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宁浩对盖里奇的本土化转移

2021-11-12白兰兰

声屏世界 2021年9期
关键词:宁浩黑色幽默里奇

□ 白兰兰

1999年盖里奇两部作品《两杆大烟枪》和《偷拐抢骗》横空问世,影片中无厘头的对白、多条线索并行的蒙太奇手法和快速剪辑的镜头语言,形成了鲜明的盖里奇式电影手法。2006年,宁浩凭借《疯狂的石头》,让小成本喜剧电影在时下的电影市场占据一席之地,并凭借此片摘得最佳导演等几项大奖,使宁浩这位新生代的电影鬼才得到了观众和各大媒体的高度赞扬。该片巧妙的喜剧结构设计、匠心独运的人物设置,使整个故事在充满黑色幽默的同时环环相扣。2009年,《疯狂的赛车》的上映,印证了宁浩时代的真正到来。故事依旧延续了多线索叙事的错综环绕,影片在同一时空下设置了七组不同的人物、六条故事线索,凭借精巧的悬念设置,将“疯狂”的喜剧特色推向了高潮。宁浩怀揣对盖里奇的崇敬,把自己对生活的态度用极尽前卫的方式表达出来。“疯狂”作品的巨大成功,不仅将盖里奇式手法巧妙地转移到了本土,更是让国产电影得到了观众的前所未有的期待。

叙事手法:多重线索并行的本土化

多线叙事的电影手法是盖里奇最为显著的标志之一。宁浩在《疯狂的石头》《疯狂的赛车》两部“疯狂”作品中,熟练地将这一风格进行了本土化转移。在两部“疯狂”作品中,宁浩都采用了庞杂的叙事方式——非线性叙事。这种叙事方式不同于常规的线性叙事模式,在巧妙叙事的同时,让观众叹为观止。《疯狂的石头》中影片开头谢小盟从索道上扔下可乐罐与包世宏汽车被砸构成一组平行蒙太奇;同时包世宏撞宝马车又和道哥小偷三人帮与交警交涉构成一组平行蒙太奇,两组镜头看似没有联系却又自然的把人物联系在了一起。《疯狂的赛车》主要釆用多线索交叉叙事手法来讲述故事,它巧妙运用镜头推动故事发展,用一种黑色幽默来讽刺社会现实。宁浩的叙事风格对于盖里奇的借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宁浩的影片在故事情节的表现上采用了多线索叙事模式,并把整个故事分割成几条叙事线索分别进行叙述。在影片的叙事结构中多条叙事线并行,每条线索都是主要线索,每个人物都是主要的情节人物。同时各个线索之间相互影响、彼此联系,共同构成了电影的整体叙事模式。

宁浩电影中偶然、误会与巧合成为了推动影片发展的最大动力。宁浩在电影作品中不再是单纯的利用偶然,而是更加注重它们所带来的决定性意义。盖里奇《两杆大烟枪》中随处可见的巧合设置,以及影片结尾荒诞式的处理方法,都在《疯狂的石头》中有相似的呈现,只是宁浩在一定程度上夸大了偶然与巧合的呈现。

宁浩保留了因果倒置、颠倒时空的盖里奇式的典型叙事模式。《疯狂的石头》开头,谢晓萌扔下一个易拉罐;三个小偷假冒搬家公司进行偷窃,正在作案的卡车被警察追查。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旁边两辆车相碰,警察离开;奸商将车停在一边处理拆迁,车子被撞;警察赶来处理。显而易见,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及故事因果被依次颠倒了。导演对由易拉罐引起的后果进行了倒叙处理,这种处理方式和《偷拐抢骗》中的“牛奶车祸”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不是故事本身让人引起的悬疑,而是导演在结构设置上给了观众一种新奇的感觉,在思想上刺激了观众的审美思维。

生存困境:边缘小人物的本土化

在宁浩和盖里奇的电影作品中,都不再着重于刻画人物的正面伟岸形象,而是聚焦于边缘小人物的塑造。但是在宁浩的电影中,主人公往往更具有沉重的生存意识,渴望改变自己的命运,但又被现实所击败,只得在绝望的生存状态下寻找自我存在的价值。

在电影《疯狂的石头》中,主人公包世宏是现代社会中年男人的缩影。他在电影中是好人的代表,在工作岗位上勤勤恳恳,富有责任感,对昂贵的翡翠也从没打过什么主意。他对心爱的女人真心真意,对身边朋友重情重义。《疯狂的赛车》中主人公耿浩从头至尾就是一个无法把握自己命运的倒霉鬼,他不但没有机会选择自己的生活,甚至还被命运所捉弄。因为0.01秒落败,成为银牌车手,还被黑心奸商坑害导致终身禁赛,最终甚至被李法拉算计,被警察当做坏人。然而在盖里奇的影片中,这种哲学深度的思考是缺失的。他的电影人物并不是面临绝望而无奈的人生,而是愿赌服输。

