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领导干部修身立德的重要论述探析

2021-10-21邱印江王希伟孔新峰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政德私德立德

邱印江 王希伟 孔新峰

[摘 要]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领导干部修身立德的重要论述针对现实问题,立足当代实践,充分汲取了古今优秀思想,凝结了个人修身立德的经验智慧,提出了新时代领导干部修身立德的核心要义、原则要求、主要动力、基本方法、重点环节,指明了实践路径,对于建设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领导干部修身立德的重要论述,既要着眼于党员干部道德修养的提升,又要重视道德行为的践履;既要从修身主体出发,又要重视外在的约束,以个人的修德主动性和外在的制度约束力共同推动道德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领导干部;修身立德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599(2021)05-0005-07

政治路线确定以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党之所以能够实现对党和国家事业的全面领导,能够实现对各个领域各个行业的领导,关键是有一支规模宏大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关键是能够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全面从严治党,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干部队伍,坚持以德为先、德才兼备的选人用人标准进行了深入探索,深化了对党的建设规律、党的执政规律的认识。实现伟大梦想、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都离不开建设伟大工程;而建设伟大工程的重要指向,正是培养造就千千万万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干部。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新的征程上,我们要牢记打铁必须自身硬的道理,……着力建设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干部队伍,……确保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1]“确保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应做到使每一位党员“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特别是使每一位党员干部“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这是因为,“党的干部是党的事业的骨干,是人民的公仆,要做到忠诚干净担当”[2]P48,党选拔干部的首要原则便是“德才兼备、以德为先”[2]P48。早在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即曾指出:“好干部不会自然而然产生。成长为一个好干部,一靠自身努力,二靠组织培养。从干部自身来讲,个人必须努力,这是干部成长的内因,也是决定性因素。”[3]P341由此可见,党的干部“德”的养成,与干部自身修身立德密切相关。习近平总书记历来重视领导干部修身立德问题,认为党员干部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崇德修身,“为政之道,修身为本”[4],要求领导干部立政德,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发表了一系列内涵丰富、意境高远、富有实践性的重要论述,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干部素养与干部成长领域的最新成果,是新时代加强全面从严治党、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领导干部修身立德重要论述的阐发背景与理论渊源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领导干部修身立德的重要论述,深刻回答了党员干部为何修身立德、成什么人立什么德、如何修身立德的一系列问题,是新时代党员干部加强自身党性修养、涵养为政之德、践行初心使命的行动指南。

(一)针对当前干部队伍道德建设存在的一系列问题的深入思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国家要出问题主要出在共产党内,我们党要出问题主要出在干部身上”[5],“现在干部出问题,主要是出在‘德上、出在党性薄弱上”[6]。我们党长期执政,“党员干部中容易出现承平日久、精神懈怠的心态”[7]。有的党员干部理想信念缺失,政治信仰不坚定,对马克思主义做不到真信真懂真用;有的政治意识不强,站位低,觉悟不高,缺乏政治定力;有的宗旨意识淡薄,脱离群众,失职渎职,漠视人民群众利益;有的搞结党营私,拉帮结派,团团伙伙,搞小山头,拉小圈子,一门心思钻营权力;有的私德败坏,生活腐化、铺张浪费、奢靡无度,情趣低俗,纵情于声色犬马;有的不思进取,庸政懒政混日子,患得患失,不敢担当却贪图名利、享受,等等。这些道德修养滑坡问题严重影响党的形象和威信。只有不断地加强修身立德,涵养党性修养,才能有能力应对当前面临的复杂局势,经受住各种考验,应对各种危险,增强长期执政的能力。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在历史的长河中,那些帝国的崩溃、王朝的覆灭、执政党的下台,无不与其当政者不立德、不修德、不践德有关,无不与其当权者作风不正、腐败盛行、丧失人心相关联。”[8]当前干部队伍存在的道德失范问题,构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领导干部修身立德重要论述的逻辑起点。

