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康复训练结合中医按摩治疗对脑卒中偏瘫痉挛的影响

2021-10-21伍先晖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1年10期

摘要:目的:研究脑卒中偏瘫痉挛患者选择康复训练联合中医按摩治疗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7年1月-2019年1月期间诊治的120例脑卒中偏瘫痉挛患者作为对象开展研究工作,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在研究期间选择现代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患者将此作为基础联合中医按摩治疗。医护人员比对两组患者病情治疗效率肢体运动评分和生活能力评分。结果:将对照组患者所得病情治疗效率、肢体运动评分和生活能力评分数据做对照参考,观察组患者有着非常显著的优势,P<0.05。结论:脑卒中偏瘫痉挛患者选择现代康复训练联合传统中医按摩治疗能够提高自身病情效率,改善肢体运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该治疗方法应该推广应用。

关键词:现代康复训练;中医按摩治疗;脑卒中偏瘫痉挛

【中图分类号】R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10--01

脑卒中偏瘫是脑血管疾病,该病情具备致残率高、发病率高的特点,患者在康复过程中出现偏瘫痉挛的症状十分常见,如果不能够进行对症处理,将会影响其运动功能降低生活质量。有研究报道提出现代康复训练结合中医按摩治疗能够提高脑卒中偏瘫性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了对此进行研究分析,并促进脑卒中偏瘫痉挛患者的病情康复,本文选择120例患者作为对象开展如下研究工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7年1月-2019年1月期间诊治的120例脑卒中偏瘫痉挛患者作为对象开展研究工作,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患者。对照组中男性患者有32例、女性患者有28例,年龄均值(67.63±3.06)岁,最小年龄60岁,最大年龄75岁;观察组中男性患者有30例、女性患者有30例,年龄均值(66.96±3.16)岁,最小年龄61岁,最大年龄73岁,P>0.05,分组数据差异不具备统计意义。

1.2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在研究期间选择现代康复训练。医护人员指导患者参与现代康复训练,选择作业疗法结合物理疗法的方式,以患者神经功能评分缺损程度为依据,康复初期选择物理疗法进行治疗,逐渐的增加作业疗法,以患者病情发展情况为依据选择两种联方法联合使用。训练内容分为急性期和恢复期。急性期医护人员应该引导患者进行关节被动训练,以及良性肢体摆放等训练。恢复期指导其进行移动训练、翻身起坐训练、肢体主动训练、被动训练、步行以及日常生活训练等。除此之外,帮助患者熟悉康复设备仪器的使用。在训练期间主要引导患者做手指屈伸以及上肢活动和下肢痉挛抑制训练。同时,根据患者自身情况适当的做踝关节背屈训练,提出以患者痉挛具体情况为依据,为其制定个体化训练计划。

1.2.2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在研究过程中将对照组治疗方法作为依据,联合中医按摩治疗。医护人员在患者两侧脊柱先施按法,主要穴位为肝腧、肾腧、膈腧、胆腧、天宗,遵循由上而下的原则按摩两次。选择滚法按摩,从上至股部、臀部以及小腿后部,重点部位为跟腱部、委中、环跳和腰椎两侧。四肢选择魔法按摩逐渐改为揉法按摩,从肢体远端开始,逐渐推向近端,上肢的重点按摩部位为合谷、手三里、阳谷、阳溪、阳池、大陵、尺泽、曲池、肩贞、肩髃、缺盆等。下肢重点按摩穴位为解溪、昆仑、太溪、承山、委中、血海、阳陵泉、足三里、风市、居嫪、环跳、气冲,按摩手法应平稳,且具备刺激性作用。最后,选择缓解舒筋法按摩,医护人员手部沿着痉挛肌走向进行反复的按揉。治疗一个月为一疗程,治疗结束后,医护人员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评价。

1.3观察指标

医护人员选择Barthel指数量表,对患者生活能力进行检测,所得分值和治疗效果为正相关;

选择Fugl-Meyer 量表,对两组患者肢体运动情况进行评分,所得分值和治疗效果为正相关。

患者临床症状消失且肢体功能完全恢复为显效治疗,患者临床症状得到了显著的改善,且肢体功能逐渐恢复为好转,患者临床症状未见好转,甚至出现恶化为无效治疗。

1.4统计方法

资料处理采用 SPSS20.0统计软件包对本研究的相关资料进行处理。测量数据用(s±x)表示,采用 t检驗;计数数据用(%)表示,采用X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比对分析

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5.00%),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2.33%),将对照组患者所得数据做对照参考,观察组患者有非常显著的优势,P<0.05,数据详细比对分析见表1。

2.2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肢体运动评分与生活能力比对分析

对照组患者的肢体运动评分与生活能力评分分别为(48.63±10.32)分、(43.94±10.19)分,观察组患者的肢体运动评分与生活能力评分分别为(56.63±12.06)分、(55.16±11.06)分,将对照组患者所得数据做对照参考,观察组患者有非常显著的优势,P<0.05,数据详细比对分析见表2。

3讨论

脑卒中病情发作几率高,死亡率高且致残率高,严重影响了人类的生命健康和安全。近些年,我国学者提出脑卒中偏瘫患者应用康复训练对其日常行为能力运动感知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提出脑卒中患者出现运动功能障碍是因为中枢神经系统受到破坏,抑制了翻正反射、平衡反射等高级运动技能,皮层无法调节控制低位中枢,干扰了正常的运动传导,致使患者行为活动出现异常。本文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5.00%),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2.33%);对照组患者的肢体运动评分与生活能力评分分别为(48.63±10.32)分、(43.94±10.19)分,观察组患者的肢体运动评分与生活能力评分分别为(56.63±12.06)分、(55.16±11.06)分。将对照组患者所得病情治疗效率、肢体运动评分和生活能力评分数据做对照参考,观察组患者有着非常显著的优势,P<0.05。

综上,脑卒中偏瘫痉挛患者选择现代康复训练联合传统中医按摩治疗能够提高自身病情效率,改善肢体运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该治疗方法应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吕慧淼,吴非泽,王嘉麟.“形神并调”针法联合康复训练对缺血性脑卒中痉挛性偏瘫患者康复的影响[J].中医药导报,2021,27(07):109-113.

[2]王超,牛德旺,吴文波.重复外周磁刺激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上下肢痉挛、运动功能的影响[J].医学理论与实践,2021,34(12):2152-2153.

[3]朱金妹,庄任,何俊,丁渝权,蒋玲龙.针刺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偏瘫上肢痉挛的Meta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21,19(11):1892-1898.

[4]刘延顺.中医按摩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痉挛状态的临床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1):168-169.

[5]张波.康复训练结合中医按摩治疗脑卒中偏瘫痉挛状态的疗效观察[J].大医生,2018,3(10):57-58.

[6]潘伟,张莉彬.康复推拿疗法对脑卒中偏瘫痉挛患者的康复治疗效果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7,8(25):93-95.

作者简介:伍先晖(1977-06), 男,汉族,广西柳州市人,本科,主治医师 柳州市柳江区人民医院    研究方向:主要从事康复临床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