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心电图检查的变化特征分析

2021-11-02郑洲洁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1年11期
关键词:变化特征

郑洲洁

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心电图检查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检验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自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收治的78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所有患者心电图检查,观察心电图中的T波、P波、QRS波群、PR间期等指标,并做好相关记录。结果:心电图中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在T波低平或倒置这一指标的例数达到75例,所占百分比为96.15%,与其他指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完全性左、右束支传导阻滞分别为11.54%和7.69%,二者所占的比例较小。结论:使用心电图检查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并且诶能够及时观察其异常变化。但心电图检查偶尔会出现漏诊误诊现象,需要结合超声心动图、心脏磁共振等多种方法共同检查,提高其检测准确度。

关键词:肥厚型心肌病;心电图检查;变化特征

【中图分类号】R54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11-01

肥厚型心肌病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其特征主要表现为心室壁的肥厚程度不对称,内腔缩小,阻碍心室充盈,使其舒张顺应性削弱,其临床表现为心悸、心绞痛、心律失常、呼吸困难、头晕眼花等,多发于青壮年,并且病情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愈加严重[1-2]。检查肥厚型心肌病的方法主要有心电图、心动图、X射线以及心脏磁共振等。本文选取我院78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应用心电图检查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检验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采用随机抽取的方式选取我院肥厚型心肌病患者78例,选取的时间范围在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之间,研究对象包括男性49例,女性29例,年龄范围在22-7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5.29±12.34)岁,其中,出现胸闷气短者34例,出现头晕、嗜睡、乏力等症状者21例,无明显不适者23例。纳入标准:获得患者及其家属的知情同意书;经过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同意。排除标准:患有冠心病、高血压等合并症的患者。

1.2方法

给予所有患者心電图检查,首先,指导患者平躺于病床之上,并且平稳呼吸、放松肌肉,禁止说话和随意挪动。其次,用酒精擦拭安置电极的皮肤部位,然后将涂抹导电液体,保证在通电过程中电极与皮肤之间保持良好的导电性,并于患者胸口处粘贴对应电极。最后,观察心电图中的T波、P波、QRS波群、PR间期等指标,并做好相关记录。

1.3观察指标

整理并分析研究过程中的数据资料,在检查过程中,若心电图显示左心房心肌在某一阶段,出现大于15毫米的心室壁厚度,则确诊为肥厚型心肌病;若左心室出现超过30毫米汞柱的流出道压,则可确诊为梗阻性肥厚心肌病。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过程中所产生、相关的所有数据均通过分析软件SPSS19.00进行处理,()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进行检验;%表示所占的百分比,采用X2进行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心电图变化指标包括左心室高电压、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Q波异常、心律失常、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T波低平或倒置、电轴偏左等方面,其中,T波低平或倒置所占比例最大,为96.15%,与其他指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完全性左、右束支传导阻滞分别为11.54%和7.69%,二者所占的比例较小。

3.讨论

肥厚型心肌病是一种显性遗传性疾病,超过70%的患者的致病因素都源自于遗传因素,具有治疗效果缓慢、容易因心率失常而猝死的特点,能够通过心电图、心动图、X射线等方式检查诊断。患有肥厚型心肌病的患者,应当保持适当的休息时间、良好的精神状态和轻松、平静的心情,禁止因过度紧张而产生的焦虑心理和受到惊吓[3]。良好的精神状态能够有效降低心肌的收缩力,从而缓解左心房出现的流出道梗阻,提高心房壁的顺应性和充盈左心房。另外,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在收缩中期或晚期会在左心尖内侧听到喷射性s杂音,并且在硝酸甘油、体力劳动和搏动过早等因素的作用下,会增加心肌的收缩力,使杂音更加明显,而握拳、下蹲、服用血管收缩药等方式能够减少杂音的出现和缓解心肌收缩力[4]。

心电图的检测,是通过观察患者心脏随电极的变化来反映其心脏变化情况。在进行心电图检查前,禁止服用影响心肌变化的药物,防止出现误诊状况;其次,在检查时需脱掉上衣,保证电极与皮肤的贴合度和导电性,防止因接触不良而造成诊断失误。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心电图中的变化特征包括左心室高电压、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Q波异常、心律失常、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T波低平或倒置、电轴偏左等多项指标内容,其中T波低平或倒置的变化情况最为明显,这一指标的例数达到75例,所占百分比为96.15%,与其他指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完全性左、右束支传导阻滞分别为11.54%和7.69%,二者所占的比例较小,说明其传导阻滞变化较小。

综上所述,使用心电图检查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并且诶能够及时观察其异常变化。但心电图检查偶尔会出现漏诊误诊现象,需要结合超声心动图、心脏磁共振等多种方法共同检查,提高其检测准确度。

参考文献:

[1]赵艳丽, 段新平, 高琛,等. 肥厚型心肌病患者MRI影像和心电图表现特点分析[J].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9, 17(03):28-30.

[2]王敏. 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心电图变化特征探究[J].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8, 002(010):46-47.

[3]丁华, 林宁. 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心电图特征与超声诊断[J].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下半月), 2018, 000(020):69-71.

[4]黄恒贵,高伟铿.肥厚型心肌病磁共振钆剂延迟增强与心电图QTe/RR的关系[J].天津医药,2019,47(05):500-504.

猜你喜欢

变化特征
长春市近两年电力负荷变化特征统计分析
牙克石地区近50年暖季浅层地温变化浅析
博克图地区50年初终霜日及无霜期变化浅析
NDVI在禄劝县植被变化特征分析中的应用
务川县气候变化特征
伊宁市旅游客流时空变化特征研究及旅游发展对策
气象因素对太原夏季近地面臭氧浓度的影响
桉树人工林胸径变化特征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研究
60年来湘江干流径流泥沙过程变化及驱动力分析
夏季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奖牌点变化特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