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2021-10-21路艳霞

学周刊 2021年31期
关键词:问题导学法初中数学现状

路艳霞

摘 要:到了中学,数学是一门很难学习的学科,不仅考验着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还考验着学生的学习能力。中学数学难度陡增,学习任务安排紧凑,使得学生在数学学习上的两极分化现象越来越严重。而问题导学法的模式可以帮助学生由浅入深地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本文将简要分析目前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消极现象,进而结合问题导学法提出解决措施。

关键词:问题导学法;初中数学;教学模式;现状;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1)31-010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31.050

要提出数学教学的改进措施,首先要了解初中数学课堂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进行反思与改善。而采用问题导学法的教学模式开展教学活动可以更好地巩固学生基础,提高学生个人数学能力与水平。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学生反映出来的实际情况,帮助学生提高数学学习效率。

一、中学阶段学生数学学习现状与问题

中学阶段学生表现出的问题是他们不能及时适应该学段的学习。中学数学难度逐渐加大,需要学生在小学时期就要具备良好的数学基础以及灵活的逻辑思维与抽象思维。一方面,到了中学,学习节奏逐渐加快,在课堂上一节课学习的内容更多,需要学生有较强的理解能力与消化能力。学生在课堂上要尽量保持高度集中,这也是对学生自身学习能力的考验。另一方面,在学习方式上,小学时期学生更多的是跟随教师的思路与讲解步骤进行学习,学生自我思考的时间较少,难以建立学生自身学习数学的学习方式。而到了中学,需要学生进行独立学习与思考的环节有很多,部分学生由于缺少教师引导,难以完成这部分的学习,从而导致数学学习整体质量不高。然而,还有这样一种现象就是一些学生可以较好地适应中学数学学习,在课堂上也十分专注,可以紧跟教师的思路进行学习,在课后用大量练习进行巩固,但是在考试过程中的表现并不理想。这一类学生学习数学的方式是通过机械性地做题来提升数学学习能力,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大量数学题可以确保学生的数学基础得到巩固,但学生如果缺少从中提炼、思考的能力,在实际考试中会缺少灵活运用的能力,沒有在大量习题练习中总结出学习方法与规律,使得知识都是“死知识”。这样的数学学习方式需要教师做出积极引导,改善这样的学习状况。此外,一些学生的数学学习过于依赖教师,需要教师不停地讲解与引导,课后学习中不能科学地规划自己的学习内容,就会出现错过的题还是会错,但教师一讲又懂的情况。这也是没有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积极思考与反思带来的结果,学生的这些学习现状都值得引起教师注意。

二、问题导学法教学模式的积极意义

(一)教学方式上的创新

问题导学法教学的重点在于从引入问题开始一步步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增加学生的自我思考时间,让学生更好地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理解问题、解决问题,总结在解决问题中的种种经验。与传统数学问题教学方式不同,问题导学法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由浅入深地理解问题,形成解决数学问题的一般步骤,从而在以后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更有经验。问题导学法也改变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式,更多地让学生参与进思考的过程当中。学生的自我思考能力非常重要,但是中学数学难度不断增加,使得很多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难以完全适应中学数学的学习节奏,没有建立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推进式的教学模式能够降低解决数学问题的难度,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其产生学习的动力,达到一个良好的学习状态。

(二)可以提升学生自身数学学习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可以理解为在某一科目的学习过程中,为了达到更理想的成绩而所必须具备的一种综合性的能力。这种综合性的能力不单指在这一科目学习当中获取的知识,更包括相关的学习技能、学习思想、学习能力等。首先,抽象性是数学的特点,在整个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数学抽象几乎贯穿了所有数学学习活动,从数学概念理论的学习再到解题方法,无一不运用到抽象的思想。学生越早意识到数学抽象的思想,就能对数学学习产生更加深刻的理解与认识。逻辑推理的能力在数学学习中也十分常见,无论是计算题还是实际应用问题都需要学生仔细甄别题目中有用的信息并选择合适的解题方式完成解题过程。逻辑能力的培养需要给予学生大量自我思考的空间与时间,让学生不再完全跟随教师的思路,而是要培养自己特有的解题思路与能力。数学建模主要指在实际应用问题中的解题思想与能力,要求学生可以根据实际条件选择合适的数学模型并完成解题。应用题在考试当中占比很多,很多教师只是重复性地给学生做大量的应用题,而没有组织学生在做题的过程中总结方法与经验。数学建模需要学生灵活地运用数学知识,准确抓取题目中的有效信息,是一种较为综合的学习能力。首先是数学运算。数学运算在所有的数学学习活动中都必不可少,且难度增加了许多,非常考验小学时期的数学运算基础。运算能力是所有数学问题解决的基础,随着数学学习层次的深入,其重要性就显得尤为重要。其次是直观想象。直观想象在几何问题、函数问题中应用广泛,与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联系密切。最后就是数据分析。数据分析要求学生首先对数字敏感,要了解不同题目中不同的数字代表的具体含义,进而找出数字与数字之间的关系,从而进行解题。数据分析在概率与统计的学习当中可以给学生最直观的体验,在学习时可以着重进行训练。重视问题导学法,可以帮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切实提高个人的数学学习能力,从而提高数学学习的整体质量。

三、如何通过问题导学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一)设置情境,引入问题

问题导学法的第一步即是发现问题。很多教师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中都会直接抛出数学问题交给学生进行思考,但如果让学生自己来发现问题,就可以提高学生自身独立思考的能力。所以,在课堂中根据教学内容设置教学情境以及为学生铺垫课堂悬念正好符合问题导学法的教学步骤。例如,在教学初二数学“勾股定理”时,教师可以首先让学生准备好三角板,在上课前先让学生拿出三角板中带有直角的三角尺并进行观察与思考,测量自己带直角的三角尺各个边长。测量完成后,教师可以统计几个学生的测量的数据,并列在黑板上,进而让学生思考这些数据之间的联系,鼓励学生畅所欲言。一些预习过的学生或者逻辑思维较强的学生可能在自我思考的过程中就会发现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勾股定理”的内容,这时教师再正式带大家进入课堂。这样的上课方式比平铺直叙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让学生在开始学习前进入一个专注的思考状态,可以提升学生课堂中整体的思维活跃性。

猜你喜欢

问题导学法初中数学现状
高二数学教学中问题导学法的应用探讨
问题导学法用于初中数学教学的实践探究
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