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用现代资源,让小学语文教学重焕生机

2021-11-03顾永霞

教育界·A 2021年10期
关键词: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顾永霞

【摘要】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教育领域的变化日新月异,教师在教学中应用的资源也得到了充分的拓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不能将教材视作唯一的教学媒介,应当巧妙借助现代资源的力量,丰富语文课堂。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代资源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可供教师利用的教育资源越来越丰富。如果将这些教育资源合理利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不仅可以有效推动教学,而且能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鉴于此,本文重点围绕现代网络资源在小学语文课堂上的应用展开分析。

一、妙借媒体素材,引发阅读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最佳催化剂,对学生学习文化知识具有不可忽视的促进作用。随着时代的进步,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如果不求变革,将很难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尤其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原地踏步,一味固守传统的教学思路,而是应当积极谋求新的出路,探索新的教学策略。鉴于此,为了实现兴趣教学的目的,教师不妨引入一些多媒体素材。这样做既能带给学生强烈的感官冲击,又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为学生带来多元化的学习体验。

例如,在教学《圆明园的毁灭》一文时,教师首先借助信息技术向学生展示圆明园遭到毁坏之前的相关图片资源,并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同学们,你们觉得圆明园美吗?想不想亲自看一看这个地方?”学生众口一词,一个“美”字脱口而出,表现出极强的热情。但是,教师转瞬间神情落寞,用低沉的声音告诉学生:“老师也想带你们去,但是……这个地方已经今不复昔。”此时,教师展现圆明园的另外一番样子——断井颓垣,苍凉荒僻,早已看不出原来繁华的样子。不出所料,当看到昔日繁华宏伟的圆明园竟变成如今这副面貌,学生的脸上有震惊,有痛心,还有深深的疑问,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不可思议。看到学生眼里的问号,教师继续引导学生:“我知道,你们肯定很好奇,为什么圆明园会变成今天这副样子?究竟是谁毁了圆明园?现在,就请你们跟着老师一起走进今天的课文。”此时引出课题和正文,不仅水到渠成,而且学生表现得兴致勃勃,教学效率自然得到了提高。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适当引入多媒体素材,既能丰富原来的课堂内容,又能帮助学生理解相对抽象的内容,大大弥补了学生的认知短板。不仅如此,这些多媒体素材还能有效减小学生的阅读难度,让学生的学习事半功倍。

二、巧借教学平台,优化教学模式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变革,越来越多的教学平台软件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这些教学平台同样属于现代教育资源,既有助于教师备课、上课,又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和传统教学模式不同的是,这些教学平台能够发挥出更加卓越的教学优势。比如,希沃白板5是一个可用于各种Windows系统的授课平台,它既可以导入PPT进行授课,也可以随时在页面上标注、圈画以及写字输入,同时融合了各种学科工具,能够赋予课堂新的魅力。运用此类教学平台,既能增強课堂的吸引力,又能让学生收获更多。

例如,在教学《梅兰芳蓄须》一文时,教师首先给学生布置预习任务,要求学生用10分钟读完整篇课文,画出自己不理解的词句,并写下相关的阅读批注。然后,教师打开希沃白板5,点击登录并扫描二维码,接着导入自己提前制作好的课件:先是响起一段《贵妃醉酒》的京剧音频,然后在画面中部依次闪现梅兰芳的不同京剧扮相、梅兰芳和其他名人的合影等,然后出现本文的课题。同时,教师将本节课设置成六个环节,分别是“脸谱与学问”“角色与舞台”“汉字与文章”“导图与框架”“人物与情怀”“梅花与春天”。比如,在“脸谱与学问”环节,教学平台上会展现不同种类的脸谱,这些脸谱下面隐藏着不同的汉字,点击脸谱就可以让小学生认读本课的重点生字词,如“蓄、迫、租”等,这样的设计能够增强识字的趣味性。再比如,在“角色与舞台”环节,教师可以引入“生、旦、净、末、丑”等京剧术语,因为本节课讲的是梅兰芳的故事,而梅兰芳是一代京剧大师,因此京剧的相关资料可以作为本环节的文化拓展内容。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学平台是非常重要的教学资源。尤其在新课改背景下,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早已成为时代趋势。教师应当不断提高对信息技术的运用水平,并不断开拓新的教学平台,这样才能带给学生更加丰富的学习体验。

三、运用微课资源,明确教学目标

在教育教学和信息技术的有效融合下,微课这一新型的教学资源应运而生,并以其操作便利、短小精简的教学优势受到众多师生的推崇和喜爱。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恰当运用微课资源辅助教学,会带来非常神奇的教学效果。假如将教学比作烹饪,那么微课资源就是一味最神奇的“佐料”,能够带给“味蕾”新的体验,这“味蕾”指的便是学生。在运用微课资源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明确教学目标是导出更加精彩的教学环节,也是突出教学重点,更是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微课教学的效果。

