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思政元素的构建与实践

2021-11-12牛雁宁

安徽化工 2021年5期
关键词:有机化学实验思政育人

牛雁宁,雷 文

(1.南京林业大学淮安校区,江苏 淮安223003;2.南京林业大学理学院,江苏 南京210037)

高等学校在传统的教学中,思政课程和专业课进行独立教学,并没有得到有效的结合。理工类的专业理论课程在教学中很少涉及思政元素。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因此,高等学校应将“课程思政”融入到教学的全过程,实验课程也不例外。“有机化学实验”课程是化学、环境、生物、食品、材料以及林学等专业重要的实验必修专业课。学习该课程不仅能够让学生验证和识记有机化学的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即从理论学习到实践,再到创新的过程。然而,传统的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基本都是以思政类课程为主体进行独立教育,在自然科学理论课程中提及的思政元素相对较少,实验课程中涉及的会更少,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高校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培养目标,以及全面提升人才培养的总体要求。因此,需改变“有机化学实验”只注重实验的原理及其实验操作过程讲解的现状。在充分保障“有机化学实验”学生实验理论知识和实验操作技能的同时,在“有机化学实验”课程的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如引入安全教育、环保意识、法制教育、科技创新、吃苦耐劳、爱国主义、坚持真理以及辨证唯物主义思维方法等精神,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还能提升学生学习专业课程的兴趣,激发学生热爱专业、服务专业的情怀,从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前,“有机化学实验”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已经引起很多高校关注,因此,在当前的思政背景下挖掘“有机化学实验”中的思政元素,并在教学中赋予实践,对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1 “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渗透安全教育

有机化学实验室中使用的试剂大多数是易燃、易爆、腐蚀、剧毒的危险化学品,除此之外还要用到水、电、气,因此有机化学实验室存在爆炸、火灾等安全问题。使用的仪器大多数都为玻璃制品,破碎以后存在被划伤的危险,因此在“有机化学实验”开课前要进行实验室的安全教育。同时对每一个实验存在的潜在危险反复对学生进行强调,教会学生如何正确使用实验设备和安全操作,同时教会学生在突发事故时能够自我保护,以保证在实验过程中的人身安全及设备安全。例如乙酸乙酯、正溴丁烷的制备实验中使用浓硫酸,防止学生被浓硫酸灼伤;苯甲酸和苯甲醇的实验制备中防止浓的碱溶液烧伤皮肤;甲基橙制备实验中的重氮化反应,要严格控制温度,防止温度过高引起爆炸,等等。在“有机化学实验”的实验教学中渗透安全教育,培养学生的自我安全意识至关重要。

2 “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

“有机化学实验”中几乎每个实验都会用到大量的化学试剂,同时在实验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弃物及高浓度的废水和废气。部分化学试剂具有毒性,甚至具有致癌性,如乙酰苯胺制备中用到的苯胺;环己酮氧化实验中使用的铬酸盐等等,这些有毒试剂如果进入水体,会给环境造成危害,因此在实验中严格禁止学生把这些试剂倒入下水道。有机合成实验中在萃取及洗涤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高浓度饱和溶液的废水,如果排入下水道,同样会给环境造成污染。再如正溴丁烷的制备实验中为了防止HBr逸出污染环境,需要安装尾气吸收装置。因此,在每次实验中产生的有机试剂尽可能回收加以循环利用,产生的废液收集到指定的废液桶中,经废水处理机构进行处理;产生的废气经尾气吸收装置进行处理,真正实现实验室零排放,零污染。在实验过程中渗透环保教育,引导学生践行节能减排、清洁生产、绿色化学以及可持续科学发展观理念。

3 “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

在“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相关法律知识点,学生在学习“有机化学实验”操作的同时提高学法、懂法、守法、用法的积极性。比如“有机化学实验”涉及一些易制毒试剂,如水杨酸制备实验中使用的酸酐,乙酰乙酸乙酯制备实验中使用的乙醚,二苄叉丙酮的制备实验中使用的丙酮等等,在教学中可引入《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等法律知识。再如有机化学的提纯实验、重结晶、柱色谱以及天然产物的提取实验工艺,告诫学生合理使用这些实验工艺和试验方法,严禁使用这些工艺提纯国家违禁药品,珍爱生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撰写实验报告要求中可引入《高等学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办法》,学生在完成实验报告的过程中要尊重实验数据,规范实验的数据记录,严禁抄袭、伪造、修改实验数据,同样以反面的学术造假实例,告诫学生伪造实验数据的后果,培养学生树立良好的诚信意识和法制观念,把学生培养成为有较高科学素质、遵纪守法的德才兼备人才。

4 “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深入科技创新理念

在“有机化学实验”中渗透科技创新、科技强国的理念,如天然产物的提取实验,茶叶中提取咖啡因,从黄连中提取黄连素,以屠呦呦发现的天然产物青蒿素为实例,引入从天然200多种中药中发现青蒿素的经历,并不断改进提取方法直到成功的例子,引入老科学家心怀祖国,埋头苦干,几十年如一日,敢闯敢干,勇于奉献,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人文精神。引领学生树立严谨求实、勇于创新的科学思维以及乐于为科学奉献的精神等。

在乙酰水杨酸(阿司匹林)的制备实验中,从乙酰水杨酸的发现,到成为医药史上三种经典药物之一。100多年以来,在医药领域阿司匹林一直保持着活力,并一直没有间断创新,仍然有很多科学家研究其在药物中的应用。因此,在有机实验课中引入这些药物研究的历程,树立学生吃苦耐劳,不断进行科技创新的理念,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实现教书与育人相统一。

5 结束语

在“有机化学实验”课的教学中,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体作用,在教学中挖掘并引入思政元素,以达到全方位育人的目的。在“有机化学实验”课的教学中进行安全教育,在实验过程中注意规范操作,时时具备安全意识。在实验教学中渗透环保意识,树立学生实施节能减排,清洁生产、绿色化学、科学发展观及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怀。在实验教学中映射法制教育,让学生能够知法、懂法、守法,培养学生的法制观念和法制思维。在“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深入科技创新理念,树立学生坚持真理,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科学思维以及养成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从实验课程中的思政要素提炼入手,在具体实验课程中围绕实验技能、科研素养以及人文修养三方面开展具体工作,从而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思想、创新意识、创新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和竞争能力。

猜你喜欢

有机化学实验思政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评价赋能:思政课一体化教学的必然向度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绿色化学理念在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的渗透
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创造意识和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