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珐琅工艺在新中式木门设计中的应用

2021-10-21蒋婷馨许柏鸣

艺术科技 2021年16期
关键词:新中式

蒋婷馨 许柏鸣

摘要:本文以珐琅工艺产品为研究对象,总结其色彩、纹样和工艺特征,提出将珐琅工艺融入新中式木门的设计策略,使得传统工艺在新时期焕发出新光彩,将传统工艺与新中式设计相结合,为人们提供更好的居住空间环境。

关键词:珐琅工艺;新中式;木门设计

中图分类号:TS6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16-0-02

家居行业全屋定制的快速发展,推动木门行业快速变革与发展,传统木门企业也开始在木门的造型、功能、材料、尺寸及加工工艺上进行研究,以期找出差异化的发展策略,突破新中式木门同质化的市场现状,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

珐琅工艺虽是经过商贸传入我国的,但经过多年的发展,逐渐被古代工匠掌握,并汲取了青铜艺术和错金、错银镶嵌艺术,以及陶瓷、织锦、刺绣艺术的精华,形成了富有民族气息的独特艺术风格和独具中国特色的传统工艺。面对传统经典的明清家具市场的式微,将珐琅工艺这一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文化价值观念、思想智慧和实践经验的产物运用于新中式木门的设计,对破除市场同质化现状有着重要的作用。

1 新中式木门发展现状

我国木门行业起步较晚但前景广阔,市场需求与产业规模均在同步扩张。但受困于较低的行业集成度和激烈的市场竞争,木门行业产品同质化严重的问题逐步凸显。在设计上依然囿于以材料为导向的思维,脱离材料的木门不具备明显的新中式风格识别度,也体现不了中国传统文化与精神。此外,在装饰的图案与表现手法上也缺乏创新性。在功能上,木门不囿于风格,一般都具备良好的密封、隔音、保温、防变形功能,十分便利、环保[1]。

2 珐琅工艺产品特征

珐琅是指用石英、长石、硝石和碳酸钠等加上铅、锡的氧化物烧制而成的像釉子的物质,用它涂在金、银、铜制的器物上,经过烧制可形成颜色丰富的釉质表面。以此得到的产品不仅具有防锈的优点,又因为其艳丽的色彩而具有极强的装饰性以及观赏性,从而满足消费者一定的审美需求和精神文化需求。

传统珐琅工艺主要被应用于花瓶、如意、鼻烟壶、鼎式炉等器具中。近年来,随着珐琅工艺研究内容的逐步扩展,在设计应用的研究上,从最初的珠宝首饰领域逐渐拓展到家具、珠宝、鞋包、服饰等多个领域。

2.1 色彩

传统珐琅工艺产品色彩丰富艳丽,流光溢彩,通体繁密的金线与金飾交相辉映。通常以胭脂红、蛋黄及蓝色这些纯正、明快、亮丽的颜色为底,再配以少量的黑、白、绿、紫等[2]。现代珐琅工艺产品则丰富了色系而减少了多重色彩的搭配使用,一般选取蓝、黑、绿等几种颜色中的某一色为底色。其中,因明代景泰年间的蓝釉最为出色和为人熟知,所以现代珐琅产品多为蓝色做底。

2.2 纹样

随着时代的发展,珐琅工艺产品的纹样也呈现多元的趋势,图案题材也出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景象。传统器物纹样多用动物纹样、植物纹样与几何纹样三大类[3],其中元朝的图案题材以盛开的缠枝莲为主,而到了明朝,虽然主要纹饰依然是缠枝莲,但同时也出现了瑞兽纹样,如灵芝仙鹤、龙戏珠和狮戏球等,花卉也从缠枝莲花拓展到折枝菊花、牡丹、梅花以及果实等[4]。明末又发展出了文字与图案相结合的吉祥图案,清朝还出现了仕女人物、山水等较为复杂的纹饰。现代珐琅工艺产品纹样,常单独使用某一传统几何纹样,直接或简化重组后加以运用,如周大福的珐琅传承系列手链[5]。

2.3 工艺

依据具体加工工艺的不同,珐琅工艺可分为掐丝珐琅、錾胎珐琅、画珐琅和透明珐琅等[6]。其中,明中期景泰年间的掐丝珐琅工艺做工精致,最负盛名,因而掐丝珐琅工艺又被称为“景泰蓝”,其制备需经过制胎、掐丝、烧焊、点蓝、烧蓝、磨光、镀金等数十道工艺,也是现在最广为人知的一种珐琅加工工艺,但传统制作工序复杂,导致传统的珐琅工艺产品制造周期漫长且成本高昂。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掐丝珐琅工艺除掐丝、磨光异形需人工操作外,基本上都已经实现了机械化加工,并且一直朝着更精更细的方向发展,这也为珐琅工艺运用于除工艺品外的其他领域提供了基础。

