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育在校外科技教育中的实践与探究

2021-10-30程楠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2021年5期
关键词:校外教育全面发展美育

摘  要:校外科技教育作为实施美育的重要载体和基本途径,在立德树人、核心素养培育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以创客兴趣小组为切入点,围绕校外科技教育中融入美育的现状、问题、理念、实践等内容,充分阐述了美育的重要性以及以美育人的特点。该文从构建社会实践活动中的“美育”大课堂维度,推进“美育+互联网”校外科技教育新模式发展维度,以及发挥美育在学生全面发展上的育人功能维度,对其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探究,全方位将美育与校外科技教育有机融合。

关键词:美育;校外教育;校外科技教育;全面发展

中图分类号:G40-0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8502(2021)05-0020-07

作者简介:程楠,北京市东城区崇文青少年科技馆科技教师,中学二级教师,研究方向为科技教育。

一、引言

美育,又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是旨在培养学生认识、爱好和创造美的能力,使之具有美的理想、情操、品格和素养的教育。当今,美育是教育教学和教科研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校外教育是青少年社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校教育的有效补充和拓展;而校外科技教育又是校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外科技教育作为实施美育的重要媒介和基本途径,在立德树人、核心素养培育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校外科技教育的特点突出,包括校内外融合、联系生活实际、内容与时俱进、实践性强等,这些特点使得校外科技教育者可以从多方面开展创新研究,让美育在校外科技教育中发挥最大优势。美育旨在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与乐观向上的品格,帮助学生学会欣赏美好、创造幸福、分享快乐。校外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帮助学生塑造纯真美好的心灵。做好校外科技美育工作,必须以活动目标为依托,突出活动美育优势,凝聚科技活动特色,育德育人,以实用、鲜明、感人的审美形象让学生在愉悦的审美氛围中接受科技文化教育,并亲身体验与感受真善美,从而在多方面将审美教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二、校外科技教育与美育融合的现状与问题

(一)校外科技教育与美育融合的现状

校外科技教育中的美育远不如智育、德育落实发展得完善,不论是从课程资源建设、师资力量配备,还是校外科技教育单位的重视程度等方面来看,美育都是较为欠缺的。目前,在校外科技教育中存在的美育困境,既与社会文化环境、教育思想有关,也因校外科技教育者与家长对美育本质的模糊认识所致。

首先,美育正遭受当今社会文化环境中消极因素的干扰,而美育的力度与这种干扰的强度形成了较大反差。在校外科技教育中,美育的内容和形式相对落后,其作用和效果相对有限,校外科技教育者在一个学期中对美育精心设计所取得的成效有可能在一个假期中就消失殆尽。其次,在校外科技教育中,美育的目的和内容不明确,一般只偏重于对学生艺术鉴赏和艺术创作能力的初步培养,而人文导向的目标感不强烈,造就新型文化品格的目的尚未真正确立。再次,美育的形式也偏于陈旧、单调,现代化科技手段运用不充足,严重影响了美育的实施水平和效果。最后,当前校外科技教育中最突出的问题是如何适应社会的飞速发展和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培养社会建设所需的全面发展的人才。在当前社会大背景下,培养和提高人的素质这一问题显得十分突出,建立人的文化品格尤显急迫;但是,目前校外科技教育中的美育并未对此给予足够的重视,在培养社会所需的人才方面存在着不相适应的情况。

基于美育的现状,国家发布了一系列与美育工作相关的意见和政策。2015年9月15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该文件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目标和政策措施[1]。2020年10月1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这是全面推进新时代学校美育改革发展、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教育体系的纲领性文件。该文件不仅明确了总体要求,还在美育及其育人价值导向、美育课程与教材体系建设、深化美育教学改革、改善美育办学条件等方面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2]。

这些政策使得美育在校外科技教育中得以落地并推行实践,具有创新性、实践性以及可持续发展性。这其中涵盖了具有全球视野的美育理念、具体可行的实施策略、全民共建和社会资源共享,用智能化先进科技服务美育教学,极大地满足了美育在校外科技教育中的发展需求。

