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少年游泳教学训练模式的现状与革新

2021-11-04福建省龙岩体育运动学校

内江科技 2021年10期
关键词:教练员游泳技巧

◇福建省龙岩体育运动学校 林 锦

游泳是提升青少年身体与心理素质的重要体育项目,对青少年身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科学的训练模式,可以提升青少年对游泳技能的掌握效果,为我国游泳体育事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本文以青少年游泳教学训练模式为研究对象,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建议,希望对相关人士提供帮助。

在游戏教学中,科学合理的训练模式能够提升参与者训练学习效果,使其快速掌握游泳的技巧与方法,并在实际运动中灵活运用。但是由于种种因素,青少年游泳教学模式并不理想,没有发挥其真正的价值。为了提升游泳教学训练效果,促使青少年游泳能力提升,本文就青少年游泳教学训练模式现状与革新进行分析。

1 青少年游泳教学训练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1.1 训练模式单一

在游泳教学过程中,为了使青少年快速掌握游泳技巧与方法,会采用重复训练的方法进行日常的游泳训练活动。这一训练方法虽然可以使学生掌握游泳的技巧,但是无法提升其对游泳的兴趣。兴趣是学好游泳技能的重要动力。每个学习者的身体素质与基础不同,对知识的理解上也存在一些差异。重复训练活动开展,不仅无法满足学生之间的差异,同时还会对其游泳兴趣产生抑制作用,无法提升训练学习质量。

1.2 过分重视体育竞赛

游泳训练活动中,教练员为了提升学生主动学习意识,一般会采用体育竞赛的方式进行日常的教学活动,希望通过此可以激发学生的好胜心理与竞争力心理。这一活动开展,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同时也让学生对自身运动水平产生正确的认识。虽然有一定的好处,但是也会让学生产生错误的心理认识,使学生认为游泳训练的目的就是赢得比赛,站在游泳领域的最高处[1]。青少年的身心仍处于发展阶段,在日常学习生活中非常受到外界的影响,产生不良的心理态度。在游泳训练中,需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使其意识到游泳训练的最终目的是强身健体,使自身获得更专业的运动技能与方法。若是一味的强调竞赛活动,不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

1.3 存在消极学习态度

通过对参与游泳训练青少年的调查,发现有一部分人对游泳练习存在抵触情绪,认为游泳练习会消耗较多的体力,不利于自身的健康成长。有的人则是比较抵触水环境,无法适应不同的环境。由于学生自身的抵触情绪,使其在在日常训练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不认真、不积极的情况,影响游泳训练活动开展[2]。这一问题需要得到游泳教练员的问题,若是不加以干涉,不仅会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发展,同时还会对我国游泳事业发展产生影响。

2 青少年游泳教学训练模式创新对策

2.1 丰富训练模式,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在青少年游泳教学中,需要转变传统的训练模式,增加一些青少年感兴趣的内容,丰富训练模式内容,使青少年在训练的过程中掌握拥有的技巧与方法,提升运动能力。对游泳训练模式创新的过程中,需要将传统的重复性训练模式作为训练模式创新的依据,利用多种训练形式,将游泳技巧渗透其中,增加游泳教学训练的趣味性,以此提升青少年主动参与训练意识[3]。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游泳方式对身体机能的需求也不同,如蛙泳要训练长跑,以增强腿部的速度耐力;自由泳要分组训练正握杠引体向上;仰泳要分组训练反握杠引体向上;蝶泳要分组训练腰腹肌;还要训练跳水和转身。通过科学的训练方式,才能使青少年获得更好的身体素质,并且可以游泳的过程中体现出来,提升游泳效果。

以蛙泳为例,这一游泳模式对青少年的腿部力量、手臂力量的要求较高。在日常训练的过程中,可以让学习者两腿伸直,脚掌着地,模仿蛙泳,做收腿、翻、蹬夹的练习。为了增加训练的趣味性,可以采用小组游戏的方式进行,让学生一边做蛙泳的动作,一边利用手臂传球,增加学生的力量控制能力,使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身体素质得到锻炼,掌握蛙泳的技巧。为了提升学生的腿部力量,教师可以将小组练习的方式,鼓励学生以辅助练习的方式进行实践。如一名学生用虎口握住练习者两脚掌内侧,协助做收,水中扶板做收、翻、蹬夹腿的练习。通过游戏与学习者互相帮助的方式,增加游泳训练的效果,提升青少年对游泳学习的热情,并主动参与获取更多的游泳技能与方法。