(二)立足于新時代管党治党的伟大实践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期以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倾力谋划,在加强党的建设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方略,提出一系列管党治党的方针政策,并作出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战略部署。先后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等。我们党根据形势变化,修改了《中国共产党章程》,先后出台了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党政领导干部考核工作条例》等规范性文件,从实践上、制度上积累了加强党的建设的经验智慧。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修身智慧以及党的历代领导人的修身思想提供了深厚的理论基础

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蕴含着丰富的修身思想,尤其是儒家对修身比较重视,《大学》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进阶,《论语》提出“为政以德”和修养成为君子的修身思想,以及“政者正也”“厚德载物”“民贵君轻”“博施济众”“修己安人”的思想,都蕴含着修身立德智慧,是党员干部修身养性、涵育政德的重要思想源泉。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对传统修身思想的继承和弘扬。他指出:“中华民族是一个高度注重克己修身的民族,在这方面我们的祖先留下了大量宝贵的思想遗产。”[9]他多次在讲话和著作中引用传统经典语句阐述修身思想,《之江新语》共引用21条儒家经典语句,《习近平用典》两辑中的“修身篇”共引用古代经典语句29条,其中出自儒家的有13条,而且还明确要求党员干部“要通过研读优秀传统文化书籍,吸收前人在修身处事、治国理政等方面的智慧和经验,养浩然之气,塑高尚人格,不断提高人文素养和精神境界”[10]P125

党的历代领导人都非常重视党员干部修身立德。毛泽东重视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指出:“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11]P526,号召党员干部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11]P660,要求“惩办贪官污吏,实现廉洁政治”[12]P1064,并提出“两个务必”,提醒党员干部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艰苦奋斗的作风。刘少奇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中阐明了共产党员要有坚定的无产阶级立场,唯物主义者的修养不能脱离实践,要用马列主义的方法来修养。邓小平要求干部以身作则,在端正党性问题上作全党的表率,提出“要教育全党发扬大公无私、服从大局、艰苦奋斗、廉洁奉公的精神,坚持共产主义思想和共产主义道德”[13]P367,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好干部。江泽民针对部分干部道德素养不高、贪腐问题频发等现象,提出“领导干部必须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还必须讲修养、讲道德、讲廉耻”[14]P713,并明确了“以德治国”的方略以及法治和德治相结合的国家治理方式。胡锦涛要求党员干部“自觉端正自己的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生活作风,切实做到为民、务实、清廉”[15]P106,有针对性地提出“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要求党员干部“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16]P401

(四)凝结了习近平个人修身立德的经验智慧

习近平青年时期和早期从政时期就非常重视修身立德。在梁家河时期,习近平就“给自己定了一个座右铭,先从修身开始”[17]。那时的习近平不仅立下了远大的志向,也经受了基层实践的锤炼,并树立了为人民做实事的人生目标和信念。在正定时期,习近平将《论语》中的“周而不比,和而不同”视为自己做人处事的原则[18]P221,而且作为县委书记,在“勤”和“俭”方面都发挥了模范带头作用。在福建期间,习近平对自己的要求一如既往的严格,做到了“打铁自身硬”[19]P277。在浙江期间,习近平通过《浙江日报》“之江新语”专栏,在《多读书,修政德》《要“干事”,更要“干净”》《做人与做官》《生活情趣非小事》等多篇文章中阐发了党员干部修身立德的重要性。习近平总书记对领导干部修身立德的重视是一以贯之的,而且做到了以身作则。

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领导干部修身立德重要论述的科学内涵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讲话中谈到干部修身立德的重要性。2013年11月,在山东曲阜提出“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的重要论断;2014年5月,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对青年学子提出“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的要求,同时提出“核心价值观就是大德”的观念;2015年12月提出“对领导干部而言,党性就是最大的德”[6]。2018年,他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重庆代表团审议时明确提出:“领导干部要講政德。政德是整个社会道德建设的风向标。立政德,就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对修身立德“立什么德”的问题作了系统的回答和阐释,明确了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宗旨意识、提升个人修养的政德内涵,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关于领导干部修身立德的重要论述,为党员干部修身立德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一)核心要义是立政德