(二)校外科技教育与美育融合之问题

目前,在校外科技教育中,美育开展得并不广泛,也不够深入。究其原因,主要体现在:就内容而言,校外科技实践活动的内容与美育的内容结合得不够充分,没有找到共同点,活动内容也不够丰富和多元化,缺乏从内容深度上的挖掘与重构,没有及时将最新的科技成果融入活动中,从而导致学生不能从新视角或用新视野来看待和思考问题,缺乏欣赏美与创造美的能力;就形式而言,校外科技实践活动多注重动手实践,忽略了其他感官对学生审美教育的启发与影响,新媒体手段应用并不普及,而且活动大多是在室内开展,活动地点比较局限,没有充分利用和开发社会公共资源,教学环境与空间对学生美育的引导有所欠缺,导致学生除知识技能的获取外,美学素养未得到较大提升;就方法而言,从事校外科技教学的教师以讲授法和直观演示法为主要教学方法,这些传统的教学方法已不能满足新时代学生的美育需求,活动缺乏趣味性与互动性,教师在调动学生积极性方面效果不理想,学生的参与感和体验感不足,活动无法完成预期的美育目标,这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基于以上现状,本文结合校外科技教育与美育融合的现状、问题、理念、实践等内容,尝试分析美育的必要性及其以美育人的特点,并探索美育在校外科技教育中的未来发展方向。

三、校外科技教育與美育融合之理念

近些年来,校外科技教育已成为青少年打开未知世界的一扇门,越来越多的青少年由此打开了科技的“魔盒”,感受到了科技的魅力。但校外科技教育不仅仅是“技”的培养,它更要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大局观,去优化校外科技教育的结构体系,给神奇的校外科技活动插上艺术的翅膀[3]。学生在获取科学知识、锻炼科技技能的同时,还要培养审美情趣,提升美学素养,学会用美好乐观的态度去解决生活和科学问题。从这一观点来看,将美育融入校外科技教育可以解决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问题。

(一)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首先,校外科技教育坚持德育为先,通过科技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感化学生和激励学生提升自身品德;其次,校外科技教育坚持以人为本,通过科技实践活动影响学生、促进学生人格发展,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再次,校外科技教育坚持以文化、科技发展美育,聚焦全员、全方位和全过程育人,针对学生缺乏审美教育的核心问题,以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和创造美的能力为目标,将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劳育进一步结合,从活动设计、活动方法入手,创新科技实践活动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促进青少年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立德树人”与“以美育人”相结合的教育理念,在新时代校外科技教育实践中相得益彰,必定碰撞出科技智慧的火花。

(二)融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

校外科技教育中的美育应将核心素养融入专业活动和实践活动中,充分发挥校外科技美育的优势,让学生具备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首先,通过活动改革将核心素养融入校外科技教育实践活动中。校外科技教育应基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顶层设计进行活动改革,把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作为活动设计的依据和出发点,进一步明确校外科技实践活动的知识目标与美育目标,加强各阶段、各科技活动的纵向衔接与横向配合。其次,通过活动实践落实核心素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明确了“21世纪应该培养学生什么样的品格与能力”,通过引领和促进校外科技教育者的专业发展,指导他们在实践活动中更好地落实核心素养,改变当前普遍存在的“知识提升”与“生命发展”相分离的现象。最后,通过活动评价践行核心素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检验和评价校外科技教育质量的重要依据。建立基于核心素养的活动评价体系,明确学生完成不同阶段、不同类型科技活动后应达到的要求,把活动的内容要求与美育要求结合起来,可以有力推动核心素养的践行。

四、校外科技教育与美育融合之实践

在校外科技教育中渗透美育精神,需要在教学的多个维度上开拓创新,将“以美育人”的理念渗透到每次活动中,将“享受美好”的生活方式落实到每个学生身上,将“独特审美”的品位体现在每件科技作品上。教师作为引导者,要全身心地投入美育工作中,全方位地为学生提供多种途径去发现身边的美、欣赏不同形态的美、创造独特的美,使学生能够在多姿多彩的世界中不断感受美的熏陶、提高美的认知、收获美的感动。校外科技教育者要不断打造育人品牌,积极推动建立多元化、品牌化、优质化的美育体系,创造出实用性强、可推广学习的“以美育德、以美育人”的新模式。