3 珐琅工艺在新中式木门中的应用价值

3.1 丰富了金属的装饰技法与木门色彩

传统中式木门中的金属常见于雕花描金,新中式木门则将金属材质运用于装饰压线或对单块镶板进行几何线性装饰[7]。而传统珐琅工艺产品则为新中式木门中金属元素的装饰表现手法提供了新的思路,即在“金属+图案纹饰+器具”的珐琅工艺产品中,金属不仅可以作为边框线条或单独的零部件存在,还可以通过制造新的色彩装饰模块使得室内环境更加年轻化,并提供了平衡产品中不同属性(线与面、粗与细)金属元素的装饰技法。

3.2 提升产品文化内涵,塑造品牌形象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消费主体的价值切换,使人们从重功能性消费转向重文化性消费,即重视商品中所包含的文化艺术与个人或家庭的需求相一致。而珐琅工艺不仅是一种产品制造工艺,还是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历史价值和精神价值等。传统珐琅工艺产品富贵豪华、精美绝伦,深受达官贵族的青睐,是人们心目中的“国之贵器”。如今,虽然已经不是皇家御用,但它所承载的古代工匠精神、文化分量、民族特性无一不使它成为人们心目中的“艺术之尊”,将它运用于新中式木门设计中可以让消费者感知到新中式木门的工艺品质与文化内涵,有利于塑造新中式品牌形象。

3.3 有利于珐琅工艺的传承与保护

现有珐琅家具产品多以收藏性和观赏性远高于实用价值,脱离了当代审美需求的仿古家具为主。而将珐琅工艺融入新中式木门的设计中,提升珐琅工艺的实用价值,有利于摆脱这种曲高和寡的现状,拉近珐琅工艺与大众之间的情感距离,从而使珐琅工艺在家具行业中重新绽放光彩,获得更加持久的生命力,便于珐琅工艺的传承与保护。

4 珐琅工艺在新中式木门中的应用

4.1 纹样的创新设计

各个时期的纹样都在传承前人的基础上发展出独属于当下的风格,新的纹样与旧的纹样并没有截然不同,而是继承创新的。这样的纹样创新原则是不能被打破的,否则珐琅工艺在应用的时候就会显得无味无情无分量而失去文化价值。因而,将创新纹样融入新中式木门设计中需要借鉴传统,从造型结构、色彩与构图三个方面综合考虑。

首先,对纹样造型结构的设计既要保证一定的民族文化性,又要保证简洁性[8]。常见的纹饰应用方法包括直接参照、夸张变化、抽象、分解和组合四大类。受当下高度的机械化和快节奏生活的影响,人们更倾向于选择简洁的图形来逃避现实中复杂的物欲生活,所以图案复杂烦琐的传统珐琅器纹饰,已经不符合大部分现代人的审美。而在运用夸张、抽象等其他方法时则需保证最终纹样呈现一定的精致度,不能过于粗糙,能让消费者从图案中感受到做工的精细与考究。如2006年李新民所设计的景泰蓝美玉系列瓶,在纹样的选取上仅使用了单一的花鸟元素,并作了抽象的简化处理,在装饰简洁的基础上保留了一定的民族性,色彩明快,更符合当代人的审美。

其次,在色彩上需要兼顾整体室内环境和本身的艺术性。从新中式家居环境整体来看,木门的色彩需要与其余家具色彩相一致或为同一基调,与墙面的色彩相协调[9]。而纹样作为木门的一部分,需要与木门的色彩设计相融合,不能产生刺目的效果,保证主色与配色相匹配。

最后,在构图上需要满足形式美的法则,平衡木门的面积与装饰色块间的大小关系,要做到均衡、调和与统一。

4.2 丰富图案的题材

传统珐琅器的图案题材以皇家的意志和权力为中心,多为歌功颂德、祈福纳寿、国泰民安等主题。而在今日,除古代较优秀的传统题材,如国家昌盛、吉庆祥瑞等被保留外,一些符合现代人审美的新题材,如敦煌题材、佛教典籍等也被逐步开发。

2020年铜师傅推出的千里江山系列家具,选取了北宋画家王希孟献给宋徽宗的鸿篇杰作《千里江山图》为表现题材,通过现代抽象和几何的设计手法简化原画,提炼了山和色两个元素,并调整了原画色彩使之贴近当代人的审美,更加现代时尚。除此之外,二十四节气、京剧脸谱中的生旦净末丑等题材,也可为新中式木门的系列化开发提供思路[10]。题材的丰富不仅能给予消费者更多的选择,也可以实现产品的多样化,深化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