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统一于修身立德的全过程。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党员干部要“立政德”,并明确了政德具体是“大德、公德、私德”,从理想信念到宗旨意识再到个人修养三个层面阐释了政德的基本内涵,并用了“明、守、严”三个关键词表明了彰明德性、守住责任和严于律己的要求。其中,明大德是根本,守公德是关键,严私德是基础,大德是管方向的,没有大德,公德和私德将无所适从;公德是践行大德和提升私德的关键场域和具体体现;私德是践行大德和公德的基础,没有私德的修养,大德和公德必将如大厦之将倾,三者相辅相成,统一于修身立德全过程,共同成为党员干部涵养德性、修习政德的有力支撑。[20]

理想信念具有根本性意义,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就会在乱云飞渡的复杂环境中迷失方向、在泰山压顶的巨大压力下退缩逃避、在糖衣炮弹的轮番轰炸下缴械投降。”[21]在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馆,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地指出,红军付出那么大的牺牲还没有溃散,“靠的是什么?靠的正是理想信念的力量!”“为什么中国革命在别人看来是不可能成功的情况下居然成功了?成功的奥秘就在这里。”“我们对实现下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应该抱有这样的必胜信念。”[22]铸牢理想信念就要突出党的政治建设,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对党忠诚,永葆政治本色。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党的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是我们共和国的坚实根基,是我们强党兴国的根本所在。我们党来自于人民,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23]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考察时强调,“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24]党员干部要站稳人民立场,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切实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作为奋斗目标。党员干部的私德并不仅仅是个人的事,而是关系到干部队伍的整体形象,是确保党员干部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基础。严私德要加强廉洁自律,严于家风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廉洁自律是共产党人为官从政的底线。……要始终严格要求自己,把好权力关、金钱关、美色关,做到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坦坦荡荡为官。”[25]P148“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做廉洁自律、廉洁用权、廉洁齐家的模范。”[26]要做到慎独慎初慎微,抓好家风建设,谨防被身边人拉下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学史崇德“一要崇尚对党忠诚的大德”“二要崇尚造福人民的公德”“三要崇尚严于律己的品德”,[27]进一步深化了“大德、公德、私德”的内涵。“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三者统一于党员干部立政德全过程,为党员干部修身立德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更加明确的要求。

(二)原则要求是严实结合

修身立德要坚持从严从实、严实结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级领导干部要树立和发扬好的作风,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这既是对领导干部修身的具体要求,又是基本原则。党员干部修身立德,首在严字,重在实字。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是党的建设的鲜明主题,体现了党中央加强党员干部队伍作风建设的坚强决心。全面从严治党的关键是从严管理干部,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共提到“严”字98次,并明确指出:“我们现在对党员、干部的要求是不是过严了?答案是否定的。……现在的主要倾向不是严了,而是失之于宽、失之于软,不存在严过头的问题”[28]。他强调要“坚持从严教育、从严管理、从严监督,把从严管理干部贯彻落实到干部队伍建设全过程”[29]。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年轻干部“要自觉加强政治历练,接受严格的党内政治生活淬炼”[30]。党员干部修身立德要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做到谋事实、创业实、做人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坚持真抓实干、狠抓落实,一切工作都要往实里做、做出实效,不好高骛远,不脱离实际。……要把做老實人、说老实话、干老实事作为人生信条。”[31]这就要求党员干部修身立德要实实在在,不能做“两面人”。要将涵养政德的成效融入干事创业中,让老百姓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感到干部队伍精气神明显的提升。

(三)主要动力是自律和他律

修身立德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涵育政德的动力来自于修身主体的自律以及组织和制度的他律。修身立德首先是个人的事,要有“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的态度,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做到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教育、自我养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做到自身正、自身净、自身硬,才能确保既想干事、能干事,又干成事、不出事。”[31]党员干部要时常自我检视、自我净化、自我革新、自我提高。没有自律,也就谈不上道德的自我养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人廉洁自律不过关,做人就没有骨气,做事就没有硬气,这是千古不变的道理。一个人的清正廉明,从根本上讲不能完全靠外部约束,而要靠自觉自律。”[32]

