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2021-11-03李健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21年42期
关键词:班队育人班主任

李健

每个人只能自己“活”,不能由别人代“活”;每个人从出生到死亡的全部历程都得自己走,不能由别人代走。这是一个明白到不能再明白的事实,是每一个活着的人都能体会到的朴素真理。

——叶澜

学习与实践之间亦如此!面对这些有生命力的文字,面对这些时时带给我们震撼和成长的理论,如何运用到我们的实践?的确,理论和实践仅一步之遥,跨越又谈何容易?

一、放手大胆一点

在组织主题活动“变中巧合作”中,我努力与前面两次活动链接起来,让学生看到前面活动中的收获,更要看到需要改进之处。因考虑到专家来指导工作,因此第一次设计中我把自认为能运用的好的資源、好的形式都一股脑地搬进来了。我看着自己精心设计的一个个环节, 满意又不满意。我又一次翻看了《班级日常生活重建中的学生发展》一书中关于主题班队会的整体设计这一部分:只有扎根在日常生活之中,主题班队会才能实现价值。主题班队会的本真价值就是促进学生发展,学生唯有在真实的互动中,在个体与外部世界的积极互动中,才能实现内在的自我改变。而我的设计正是当前很多主题班队会存在的通病:班队会现场流于形式,走过场一般,使得大量的教育资源浮在表面,而缺少时间、缺少通道进入学生的内心世界,更缺乏新资源的生成、学生真实的自我改变与发展。

立即进行了第二次修改,我把小主人子浩同学请进我的活动:进行面对面采访、创编顺口溜等多种学生能参与的形式。把学生请进来。

猛然间发现我前面的设计无论怎样改变形式,都是为了让学生、让活动为我服务。我不断追问自己:活动的目的是什么?这次活动要带给学生什么?其实很简单,我要让学生学会合作,我要让学生明白合作中有一个很重要的技巧就是沟通。为什么不交给同学们完成这个任务呢?这仅仅是在完成一个任务吗?整理的过程是学习的过程,是反思的过程,整理的过程更是对活动主题深化、内化的过程……活动中40分钟得到的很少很少,前期的准备工作,后续工作不也都是育人吗?这就是最最本真的东西。回到长程系列看主题活动,其实很简单,就如新基础教育中所说的那样:前一个活动为后一个活动提供基础与前提,后一个活动继续深化、拓展、衍生出前一个活动的教育效应。只要能有利于学生成长,基于学生发展需要就足矣。因此我决定放手。

二、理论落地一点

在我组织了“好朋友手拉手”活动之后,老师们为我点评时我运用了两个雷同的故事。在这之前我丝毫没有这样的感觉。起初我选择了两个好朋友的故事,我只考虑到两个故事表达的主题是不一样的。但我忽略了低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他们对新鲜事物非常感兴趣,爱探索。其实在这里我是想让班级活动和语文课中的绘本阅读融合,引起学生阅读的兴趣。如果我选择的故事内容、故事的人物反差大一些,学生的思维、阅读范围、阅读兴趣、育人价值是否能更打开一些呢?这就是所谓的学生立场。当初设计时我仅仅想到了向学生传达:朋友之间要和睦相处,尊重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勇敢与他人交往。其实现在想来远不止这些。这两个故事的背后是师生思维的开阔、阅读的广度、阅读兴趣的培养,这些都远远胜过起初的目标。在这两个雷同故事的背后,让我深入思考了新基础教育倡导的要深挖育人价值。

平日里也常常把深挖育人价值、学生立场挂在嘴边,其实只有自己亲自投入到其中,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才会有更深入的领悟,才能明白理论的真正含义。

三、现场学习力提升一点

在组织主题活动“我是光荣的少先队员”后,组织全体班主任老师研讨了新基础教育综合活动新在哪里。经过积极热烈的讨论、合作,再争辩、交流,全体参与教师达成一致共识。活动目的要深入一点,不能流于形式;设计依据真实一点,活动要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话语体系转变一点,要贴紧学生;活动过程落地一点,活动中不能走流程,不要错过来自学生成长的精彩;仪式感强烈一点,提升学生的自我认同感和幸福感。

学习完毕之后,我马上想到了我带的刚刚入学不到一个月的一年级新生,我立即开展了“我是光荣的小学生”活动,在这个活动中,我有意识地运用了这五个一点,活动效果出奇得好,孩子们宣誓时那亮晶晶的、晶莹透亮的小眼睛,让谁看了都会为之感动。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班主任这个大家庭中,我愿做那只去散步的小蜗牛。也许我的速度很慢,但我会不断行走,不断前行,因为我不仅要轻叩班主任工作这扇大门,更新想看到班主任工作中更多的风景……

猜你喜欢

班队育人班主任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我的班主任①
为有源头活水来
实践体验让班队活动“实”起来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悦人亦育人 冬季里的音乐绽放
当一名轻松的班主任
让学生成为班队会的主人
我们的班主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