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苏省经济发展与碳排放量的脱钩机理研究

2021-11-04华北理工大学经济学院史文吉

内江科技 2021年10期
关键词:总产值排放量弹性

◇华北理工大学经济学院 史文吉

经济发展与碳排放量的关系问题是近年学者研究的热点。基于因子分解思想,将碳排放量与经济增长脱钩弹性分解为结构脱钩弹性、技术脱钩弹性和规模脱钩弹性,以2003年为首个基数年,研究江苏省2004~2018年经济发展与碳排放量的脱钩机理。发现规模脱钩弹性系数经历弱脱钩强脱钩状态,大部分年份处在弱脱钩,技术脱钩弹性系数处强脱钩状态,规模脱钩弹性大体上是强脱钩,但脱钩弹性系数是弱脱钩。未来脱钩发展措施重点方向为在进一步推动产业升级、推广节能减排技术的基础上,着力于低碳经济建设。

1 引言

江苏省地处长三角经济带,是中国工业经济大省、能源消耗大省,本身资源不丰富,虽在新能源开发使用上有技术创新优势,但高碳产业占主导地位。十四五规划中指出,为达成到2035年,碳排放提前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的目标,江苏省需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做出努力,如何推动低碳经济的建设是攻坚难点。

国内外学者针对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主要基于EKC环境库兹涅兹曲线、协整关系与因果关系、脱钩模型。Martinico(2018)分析1980年到2014年菲律宾经济增长和资源环境的关系,发现物质需求的增长速度低于GDP增速[1]。国内学者秦文展和欧翰中(2016)通过tapio脱钩模型发现我国经济增长和碳排放是正增长连接和弱脱钩[2]。学者也针对不同地域研究,熊慧敏(2019)发现长三角地区处于一个逐渐好转的状态,多数年份弱脱钩[3]。王尧(2019)分析京津冀地区,其中北京实现脱钩,但是天津和河北仍处于弱脱钩[4]。

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多集中在国家和区域层面,针对某一地区的具体分析较少。并且脱钩模型反映经济发展与碳排放的动态非同步变化。基于tapio脱钩模型,分析江苏省经济增长和碳排放量,促进可持续发展。

2 脱钩模型建立

在脱钩指数计算公式中引入工业总产值和碳排放强度,并基于因子分解的思想,将碳排放与经济增长脱钩弹性分解为结构脱钩弹性、技术脱钩弹性和规模脱钩弹性。

3 描述性统计与实证分析

3.1 数据来源与碳排放量估算法

数据主要来源于国家统计局、《江苏省统计年鉴》、《中国能源年鉴》。

首先需进行碳排放量的估算,从《江苏省统计年鉴》选取原煤、焦炭、原油、汽油、煤油、柴油、燃料油和天然气等8种能源的消耗数量,乘以相应能源的CO2排放系数,加总后得到了江苏2003~2018年度碳排放总量。

碳排放量计算公式:

碳排放强度是碳排放量与GDP的比值,一般来说,想获得较好的低碳经济发展,碳排放强度越低越好。

3.2 各指标描述性统计和分析

表1是江苏省2003~2018年各统计量的具体概况,整理计算如下:

表1 实际 GDP、工业总产值、碳排放强度和碳排放量及其增量情况表

从表1中看出,江苏省实际GDP、工业总产值呈持续增长趋势,碳排放强度呈下降趋势,而碳排放量呈上升趋势。从碳排放量上来看,2003至2018年江苏省碳排放量持续上升,15年间平均增长速度为7.2%,高于全国平均增长速度6%。同时,江苏省的实际GDP和工业总产值都在增长,从碳排放强度上看,碳排放强度由2003年的0.84万吨/万元下降为2018年的0.26万吨/万元,累计下降69%,意味着能源利用率的提高。

3.3 脱钩状况分析

如表2,结构脱钩弹性是碳排放量和工业总产值的弹性系数。一般来说,如果弹性值t为负,则工业总产值增长而碳排放在下降,也是结构效应的强脱钩;若弹性值0

表2 江苏省2004~2018年脱钩弹性总表

技术脱钩弹性是工业总产值和碳排放强度的弹性系数。如果t<0,则技术脱钩处于强脱钩状态,技术进步使得能源利用率提高,在工业总产值上升的同时,碳排放强度在下降。若t>1,则表明处于弱脱钩状态。总体年份处于强脱钩,这说明江苏省工业总产值增长速度快于碳排放强度增长速度。

规模脱钩弹性是碳排放强度和GDP的弹性系数,若t<0,说明规模效应处于强脱钩,经济规模扩张,碳排放强度下降。如果0

脱钩弹性系数是规模脱钩弹性系数、技术脱钩弹性系数和结构脱钩弹性系数的乘积。2005~2007年、2009~2014年、2016年处弱脱钩状态,经济增长,碳排放增加,碳排放增加的速度小于经济增长的速度;2004年呈现扩张负脱钩状态,经济增长,碳排放增加,碳排放增加速度大于经济增长率;2008、2015、2017、2018年处强脱钩,经济增长的同时,碳排放在下降。

4 结论和建议

4.1 结论

江苏省对低碳经济的理解与践行一直走在全国前列,但结构脱钩水平处弱脱钩,近几年才出现强脱钩,而脱钩弹性系数大致与结构脱钩弹性相一致,强脱钩未成为一个常态,说明这些年关于节能减排的政策初见成效,未来重点在改善能源结构、推动产业升级、注重技术创新上。

4.2 建议

(1)优化产业结构,发展第三产业。目前产业结构,江苏省仍以第二产业为主,对能源有大量需求。应积极发展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和新兴产业,不断提高第三产业的比重。发展知识技术密集型企业,政府对能源消耗少、综合效益好的企业给予大力政策倾斜。与此同时,整改高污染、高能耗企业,淘汰落后技术,限制外来能耗企业的进入。

(2)推动技术创新,开发新能源。江苏省拥有很多国内知名大学,人才储备优势明显,可依托高校资源、研究所资源进行技术创新,培养自主创新能力。向国内外优秀企业交流学习最新的节能减排技术和生产管理方法,提高能源的利用率。江苏省自有资源较少,消耗量却很大,应多开发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比如太阳能、风能等,降低对煤炭资源的消耗,能有效缓解环境污染问题。

(3)发展低碳经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任何经济的发展都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但也不能为了追求低碳排放忽略经济增长,江苏省需评估生态承载能力。通过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以粗放式增长向集约式增长进行转变,发展低碳循环经济。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消费不会产生太多的碳排放,通过扩大消费水平使碳排放增长速度变缓。工业方面,江苏省需进一步节能减排,依托低能耗、低污染的技术创新技术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猜你喜欢

总产值排放量弹性
张掖市道路移动源排放清单与空间分布特征
为什么橡胶有弹性?
为什么橡胶有弹性?
天然气输配系统甲烷排放量化方法
注重低频的细节与弹性 KEF KF92
弹性夹箍折弯模的改进
50%,全球最富有的10%人口碳排放量占全球一半
2014年中国网络视听产业总产值预计达378.4亿元
陕西林业总产值今年将突破千亿元
陕西有色上半年实现工业总产值59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