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思政理念下高职体育教学中的德育价值探究

2021-11-07谷祖朋

客联 2021年9期
关键词:高职体育课程思政德育教育

谷祖朋

摘 要:推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近几年教育部提出了“课程思政”的教学理念,这使得教师要在所有的学科中都融入与思想政治相关的理论教育,而最终的目的则是为了提高同学们的综合素养,让他们拥有更全面的知识技能和理论思想。对于高职体育教学来说,其内容更偏重于实践部分,那么,这就需要教师积极创新教学思路,使其能够科学的在实践活动中融入政治思想教育,从而提升同学们的德育素养。本文结合高职体育教学的特点,探究用课程思政理念进行体育德育教育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课程思政;高职体育;德育教育

在高职体育教学中加入课程思政的教学理念,能够帮助同学们养成科学的学习习惯,树立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并且,提高自身的精神气节。在当前的素质教育环境下,培养高职学生的德育素养成为了教师重点关注的部分,这就使得老师在体育教学活动中不仅要锻炼同学们的运动体能和运动技巧,还要进行道德素养和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為了更好的体现出体育教学中的德育价值,老师就需要合理运用课程思政理念,提升高职学生的综合素养。

一、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和敬业精神

在高职体育教学中,教师需要借助课程思政教学理念的指导,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让同学们通过观看视频、参加实践活动等方式提高自身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敬业精神。体育学科虽然更偏重于实践训练活动,但是它依然包含了很多思想方面的知识,老师则需要抓住这一契机,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方面的熏陶[1]。

教师可以给同学们播放具有重要意义的体育赛事活动,例如奥运会、残奥会、大学生运动会等等,用真实的案例点燃高职学生的体育热情,让他们通过观看比赛视频的方式,感受体育健儿们在赛场上奋勇拼搏的精神,体会运动员为了给祖国挣得荣誉而艰苦训练、顽强坚持的运动精神和爱国主义思想,进而激发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民族自豪感,培养他们的家国情怀。

教师还可以播放奥运健儿的访谈记录,让高职学生了解李宁、姚明、邓亚萍、郎平、刘翔、刘国梁等著名运动员的经历,使他们充分理解什么是爱岗敬业精神,怎样做才能真正实现爱岗敬业。教师也可以结合现实条件组织开展各类比赛活动,让高职学生在真实的比赛中顽强拼搏,从而提升他们的自信心和意志力。

二、锻炼学生的竞争意识和拼搏精神

高职体育教师在课程中开展竞赛活动,能够锻炼同学们的意志力和拼搏精神,而且,无论是哪一种竞赛活动,都是人与人之间在运动能力方面的对抗,所以,高职学生参加体育竞赛还能提升他们加强自身锻炼的意识和竞争意识[2]。同学们参加体育比赛能够有效提高自身的体能和运动技能,而要想更好的提升各项能力,就需要他们在平时加强锻炼,充分发挥刻苦努力的精神,用阶段性的量变实现最终质的飞越。

在长跑比赛中,很多学生在出现大汗淋漓、腿脚乏力、气喘吁吁等现象时,就产生了退缩的心理,这使得他们很容易放弃比赛,或者用消极的态度应付比赛,这种想法是非常错误的,如果身体健康的人在运动中出现这种情况,那只能说明他们遇到了短暂的运动瓶颈期,只要同学们能够坚持下来,就可以顺利突破这种限制,实现体能的提升。因此,每当有学生出现消极退缩的状态时,老师就需要及时给予鼓励,或者陪伴他们跑完全程,以此来激发同学们的斗志,使其能够迎难而上,直面挑战,从而提高自身的意志力,锻炼拼搏精神。

教师还可以组织同学们参加军体拳比赛、乒乓球比赛、跳远、跳高比赛等等,让同学们在个人比赛项目中增强竞争意识,培养他们坚持不懈、不屈不挠的精神品质。

三、加强学生的纪律观念和规则意识

所有体育项目都具有公开、公平、公正的特点,而且,每种运动项目都有属于它自己的规则和要求,所以,在高职体育课程中,老师要有意识的培养同学们的规则意识,养成良好的纪律观念。对于体育比赛来说,其竞技性的特征就意味着要想实现公平公正的对抗,就需要有规范的比赛规则作为前提,运动员要在一定的条件约束下进行比赛,这样才能保证竞赛的公平性,同时,确保这项活动能够顺利的开展[3]。

