区10个,建设光伏电站8 座,安装太阳能路灯1.2 万盏。建成了设有床位200 张的二级甲等综合医院,污水、垃圾处理和公共场所卫生得到较大提升,被评为江苏重点镇、国家级卫生镇。尤为可喜的是,为了发展旅游业,推动韩山经济发展,镇党委政府加大投入,依托韩山特有的人文、自然资源,着力打造韩山生态旅游公园,已初步建成了以山水生态景观为特色,融文化旅游、山地体验、生态科普、游憩健身、游艺娱乐等功能为一体的开放式城市综合性山体公园。

如今的韩山,根据传说和记忆,已在山体原址上恢复兴建了庙宇、亭榭、勒石刻碑,打造了韩信点将台、练兵场、仙人湖、观瀑轩、菖蒲园、喊泉等景点和一些现代化文化娱乐场所。漫山遍野栽满了花卉和四季长青风景树,逶迤绵长的登山石阶和盘山公路,为游客提供了愜意的便利和享受。据公园管理人员介绍,每年韩山可吸引外地游客达100 万人次,大大推动了当地餐饮、商业、交通服务业的发展。

春晖艳阳,多彩韩山。每当傍晚我和妻子在盘山公路上散步,美美地呼吸着山野的新鲜空气,观赏着漫山如诗如画般的风景,一股幸福感、快乐感和满意感油然而生。山乡巨变谢党恩,是党和政府让我们的山乡变成了宜居之地、活力之地、幸福之地。

猜你喜欢

山乡农民
对比示范,才是打开农民心结的“金钥匙”
小酸枣打开农民就业增收路
耕牛和农民
山乡种花女
山乡一瞥
山乡新农民
毛南山乡好地方
农民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已达1200万(等10则)
做农民的贴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