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覆盖措施对油茶经济林产量和果实经济性状的影响

2021-11-07陈雄弟

防护林科技 2021年5期
关键词:叶面积油茶秸秆

陈雄弟

摘 要 为提高油茶产量和果实的经济性状,促进油茶经济林的健康发展,以5年生油茶经济林为试验对象,研究了不同覆盖措施(稻草秸秆、黑色地膜、油茶壳覆盖)对油茶产量和果实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覆盖措施能够促进油茶树体的生长发育,提高油茶单果质量、单株果实数量和产量,以黑色地膜覆盖处理效果最佳。与对照相比,单株产量增加了45.41%,种仁出油率增加了7.33%,鲜果出油率增加了16.38%,并显著降低了鲜籽含水量,促进了油茶树体的生长,增加了叶面积。因此,黑色地膜覆盖可作为油茶提质增产的有效抚育措施进行推廣应用。

关键词 油茶;抚育措施;覆盖;地膜

中图分类号:S794.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3601/j.issn.1005-5215.2021.05.003

Abstract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output of Camellia oleifera and the economic characteristics of its fruit,and promot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ic forest of Camellia oleifera,taking the 5-year-old economic forest of Camellia oleifera as the research object,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mulching measures (straw,black mulch film,mulching of camellia husk) on the yield and economic characteristics of fruit of the economic forest of Camellia oleifera were studied. Result shows that:mulching can promote th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Camellia oleifera ,increase the single fruit weight,the number and yield of Camellia oleifera ,and increase the economic characteristics of Camellia oleifera fruit. The black mulching treatment has the optimal effect.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treatment,the yield per plant increase by 45.41%,the oil yield of kernels increase by 7.33%,the oil yield of fresh fruits increase by 16.38%,and the yield of fresh and dried seeds increase significantly,reducing the moisture content of fresh seeds and promoting the growth of Camellia oleifera and increasing leaf area. Therefore,the black mulching film can be used as an effective cultivation measure for improving the quality and yield of Camellia oleifera.

Key words Camellia oleifera;tending measures;mulching;mulching film

油茶(Camellia spp.),别名茶子树,属山茶科山茶属(Camellia),是我国特有的木本食用油料树种[1]。油茶喜温暖、湿润的气候,广泛分布于我国南方亚热带地区,具有美化环境、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等重要生态价值[2]。目前,我国油茶经济林种植面积约370万hm2,年产茶油约22万t。近年来,随着供给侧结构改革的推进,油茶产业快速发展,油茶经济林的面积逐渐提升,但因疏于管理,部分地区油茶经济林栽培区水土流失严重,油茶效益降低,严重影响林农发展油茶的积极性,阻碍了油茶产业的健康发展[3,4]。油茶虽然也是较耐寒的树种,但在花芽分化期、油脂转化期等对水分很敏感,此阶段如果缺水就会导致养分无法正常运输,影响油茶的正常生长[5,6]。我国南方油茶种植区多为红壤土,土壤黏性较大、易板结,而且土壤结构不佳、土壤理化性质较差,养分含量低,不利于根系对养分的吸收。而土壤水分和养分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水分对土壤养分的吸收具有促进作用[7,8]。土壤覆盖是经济林水分调控的主要方式之一,可以改善土壤水分条件,促进养分运输和植物生长发育,从而达到提质增产的目的[9,10]。近年来,关于覆盖措施的研究多集中于不同覆盖材料对植物光合生理特性、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11],而关于油茶经济林覆盖的研究相对较少,为此,试验采用不同覆盖材料作为抚育措施,探讨了不同覆盖措施对油茶经济林产量和经济性状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在浙江青田县海溪乡的油茶林进行,该地区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无霜期279 d,年最大降水量2 213 mm,年最小降水量1 032 mm,年平均气温18.4 ℃。试验林为2015年种植的油茶经济林,种植密度2 m×3 m。

1.2 试验设计与方法

试验于2020年3月10日开始,设置黑色地膜覆盖、稻草覆盖、油茶壳覆盖和对照(无覆盖)4个处理,试验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每个处理选择长势相似、立地条件相同的油茶树10株,重复3次。覆盖面积大小以距树干半径为50 cm的圆形为宜,稻草覆盖和油茶壳覆盖量为3 kgWingdings^B@

株-1,地膜覆盖选择黑色聚乙烯地膜,地膜厚度为0.02 mm。各处理的水肥管理水平一致。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油茶树体生长指标的测定[12]:包括株高、地径、冠幅、叶面积。于2020年3月10日、7月10日和11月10日分别测定不同处理条件下油茶的株高、冠幅和地径,株高、冠幅用标杆测定,地径采用精度0.01 mm 电子显示游标卡尺测量。同时在不同方位(东、西、南、北)各取功能叶5片用叶面积仪测定叶面积。

于2020年10月20日进行单株鲜果采摘测产。采用电子天平测定油茶果实的单果质量和鲜籽质量。将鲜籽放入烘干箱105 ℃杀青,然后70 ℃烘干至恒质量,采用电子天平称干籽质量。采用索式提取法测定含油率,鲜籽含水率、鲜出籽率、干出籽率、鲜籽出干籽率等果实经济性状通过下列公式计算[13]:

