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相信学校还是相信爸爸妈妈?

2021-11-08郭文红

江苏教育研究 2021年29期
关键词:本子书包爸爸妈妈

班里有个娃,几乎从来不需要老师操心,各方面表现都挺好,是一个很让人喜爱的娃。可是不知为什么,我总感觉她经常表现得有些怯生生的,似乎并不像其他同学那样跟老师亲近。我以为是自己还没有“亲民”到让娃信任的程度,于是,跟她说话的时候,我会更加有意识地调整自己的言语、表情;还经常去主动关心娃身边的同学,顺便也和她说上几句。我是希望用这样看上去不经意的举动,让娃觉得安心,也能够常常露出开心的笑容。

果然,随着时间的推移,娃也愿意来到我身边了,下课的时候也会像其他同学一样扑过来和我抱抱了;虽然还是在外围,但毕竟还是有改变的。我挺高兴。可是,一件小事情让我不得不再次审视并重视这个娃的情况。

那天,我们照例要进行口算练习。在正式开始前,我们都会做一次预备练习,正在大家热火朝天地准备时,我突然发现娃正在慌慌张张、火急火燎地找口算本,满脸着急的表情。

做作业时找不到自己的本子了,这种现象在一年级是很常见的——本子要么被别人塞进自己的书包了,要么窝在书包的哪个角落找不着,要么丢在哪个地方没被发现,……因为我知道这在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身上是很平常的事情,所以,在遇到此类事情时,我从来也不会着急上火。通常情况下,孩子可以继续找,找到了就补上;或者就先等一等,等找到了再写;就算实在找不到,再买一本新的补一下也行。次数多了,大家就都知道我的态度和做法,所以,班级里即使有孩子没带或者找不到作业本,大概率也不会出现什么异常的情况。

可是今天,我却发现娃的表现和别人不同,她惊慌失措的样子就像是犯了什么滔天大罪,浑身都在发抖,满头大汗,两个手机械地甚至有点神经质地在书包、抽屉、桌面反复地搜寻着,嘴里一个劲地喃喃念叨着:“我的本子呢?我的本子呢?”看她那紧张的样子,我有些心疼,便试图安慰她,告诉她暂时找不着也没有关系,一会找到再补上就好了。可是她似乎完全听不见我的话语,只顾着自己带着哭腔小声地嘟囔着“我的口算本找不着了”。眼泪、鼻涕加上汗水、口水,让她整个脸脏乱不堪,甚至有些扭曲。不管我怎么说,她还是在那里茫然又无力地寻找着……我走到娃身边,摸摸她的后背,试图再次安抚她,可是发现她的身子紧张得像完全没有了知觉一样。娃急促地喘着气,眼神闪烁不安,惊恐的模样让我有些害怕,又难以理解。

后来,她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口算本,脸上的表情这才开始松弛下来,嘴角露出一丝微笑。之后,她便快速地埋头写了起来……

下课后,我找到了娃,问她,刚才是不是因为担心口算本找不到被郭老师批评才那么害怕的?她迅速地回答说“不是”。我接着问,那就是害怕因为今天的口算没做,回去被爸爸妈妈批评?娃说怕被爸爸骂,怕被爸爸指着头说自己笨。她一边说着,一边比画着爸爸指头的动作,一边眼睛里就涌起了恐惧痛苦的神情。

我感到一阵心酸,一把搂过她,轻轻抚摸着,用温柔又坚定的声音对她说:“郭老师已经说过很多遍了,手不是用来打人的,语言不是用来伤人的,爸爸这样骂你是不对的。你回去告诉爸爸,就说郭老师说了,不能这样对孩子。”

因为在家长会上我已经提醒过相关的事情,还特别提醒过家长:孩子大脑的发育需要温馨和谐的环境,打骂不能教会孩子任何一道题目;相反,打骂除了让孩子在惊吓中变得神经紧张,更加难以理解所学知识外,还会让孩子成为一个用野蛮和暴戾来解决问题的人。

因为现在很多孩子都知道我是他们的“保护伞”,因为很多家长也都明白了上述道理,更因为很多家长已经在努力改变自己从而影响着孩子,所以,我们班无论孩子还是家长,无论在学校还是在家庭,基本上已经形成了一种“打人骂人是不文明的行为,应当受到批评”的共识。也有部分家长可能还没有想明白,但不管愿不愿意,至少已经明白了老师的态度,即便再想在家里打骂孩子,也没有以前那么明目张胆了。也正因为此,我才有底气对娃说“你回去告诉爸爸,就说郭老师说了,不能这样对孩子”这样的话语。

我以为娃得了我的“尚方宝剑”就会安心地露出笑容,可是万万没有想到,她脸上的痛苦表情没有减少半分,只是黯然地从牙缝里挤出了这句话:“没有用的,郭老师,你说是没有用的。”

我愕然,大声问道:“为什么没有用?”

娃的眼泪再次默默地流了出来,她说:“爸爸说:‘你到底是相信学校还是相信爸爸妈妈?”

我一下子愣住了。娃接着说:“我想,我肯定是要相信爸爸妈妈的,所以,我回家后還是要被打被骂的……”娃的痛苦的话语让我哽咽得完全说不出话来。

我一下子想起了开学初,我们曾经请一家权威机构给全体一年级孩子各做了一份心理档案,结果显示娃在抑郁因子、社交退缩、攻击性等多项指标中都是明显异于常人。记得拿到这个测试结果时,我和搭班老师都有些震惊,之后我们都觉得这个测试可信度不高。可是今天,娃的表现让我心里隐隐觉得,这个测试应该还是有可信度的。

身为一名从教三十多年的老师,我完全清楚爸爸说的是事实,家庭对于孩子的教育作用远胜于学校,父母对孩子的影响远胜于老师。正因为如此,我早就说过,当家长和我在教育孩子问题上不能达成一致的时候,我选择向家长靠拢,因为我不想让孩子夹在中间为难。正因为如此,亲爱的家长朋友,我会完完全全尊重您的育儿方式。但是,当我看着这么小的孩子因为这么点小事就被吓成这副魂飞魄散的样子时,我内心深处的担忧让我还想跟您再说几句——

请您蹲下身子,认真地倾听一下孩子的心声吧。否则,您的这个各方面看起来都发展得很好的孩子,很可能会因为您的羞辱和责罚而陷入更大的恐惧之中,她会因您而不断地否定自我,无论她有多么优秀……

后来,我找来了娃的母亲(父亲不愿意前来),及时跟她交换了意见。我把娃这次的表现详细告知了她,又简单地提了一下心理测试的有关情况,认真慎重地提醒她关注娃的心理健康,并请她转告孩子父亲,请务必改变对孩子的教养方式。

现在,娃一看到我就会扑进我的怀里,一边抚摸着我的脸一边对我说:“郭老师最好了,我最爱郭老师了……”望着娃笑吟吟的面容,我知道,一切都正在好转中。

(郭文红,南京市芳草园小学,210036)

责任编辑:杨孝如

猜你喜欢

本子书包爸爸妈妈
扔掉的本子
丢失的日记
小书包
我的新本子
我的书包
找书包
我的爸爸妈妈
出海捕鱼啦
我眼中的爸爸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