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层单位档案文化建设的角色缺失与思考

2021-10-31刘东艳

兰台内外 2021年28期
关键词:思考与建议问题分析

刘东艳

摘 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基层单位的档案建设日益引起重视,数字化、电子化、方便性大多得到了实现和提高,但究其实质,档案的功能性和实用性的发展远远超过更深层次的精神境界和文化追求。基层档案文化建设一直跟不上时代的节拍和步伐,现状如此,原因很多,主观的、客观的种种不一。档案文化建设是个规格高、专业强、范畴广、环节多、周期长的大课题,利于当下,造福未来,需要全社会上下共同努力,必须审视自身、清醒认知,勇于正视问题与不足,承担责任恪尽职守,敢于出手有所作为。

关键词:基层档案管理现状;问题分析;思考与建议

相对而言,档案很有些清冷超脱的意味,不同于史书声势浩大的地位和名分,它更像是一个置身事外的旁观者,没有喧嚣的气息和夺人的光彩,平静淡然冷静客观。当你需要它时,它又始终在那里,一展臂的距离,一杯茶的光阴,如同一位饱经世事、无所不知的智者,向你娓娓道来。时代发展至今,档案作为记录人类社会发展和历史变迁的一个载体,早已从当初的简单收集进而发展为一种综合性的文化,古朴盎然、韵味悠长而又真实权威、客观有据。随着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需要,十九大报告提出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重大战略。档案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如影随形,日益发挥重要作用,在推进文化强国建设中有着彰显精神、教育民众、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重要地位。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档案文化的迷人魅力在于此,但档案文化建设某些问题也源于此,特别是基层单位档案文化建设问题突出,难以跟上时代的节拍,冷板凳的位置多年来未有实质性改变,价值体现微弱,对档案文化建设没有做出应有的贡献,其作用力不足直接导致角色的缺失,引发人们对当前基层档案管理一系列问题的深入思索。

一、基层单位档案管理中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1.意识缺失,思想认识不到位。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档案文化建设离不开各行各业的共同努力,这是构成档案文化建设的基石和前提。但基层单位的档案工作者甚至领导层,对于档案的认识和应用大多薄弱,一般局限于满足自身的各种工作需要即可,比如文书整理、人事任免、资料备查等。稍微重视一些的,也无非是行业相关的史志和资料等有限留存。至于各单位年度重点工作计划中,档案工作的规划、管理、发展、创建等相关字眼从未出现,也并不花费时间和精力研究。基层档案建设问题从根本上得不到重视,场所、经费、人员都没有保障,档案工作自然就做不好,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档案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更高境界要求、标准规范的档案文化建设更是无从谈起。

2.软硬件缺失,配套设施不到位。

传统的档案早已不能满足高效率、节奏快的时代需求,纯人工查阅、纸质保存的方式过于呆板僵化。21世纪,科技飞速发展,档案的现代化、规范化管理是大势所趋,必要的硬件设施及软件投入是管理的实现手段,电子信息档案应运而生,其建立、完善、运行、应用都是促进档案文化建设的前提。可现实残酷状况堪忧,由于各种主观客观的原因,导致档案工作标准不高,有的基层单位甚至没有专用的档案库房,完全达不到档案管理的防火、防潮、防盗等专业化设施要求。有些单位室藏档案内容单薄贫乏,只有必要的零散文件或者部分人事档案,也只是随便堆砌了之,既不能分类存放也不能规范整理,人员精力只用来做业务、搞经营、谋利益和求发展,档案的历史意义、社会价值、服务功能、文化创建等方面被彻底忽视或无视。

3.管理缺失,制度规范不到位。

有些基层档案管理工作较为紊乱,档案基础管理工作尚且问题百出层出不穷,在人员流动、调整离职等过程中,有些单位时有档案遗失、缺失、不规范、临时恶补等情况出现。对于很多单位来说,业务工作是硬任务、硬指标,而档案工作非必要可有可无,档案管理处于自由松弛散漫无序状态。有些单位虽然有人管档案,也建立了档案室,但档案工作流于形式,制度不规范、职责不明确、任务不落实、人员不到位、監管不走心、考核不当真,而且不少档案人员又缺乏必要的职业素质和岗位技能,单位没有规范的档案存放和管理、使用制度,材料的收集、入库、整理都拖沓延误,档案收集难、利用难、编研难等现象十分突出,进一步开展相关工作得不到保证。

4.人才缺失,业务素质不到位。

所谓术业有专攻。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才能适得其所。但实际情况却是,档案工作在很多基层单位都是冷板凳、偏门路、休息亭,往往安排年纪大或能力弱、待退休的人去这个岗位,有的甚至没有专职档案管理人员,对工作也没有特别的要求,差不多、凑合、过得去即可,没有标准、没有规范、没有要求,当然也没有成果。有些单位甚至是安排人兼职兼做,闲时弄一弄,忙时不管它。也有些单位即便设了专职档案人员,这些人没有经受过专业的档案知识培训、必要的岗位业务锻炼,更没有相应的岗位绩效考核,日常工作职能多限于整理、收集、借阅、转递资料,对档案综合管理及附加应用往往不予关注或心有余而力不足,大多数也只是应付度日不出差错即可。

5.创建缺失,档案利用不到位。

文史不分家,档案与文化是血肉相关互为促进的关系。档案是国家的财富,是人类记忆的重要载体。加拿大国家档案馆前馆长阿瑟道蒂曾说,在所有的国家财产中,档案是最为珍贵的。它们是一代人留给另一代人的礼物,我们对它们的爱护程度标志着我们的文明程度。可见,档案文化在推动文化建设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具有悠久的编修史志的传统,天文地理,包罗万象,内容丰富,种类庞大,卷宗浩繁。据有关学者统计,我国历史地方志有一万多种,达十万多卷。我国编史修志之所以发达,与利用了大量的地方档案史料是分不开的。档案史料是编史修志的重要依据,许多基层单位都是行业的专家,有最专业的知识和得天独厚的优势,保有独家珍贵的一手资料。现实却是,这些基础的档案拘囿于有限的内部利用,一方面是需求方求贤若渴苦无门路,一方面是束之高阁布满灰尘,没有扩展出社会属性,服务社会的价值功能、对文化建设完全没发挥作用。

猜你喜欢

思考与建议问题分析
高中数学分层走班教学的思考与建议
新时期深入推进家庭文明建设的思考与建议
浅谈短波同相水平天线幕的维护调整
谈数学建模时的问题分析步骤
以潍坊滨海区为例推进产城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的思考与建议
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家校合作问题分析及解决策略研究
对国家体育总局会计集中核算制的探讨
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分析
关于新时期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及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