鲜籽含水率(%)=(鲜籽质量-干籽质量)/鲜籽质量×100%

鲜出籽率(%)=(鲜籽质量 / 鲜果质量)× 100%

鲜籽出干籽率(%)=(干籽质量 / 鲜籽质量)× 100%

干出籽率%=鲜出籽率×鲜籽出干籽率×100%

种仁出油率(%)=(油脂质量 / 种仁质量)× 100%

鲜果出油率(%)=鲜出籽率×鲜籽出干籽率×种仁出油率

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试验数据采用 Excel 2007和SPSS 17.0进行数据统计与方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覆盖措施对油茶生长量的影响

植物株高、地径和冠幅是反映植物生长情况的关键指标。由表1可知,不同覆盖措施对油茶經济林树木生长的影响差异显著。各处理油茶的株高增幅间的差异显著,其中以油茶壳覆盖处理的株高增幅最大,其次是地膜覆盖处理和秸秆处理,分别达到24.57%、23.12%和22.94%。秸秆覆盖、地膜覆盖和油茶壳覆盖之间的差异不显著,与对照处理相比,株高增幅均显著增加。各处理的地径增幅间的差异显著,地径增幅顺序为秸秆覆盖>地膜覆盖>油茶壳覆盖>对照处理,但油茶壳覆盖处理与对照处理相比,虽有所增加,但差异不显著。不同处理冠幅增幅的顺序为地膜覆盖>秸秆覆盖>油茶壳覆盖>对照处理,其中秸秆覆盖处理与地膜覆盖处理、油茶壳覆盖的差异不显著,但与对照处理相比,秸秆覆盖、地膜覆盖和油茶壳覆盖处理的冠幅增幅显著增加。

叶片是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叶面积越大代表油茶叶部生长越好,越有利于光合作用和促进植株生长。由表1还可以看出,不同处理的叶面积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以地膜覆盖的叶面积最大,达到11.23 cm2,与秸秆覆盖和油茶壳覆盖差异不显著,但显著高于对照处理,增加了18.09%。与对照处理相比,秸秆覆盖和稻壳覆盖处理的叶面积分别增加了9.57%和5.89%,但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

由此可见,不同覆盖材料对油茶的株高、地径、冠幅和叶面积具有促进作用,其中以秸秆覆盖处理效果最佳,地膜覆盖处理次之。

2.2 不同覆盖措施对油茶出籽率的影响

由表2可知,不同处理对油茶鲜籽含水量的影响差异显著,并以对照处理的鲜籽含水量最高,达到42.99%。与对照处理相比,秸秆覆盖和地膜覆盖处理的鲜籽含水量降低差异不显著,但油茶壳覆盖处理的鲜籽含水量降低了2.59个百分点,差异显著。不同处理的鲜出籽率差异不显著,鲜出籽率集中在45.25%~46.78%。干出籽率表现为地膜覆盖>油茶壳覆盖>秸秆覆盖>对照处理,与对照处理相比,地膜覆盖处理的干出籽率增加了1.6个百分点,差异显著;秸秆覆盖和油茶壳覆盖处理的干出籽率虽有一定程度的增加,但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从鲜籽出干籽率看,以油茶壳覆盖处理最高,达到58.36%,地膜覆盖处理次之,两者之间差异不显著,但与对照处理相比差异达到显著水平;而秸秆覆盖处理与对照处理相比差异不显著。

由此可见,不同覆盖措施对油茶出籽率影响不同,在试验条件下以地膜覆盖处理的效果最佳。

2.3 不同覆盖措施对油茶出油率的影响

由图1可知,不同覆盖措施对油茶出油率的影响差异显著,其中以地膜覆盖和油茶壳覆盖处理的种仁出油率最高,均达到47.28%,与对照处理相比,种仁出油率增加了7.33%,差异显著。其次是秸秆覆盖处理,其种仁出油率达到45.01%,种仁出油率比对照处理略有增加,但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

鲜果出油率受覆盖材料的影响较大,鲜果出油率表现为地膜覆盖>油茶壳覆盖>秸秆覆盖>对照处理,与对照处理相比,地膜覆盖和油茶壳覆盖处理的鲜果出油率分别增加了16.38%、14.53%,差异显著;秸秆覆盖的出油率增加了8.69%,但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

由此可见,不同覆盖材料有助于增加种仁出油率和鲜果出油率,并以地膜覆盖处理和油茶壳覆盖处理的效果较佳。

2.4 不同覆盖措施对油茶产量的影响

由表3可知,不同覆盖材料对油茶果实数量和产量的影响存在差异,其中单株果实数量为地膜覆盖>油茶壳覆盖>秸秆覆盖>对照处理。与对照处理相比,地膜覆盖、油茶壳覆盖和秸秆覆盖处理的单株果实数量分别增加了33.63%、20.00%和19.09%,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油茶平均单果质量为秸秆覆盖>地膜覆盖>油茶覆盖>对照处理。其中秸秆覆盖、地膜覆盖和油茶壳覆盖处理间的差异不显著,但与对照处理相比,秸秆覆盖和地膜覆盖的平均单果质量分别增加了21.14%、9.04%,差异显著;油茶壳覆盖的单果质量增加了4.24%,但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单株果实产量以地膜覆盖最高,秸秆覆盖次之,两个处理间的差异不显著,但分别比对照处理增加了45.41%和43.96%,差异显著。油茶壳覆盖处理的油茶单株果实产量比秸秆覆盖和地膜覆盖处理显著降低,但比对照处理增加了2512%,差异显著。

