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学徒制“2+1”模式与校外教学学生心理分析及解决

2021-11-12沈红李波

安徽化工 2021年5期
关键词:校企心理企业

沈红,李波

(宜宾职业技术学院,四川 宜宾644000)

为应对我国经济高速发展“新常态”下出现的就业难、产业结构急需调整、需求供给结构性矛盾等问题,高职教育通过试点和采取多种措施来培养学习能力强、高技能、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在2014年2月2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中确定了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任务和措施,提出了“开展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现代学徒试点工作”的任务。各个学校开始积极试点,推行包括人才培养目标、联合招生方式、教学方案制订、课程体系开发、职业资格证书获取等方面的现代学徒制试点改革和探索。

化学工业作为国家的支柱和基础产业,属于高危、技术密集型行业,加之化工生产过程的特殊性,要求从业人员具有较高的职业素质及职业技能。按照国家“十三五”规划,化工行业产业结构升级调整,企业转型与技术升级都急需高技能技术型人才的支持。为依托区域优势,支持本地产业,宜宾职业技术学院与宜宾天原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开展校内和校外联合教学,即学生在校内由专业教师开展教学,学习相关公共理论课程与专业基础课程,完成基础实训操作并顺利通过课程考核,然后在第三年进入企业,由企业按照校企双方制定的校外导师选拔制度筛选出来的资深技术员为企业导师,开展校外教学,共同完成教学计划和要求。

2020年7月本校的2018级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学生已经完成校内教学,进入企业开始校外教学。校外教学过程中,通过定期回访和交流沟通,以及双导师工作群的信息汇集,发现学生在校外教学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通过分析问题的原因,提出相应解决办法。

1 校企合作教学方案

2018年宜宾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化工技术专业与宜宾天原集团签订现代学徒制试点框架协议,由学校、企业、学生签订三方协议,建立天原学徒制班(行政班),实施“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总体思路,“四段式”育人机制的教学过程组织与实施,重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方案。经与企业协商,根据企业人才需求和职业岗位要求,结合专业教学计划,科学、合理地提炼岗位核心技能,按照“学生→学徒→准员工→员工”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思路,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为导向重构课程体系。根据学生特点和企业岗位要求,实行识岗→悉岗→跟岗→顶岗分段式的育人机制,制定了2018级应用化工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方案及专业课程标准。前两年学生在校学习基础理论知识,第三年到企业开展校外教学,企业提供相应食宿+生活补贴+奖助学金,学生按协议要求毕业后直接进入企业工作,校企双方共同成为育人主体。企业人员参与校内外过程教学中,可以通过师带徒的教学过程提前贯入企业文化和岗位操作技能要求,实现教学内容和岗位能力要求的无缝衔接。

2 校外教学过程中学生面临的问题

2.1 教育场所的交互性促使角色迅速变化带来的心理冲突

现代学徒制下,高职生学习的主要场所不只在校内。大一大二时,学生接受教育的主要场所是学校,企业参与度有限,主要以学校教师管理为主,学生所处的氛围主要是校园文化,接触的主要群体是师生,所以主观上会强烈地自认“学生”这个角色,没有考虑过即将面对的工作和可能碰到的问题,仍然习惯于作为“学生”这一社会角色所带来的各种权利以及社会和亲人给予的照顾。在大三时,身份转换为学徒,接受教育的地点发生了转变,企业成了高职生学习的主要场所,所处氛围、接触人群的开放度大幅增加,工作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迅速转变对个人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冲突。

2.2 适应能力较差带来的焦虑心理

由于合作企业是大型化工生产单位,地理位置远离城区,学生经济能力有限,无法负担租房,只能住厂区内的职工宿舍,车间-食堂-宿舍的固定线路,导致学生活动空间、区域、种类有限。由于参与的社会实践活动少,社会生活经验不足,学生面对新环境、新生活,若不能适应,容易引起焦虑心理,产生孤独感。