盖里奇的人物在影片中都有一个美好的结局,让观众感慨编剧精巧的构思之余,将人物完美化。而宁浩却是从生活中寻找人物,真实自然,让观众在大笑的同时发人深省。这种人物的差异性构造,来源于导演本身对于人物的理解。由此可见,宁浩的后现代主义风格仍然停留在浅层次的意义上,关注边缘人物,重视道德秩序。

社会反思:电影荒诞主题的“本土化”

相较于盖里奇为观众建造的完美结局的童话世界,宁浩则更倾力于表现现实生活的无奈。黑色幽默的包装下透露出丝丝的无可奈何,这种感伤之风在盖里奇的电影中是不曾出现的。在宁浩的作品中,他通过将焦点聚集在当前的现实社会上,来表现尖锐的社会矛盾、突出的社会问题。传统的叙事风格过于陈旧,宁浩将镜头转向边缘底层的草根人物。于是毒贩、黑社会、奸商等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形象被活灵活现地搬上荧幕,以其独有的艺术形式被观众所接受。影片情节内容虽然荒诞,却富有笑点。影片风格充斥着忧郁的黑色幽默气息,却又没有背离生活,为国产喜剧电影开辟了一条创新之路。

《疯狂的石头》中导演对于题材的选择,是对时下社会冷静思考的结果。影片中关注的是社会问题,却没有对道德、政治做任何评判,需要观众自己在笑声之余去反思当下的种种。濒临倒闭的工艺品厂破败的景象,城市中小人物的日常生活场景,萦绕全片的沉重氛围扑面而来。即使是价值不菲的翡翠仍旧无法改变可怕的现实。在《疯狂的赛车》整部影片中,虽然荒诞却又环环相扣,井然有序。影片主人公耿浩惨失金牌的痛苦,面临被禁赛的迷惘,维持生计的艰难,对师傅的歉意,对奸商的痛恨都直面了时下社会的热点。影片对于时下社会现象的讽刺、社会生活的表现、社会伦理的批判,看似荒诞实际却是光怪陆离的现实。

盖里奇的电影中,现实的阴暗总是以近似离奇的方式展现,但并不涉及现实生活中普通人的无奈与艰苦。《偷拐抢骗》中的主人公吉普赛犹如传奇一般的存在,所以观众很难和他产生深深的共鸣。而宁浩丰富的生活体验,同时注重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使盖里奇式的黑色幽默符合国人的审美标准进而被本土化。在对底层边缘人物以及当下社会时事的关注上,宁浩的电影和盖里奇的电影有本质上的区别。宁浩的电影更倾向于喜剧传统,以游戏式的狂欢来质疑现实,从而达到了对荒诞风格的完美阐述。宁浩以其独特的拍摄视角和艺术手法的表达,为时下的中国电影注入了全新的色彩。

结语

宁浩以其独特的黑色幽默风格,在中国商业电影市场逐步占据一席之地,而他特有的标签更是成为了票房的保障。宁浩懂市场,愿意为观众创作,尊重商业电影的类型法则,能紧紧抓住时下中国人的情感脉搏。无论是从电影的叙事手法、人物形象以及主题表达,宁浩对于盖里奇电影风格的延续都是建立在本土化的基础之上实施的。他将适宜本土观众审美标准的元素重新吸收,不符合本土观众审美的元素抛弃,创作出符合国人审美的电影佳作。

在这个多元化的时代,电影凭借着它自身独特的特性在当今社会迅猛发展。随着电影工业的逐渐发展,宁浩在主流电影的创作队伍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他不仅取得了商业上的巨大成功,更在艺术上有所突破,走出了一条商业与艺术完美结合的道路,为中国电影的发展提供了新的选择。同时,宁浩的小成本创作让越来越多的人愿意走进电影院,来感受国产电影的独特魅力。中国电影需要宁浩这样一位敢于直面挑战,以深刻的生活体验和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和世界上优秀的叙事艺术对话的电影导演。在他的电影中,我们可以看到社会群体的生活状态,更可以看到中国电影更加光明的未来。

猜你喜欢

宁浩黑色幽默里奇
谁最怕过新年?
宁浩,累了!
黑色幽默
黑色幽默
终极发明师
巧克力的苦与甜
我是孤独的不妨告诉你,
从《第二十二条军规》看黑色幽默
著名导演宁浩的成功机遇
黑色幽默及其对中国当代小说的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