对于人类来说,很多外在和内在的因素都能够影响他们的运动机能,比如生存的环境、摄取的营养含量、平时的生活习惯、原始的身体素质,还有不同的种族因素等等,而有的运动员为了改变这种差距,就会采取一些违规手段,借助违禁药品来提高自己的运动能力,这就是一种缺乏纪律观念的表现,同时,也展现出了低下的道德素质。体育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重视这方面的教育,时刻提醒同学们要保持理性,遵守运动规则,哪怕输了比赛,也不能输了人品。

在进行接力比赛之前,老师需要再一次说明比赛的规则和纪律,如,不能越线、不能抢跑、不能陪跑、不能恶意犯规等等,还要明确违规后的惩罚措施,从而使同学们在比赛的过程中能够严格遵照和执行比赛规则,并养成遵守纪律的习惯。

四、增强学生的集体观念和团结意识

在体育运动中,有一些是个人项目,而有一些则是集体项目,教师通过组织学生开展团队体育竞赛,能够有效增强他们的集体观念和协作意识[4]。体育团体项目要求参赛的各小组成员能够为了完成同一个目标而努力拼搏,在这个过程中要互帮互助,从而形成一个共同协作的群体。其实,这种团体意识不仅体现在小组体育比赛中,在人们日常生活中也是随处可见的,比如,在学习阶段,很多老师都会开展小组合作教学模式,每个成员要根据老师所布置的任务进行讨论和交流,并得到最终的答案;而在工作期间,人们也会遇到需要各部门之间相互配合、相互帮助才能完成的项目,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同学们的集体观念对他们以后的生活和工作具有深远的意义。

在当今社会中,很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虽然这群孩子在平时的生活中得到了家长更多关注与呵护,但是却缺少了团结意识和分享意识的培养。因此,高职体育教师要在课程中多开展一些集体活动,以弥补教育的缺失,使学生形成集体荣誉感,增强他们的合作精神。老师可以组织篮球比赛、足球比赛,用这样的团体活动增强队员之间相互配合的能力,激活他们的协作意识。

五、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适应能力

高职教育除了教授同学们基本的知识和技能之外,还要培养他们的综合素养,提高适应能力,从而促使他们拥有快速融入工作环境的能力[5]。在体育教学中,老师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综合职业素养,开展情境演绎活动,通过仿真情境演练,帮助学生明确职业发展目标,老师也可以在活动中设置一些较难的题目,进而锻炼同学们的反应速度和临场应变能力。

在运动情境时,教师还需要结合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与需求,比如,面对旅游专业的学生,老师可以开展野外生存训练;而对于有社交需求的专业来说,老师则需要创设团队协作拓展训练;针对实验类型的理科学生,体育教师还可以组织耐力训练,以此来锻炼他们的职业技能,提高职场适应能力。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了在高职体育课程中实现德育教育,教师需要灵活运用课程思政教学理念,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体育活动来增强高职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顽强拼搏精神、团队协作能力、环境适应能力等等,同时,还要加强他们的纪律观念,树立良好的道德品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陈少锋.关于高职体育教学中课程思政的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20,5(23):240-241+249.

[2]杨蕊.探究“课程思政”视域下的高职体育教学[J].中外企业文化,2020(12):167-168.

[3]李国锋.立德树人视域下高职体育课程思政教学研究[J].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21(02):58-62.

[4]柴龙铣.“课程思政”融入高职体育教学中的路径研究[J].内江科技,2020,41(05):133-134.

[5]王毅贤.高职体育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与融合策略分析[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4):122.

猜你喜欢

高职体育课程思政德育教育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浅析微课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和意义
生命教育理念下高职体育教学现状及完善方法
初中科学课程中利用情境教学法渗透德育的探讨
浅析小学校园文化的德育教育
初中政治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分析
德育在新传媒时代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