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翰林院高材生第一次见到电报机

2021-11-05言九林

领导文萃 2021年17期
关键词:总理衙门洋人电报

言九林

1869年前后,被朝廷聘为京师同文馆总教习的丁韪良,试图说服朝廷引入一项新的信息传递技术——电报。

相比传统的驿站、信鸽和烽火,用电报传递信息可谓迅捷无比。电报的实际应用始于19世纪30年代,随后便进入高速扩张期——19世纪50年代,英国、法国与荷兰等国接通了海底电缆;19世纪60年代,海底电缆横跨了大西洋。1870年,英国又敷设完成了自本土经印度至新加坡的海底电缆,东亚的讯息瞬间便能传回伦敦。

同文館的职责,是教授朝廷挑选入馆的旗人子弟,让他们学好英语、天文与算学。但丁韪良对这些学生的期望不止于此。他见识过电报的便捷,所以一边教10个学生英文,一边向他们介绍如何使用电报。

教学生如何收发电报容易,让朝廷同意引入电报这项技术却要困难得多。丁韪良的计划是走高层路线。他前往总理衙门,请求他们“派人到我家里,来看我做电报实验”。主持总理衙门的恭亲王奕訢派了四个汉人前往。奕訢选这四个人,是因为他们曾协助丁韪良翻译《万国公法》,彼此多少有些交情,对“洋学”的成见也会少一些。但实验没有引发丁韪良期望中的反馈,他观察到,这些人对电报这项新技术仍持不屑一顾的态度:

“我作实验的时候,他们只是望着,既不了解,又无兴致的样子。其中有一位是个翰林,竟轻蔑地说道:中国四千年来没有过电报,固仍泱泱大国也。”

相比正在极大地改变世界面貌的电报,包括翰林院高材生在内的这四位参观者,更喜欢丁韪良提供的“带磁性的鱼、鹅”之类的玩意,他们觉得这些东西制造精良,为之“抚掌欢笑,叹为神奇,玩了很久”。丁只好感慨说,这些人在文学上是成人,在科学上却还是个孩子。他们完全理解不了电报技术在19世纪60年代的重要性。

丁韪良担忧这四位“科学上的儿童”提供的报告,可能会产生与期望相反的效果,让总理衙门的官员们对电报生出更多的偏见,于是又决定带着电报机前往总理衙门,请这些官员亲自下场体验。那是一个清晨,总理衙门的众大臣集体围观并上手操作了电报的收发。丁韪良回忆说:

“一切进行都很顺利,各老大臣都和秘书们是一样的孩子气,不过秘书们是弄着带磁性的鱼、鹅玩,他们却是弄着电机玩,时而发送信号,时而把铜丝缠住身体,时而闭塞电路,时而接通电路;看见电花飞跃,报鎚上下,则狂笑不已。作完实验,照例就在衙门早餐,是时在座的客人除我以外,只有赫德一人。”

现场表演很成功,众大臣对电报机兴趣浓厚。用餐中,海关总税务司赫德对丁韪良说,这场表演是一件“有益的小事”。丁韪良不同意赫德的说法,“在我看来,这不是一件小事,在户部大臣董(恂)看来也不是一件小事,他常常来看电机,仔细研求,居然学会了发报的方法。他又帮我制成一套字母,报针指着两种记号便可拼成一个字,简便得很。大学士文祥也认为我的电机有用处,来看过多次”。

这场成功的表演确实只是一件“有益的小事”,距离将电报引入清朝还非常遥远。接下来发生的事情是:丁韪良将电报机放在总理衙门一整年,以提醒众大臣不要忘记此事,结果却是电报机落满了灰尘,电报建设没有任何消息。失望的丁韪良只好去总理衙门将电报机带走。他有些难以理解,为何奕訢、文祥与董恂这些人,明明对电报很感兴趣,却始终无意推广这项技术。

其实,整个19世纪60年代,清政府内部一直在讨论引入电报技术的利弊。洋务重臣中也有许多人持反对意见。比如沈葆桢在1865年写信给总理衙门说,洋人用轮船送信,已经比中国的驿站邮递快出许多,利用这个时间差,洋人在公事上给大清制造了许多麻烦,“若再任其设立铜线,则千里而遥瞬息可通,更难保不于新闻纸中造作谣言,以骇观听”,如果再允许洋人设立电报线,让他们用电报传递信息,再刊发在报纸上,便可以迅速造谣,我们用驿站去核实、传递信息却慢得要死,麻烦会更大。1868年,总理衙门为应付中英修约,召集地方将军督抚共商国是,几乎所有参与讨论的地方督抚将军,都反对“允许洋人修筑铜线铁路”。

但沈葆桢们也明白,长远来看,电报技术终归是个好东西。沈拿长城来作比喻说:“秦筑长城,当时以为殃,后世赖之。铜线铁路,如其有成,亦中国将来之利也。”——现在搞电报修铁路对大清有害;但在未来,却对中国大大有利。那该怎么办呢?只好是“如能禁使弗为,则多一事不如省一事;倘其势难中止,不如我自为之。”——现在能抵制多久就抵制多久,等到抵制不住了,也不能让洋人来修,须由清政府自己来建造电报线路。丁韪良的电报机表演受到总理衙门的欢迎,电报建设却迟迟没有动作的核心缘故,便在于此。

显然,这是一种基于对陌生事物的畏惧而产生的鸵鸟心态。在外部世界的冲击下,不断付出沉重的代价。先是英国人利用清政府对国际法里的“领海权”缺乏理解,在70年代初,以海底电缆的形式,将上海、宁波、福州、厦门、汕头、广州、香港等城市用电报联结了起来。再然后,便是在1874年的日军侵台事件、1879年的日本吞并琉球事件和1879年的中俄伊犁交涉中,清政府屡次因信息传递不畅造成重大损失。日军侵台事件发生后,总理衙门照会日本外务省质问,却因为清朝没有驻日使领馆,与日本外务省也无电报连接,只能把质问的公文托付给一名顺道赴日的英国人。此人因个人事务在途中耽搁颇久,公文在路上竟然走了23天之久。等日方的回复抵达总理衙门,又过去了差不多40天。此时日军在台湾的行动早已结束。

这些沉重代价换来的,是1881年12月清政府自建的电报线路终于正式进入天津;1883年9月,又进入了京城郊外的通州。

至于北京城内的总理衙门响起电报机收发信息的声音,已是1898年的事情了。此时,距离丁韪良尝试引入电报技术而被翰林院高材生轻蔑回应“中国四千年来没有过电报,固仍泱泱大国也”,已过去了差不多30年。

(摘自“短史记”微信公众号)

猜你喜欢

总理衙门洋人电报
电报方程的正双周期解:存在性、唯一性、多重性和渐近性
毛泽东的绝密电报与湖南和平解放
猫客
总理衙门:近代外交机构的萌生
变与不变之间
清政府与《江华条约》关系新论
传“电报”
住在上海的洋人
争于庙堂的道器与中西
白衣玉笛如相识,安能辨我是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