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治疗直肠癌的效果探究

2021-11-02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20期
关键词:腔道吻合器肠管

廖 凯

(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平顶山院区普外科,重庆 400030)

在所有消化道恶性肿瘤中,直肠癌的发病率高居第二位(仅次于胃癌)。目前,临床上尚未明确此病的发病机制。多数学者认为,此病的发生与患者的生活习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等密切相关。流行病学调查表明,近年来直肠癌在我国的发病率日益增高。进行直肠癌根治术是临床上治疗此病的主要方法。以往临床上常采用开腹直肠癌根治术治疗此病,但术中易对患者造成较为严重的创伤,且易导致其发生多种术后并发症。近年来,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发展,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在治疗直肠癌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相关的研究指出,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 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NOSES)治疗直肠癌具有创伤小、疗效确切、患者术后恢复快等优点[1-2]。本文对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2019 年1 月至2020 年12 月收治的70 例直肠癌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旨在探讨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NOSES 治疗直肠癌的效果。

1 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将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2019 年1 月至2020 年12 月收治的70 例直肠癌患者纳入本研究。其纳入标准是:认知功能无异常,能够正常地配合完成本研究。其排除标准是:存在手术禁忌证。将其随机分为经自然腔道组(35 例)和常规组(35 例)。经自然腔道组35 例患者中有男20 例,女15 例;其年龄为55 ~65 岁,平均年龄为(58.65±4.62)岁;其平均BMI 为(22.26±0.62),肿瘤的最长径为2 ~5 cm;其中肿瘤淋巴结转移(tumour node metastases,TNM)分期为Ⅰ期的患者有12 例,为Ⅱ期的患者有20 例,为Ⅲ期的患者有3 例。常规组35 例患者中有男18 例,女17 例;其年龄为55 ~65 岁,平均年龄为(68.65±4.62)岁;其平均BMI 为(22.26±0.62),肿瘤的最长径为2 ~5 cm;其中TNM 分期为Ⅰ期的患者有15 例,为Ⅱ期的患者有18 例,为Ⅲ期的患者有2 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P>0.05。

1.2 方法

为经自然腔道组患者采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NOSES进行治疗,为常规组患者采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进行治疗。具体方法如下:协助患者保持膀胱截石位,对其进行全身麻醉。为其建立气腹,将气腹压控制15 mmHg 左右。置入腹腔镜,在腹腔镜的引导下提起乙状结肠及其系膜。于骶骨岬右前方切开腹膜,暴露肠系膜下动脉根部。实施淋巴结清扫,使用Hem-o-lock 夹夹闭肠系膜下动脉根部,然后将其切断。找到肠系膜下静脉,对其进行裸化处理后,于胰腺下缘1 cm 处对其进行夹闭,然后将其切断。切开乙状结肠和降结肠外侧腹膜和腹膜返折,实施结直肠翻转处理。分离部分降结肠系膜和乙状结肠,向前牵拉直肠和直肠系膜。将直肠游离至肿瘤下方2 cm,同时游离直肠两侧和前方。在常规组患者肿瘤下方2 cm 处和肿瘤上方10 cm处离断其肠管。在其下腹部做一个长5 cm 左右的切口,然后将切下的肿瘤和肠管取出。对患者的会阴部进行消毒,然后对其进行扩肛。经肛门为其置入吻合器,使用吻合器对肠管进行吻合处理。使用生理盐水冲洗腹腔,留置腹腔引流管,然后关闭腹腔。为经自然腔道组患者经自然腔道取标本和放置吻合器,方法是:使用切割闭合器在患者肿瘤下方2 cm 处、肿瘤上方10 ~15 cm 处对其肠管进行离断,将切下的肿瘤和肠管放入标本袋。对患者的会阴部进行消毒,然后对其实施扩肛处理。使用稀释后的络合碘溶液灌洗其肛管直肠腔。经肛门和直肠将28 mm 的吻合器抵钉座置入腹腔,并将其送至近端乙状结肠预切除线以上。将吻合器抵钉座封闭于乙状结肠近端肠管处,在保护套的保护下,用卵圆钳拖出直肠肛门内含有肿瘤成分的肠管标本。在腹腔镜的引导下对乙状结肠实施闭合切割,清除封闭抵钉座旁近端肠管的残端。取出抵钉座连接杆,经肛门置入28 mm 的管型吻合器,在腹腔镜的引导下完成肠管吻合处理。冲洗腹腔,留置引流管,然后关闭腹腔。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生活质量和术后并发症(包括尿潴留、切口感染、肠梗阻等)的发生率。采用30 项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生活质量核心调查问卷(EORTCQLQ-C30)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该调查问卷包含功能、症状、术后整体生活质量等多个评价项目,评分越高表示患者的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1.0 软件分析研究数据,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指标的对比