(一)转变教育观念

普及美育最重要的是摆脱传统的教育观念,改变教师对美育的认知。这主要体现在学生可以充分学习和掌握不同的学科知识,获得更多的实践活动机会,进而促进自身全面发展;同时,在校外科技教育的不同层面融入美育,让学生感受不同学科的美。此外,教师要丰富自身对美育的认知,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在活动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习情况和专业知识技能的提升,而且要在活动的实施中渗透美学专业知识,帮助学生体验美、鉴赏美,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校外科技教育者要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及专业能力,注重多学科融合,通过教研交流、实践学习等方式加深对其他关联学科的认知与理解,将学科融合的理念应用到活动设计中、落实到活动评价上,在活动效果评估上,注重学生专业技能与美学素养的双提升。

例如,在创客制作活动中,结合STEAM教育理念,融合科学、技术、工程、艺术、数学,进行综合教育。首先,学生要绘制作品设计图,要精确计算各个部件的尺寸,使其符合科学原理。其次,学生利用各种工具和材料,动手制作创客作品,在主体作品完成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外观设计和美工改进。最后,经过学生的精心打磨,一件优秀的創客作品完美诞生。在整个活动中,学生锻炼了综合能力,懂得了如何发现美和创造美,提高了自身的美学素养。

再例如,参观中国科技馆时,创客教师可以选取具有美学特点的主题展览或科技作品作为重点参观对象,设计好路线和学习任务单,学生参照任务单边参观边体验,关注科技作品的整体设计和美学理念,在掌握科学原理的基础上提升审美素养,丰富美学认知,开阔美学视野。中国科技馆不定期举办主题展览,特别适合青少年去观摩学习。学生可以在不同主题的展览中寻找具有美学特点的科技作品,从核心原理到结构布局再到外观设计,对其进行多方面的鉴赏研究,感受不同的美学文化与精神,陶冶自身的审美情操。

(二)创设美育氛围

学生的学习活动既能在活动室里进行,也能在社会实践场所进行。因此,活动场所的自然环境也是影响学生美育素养的主要因素之一。这就要求教师在活动场所创设具有专业特色的文化环境,学生可以在专业活动室里感受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专业活动室可以划分不同区域,布置具有技术性和专业特色的装饰设计。例如,在创客活动室内摆放一个书架,为学生提供与创客相关的专业书籍报刊;在活动室内布置一个展示台,集中展示学生的科技创意作品;在活动场地的墙上悬挂海报,专门印一些与创客主题活动相关的作品照片,让学生在创客活动室的每一个区域都能感受到科技之美。

除了在活动场所创设美育氛围外,教师也可以在创客活动中积极地组织学生感受并探讨不同形态的美,让学生在课堂教学美育氛围中快乐学习,提升美学素养。校外科技教师可通过增加活动导入的趣味性、提升活动环节的逻辑性、丰富活动方式的多元性等途径,在校外科技实践活动全过程中营造美育氛围。例如,在学习编程软件时,创客教师可以通过活动设计,将枯燥难懂的编程语言变得让学生易于理解和掌握。在活动内容上,教师可以选取贴近青少年学习和生活的案例,结合青少年的认知规律来激发其学习兴趣。活动内容从易到难,从基础知识到综合实践,教师引导学生分模块学习,逐步掌握各个知识点。在活动设计上,引导学生先进行思路分析,用流程图理清思路,再用程序实现。每个环节均可营造美育氛围,例如,如何将流程图设计得清晰又美观、如何将程序编写得完整又简洁,这都需要学生具备欣赏美与创造美的能力。学生在编程活动中,既能提高编程能力,也能提升审美素养。

