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进行家庭教育

2021-11-02刘雁雁

黑河教育 2021年9期
关键词:尊重沟通家庭教育

刘雁雁

[摘 要]学校教育固然重要,但是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也是必不可少的。作为家长,应该怎样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呢?家庭教育要靠自己,不要去羡慕别人的孩子;教育子女要齐抓共管,切忌一个管、一个护;要注重沟通交流,让孩子心中充满阳光;引导孩子自主学习,从养成良好的写作业习惯入手;加强礼貌教育,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质;树立教师的良好形象,让孩子懂得尊重与感恩;和孩子一起,爱上阅读;不要总把孩子当“小孩”,要让孩子有主见,能担当。

[关键词]家庭教育;沟通;阅读;尊重

教育孩子是教师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孩子在学校,由教师教育管理,回到家中就只能依靠家长自己,如果父母都不愿意花时间去教育管理自己的孩子,那么还有谁会愿意为孩子付出真心,为孩子的命运前途着想呢?家庭教育没有轰轰烈烈的大事,都是从孩子自身出发的点滴小事,需要及时教育引导,那么,家长应该怎样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呢?

一、家庭教育要靠自己,不要无端羡慕别人的孩子

一些家长总是看不到自己家孩子身上的闪光点,而是羡慕别人的孩子。教师的子女就经常会成为其他家长羡慕的对象。教师在常年的教育工作中确实积累了丰富的教育教学和管理经验,但是面对子女,都是第一次为人父母,并没有什么实践经验可言,都是处在不断摸索与相互学习中。从这一点上来看,所有家长的起点都是一样的,家长不要一味去羡慕别人的孩子,而是应该主动学习那些优秀家长的家庭教育理念和先进的管理模式,在学习与交流中积极寻求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式和方法。

二、教育子女要齐抓共管,切忌一个管、一个护

子女犯了错误,不要留有向家庭成员“求救”的机会,必须及时管教,要让孩子知道犯错之后要承担的后果,切忌家长一个管着,一个护着。孩子犯了错误,家长一定要跟孩子摆事实、讲道理,让孩子学会明是非、辨好坏。在说服教育的过程中,父母双方也一定要积极配合,共同教育。此外,父母是孩子的榜样,在家中要求孩子做到的事情,父母自己要先做到,切不可说了不算,一定要在孩子面前树立起家长的威信,努力成为家庭教育中值得尊重和敬畏的人。

三、注重沟通交流,让孩子心中充满阳光

交流是父母了解孩子思想动态和情绪波动的最好方式,所以,家长一定要与孩子多沟通,勤交流,要静下心来当孩子忠实的倾听者,做正确的引导,让孩子心中充满阳光。切忌嫌弃孩子烦,找个理由随意打发。学习对于孩子来说固然主要,但良好的品质在孩子学习、成长的道路上更为重要。在家庭教育中,家长的适时引导和及时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四、引导孩子自主學习,从养成良好的写作业习惯入手

一年级的孩子还不懂得如何学习,只是单纯知道要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学习之初,就应从作业入手,有效集中孩子的注意力,提升孩子写作业的速度,养成良好的写作业习惯,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家长应努力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切不可在孩子写作业时看电视、玩手机等,做让孩子分心、分神的事情。孩子从步入小学的校门开始,放学回家的第一件事情就应该是全神贯注写作业,家长要学会安静陪伴,适时检查作业写得对不对,字迹是否工整。家长不能给孩子提供任何不完成作业的理由。在孩子遇到各种状况时,家长要积极引导,比如吃晚饭,家长可以等到孩子完成作业后,全家人一起吃,千万不要怕孩子饿,把饭菜端到孩子面前边吃边写,要让孩子在一开始就知道学习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长此以往,孩子自然会正视学习,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五、加强礼貌教育,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质