自律还需要他律的配合和保障。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党员干部对照党章党规标准规范个人言行,充分认识到组织和制度在帮助党员干部修身立德上的积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成长为一个好干部,一靠自身努力,二靠组织培养。”[33]P416党组织是干部锤炼自我的“大熔炉”,要做好管理和监督,及时发现苗头性问题,指出缺点措施,给予鞭策鼓励,选拔德才兼备的干部。制度是规范党员干部修身立德的硬约束。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内法规体系逐渐完备,出台了《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等一系列条例和准则,成为规范党员干部修身立德的他律来源,成为涵育政德的“高压线”。

(四)基本方法是知行合一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党员干部修身立德必须做到知行合一。《尚书》曰:“非知之艰,行之惟艰。”[34]P138知与行的统一并不是轻松的。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指出了修身立德的基本方法,“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须要彻根彻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35]P84-85。因此,必须抓住知和行两个关键,遵循党员干部道德养成的一般规律,以知促行,以行促知。

党员干部的道德水平并不会随着党龄的积累、职务的升迁而自然提高,他们的政德养成遵循着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的一般规律,道德的建立和水平的提升也具有反复性和渐进性的特点,必须提高修身主体的自我认知和对道德的实践。习近平总书记曾勉励青年学子:“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于实处用力,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36],对青年干部提出“要牢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道理,坚持知行合一、真抓实干,做实干家。……要做起而行之的行动者、不做坐而论道的清谈客”[4]的要求。坚持知行合一,方能在实践中深化道德认知、提升道德自觉,践行为政之德。

(五)重点环节是抓关键少数

促进党员干部修身立德,提升干部队伍素质,加强全面从严治党,基础在全面,要做到全覆盖、全过程、全方位,但同时也要抓住关键少数。2015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关键少数”的概念,并指出,“领导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少数”[37],“从严治党,关键是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38]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党内,谁有资格犯大错误?我看还是高级干部。”[39]“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领导干部作风如何,对党风政风乃至整个社会风气具有重要影响。抓作风建设,首先要从中央政治局做起。”[40]“营造良好从政环境,要从各级领导干部首先是高级干部做起。领导干部要坚守正道、弘扬正气,坚持以信念、人格、实干立身。”[41]这些论述,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善于抓重点的工作作风和思路。各级干部尤其是高级干部在工作中具有“领头羊”作用,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备受关注,在作风建设、涵育政德方面能够发挥“头雁效应”。孔子说:“子帅以正,孰敢不正”[42]P127,“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42]P134。强调的正是作为“关键少数”的领导干部的引领示范作用。2021年3月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的意见》为抓住“关键少数”的作风建设作了制度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领导干部修身立德的重要论述继承了历史上优秀的修身思想,来自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既明确了修身立德具体内容,又指出了修身立德的动力依据和基本方法,内容全面,重点突出,具有全面性、实践性、科学性、实效性的鲜明特征。

三、在实践中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领导干部修身立德的重要论述

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领导干部修身立德的重要论述既着眼于党员干部道德的提升,又重视道德的践履。党员干部政德的实践既要从修身主体出发,又要重视外在的约束,以个人的修德主动性和外在的制度约束力共同推动道德的践履。

(一)学以修身

《论语》开篇便是“学而时习之”[42]P1,苏东坡诗云:“腹有诗书气自华”,正如习近平在浙江主政时期所说:“要修炼道德操守,提升从政道德境界,最好的途径就是加强学习,读书修德,并知行合一,付诸实践”。“使读书学习成为改造思想、加强修养的主要途径,成为净化灵魂、培养高尚情操的有效手段。”[43]P175

涵养政德、锤炼党性建立在不断学习的基础之上。党员干部要将学习当作终生的事情,要有持之以恒的韧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级领导干部要勤于学、敏于思,坚持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以学益智,以学修身,以学增才。”[44]领导干部要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读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著作,汲取理论营养,奠定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党性修养;读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以史为鉴,从党史中赓续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从历史中汲取丰富的修身智慧;读古今中外优秀传统文化书籍,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读书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辛苦的过程,党员干部要持之以恒、与时俱进,通过读书学习构建稳固的道德大厦。