4.3 门墙柜一体化设计

在全屋定制的浪潮中,门墙柜一体化设计已经逐渐成为木门企业迎合定制浪潮的发展新趋势。如梦天木门就将此前的品牌定位为“高档装修,用梦天木门”,配合门墙柜一体化布局升级为“高端定制,即装即住”。

这种一体化定制需求常出现在一些户型受限、不够方正的居家环境中,如业主为了使客厅背景墙更加完整,可能会产生定制隐形门的消费需求。但这类单独定制的模式仅能达到背景墙的色彩一致或对称的效果,在视觉上隐形门与背景墙的分割感依然存在,一方面是定制木门工艺不达标导致门缝过大,另一方面是因为锁具的存在。而珐琅工艺中融合了金属工艺,所以将珐琅工艺融入门墙柜一体化设计时,可以以金属鎖具作为连接点,将其理解为一个具有旋转功能的线性金属装饰部件,此后通过锁具、木门、墙体三者相对关系的延伸,将珐琅工艺与材质整合,这样不仅能降低锁具的存在感,提升门墙柜一体化设计的整体性,还可以增强用户沉浸式体验,营造高颜值、有品质的新中式居住环境。

4.4 提高机械化程度,实现批量生产

大部分珐琅工序已经实现机械化或半机械化,如制胎时可使用滚床代替人工打制66厘米以内的滚边等,但掐丝工序的机械化程度较低。部分厂家为了降低成本会通过烤漆模拟掐丝的触感,制造仿珐琅产品,这样会大大降低珐琅工艺的文化价值与历史价值。因而运用现代科技提高掐丝工序的效率,实现批量生产使其大众化是非常重要的[11]。利用金属3D打印技术快速成型直接制造金属掐丝,不仅提高了纹样的精确化定位,节省了掐丝时间,还可以通过设置喷头出丝的粗细实现金属描边装饰的粗细等。此外,亦可通过电脑雕刻、金属蚀刻和冲压工艺等物理或者化学方法提高掐丝工序效率[12]。

5 结语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精湛的珐琅工艺运用于鼻烟壶、鼎式炉等器具中,成为当时社会背景下的产物,如果依然延续传统的方式而不去拓展珐琅的适用范围,使其融入日常的生活中,那么珐琅工艺最终只能止步于博物馆的藏品,止步于家居角落博古架上的装饰品,止步于一种代表中国文化价值的符号,很难保持其艺术的持久生命力。

将珐琅工艺融入新中式木门的设计中,不仅可以提升新中式木门产品的文化内涵,塑造品牌形象,还有利于丰富金属材料在新中式家具中的装饰表现手法,通过金属的运用增强纹饰的体量感和轮廓感,使整个作品更加流光溢彩和高贵奢华,提高产品的价值。在家具中融入丰富艳丽的色彩,在视觉上提供独具中国传统艺术美感的视觉体验,并减少室内传统新中式居家空间的沉闷感,有利于珐琅工艺的传承与保护。

参考文献:

[1] 许柏鸣.当代中国家具设计路在何方[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7(3):11-13.

[2] 田霖霞,苗艳凤,吕九芳.珐琅彩在现代中式家具设计中的应用[J].家具,2015,36(3):74-78.

[3] 孔春燕.中国传统元素在现代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中的应用[J].工业设计,2020(5):143-144.

[4] 李永兴.元明时期掐丝珐琅器初探[J].故宫博物院院刊,2001(5):87-91.

[5] 马乐.清代珐琅镶嵌家具的装饰图案研究[J].设计,2017(3):23-25.

[6] 何珊珊,祖恩东.几何元素在珐琅工艺首饰中的设计运用[J].大众文艺,2019(17):125-126.

[7] 许枫,许铂鸣.浅谈镶板门分部件的装饰设计方法[J].家具,2014,35(5):31-36.

[8] 雷宜灵,祁忆青.唐草纹样的再设计及其在家具装饰中的研究[J].设计,2021,34(16):28-31.

[9] 姚美松.极简主义理念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应用[J].中国住宅设施,2021(4):91-92.

[10] 周嫣吉,王玮.论传统文化符号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策略[J].家具,2021,42(1):95-99.

[11] 巩志伟.现代审美语境下景泰蓝工艺的创新性研究[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9,2(5):121-122.

[12] 张冬妮.錾胎珐琅如何“年轻化”——现代工艺与设计对錾胎珐琅的传承[J].西部皮革,2020,42(2):6,20.

作者简介:蒋婷馨(1995—),女,安徽铜陵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工业设计工程。

许柏鸣(1962—),男,江苏苏州人,博士,教授,系本文通讯作者,研究方向:家具设计与工程。

猜你喜欢

新中式
浅谈新中式风格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水墨元素在新中式餐饮空间设计中的应用
传统元素与现代空间的共融性探索
服装设计师马艳丽讲述六国领导人“新中式”礼服设计故事
“新中式”景观设计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