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体育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思考与对策

2021-10-25李宗宇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1年11期
关键词:学习兴趣多媒体教学方法

摘要: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是一直以来的重点研究课题,针对我院的大学生这批独特的人群来说,如何推进和完善与其对应的教学体制还任重道远。运用高科技手段—“多媒体”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体育教学方法是提高学生们对体育产生兴趣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方法;学习兴趣

前言

在进入二十一世纪开始,我国开启了高校与企业联合办学模式,民办高等教育也成为了当今社会的重要角色。但有的民办学院以贵族学校办学为基础招收了富裕家庭子女为主的群体。这些学生衣着名牌、吃喝玩乐是他们的主要人生乐趣,学习知识能够改变命运的大道理用在他们身上是丝毫行不通的。这个群体的特点是不守规则;身心懒散;思想活跃。根据他们的特点如何调整教学方法是今后所要研究的主要课题,同时随着时代的变迁,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更应该跟上社会飞速发展的步伐,才能培养出全面发展高素质的人才,并为学生步入社会提供相应的保障。

一、根据学生特点的体育教学改革

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改变了世界;改变了每个人的生

活方式。春季开学伊始体育课网上授课这个史无前例的授课方式在不断地摸索和尝试中就这样匆匆开始了。通过一学期的网上授课,收获的不仅是学生,作为老师也同样学到了新的知识。疫情给了我们一个新的挑战的同时也让我们收获了对教学改革的启发,就是利用多媒体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以提高学生对体育的兴趣来改变当今的大学体育教学模式。

二、体育理论与实践结合教学的步骤初探

1、目前在我民办学院的体育课是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进行选

项的教学体制。但体育课大多还是以往的填鸭式教学,也是实践教学为主,学生的体育理论知识少之甚少。教师的教学方式应该是先传授理论后进行实践。在教学改革中把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有益于体育教学质量的。如:学生通过理论课来了解相关的体育知识为在实践学习中理解和快速掌握技术动作奠定基础;通过体育实践课体会到吃苦耐劳的精神;掌握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运用和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从而保持身体健康等;通过多媒体的新奇教学手段来提高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从而达到提升学生身体健康是体育教学的首要目的。由此可见,课程结构的改革与创新是多么重要。

2、以“多媒体”带动体育教学

依据“因材施教”的原则,体育教学内容应给学生提供恰当的教学手段和学习氛围。利用科技手段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联系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是一个创新点。首先建立教学时段的分类,即采取分段式教学,分为课前、课上和课后。

课前:教师把课堂将要讲授的技术动作的理论知识和动作视频以翻转课堂的方式让学生进行课前准备,同时帮助学生了解身体的各器官功能和在日常生活中锻炼的方法。

课上:讲解学生课前观摩的技术动作;让学生进行实践练习教师纠正错误动作;最后让学生通过大屏幕制作的技术动作考核模块来判定技术动作的通过与否,未通过就再继续练习直至达到要求。

课后:让学生可观看到自己考核技术动作时的视频和观摩下节课新的技术动作。目的是既能反复地把自己和电脑模块的技术动作进行对比找出问题,这样将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兴趣。

3、建立学生体育档案

(1)大多数学生不了解《大学生体育健康标准》中测试项目的作用和意义,也不清楚所强调健康的真正意义,总认为所谓的亚健康、各种疾病对自己年轻的身体来说是很遥远的概念。所以首先运用多媒体给学生建立体育档案尤为重要。从大学入学开始每个学生建立个人的初始健康档案,例如,依据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健康标准》对学生进行入学体质测试,对身体形态、机能和素质方面进行基本评定;以便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

(2)录入学生在每次在课程中所学的技术动作视频,目的是既方便提高和准确地掌握技术动作又能够通过每次的记录可以直观到自己的成长和进步的过程。

(3)制作和建立不同等级的运动处方,让学生根据自己在体育档案中的体质健康状况来查找适合自己的运动锻炼和饮食方法,并定期开设运动处方指导小组,让学生有针对性的进行课外锻炼,以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

4、拓展训练项目融入体育教学

把教学内容加一些游戏性的拓展训练项目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每周的体育课安排一项拓展训练项目,每学期的春天安排一次野外拓展训练等都是调动学生积极性的一种手段。

拓展训练,又称外展训练(Outward bound),原意为一艘小船驶离平静的港湾,义无反顾地投向未知的旅程,去迎接一次次挑战。这种训练起源于二戰期间的英国。当时大西洋商务船队屡遭德国人袭击,许多缺乏经验的年轻海员葬身海底,针对这种情况,汉思等人创办了"阿伯德威海上学校",训练年轻海员在海上的生存能力和船触礁后的生存技巧,使他们的身体和意志都得到锻炼。战争结束后,许多人认为这种训练仍然可以保留。于是拓展训练的独特创意和训练方式逐渐被推广开来。

拓展训练的课程主要由水上、野外和场地三种类型。我们在体育课中主要是采用的是第三种场地课程。拓展训练项目的实施即可减轻心理压力,改善学生心理方面的健康;又可达到互动学习、挑战极限和提高团队意识的目的。以单人、双人和团体的形式循序渐进地进行拓展训练项目。如,起队名、信任背摔、空中单杠、曲径行走、齐眉棍、杀人游戏、孤岛求生、鳄鱼湖、篝火晚会、破冰等等。像“起队名”游戏的特点是游戏鼓励团队从培训之初就要团结起来。目的是鼓励团队成员之间互相沟通,把小组成员团结在一起。

信任背摔游戏的特点是挑战个人极限,兼顾团队协作。目的是攻破心理障碍,坚定信念,激发潜能;换位思考,体会信任与被信任的无穷力量。

还有像破冰游戏的特点是打破人际交往间怀疑、猜忌,就像打破严冬厚厚的冰层。目的是帮助人们变得乐于交往和相互学习,打破陌生人之间的隔膜,消除同事间的积怨。

教师主要是说明模拟情境和项目规则,引导和监督项目进行情况,确保训练效果和学生安全。以上的拓展训练项目,都能够提高学生认识自身的潜能,增强自信心,改善自身形象;克服心理惰性,磨练战胜困难的毅力;启发想象力与创造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认识群体的作用,增进对集体的参与意识与责任心;改善人际关系,学会关心,更为融洽地与群体合作。

结语:独立学院体育课程改革要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以教学结构进行创新为出发点,实施开放式教学。但目前体育教学改革中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的研究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特别是比较年轻的独立学院,其学生的特殊性、复杂性,学生的文化修养和身体素质还需要不断的提升,教师也要不断去探索对症下药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对体育的重视和兴趣,为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健康提供保障,同时也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为新世纪培养更多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万力江:《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理论与实践研究》,NO.4.2011。

[2]陈亚麟:《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探讨》,10JGZ13。

[3]赵德龙、贺春林、李博:《高校体育专业理论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改革与实践》,NO.3.2005。

作者简介:李宗宇,2009毕业于首都体育学院的体育教育硕士研究生,专业是篮球。现在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担任体育老师。

猜你喜欢

学习兴趣多媒体教学方法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基于gitee的皮肤科教学方法研究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方法探析
多媒体情境下培养学生阅读素养的三个维度
多媒体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