例如,教师在教学《猴王出世》一文时,要求学生了解“猴王出世”的经过,体会石猴的性格特点,感受孙悟空最初的形象,激发学生对古典名著的探索热情。在此基础上,教师制作了“猴王出世”的相关微课,微课内容主要涉及文本语言特色、文章核心内容以及文化拓展链接等。在完成制作以后,教师将该课件上传至云空间,并给学生分享了下载链接,由学生自行下载观看。这种创新型的教学模式既能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热情,又能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探索欲望。比如,有的学生搭配微课预习了新课文,不仅梳理了文章的主要内容,而且进一步了解了《西游记》这一文学名著的背景常识以及趣味内容。总之,在微课的有效辅助下,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得到了充分的激发和释放,也为后续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微课的优势以及作用需要引起教师的关注。因为和其他教学模式不同,微课和学生的关联性更强,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更加显著。

四、借助影视资源,优化语文课堂

阅读一直是语文教学的核心环节,也是广大教师的教学着力点。一代又一代的语文教育工作者在不断地探索新的教学方式、教学策略,试图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在此趋势下,越来越多的教学资源涌现在教师面前。比如,影视资源就需要引起教师的重视。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更关注知识传授,忽略了开阔学生视野、启迪学生思考的重要性。影视资源具有艺术性、文学性和综合性的相关特征,具备激发学生思考的相关优势,值得引入课堂。

例如,在教学《慈母情深》一课中,在第一课时,教师着重讲解本节课的生字词等基础知识,同时和学生共同梳理文本结构,理清文章大意,让学生对文本形成初步印象。在第二课时,教师的画风陡变,课堂不再是冷冰冰、生硬的,而是充满了情致。教师特意在优酷网上下载了一部老电影——《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这部电影是由斯琴高娃和黄素影等主演的,改编自作家张洁的同名散文,主要展现了在母亲生命的最后时光里,母女之间发生的真实故事。在观看这部电影的过程中,学生意识到了母爱的偉大,也体会到了亲情的可贵,不少学生都感动得落泪。这样一部充满人性光辉的电影,让学生对文本的描写感同身受,也令学生对母爱、对亲情、对人生都产生了积极而深入的思考。在教学最后环节,教师和学生进行了课堂互动,让学生谈谈观看这部电影的感受,通过这样的方式,进一步加强学生对文本内涵的理解。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影视资源的作用不可忽视,因为影视资源有着强烈的人文性和审美性,能够带给学生更加丰富的情感体验。语文作为一门饱含情感色彩的学科,在影视资源的辅助下,将会更加熠熠生辉。

五、利用动画资源,增添课堂趣味

一直以来,人们对语文教学的印象仍然停留在过去,认为语文教学只能依靠强化来实现目的,但事实真的如此吗?笔者认为恰恰相反,语文教学并不一定需要通过强化来实现目的。教师只要找到窍门,就能开启高效教学的路径。这个关窍在于学生,因为学生才是教学的根本所在,抓住了学生的兴趣,就等于抓住了教学的核心。对此,教师应当从小学生喜欢的动画入手,因为动画就像学生的“秘密花园”,在学生的心里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如果可以引入动画资源,就能增强课堂的吸引力,令教学妙趣横生。

例如,《猫》这篇文章是老舍先生的经典代表作,作者用生动、幽默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猫的各种形态,表现出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并没有采取直接教学的方式,而是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了《猫和老鼠》动画片。《猫和老鼠》是米高梅电影公司在1939年制作的一部经典动画剧集,每一集都是独立的,因此教师可以任意选择集数,在课堂上进行展现。当《猫和老鼠》的熟悉音乐声传来,当看到汤姆猫追逐杰瑞鼠的画面,学生立刻专心致志,全部心思放在了动画片上,还时不时爆发出笑声。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兴趣得到了充分的调动。等视频播放完毕,教师告诉学生:“同学们,你们喜不喜欢汤姆猫?”同学们纷纷点头,大声告诉教师:“喜欢。”接着,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你们也许有所不知,汤姆猫出自一个大家庭。在它的家庭中,还有很多有趣的猫,你们想不想进一步见识一下呢?”得到学生的肯定答案后,教师顺利引出本篇文章的课题。由此可见,巧妙运用动画资源,也能为课堂增光添彩。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适当地运用动画资源,不仅可以装点课堂,而且可以增强教学的吸引力,让学生对即将学习的内容产生期待。动画是学生的第二乐园,教师如果可以谨慎把握,积极运用,就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现代资源能够丰富课堂,让教学的吸引力成倍增强,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杨宁.基于思维能力培养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践[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20(09):42-44.

刘杨.“互联网+”背景下的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0):226.

猜你喜欢

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图式理论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习作单元中的阅读教学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