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新兴节日文化与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策略研究

2021-10-31黄嘉仪

兰台内外 2021年28期
关键词:全民阅读阅读推广

黄嘉仪

摘 要:中国新兴节日是一种新生的社会文化现象,本文通过剖析节日背后人们的文化心理,结合人们的文化品位、人文素质和综合能力,探讨以新兴节日为主题的全民阅读推广活动的创新模式,旨在引导新兴节日在社会群体中健康发展,促进社会主义节日文化建设。

关键词:新兴节日;全民阅读;阅读推广

在近年来,传统文化与新兴文化的冲突愈演愈烈,其中传统节日与新兴节日的碰撞影响最大,新一代的年轻人,对传统节日的认知与重视程度在下降,中国传统文化正面临着巨大的冲击。任何矛盾,都存在两面性,有利有弊,面对外来文化与新兴节日的浪潮,历史告诉我们,“闭关锁国” 的态度与方式永远不是最佳的应对方式,如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彰显和继承本国民族文化的传统及核心价值观,方才是正确的发展方向。做一些有意义的探索和尝试都是非常必要和及时的,具体到图书馆工作,组织以新兴节日为主题的全民阅读推广活动,提高读者对节日文化、民族文化的深层次的理解和认可,对于人们的阅读习惯发展以及学习有很大的帮助,下文就中国新兴节日与全民阅读推广策略进行研究。

一、新兴节日的内涵与教育意义

1.新兴节日的兴起与发展

节日,是指生活中值得纪念的重要日子。是世界人民为适应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而共同创造的一种民俗文化,是世界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新兴节日,渐渐成为我们当代社会文化生活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中国文明网》“我们的节日”专栏罗列出一些现代节日,包括元旦、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五一国际劳动节、五四青年节、六一国际儿童节、七一建党纪念日、八一建军节、教师节、国庆节。除了这些,在中国新兴节日中,典型代表有3.7女生节、5.12护士节、父亲节、母亲节等。

各个民族都有其传统文化,是长期积累下来的道德规范、文化素养及精神文明的总和,是升华了的优良精神及价值观的体现。美好的事物都有共同性,具体到节日来说,新兴节日同样也有与我国民族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符的精神与教育意义。

3.7女生节,起源于国内部分高校响应中国妇联号召女性“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精神所举办的活动,近年来已发展为中国高校极具代表性的活动,属于在我国产生的新兴节日,正反映了社会主义下新时代女性独立的人格及性别平等意识,弘扬了健康积极的价值观念。

护士节,是为纪念现代护理学科的创始人南丁格尔而设立的节日,基本宗旨的倡导、继承和弘扬不畏艰险、甘于奉献、勇于献身、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属于西方外来节日,但它所宣扬的高贵品质精神,在中国医护人员身体同样体现得淋漓尽致。2020年突发的新冠疫情,全国医护人员响应党中央号召,英勇无畏,奋战在抗疫前线,付出多少心血与牺牲,用实际行动践行了敬佑生命、大愛无疆的崇高精神。

但是,新兴节日相比较传统节日,缺少了时间的沉淀,其深刻的本质及正确的教育意义,还未深入人心,甚至被曲解利用。所以新兴节日的发展,我们要抓住它正确的价值取向和社会交际功能的积极作用,正确地引导与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将新时代的精华融入我国民族文化的血液中。

2.新兴节日的创新与传统节日的传承

中国节日大体经历了五个发展时期,经历了民族大融合,推动了民族文化的大交流,促进了节日文化的融合与发展。传统节日的现代化转换,不仅仅局限在过节仪式上,在主题和追求的公共价值上也有改造和创新,从而使节日所体现的社会理想与道德规范,能够与时俱进,满足社会大众的文化精神需求。

与此同时,新兴节日的出现受到了人们的质疑,比如有人说:“父亲节哪有传统的重阳节内容丰富?”父亲节就是给父亲写一张卡片,买点小礼物或者发一条朋友圈说“爸爸,我爱你”。你看在中华传统文化节日中的重阳节,除了有登高的习俗外,还有佩茱萸和赏菊、饮花酒、吃花糕、食烤肉、涮羊肉、吟诗作赋等习俗,一家人其乐融融,唐朝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诗中还写有“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节日内容丰富,气氛浓厚,是新兴节日没有办法相比的。

但我们换个角度来思考,中国受传统礼教影响和文化熏陶,奠定了中国人在情感表达上比较含蓄,我们过父亲节,同样是讲究家庭和睦、遵守孝道,勇于说出“爸爸,我爱你”,是一种时代的进步。所以,我们要把中华民族沉淀下来的文化品质融入新兴节日,才能使新兴节日过得不再流于形式。新兴节日只有抓住了中华民族文化内涵的包容性与独特性,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才能焕发生机,源远流长。

新兴节日要借鉴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深挖节日纪念什么、节日的作用以及如何将节日更好地、持续地发展下去。我们在传承传统文化的过程中,要不断吸取经验,创新新兴节日的性质和特点,从而提高民众的文化自觉,倡导正能量,树立健康文明的社会文化氛围,用传统文化引导的新兴文化潮流,有趣的新兴节日才能走进生活。

3.传统节日和新兴节日内涵的结合

比如,春节期间,人们相互走亲戚,都会反映有节后心理后遗症:“节味淡了”是近年来人们过节的感受。人们似乎已经明显地感受到传统节日渐行渐远,日趋淡薄,还不如过点新兴节日来得有趣。但也有人说,很多人都会觉得随着现代商业社会的发展,金钱至上、个人主义等错误观念的冲击,新兴节日也正面临危机。

我们的节日面临着危机:深度价值缺失。过去节日蕴含着深层次的民族心理,优秀的道德品格,具有深刻的文化意义,但现在却蕴藏诸多商业利益,强行赋予“购物节”“商业节”属性,甚至充斥着欺骗、虚假消费内容,对社会造成一些负面影响。

所以我们要寻求传统节日和新兴节日内涵的结合,找寻节日的意义,使我们的节日焕发生机。那么如何找寻节日的意义呢?

一是家庭基础。面对节日意义的重塑,应从家庭教育入手,以家庭教育作为振兴传统节日和感受新兴节日的基础。父母应从小向孩子灌输中华优秀传统价值理念,比如以孝为先,让孩子从小感受向上向善的节日心理,并根植于内心。

猜你喜欢

全民阅读阅读推广
全民阅读背景下高职学生党员党性修养培养研究
新媒体时代高职大学生践行“全民阅读”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复合型文化场所:实体书店的立体化转变
未成年时期阅读推广研究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阅读推广案例研究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案例分析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研究
做一个全民阅读时代的“悦”读人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实践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