(二)慎独慎微

修身践德,必须做到慎独慎微、洁身自好。儒家将“慎独”视为修身立德的重要环节,提出“君子必慎其独也”[45]P198的修德践德路径。慎独慎微就是要求党员干部在独处时、细微处依然能够保持清醒的政治定力和清正廉洁的思想作风。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惩处了一批腐败分子,其中不乏身居高位之人,他们在台上时义正词严,在台下却甘于堕落,这种“两面人”作派是道德虚伪性的表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自律关键是在私底下、无人时、细微处能否做到慎独慎微,始终心存敬畏、手握戒尺,增强政治定力、纪律定力、道德定力、抵腐定力。”[46]“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慎独慎微是锤炼政德修养的“第一道防线”,最考验人的道德定力和修养境界。纵观那些因贪腐落马的官员,无不从细微处、无人时开始,无数事实证明,小节不拘,则大德有亏;独处不慎,则祸乱自招。坚持慎独慎微,才能坚守道德底线,保持正确方向,避免在贪腐的路上万劫不复,进而才能牢记职责使命,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之中。

(三)制度保障

制度是确保党员干部为政之德落实落地的刚性约束,是思想建党的深化和巩固,具有根本性、稳定性、长期性的特点和效应。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在制度建党方面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把握党的建设规律,深化了制度建党的领域和体系,在用制度规范党性和作风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28]的重要论断,并指出要“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同向发力”[47]。近年来,党内法规体系不断健全,构建了以党章为核心的党内法规体系。先后出台一系列党内法规,从组织培养、全面监督、纪律约束、选人用人等方面,全方位、体系化构建了党员干部政德修养的法规大厦,筑牢了规范修身立德的长河大堤,使加强党的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四)考核激励

考核是加强全面从严治党、激励干部担当作为、促进事业发展的重要抓手。为政之要,唯在得人;得人之要,重在德行。自古以来,在对官员进行考核时,“德”都是重要的考核标准。北宋历史学家司马光认为,“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48]P4这说明德是评价官员的第一标准。在日常评价考核干部设计的五要素即“德、能、勤、绩、廉”中,党员干部首先要做到有德。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将考核视为激发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激情的指挥棒、风向标和助推器。201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党政领导干部考核工作条例》,在考核内容、考核方式、结果运用上进行了一系列创新,将“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事业为上、公道正派;注重实绩、群众公认”视为重要考核内容,全面考核领导干部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行,重点了解坚守忠诚老实、公道正派、实事求是、清正廉洁等价值观情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严把德才标准”“把好政治关”“看政治忠诚,看政治定力,看政治担当,看政治能力,看政治自律”“坚持公正用人”“把敢不敢扛事、愿不愿做事、能不能干事作为识别干部、评判优劣、奖惩升降的重要标准”[29],最大程度上调动了廣大干部讲政德、重担当以及干事创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呈现出让有德者有“得”、有为者有位、为担当者担当的良好局面。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1-07-02.

[2]中国共产党章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4]新华社.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 在常学常新中加强理论修养 在知行合一中主动担当作为[J].党建,2019(3).

[5]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10-09.

[6]习近平.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求是,2016(9).

[7]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J].求是,2021(7).

[8]习近平.领导干部要带头树立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J].党建研究,2007(5).

[9]习近平.领导干部要认认真真学习 老老实实做人 干干净净干事[N].学习时报,2008-05-26.

[10]习近平党校十九讲[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4.

[11]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2]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3]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14]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

[15]胡锦涛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1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

[17]朱永新.新时代 新人才 新要求[N].学习时报,2019-08-02.

[18]中央党校采访实录编辑室.习近平在正定[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9.

[19]中央党校采访实录编辑室.习近平在福建:上[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21.

[20]向贤彪.明大德 守公德 严私德[N].中国纪检监察报,2018-03-16.

[21]习近平.总结党的历史经验 加强党的政治建设[J].求是,2021(16).

[22]《求是》杂志编辑部.红色江山永不变色[J].求是,2021(10).

[23]习近平.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求是,2019(13).