由此可见,采用不同材料覆盖是提高油菜产量的重要措施,在试验条件下,以地膜覆盖处理和秸秆覆盖处理对油茶产量的提升效果较佳。

3 讨论与结论

覆盖是促进植物生长的主要措施之一,能够有效提高土壤温湿度,改善土壤环境,从而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并因覆盖材料的不同而不同。本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秸秆覆盖、地膜覆盖和油茶壳覆盖处理均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油茶株高、地径、冠幅和叶面积的增长,其中以地膜覆盖和秸秆覆盖处理效果较佳。与对照处理相比,覆盖处理促进了油茶树体的生长发育,这与李荣等[14]对玉米前期生长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在促进油茶树体生长发育的同时,不同覆盖措施不同程度提高了油茶的产量和果实经济性状,降低了鲜籽含水量,提高了果实的出籽率和出油率,增加了果实的单果质量和果实数量,从而增加了果实的产量。试验条件下,以地膜覆盖处理的增产效果更为显著。地膜覆盖是我国目前常用的一种保护性栽培措施,李敏敏[15]研究了地膜覆盖对苹果树产量的影响,认为春、秋季覆盖地膜能够增加苹果树的单果质量和产量,这与本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不同覆盖措施是促进油茶树体生长、提高产量和品质的重要措施。试验条件下以地膜覆盖处理效果最佳。但常年使用地膜会对土壤造成一定的污染,加强环保、可降解地膜的管理和使用对降低土壤污染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研究了不同覆盖措施对油茶树体生长和产量、经济性状的影响,而油茶果实产量和品质受土壤养分含量和转运效率的影响,不同覆盖材料对土壤理化性质及土壤养分转运的影响还需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陈方清.不同覆盖材料对油茶果实及产量的影响[J].河北林业科技,2016(5):28-31

[2] 胡玉玲,张山,罗海秀,等.不同材料覆盖对夏季油茶林地水热状况影响[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18,40(2):271-281

[3] 张山,胡玉玲,罗海秀,等.不同材料组合覆盖对油茶林地水热状况的影响[J].安徽林业科技,2018,44(2):3-9

[4] 姜佳艳,周金艳,杨慧琴,等.油茶树基部不同覆盖处理对油茶果实功能性状的影响[J].湖南农业科学,2019(5):74-76,80

[5] 丁少净,钟秋平,袁婷婷,等.不同土壤水分管理措施对油茶生长的影响[J].经济林研究,2017,35(2):24-31

[6] 丁少净,钟秋平,袁婷婷,等.干旱胁迫对油茶叶片内源激素及果实生长的影响[J].林业科学研究,2016,29(6):933-939

[7] 杨开宝,刘占德,刘存寿.猕猴桃园不同覆盖材料的水分效应評价[J].中国水土保持,2017(10):54-57

[8] 冯志国.不同覆盖材料对苹果园土壤水分、养分状况的影响[J].防护林科技,2019(6):21-23

[9] 李啸冲,孙向阳,李素艳,等.有机地表覆盖材料对树穴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20,34(1):322-326

[10] 尹晓宁,刘兴禄,董铁,等.苹果园不同覆盖材料对土壤与近地微域环境及树体生长发育的影响[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8,26(1):83-95

[11] 孔凯凯,韩炜,管文轲,等.覆盖材料对土壤水分、胡杨幼苗光合特性和生长发育的影响[J].西北农业学报,2019,28(6):988-997

[12] 鲍士旦. 土壤农化分析[M]. 3版.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

[13] 王湘南,陈永忠,伍利奇,等. 油茶种子含油率和脂肪酸组成研究[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08,28(3):11-17

[14] 李荣,侯贤清,樊小勇,等.不同覆盖材料对土壤性状及玉米前期生长的影响[J].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15,41(3):331-339

[15] 李敏敏. 渭北黄土高原苹果树覆盖和节水灌溉对土壤水分、果树生长和结果的影响[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

猜你喜欢

叶面积油茶秸秆
江西提高油茶新造和低改补贴标准
家乡的油茶
油茶的种植技术与未来发展前景分析
秸秆计划烧除 吉林打算这样干
新兴县老促会组织老区村油茶种植户到罗定学习取经
不同时期喷施生长调节剂对苏玉29抗逆增产的影响
积温对春玉米叶面积和产量的影响分析
不同水利措施对烤烟生长的影响及其经济效益分析
九台区秸秆利用取得新成效
SONG OF SMOG AND FI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