如今,社会资源非常丰富,校外科技教师可以充分开发并利用专业实验室的潜能,将专业实验室的科学内容与校外科技实践活动相结合,寻找到共同点与切入点,选取合适的科学知识,让学生亲身体验专业实验室的设备器材。学生在学习科学原理的同时,也能在专业实验室的美育氛围中接受审美教育。例如,在参观北京工业大学物理演示实验室的活动中,学生们依次参观了光学、力学和电磁学实验室,按领域划分的主题实验室让学生感受到了科技的力量与美妙。在光学实验室中,学生们了解了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科学家墨子在《墨经》中记录的世界上最早的光学知识,如光影关系、小孔成像等,学生不仅可以通过亲身实验来学习原理,而且还能感受中华文化自信,传承科学精神与美育精神。在力学实验室中,学生们了解了我国近代“力学之父”钱伟长的伟大成就,体验了多个力学器材设备,在游戏中感受力学原理,在教师的带领下懂得如何欣赏力学作品,从而提高了自身的鉴赏力与审美能力。电磁学实验室是学生们最喜欢的实践基地,其中我国自主研制的磁悬浮列车模型令学生们赞叹不已。无论是科学原理还是产品设计,学生们都能从中获取新知识,在科学这片美丽的沃土上感受科技之美。

(三)开发美育载体

任何一种教育都必须有其载体,正如教材是每一门学科教育的载体一样,美育也必须有自己的载体。审美教育与校外科技教育相互促进,其实更多的是两者相互结合的一种渗透,教师需要在渗透时找到适合的载体。不同的专业技术课程蕴含着不同的美,不同的专业知识也体现着不同的美,学生必须亲自去体验,这需要教师借助载体来引导他们。例如,具备多种功能的机器人就是智能控制之美的载体,DIY作品就是创意手工之美的载体,编程语言就是计算机解决方案之美的载体等。要想在校外科技教育中成功开展美育,教师必须积极地为美育开发载体,帮助学生体验美育,提高自身综合素养。

例如,在创客活动中,学生创作的优秀作品必须借助原材料来表达,这就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审美能力。这时教师可以用科技作品作为美育的载体,在给学生阐述和解读作品时,展示一些相关的创客作品,让学生感受这类科技作品之美。教师还可以给学生留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创客作品不一定非要在活动中完成,学生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去亲身实践和观察,有目的地主动寻找美,逐步提高自身发现美的能力。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对创客作品进行再创造,将实物作品作为表达美的载体,从设计理念到外观造型都可以进行美化提升,让美育精神深入学生内心,渗透到每件创客作品中。创作完成后,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分享自己的创作理念,通过互相交流,学生可以与更多的人分享他们所看到的美和创造的美。

(四)完善美育方法

实施校外科技活动,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教学方法,学生要在活动过程中感受美育、陶冶美學情操更离不开适宜的美育方法。校外科技教师可结合兴趣小组的特点,丰富活动内容,完善美育方法,让学生在活动中享受美感带来的乐趣与魅力。在校外科技教育的美育活动中,教师可通过启发法、讨论法和任务驱动法进行教学,学生可通过探究、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方式完成活动目标,让美育感化每位学生的内心。

例如,在创客制作活动中,教师可在不同的教学环节设计不同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方式中体验不同的收获。任务驱动法是活动中最能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教学策略,学生按照任务单的设计思路,逐一完成每一个小任务。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分组讨论,教师在旁给予具体指导,观察学生的表现,将有代表性的学生观点和行为记录下来,便于对活动进行评估和反思,考察学生的实际获得,让学生在活动中真正感受美的陶冶,提升美学素养。

在创客编程活动中,教师可用图片代替文字说明,让学生一目了然,能轻松读懂描述的内容,从视觉上享受图片带来的美感。具体操作步骤图文并茂,教师利用启发法来讲解程序的编写,便于学生边学边练。针对每次创客活动的内容,教师要选取不同案例作为重点,丰富案例种类,扩大美学范围,在详细的分析和指导下,降低学习难度,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更易理解。在2020年开始的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很多创客活动改为线上形式,丰富教学资源成为教师的核心工作。线上学习资源涵盖所有的案例素材和源文件,教师提供从数量到内容都有更多选择的微课,学生在家就可以进行创客活动,从视觉和听觉等多种感官上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