2.2 立足青少年差异,进行个性化教学

青少年身体素质不同,在游泳训练中表现出的能力也不同。进行游泳训练模式创新的过程中,需要尊重青少年之间的差异,进行个性教学训练活动,让青少年在训练活动中发现适合自己的训练方法,并再次支持下掌握更多的运动技巧[4]。在游泳训练的过程中,采用小班授课的方式进行教育工作,一名游泳教练员带3名学生,然后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学生的游泳基础,制定科学的教学计划,使每个学生共同成长。小班授课训练方法的运用,可以增加游泳教练员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同时能够保证每一位学生都得到专业的培训与练习,能够促使青少年更好的学习游泳知识。比如,对于速度较慢的学生,可以采用任意变速训练的方法进行游泳训练活动,通过快慢相间的游泳训练,增强训练的趣味性,使学生在短时间快速游中,提高持续速度。对于综合能力相对均衡的学生,可以采用“梯形训练法”进行训练,通过游一趟快的紧接着一趟慢的,再游两趟快的紧跟两趟慢的,直到四趟快的紧跟四趟慢的的方式,提升学生游泳技能,该训练法同样适合于任何人。通过个性化的游泳训练活动,可以充分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游泳训练的意识,提升训练创新模式的效果。

2.3 加强对青少年心理关注,培养其正确的运动观

在游泳训练的过程中,需要提升对青少年心理变化的关注,并对其进行适当的心理疏导,解决其不良的心理,形成正确的运动观与价值观。很多学生对游泳运动都存在一些错误的认识,认为这一运动对自身的成长无益,实际上并非如此,这一运动不仅可以提升参与者身体与心理素质,同时可以使其获得更加坚定的品质。在游泳训练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心理疏导,了解学生对这一运动的感受,并进行针对性的疏导教育,提升学生的积极情绪。首先,针对对游泳不感兴趣的学生,游泳教练员可以组织趣味训练活动,将运动的技巧渗透在游戏中,利用此转变学生消极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乐观主动的学习情绪。其次,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很多学生对水存在一定的恐惧心理,这一问题出现的原因就是接触过过多的溺水死亡的新闻,认为水会对人体造成巨大的伤害[5]。针对这一问题,游泳教练员可以进行针对性的讲解,让学生意识到水是人类生存必须的物品,也是游泳的关键。若是掌握游泳技巧,人在水中可以像鱼儿一样,只要学会保护自己即可。此外,游泳教练员可以为学生展示花样游泳的视频,让学生感受到水的魅力,并逐渐消除不良的情绪。通过对青少年心理的疏导,解决其对游泳的不良情绪,使其在游泳教练员的辅助下形成热爱体育运动,喜欢游泳的积极情感。

2.4 创新评价方式,提升训练效果

在以往青少年游泳教学训练中,会采用结果性的评价方式,对青少年游泳情况进行评价。这一评价方式比较落后,不仅无法了解其成长历程,同时也会打消学生的积极性。在游泳教学训练模式创新中,需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评价方式,对学生学习过程、学习效果、训练表演等进行综合的评价,让学生也对自己某一阶段的训练学习进行自我评价,客观的了解学生游泳训练情况,并根据此制定科学的训练计划,使学生一直处于成长的状态,提升游泳训练效果[6]。此外,在评价的过程中,不仅要评价学生游泳技巧掌握情况,同时还应对其力量的控制、身体上的不足等进行综合的评价,让学生对自身游泳情况产生更加全面的认识,并主动完善自我,提升自身。通过训练评价方式的创新,提升游泳教学训练质量,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促使游泳训练活动更加顺利的进行。

3 结语

总而言之,在青少年游泳教学训练中,由于训练模式单一、青少年自身的因素,导致游泳训练效果不理想。通过因材施教,创新训练模式,提升青少年参与游泳训练的积极性。加强对青少年心理疏导,创新考评方式,激发青少年发展自我意识,促使游泳训练活动顺利实施,培养出更多优秀的游泳运动人才。

猜你喜欢

教练员游泳技巧
肉兔短期增肥有技巧
开好家长会的几点技巧
指正要有技巧
论足球教练员的角色定位
体育教练员面临的新挑战
听说你要去游泳 “妆”一下吧!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
提问的技巧
游泳时小腿抽筋了
教练员的执教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