家长要把礼貌教育贯穿始终,让孩子讲文明、懂礼貌。礼貌教育要从生活小处着手,父母要身体力行,当孩子的榜样,必要时适当给孩子指点和教育。比如,出门遇到熟人,父母要引导孩子主动打招呼,不要当着孩子的面说“孩子腼腆,就是不爱吱声”一类的话;别人夸孩子的时候,要让孩子学会微笑着说“谢谢”;要告诉孩子,吃饭的时候长辈没有上桌动筷子前,晚辈不可以吃,吃饭的时候不能随意转动桌子的转盘;家里来了客人,要引导孩子主动上前打招呼,热情接待,客人走了,要欢迎再来,目送下楼。作为家长,也要时常把“谢谢”挂在嘴边,让子女帮着做事情说声“谢谢”,买东西付钱说声“谢谢”,收到快递小哥电话的时候除了说声“谢谢”,不要忘记说声“辛苦了”……家长不要对子女说太多,要言传身教,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养成文明礼貌的好习惯。

六、树立教师的良好形象,让孩子懂得尊重与感恩

老师与学生共处的时间较长,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孩子健康、快乐成长的基础。孩子只有发自内心尊重老师,相信老师,才可能时刻听老师的教导。作为家长,一定要树立老师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家长不要在孩子的面前谈论教师的是非对错,发现问题可以单独与老师交流、沟通,切不可当着孩子的面“横眉冷对”。家长要引导孩子在学习生活中体会教师工作的辛苦,在点滴小事上感受教师的爱与关怀。

七、和孩子一起,爱上阅读

对于读书而言,往往是因为家长不怎么热衷,所以孩子也没有养成读书的好习惯,导致生活中孩子只是为了学习而读书,根本没有任何兴趣可言。在作业多的情况下,有些孩子甚至会开始厌恶出现在课文中的文章及作者。在《第56号教室的奇迹》这本书《培养终身阅读的孩子》一文中这样写:阅读不是一门科目,它是生活的基石,是所有和世界接轨的人们乐此不疲的一项活动。家长要积极带动并引导孩子阅读,可以利用节假日,多领孩子到图书馆看书,置身于热爱阅读的人群中,感受那里的氛围,多选一些孩子喜欢的书籍来逐步培养孩子的兴趣。对于家长来说,要尽可能多地看一些书,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带动孩子。

八、不要总把孩子当“小孩”,要让孩子有主见,能担当

在家庭中,父母与子女的地位应该是平等的。父母不要总是高高在上,用命令的语气让孩子去干这个,干那个。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长大后多半只会看人脸色行事。也不要总把自己的子女当成“小孩子”来看待,不能什么事情都大包大揽全做了,这样孩子永远也长不大。孩子自己可以做主的事情,要让孩子自己决定。在与孩子交流时,家长要多鼓励孩子,潜移默化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的性格,让孩子变得有主见,能担当。比如,孩子所需衣物的款式,在家长可以承担、接受的价钱范围内,可以让孩子自己选择,自己付款。孩子过年的压岁钱,不要总说“妈妈替你保管,长大以后都给你”,我们可以领孩子一同把钱存在银行卡里,然后教孩子自己保管。此外,父母可以“弱”下来,让孩子逐渐“强”起来。做什么事情,都要让孩子有一份责任感。比如,生病的时候可以对孩子说:“宝贝,妈妈需要你,可以帮忙照顾一下妈妈,给妈妈倒杯水吗?”出去游玩的时候,可以说:“我的小男子汉(小棉袄),妈妈实在太累了,手里的东西好重呀!可以帮妈妈分担一下吗?”父母遇到一些不如意的小事情的时候,也可以跟孩子交流,让他们感受、体会父母生活、工作的不易,让孩子学会理解与体谅。而在孩子遇到挫折和困难的时候,父母也要鼓励孩子“你可以的,我们相信你。”千万不要主动去帮助孩子解决他们自己可以解决的问题,影响他们的成长。

总之,家庭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家长应不断探索和学习,在亲子交流中正确引导孩子,使孩子养成好习惯,在多个方面不断取得进步,帮助孩子更好地成长。

参考文献:

[1]赵忠心.家庭教育[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1.

[2]卢 勤.告诉孩子,你真棒[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4.

[3](美)艾斯奎斯.第56号教室的奇迹[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尊重沟通家庭教育
决策咨询活动中的沟通艺术
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初中生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
家庭环境对中学生性格及成长的影响
关于深入开展文化养老活动的探索与实践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
寄宿制学校的班级管理更需要“以人为本”的心灵沟通
教若三“点”成线 注定别开“生”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