五、校外科技教育与美育融合之未来发展方向

《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名言》一书中提到,“没有美的教育,就不可能有完整的教育”“培养美好情感和品质是学校教育的起码目标”[4]。在校外科技教育中,美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有助于学生净化心灵、开阔视野、感化内心、提升品位,还有助于为学生建造多姿多彩、积极健康的精神世界与科学世界,使学生在学习科学之余感受美的熏陶与魅力。学生提高审美素养并不是为了将来能成为艺术家,而是在于用美净化心灵,懂得享受生活的乐趣与美好,学会运用美好乐观的态度去解决生活问题与科学问题。青少年只有拥有了美的认知,才能更好地读懂世界、适应世界并创造未来世界。

当今,在校外科技教育工作中美育已成为重要的教育内容。美育工作需要从多方面深入开展,校外科技教育者需要综合运用新的教育观念、先进的软硬件设施、群体力量、新媒体技术等,让学生最终真正提高审美素养,拥有健康美好的心灵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一)构建社会实践活动中的“美育大课堂”

美育不仅存在于校外的小课堂,也存在于社会这个大课堂。校外科技教育工作者要探索并构建具有校外美育、家庭美育、社会美育等科技特色的智能化美育教学体系。促进校外各级各类美育资源与社会发展的互动互联和资源共享,将科技博物馆、美术馆等校外机构打造成为重点的美育场所,如航天博物馆、自然博物馆、科技馆、一些大学专业实验室等都是校外创新教育的重点实践活动场所。在“美育大课堂”中,青少年的文化自信和爱国情怀可以在美好的教育及个人修养中生根发芽,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能够代代相传。

(二)推进“美育+互联网”校外科技教育新模式的发展

我们正处于互联网飞速发展的新时代,校外科技教育者要充分挖掘互联网的新特点与新功能,加快校外科技教育数字化建设,积极探索基于互联网的审美教育,免费为广大青少年提供优质的学习资源,加快缩小不同地域间学生的差距。每位教师都可以将自己的科技实践活动整理成网络学习资料,投放到公共学习平台中,供学生下载使用。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点,自主选择不同类型、不同主题的科技实践活动,从实际生活中发现美,真正感受到活动的乐趣与魅力,提高美的鉴赏力。互联网打破了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让学生可随时随地体验校外实践活动,在以美育人的氛围中完成活动目标,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与美学素养。

(三)发挥美育在学生全面发展中的育人功能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美育在育人功能方面有其独特的方式与魅力。每位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都具有不同的性格与能力。美育作为校外科技教育的途径之一,让学生在以美育人的教育环境中积累知识,逐步提升能力,最终得到身心的全面发展。协同立体的科技美育布局更能满足学生多样化、差异化的美育需求,营造全社会关注美育发展的趋势和学生全面发展的氛围。校外科技教育者需要关注学生之间的差异性以及不同的发展需求,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提高和发展其独特性。在校外科技实践活动中,学生除了获得专业知识外,还要发展综合素养,其中涉及创新、探究、合作、实践、审美等能力的发展,这样他们才能适应当今社会对人才发展多样化的要求。

未来,感知美、欣赏美的能力可以说是一个受过教育的人的基本能力,就像今天一个上过学、读过书的人具备基本的读写能力一样。在校外科技教育中,美育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科研价值。我们可以唱响以美育人的主旋律,团结奋进,全民参与,共同提高全社会的精神文化素养,进一步为塑造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郝平.改进美育教学 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N].中国教育报,2015-10-13(006).

[2] 郭聲健.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一部新时代学校美育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J].美育学刊,2021,12(1):1-7.

[3] 陈敬.青少年校外科技教育改进的六个意见[N].浙江教育报, 2020-11-04(003).

[4] 张万祥,选编.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名言[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8:20-26.

猜你喜欢

校外教育全面发展美育
浅谈美育对特殊儿童的影响
广西高专学前教育专业美育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校外教育管理的几点体会和思考
校外教育中关于生命教育的探讨
如何做好新时期的党政工作
体育教学基本原则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
中美比较视角下的美国校外教育对我国的启示
美育教师
建筑设计创新与可拓思维模式
研究生教育校外创新实践基地运行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