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自控力,请分3步走

2021-11-08房欲飞

父母必读 2021年6期
关键词:自控力自控教养

房欲飞

说好只看20分钟动画片,结果看了半个小时还哭闹着不肯关电视;说好只吃一个冰激凌,结果吃完了还要……这些熟悉的场景很容易让父母陷入焦虑:孩子的自控力这么差,怎么办?!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自控力的确是个非常值得期待的品质。研究表明,影响一个孩子日后成就水平的因素中,自控力比智力更重要。只有拥有了一定的自控力,孩子才可能有条不紊地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而不会轻易被外在的刺激干扰。这对他的成长和成才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条件。

那么,当孩子屡屡出现各种难以自控的行为时,父母如何做,才能培养孩子的自控力呢?不妨尝试分3步走。

调整即时满足的教养方式

自控力的养成,是以延迟满足能力为前提的。要想让孩子拥有一定的自控力,首先要让他习惯延迟满足。这就意味着,日常教养过程中,父母首先要有意识地避免即时满足的行为。比如孩子有什么要求,尤其不太合理的要求,不要太快地给予满足。反过来,如果日常生活中父母能够有意识地让孩子习惯等待,则无形中就给了孩子体验延迟满足的机会。比如,孩子有什么非紧急的事情喊妈妈时,妈妈一边在第一时间答应:“好嘞,宝贝,妈妈忙完就来。”让孩子感觉到妈妈对他很关注,一边有意識地拖延一下再去满足孩子,拖延的时间可以由短到长,让孩子慢慢习惯更长时间的等待。

除了日常教养互动中尽量避免即时满足外,还有一个需要注意的点,那就是尽量少让孩子玩带有即时满足设置的电子游戏,因为万一孩子习惯了这类即时满足的设置,就很容易形成思维定式:所有的事情都会按照这个规则来,万一需要延迟满足的时候,就很难耐心等待。

用“积极后果法”强化

一个人的行为,会被行为之后的后果强化。也就是说,如果个体做出某个行为后,能得到一个让人开心的结果,那么他重复这种行为的概率就会大很多。

从这个意义上说,父母要想固化孩子的自控行为,就不妨用孩子喜欢的奖励设置去激励这种行为,或者在孩子表现出自控行为时,让他获得积极的情绪体验。

比如,跟孩子约定,如果能够做到每天只吃一个冰激凌,就可以得到一个五角星贴画,积累5个五角星贴画,就可以换购一个喜欢的玩具,并说到做到,那么孩子在遵守约定获得的积极结果的激励下,就更容易表现出自控力。

必要的时候,父母甚至可以放大对孩子行为的鼓励范围,比如,孩子表现出自控行为之后,就跟幼儿园老师沟通,麻烦幼儿园老师私下奖励孩子或在班里公开表扬孩子,让孩子体验到良好行为带来的美好结果,进而自愿做出进一步努力。

运用“二级反馈”赋能

如果担心物质奖励激励孩子的自控行为有让孩子动机外化的风险,也可以用“二级反馈”来引导孩子下一步的行动。

所谓“二级反馈”,指的就是孩子做出一个良好行为后,父母能够及时看到这种行为,并在表扬孩子的同时,给这种行为命名或赋予其意义,让孩子知道自己做得好在哪里。

比如,甜甜很喜欢玩手机,经常是玩起来没完没了,可是有一天,妈妈跟她约定,用小番茄闹钟设置好时间,闹铃一响就不玩了。结果甜甜真的做到了,而且是主动地停了下来,把手机交到了妈妈手里。这个时候,妈妈就可以用“二级反馈”表达自己的惊喜:“宝贝,你知道吗,你的这种行为就叫‘自控力,妈妈真欣慰你能管理好自己,我的宝贝又多了一个好品质!”

试想,听到这句话的甜甜,会有什么感受呢?我想她很容易从妈妈惊喜的反馈中意识到:原来遵守约定的行为就是自控力,原来做个自控的孩子并不难,我也可以做到!可想而知,以后她继续这种行为的可能性也会大很多。

总之,培养孩子的自控力,父母不妨从日常生活做起,少一些即时满足,对孩子出现的点滴进步多进行积极的鼓励,对孩子无意中表现出的自控行为进行引导和赋能,让孩子体验到自控行为的好处,就能不断地增强和塑造这种良好品质。

猜你喜欢

自控力自控教养
哲理漫画
自控力越强智商越高
如何培养青少年的自控力
读《做个有自控力的小孩》有感
跟踪导练(三)
使人高贵的是根植于内心的教养
一只有教养的狼
所谓教养,不过是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