[24]新华社.习近平在广西考察时强调 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凝心聚力担当实干 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J].党建,2021(5).

[25]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26]习近平.增强推进党的政治建设的自觉性和坚定性[J].求是,2019(14).

[27]新华社.习近平在青海考察时强调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深化改革开放 深入推进青藏高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N].人民日报,2021-06-10.

[28]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10-09.

[29]习近平.努力造就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J].求是,2019(2).

[30]新华社.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 立志做党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忠实传人 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奋勇争先建功立业[N].中国青年报,2021-03-02.

[31]习近平.在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求是,2019(21).

[32]习近平.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要一以贯之[J].求是,2019(19).

[3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34]李民,王健.尚书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35]王阳明全集: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36]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5-05.

[37]习近平.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上的讲话[J].求是,2020(13).

[38]瞿芃.锻造坚强领导核心——习近平总书记两会期间关于全面从严治党重要论述引热议[N].中国纪检监察报,2015-03-15.

[39]姜洁.高级干部,从严治党要带头[N].人民日报,2016-11-15.

[40]新华社.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 审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有关规定 分析研究二〇一三年经济工作[N].人民日报,2012-12-05.

[41]新华社.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营造良好从政环境要从各级领导干部首先是高级干部做起[N].中国青年报,2014-07-01.

[42]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9.

[43]习近平.之江新语[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

[44]习近平.第四批全国干部学习培训教材《序言》[N].人民日报,2015-02-28.

[45]杨逢彬,欧阳祯人.论语、大学、中庸译注[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

[46]姜洁.以解决突出问题为突破口和主抓手 推动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落到实处[N].人民日报,2017-02-14.

[47]习近平.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当代广西,2018(19).

[48]司马光.资治通鉴:第一册[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6.

An Analysis of 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s Important Discourse on the Leading Cadres Cultivating Moral Character in the New Era

QIU Yin-jiang1 WANG Xi-wei2 KONG Xin-feng3

(1.Jining Academy of Political Morality Education,Qufu 273100,Shandong,China;

2.Political Morality Education Center of Qufu City,Qufu 273100,Shandong,China;

3.Academy of State Governance,Shandong University,Qingdao 266237,Shandong,China)

Abstract: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s important discourse on the leading cadres cultivating moral character in the new era,aiming at the practical problems and based upon the contemporary practice,has sufficiently absorbed the excellent elements of ancient and modern thoughts,contained his own experience and wisdom in cultivating moral character,brought forward the core connotation,principles and requirements,main driving forces,basic methods and key points of leading cadres cultivating moral character in the new era,and figured out the practical path,being an important guide for building a high-quality team of leading cadres with loyalty,integrity and sense of responsibility.To deeply carry through 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s important discourse on the leading cadres cultivating moral character in the new era,we should not only eye on the improvement of party member cadres moral character,but also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practice of moral behavior.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both the subject and the external constraints,and the subjects initiative in cultivating moral character and the external constraints of institutions can jointly advance the morality of leading cadres.

Key words:Xi Jinping Thought on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for a New Era;leading cadre;cultivating moral character

(責任编辑:朱文鸿)

[收稿日期]2021-08-26

[作者简介]邱印江(1970—),男,山东兖州人,博士,济宁干部政德教育学院党委委员、纪委书记,研究方向为干部政德教育、传统文化;王希伟(1984—),男,山东单县人,山东省曲阜市干部政德教育中心教研科科长,研究方向为干部政德教育、传统文化。孔新峰(1980—),男,山东曲阜人,博士,山东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济宁市儒学尼山学者,研究方向为政治伦理、中国政治。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0年济宁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项目重点课题“儒家修身思想与新时代党员党性修养研究”(项目编号:20JSGXCIK1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政德私德立德
Stories about labor education家校劳动,立德树人
谈初中化学教育的立德树人
以私德的培育促公德的成长
巧化课堂意外 践行立德树人
例谈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立德教育
为党员干部建立“政德健康晴雨表”?
私德教育
干部政德重在落地
“公德”与“私德”
昭化区探索建立基层政德评价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