2.3 教育主体的多样化导致人际交往过程的沟通障碍

现代学徒制下,校企双主体育人,学校老师和企业师傅双导师教学。高职生的教育人员除了学校老师,还有企业师傅、企业培训人员、班长、部门或车间领导。第一次进入工作岗位,面对这么多的导师,学生需要重新构建自己的社会关系。由于经验不足,对于和室友的相处,与企业师傅、领导的沟通都会产生迷茫,不知道怎样处理此类关系。部分同学甚至于害怕面对人际关系,选择“鸵鸟”思维,长此以往对学生的职场发展、心理健康都会产生影响。

2.4 教育任务的复杂化增加学生困惑点

传统教育中,学生择业求职困惑凸显在大三年级。因此,教学任务主要在前期,教育任务特别是心理疏导集中在后期。但在现代学徒制下,企业作为又一教育主体加入,使学生的主要活动地点、身份、交往对象都有所增加和变化,同时现代学徒制是招生即招工,进校即进厂,学生没有缓冲期,一开始就会面临择业、求职、晋升的困惑,所以造成学徒制班学生前期任务的增加和后期任务的提前,容易导致学徒制班学生出现心理波动。

2.5 工作方式带来身体问题

化工行业因为其特殊性需要连续化生产,一线生产员工需要四班三运转或三班两运转。学生年龄较小,正好是对睡眠时间需求较多的年纪,夜班模式常常使学生不能很好适应,造成想睡睡不着的失眠状态,从而引发焦虑,导致心理负担加重,精神状态不佳。

2.6 性别带来的问题

目前,大多数化工企业生产已经采取DCS系统控制,操作人员只需在控制室操作即可,但在开停车、检修情况下,仍然需要学生参与现场的操作。此时,女同学显然不能较好适应,因性别差异会带来一些问题。

3 校外教学学生问题解决方案

3.1 做好前期思想铺垫

做好学生校外教学的前期工作,对即将开展校外教学的同学进行心理疏导,对校外教学的目的、方法、企业文化、教学内容、教学考核等做出详细计划,使学生进一步清晰自己的工作职责、学习内容、企业规范,没有后顾之忧。

3.2 关注心理健康教育,培养职业精神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新形势下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建立现代学徒制是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进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有效途径,也是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重要举措。因此,在学徒制班应调整传统的教学模式,增加企业员工身份为主的学习,比如心理、人际交往、工作压力、心理危机等相关教育教学内容,确保学生具备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使其具有较强的心理调适能力。

3.3 构建三方联动的心理干预机制

学生进入企业后,充分利用现代社交工具,构建双导师的微信、QQ、钉钉群等,将企业负责人、专业教师、辅导员统统纳入其中,保证定期的短时间的大讨论,不让学生有被“抛弃”的感觉。

3.4 采用一对一的负责制

将开始校外教学的学生分组,每位专业老师定向负责1~2名学生,老师定期到企业开展交流,及时了解学生面临的问题和困难,及时与企业沟通,帮助学生解决困难;并定期安排学生教学内容,使学生在企业学习的同时,保证理论知识及时跟进。

3.5 完善学生顶岗实习制度

校企双方完善学生顶岗实习制度,将企业文化理念于无形中灌输到学生身上。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关心、人文关怀,完善各类制度,使学生感受到来自企业的关怀,增加企业对学生的吸引力。

4 总结

通过对开展校外教学的学生进行困难和心理问题的调查分析,制定相应解决方案和心理干预措施,帮助学生迅速适应校外教学,协助学生较快地成为职业工人,助力职业规划发展。

猜你喜欢

校企心理企业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智慧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校企合作订单课程中的实施与探索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对民办本科院校应用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研究
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晋江市紫峰中学为例
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晋江市紫峰中学为例
2018上海企业100强
2016,中国企业500强发布
新申请企业一经受理便预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