经自然腔道组患者术后排气的时间和住院的时间均短于常规组患者,其手术的时间长于常规组患者,其术中的出血量少于常规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术中淋巴结的清扫数量相比,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指标的对比(± s )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指标的对比(± s )

组别 手术时间(min) 术中出血量(mL) 术后排气的时间(d) 术中淋巴结的清扫数量(枚) 住院时间(d)经自然腔道组(n=35) 185.16±40.12 70.95±13.28 2.00±0.29 10.98±5.82 8.22±3.01常规组(n=35) 132.32±30.64 90.52±19.64 3.00±0.84 10.07±4.22 10.52±4.55 P 值 <0.05 <0.05 <0.05 >0.05 <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EORTCQLQ-C30 评分的对比

治疗前, 两组患者的各项EORTCQLQ-C30 评分相比,P>0.05。治疗后,经自然腔道组患者的各项EORTCQLQ-C30 评分均高于常规组患者,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EORTCQLQ-C30 评分的对比(分,± s )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EORTCQLQ-C30 评分的对比(分,± s )

组别 功能评分 症状评分 术后整体生活质量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经自然腔道组(n=35) 31.24±5.35 50.82±10.85 14.25±3.28 25.24±4.74 3.52±0.73 6.58±2.35常规组(n=35) 31.50±5.45 40.32±7.59 13.52±3.85 17.75±3.25 3.62±0.96 4.05±1.25 t 值 0.201 4.691 0.854 7.710 0.491 5.623 P 值 0.841 0.000 0.396 0.000 0.625 0.000

2.3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对比

经自然腔道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5.71%)低于常规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22.86%),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对比

3 讨论

直肠癌在临床上较为常见。进行直肠癌根治术是临床上治疗此病的主要方法。有研究指出,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NOSES 治疗直肠癌具有创伤小、疗效确切、患者术后恢复快等优点[3]。本研究的结果显示,经自然腔道组患者术后排气的时间和住院的时间均短于常规组患者,其术中的出血量少于常规组患者,P<0.05。这说明,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NOSES 治疗直肠癌的效果较好,具有患者术中的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各项EORTCQLQ-C30 评分相比,P>0.05。治疗后,经自然腔道组患者的各项EORTCQLQ-C30 评分均高于常规组患者,P<0.05。这说明,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NOSES 治疗直肠癌可有效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其预后。张诗峰等[4]在研究中指出,与采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相比,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NOSES 治疗直肠癌可有效地减少患者的手术创伤,减轻其术后疼痛症状,从而有利于其术后恢复。本研究的结果显示,经自然腔道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5.71%)低于常规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22.86%),P<0.05。这可能与两组患者取出肿瘤组织标本的方式不同有关。经自然腔道组患者未采用在腹部做切口的方式取出肿瘤组织标本,故其切口感染、肠梗阻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较低[5]。

综上所述,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NOSES 治疗直肠癌的效果较好,具有患者术中的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猜你喜欢

腔道吻合器肠管
超声联合胃窦渐进式注水法留置鼻肠管在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
负压创面治疗在经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中的应用研究*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优势与劣势再认识
探索吻合器行业标准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腔道介入治疗慢性前列腺炎临床疗效
基于磁吻合技术的消化道吻合器的研制
腔道介入治疗慢性前列腺炎临床疗效观察
鼻空肠管与鼻胃管应用在ICU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吻合器直肠黏膜切除吻合术联合中药口服治疗直肠内脱垂性便秘128例
猪直肠脱的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