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生命在什么样的河床上奔流?

2021-10-27文|马

出版人 2021年10期
关键词:顾盼之河红梅

文|马 力

王巨成 著

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

出版:2021年7月

定价:28.00元

如果说生命是一条河,它流经之处就是生命的河床,那么河床是自然而然形成的,还是可以选择,甚至是创造的?在世界亿万条河床中,究竟哪一条河床最不负人生只有一次的生命之河呢?读王巨成的儿童长篇三部曲《亲爱的枣树》《远方的红纱巾》和《幸福路》,可以得到些启示。

《亲爱的枣树》的女主人公是8岁的红梅,她初始的生命之水曾被纳入一条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指定的、留有几千年中国女性血迹的老河床。那一年她和大刘庄保长刘忠旺的傻儿子定了亲,从此她要受这条河床的束缚:裹脚,成为小脚女人,14岁时嫁过去,成为来喜一辈子的不花钱的保姆。更可怕的是,日寇进村以后,来喜在逃难中被日寇打死,刘家还要没过门的红梅给来喜披麻戴孝,这等于置红梅于死地。红梅的父母终于认清了老河床的险恶,于是连夜带着红梅逃离大刘庄,挣脱了老河床的束缚。后来,逃到西南大山里的红梅长到14岁时,嫁给了老实本分的小伙子顾福根,日子虽苦,但好歹是人过的日子。红梅的生命之水在贫瘠的河床上可以自由流淌。

几十年后,从红梅所在的后山村到县城有了一条“红梅隧道”,有了它,乡亲们在这条路上步行往返的时间可以由原来的8小时缩短为4小时,“红梅隧道”带给后山村的价值不仅在出行的方便,其经济、文化和精神价值更是不可估量。这条隧道为什么以红梅命名?因为是红梅开凿的,这听起来简直就是天方夜谭,但是红梅却用了15年的时间,用她一家为此付出的巨大牺牲,把不可能变成可能。新时代的“愚公”在打通拦路的大山的同时,也为自己打造了一条崭新的生命河床,奔流在这条河床上的红梅的生命之河闪闪发光。那发出耀眼光芒的不是别的,正是红梅精神!

顾盼盼是红梅的女儿,是《远方的红纱巾》中的主人公。虽说她的童年还在闭塞、落后、贫穷的大山里度过,但是解放以后她已经在后山村读完了小学,当她面临是回家种地,还是继续读初中的选择时,现代文明的春风吹进了大山。刀老师和表哥的殷切期望像两束光照亮了她未来的路,在妈妈的支持下,顾盼盼不怕大山阻隔,毅然决然走上去城镇求学的路。她不仅读完了初中,还读了高中和大学,终于使自己成为新中国需要的有用人才。更可贵的是,当顾盼盼可以在自己幸福的小河床里奔流的时候,传来了刀老师年迈病危的消息,他拉着顾盼盼的手希望她接自己的班,到后山村当小学老师。这对顾盼盼来说是一个严峻的考验。但顾盼盼现在有两种精神动能支撑她作出正确的选择,一是她自己奋斗成功的精神力量;二是红梅精神的鼓舞,以及不忘本的思想。她希望更多的山里孩子能像她一样,走出大山,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于是她抛却了县城中学教导主任的职务,抛却了安逸的生活,宁愿每天往返红梅隧道,也要接刀老师的班。这意味着顾盼盼的生命之河要在一条新的光荣的充满荆棘的河床上流淌,她相信随着时代的发展,那些河床上的荆棘早晚会变成坦途!

《幸福路》的主人公是顾盼盼的女儿陈琪欣,尽管她在蜜罐里长大,却没有多少幸福的感觉。真正让她改变的是重走“红梅隧道”和后山村党支部书记唐幸福加宽、修缮“幸福路”的过程。正当新冠病毒肆虐之际,她爸爸作为医生驰援湖北咸宁,妈妈去后山村接班被疫情阻隔回不了家,照顾生病的奶奶的责任一下子落在她的身上。开始她也抱怨,但是在她为妈妈送口罩重走一隧一路之后,思想受到极大的震动——没有前人的付出,哪有后人的幸福?今天爸爸和妈妈都在为别人的安康幸福打拼,作为“党员”的后代,也应该有自己的责任与担当。陈琪欣决心照顾好奶奶,好好学习。这一转变,表明她已经脱离了以自我为圆心的小河床,进入与时代贯通的大河床,假以时日,她的生命之河会闪射出无愧于时代的光彩。■

猜你喜欢

顾盼之河红梅
顾盼生辉
乌龙姻缘
让书香浸透生命之河
张曼玉 在时间之河中漂流
大运之河
顾盼美人兮
The Application of the Theory of Behaviourism in English Teaching in Senior High School
别告诉我,你最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