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掌握调查研究基本功

2021-10-24李大远

党员干部之友 2021年10期
关键词:真话年轻干部基本功

□ 李大远

韩 潇/图

2021 年9 月1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年轻干部要了解实际,就要掌握调查研究这个基本功。与老一辈相比,年轻干部生逢改革大潮,大多受过系统的高等教育,思维活跃、眼界开阔,拥有想干事的热情与活力,但阅历有限、资历尚浅、历练不足等“能力短板”也显而易见。正所谓“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年轻干部必须提高思想认识,主动练好调查研究“基本功”,肩负起党和人民的期望和重托。

练好听真话的“耳功”。经验告诉我们,大多数人都喜欢听好话,因而大多数人也都喜欢讲好话。但调查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摸准实情,找到问题的症结,然后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为的是更好地做好管理工作,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和产品。因此,调查研究要想达到效果,必须听到真话。年轻干部在开展调研时,要扎实做好准备工作,找准讲真话的人,在座谈、访谈中清晰表明听真话、实话的态度,对于说虚话、套话、空话、假话的发言及时打断,创设合适的情境和条件,让基层干部和群众讲真话、实话。要善于运用恰当的方式方法让人讲真话,比如将一些调研任务委托给第三方智库进行,或者开展田野调查、问卷调查等,尽量多地占有一手信息和材料,扩大调查接触面,多侧面、多层次、多方式听真话,摸准实情。

练好察真情的“腿功”。或许有人认为,在网络时代,沟通交流如此便利,信息渠道如此多元畅通,是不是不必花费那么多时间、精力,俯下身、沉下去搞调查研究。网络信息固然便捷快速,但同时也存在碎片化、鱼龙混杂的缺点。事实上,如果仅仅在电脑屏幕前点点鼠标、浏览网页,极易造成盲人摸象般的误判,落入闭门造车的窠臼,无法掌握“活情况”、发现真问题。聊些家长里短,问问生计日常,年轻干部和群众同坐一条板凳,群众就能感受到温暖,感受到牵挂。另一方面,通过“身入”实际、“心至”群众,群众也才会敞开心扉、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年轻干部也才能在车间码头、田间地头中打捞到最真实的民意,才能对眼下的矛盾心中有数、对百姓的诉求心里有底,提建议、做决策时才能做到有依据、不跑偏。

练好真研究的“脑功”。调查研究,顾名思义,既要“调”,还要“研”。现实中,一些年轻干部以为调查研究就是写篇报告,把研究的功夫用在“材料美化”上,甚至挖空心思求“对仗”、搞“押韵”,写出来的调研报告“好看”但“不好用”,没有灵魂。年轻干部要想形成实际管用的高质量研究成果,就必须费一番“脑功”,下一番“绣花”功夫。要去伪存真,从现场收集得来的材料中分辨出哪些是“二道贩子”夹杂的“私货”,哪些是“群众演员”精心雕琢的“台词”。要去虚取实,对调查得来的第一手资料过一过“筛子”,吹去浮在表面上的“泡沫”,挤一挤“压秤”的“水分”,留下货真价实的“干货”。要去末取本,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进行多层次、多方位、多渠道的分析研究,找到真正的“根”、主要的“源”,进而拿到“真经”、捉到“真凶”。

雨下才知屋漏雨,躬耕方识稼穑艰。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年轻干部一定要想调研、会调研、真调研,让调研真正成为察民情、知民意、解民忧的得力手段。

猜你喜欢

真话年轻干部基本功
背书是写作的基本功
讲真话使人健康
练好“四干”基本功 争当人大出彩人
练好基本功,提升维修能力
年轻干部面对“三重门”
年轻干部要过“一道坎”
真话能走多远(节选)
年轻干部要做到“五个过硬”
参加座谈会的新任职年轻干部
梅兰芳苦练基本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