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写作的隐形瓶颈

2021-11-08刘丹

父母必读 2021年6期
关键词:写日记隐形动机

刘丹

清华大学学生心理发展指导中心副主任,北京大学心理学系临床心理学博士毕业。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机构和专业人员注册系统督导师(D-06-42),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婚姻与家庭心理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委员及家庭治疗学组常务副组长。德国海德堡大学医学心理研究所访问学者,德国德中心理治疗研究院副主席。

写作文,是很多孩子的噩梦。网上很多孩子吐槽,为了不写作文,可以不去动物园,不去长城,不去游乐园。全家人每次出去玩之前,孩子必要问清楚:“回来要写作文吗?”如果要写,坚决不去。一个12岁的男孩子曾告诉我,他曾带着写3篇作文的使命去上海迪士尼玩,整个人都不好了,从头到尾根本不开心!但其实,并不见得是孩子们不喜欢创作。我在咨询中遇到过好几个孩子,背着家长自己写网络小说,已经写了几十万字,还非常受欢迎。

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呢?孩子的写作存在两个隐形瓶颈:一个是动机,另一个是书写。

先说动机。动机是人做事情的驱动力,来自对事情自身的兴趣,这属于内部动机。比如:喜欢唱歌是因为唱歌这件事情本身会给自己带来快乐。而如果是为了某些特定的目的去做事情,就属于外部动力。比如:唱歌是为了让大人高兴,这就是外部动机。云书对做梦的内容特别感兴趣,就写了《梦境三部曲》。这个写日记的动力,就是内部动机。如果为了完成老师的作业而写日记,就属于外部动机。很多家长希望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好,很容易为了强调让孩子养成按时完成作业的学习习惯、达到老师的要求而敦促孩子写作业。这样做的目的是好的,但是可能導致孩子更多地在启动外部动机学习。如果鼓励孩子,自己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就更多地是在发展孩子的内部动机。

两种动机的差别是什么呢?第一,外部动机相对更容易得到控制,比如:学得好,老师给高分,家长会奖励。而内部动机,不容易控制。比如:孩子可能今天喜欢踢球,明天喜欢唱歌。第二,外部动机容易衰退,内部动机比较持久稳定。比如:喜欢打游戏的孩子,可以连续玩很长时间;如果老师或家长要求孩子一直打游戏,并且要打得好得高分,孩子就容易觉得疲劳和辛苦,不太想持久地玩游戏了。

云书的爸爸,不像一般的家长,强调孩子要写“有意义的事情”,而是允许孩子为了自己的乐趣而写做梦的内容,写在姥姥家的事,这就极大地保护了孩子的内部动机,使孩子在写日记这件事情上的内部动机更容易维持长久。

再说书写。中国字比较复杂,需要手部骨骼和肌肉发展到一定程度,具有精细的掌控能力才能写好。一些家长花很长时间盯着一二年级的孩子写字,孩子一把字写到格子外面就纠正他,替他擦掉,让他重写。因为写字遇到困难这件事,很多一二年级的小学生对上学充满了挫败感。而云书的爸爸,则非常敏感地观察到了儿子的书写困难,并且发明了一个很简单易行的办法,帮助儿子克服了写日记的这个最大的隐形瓶颈。一个假期的日记,就写了几万字,这连成人也不容易做到的。

云书爸爸在保护孩子内部动机、帮助孩子解决困难方面,做到了极致,所以我建议他来此分享这宝贵的育儿经验,希望为更多的家长带来启发。

猜你喜欢

写日记隐形动机
动机比能力重要
锻炼动机对高校大学生体育课程参与积极性的影响
辛巴狗海洋大冒险
消费者购买动机分析
隐形药水
“0感无暇” 隐形妆
凶手的动机
写日记
机器狗可以说话、写日记啦
隐形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