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声引导下粗针穿刺活检诊断乳腺结节患者的价值

2021-10-20蔡冰龙萍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1年17期
关键词:病理学良性恶性

蔡冰 龙萍

1 山东省荣成市妇幼保健院乳腺外科 264300;2 山东省荣成市妇幼保健院儿科264300

病理组织学诊断是提高乳腺癌患者治愈率和生存率的关键[1]。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是一种可提供病灶处结节大小、形态、边缘状况、钙化等病理信息,同时超声回声信号可反映病灶及其周围组织的血流情况,根据血流丰富状况判断恶性组织是否存在浸润生长[2-3]。但并不是所有的恶性病灶对血流信号均会敏感,具有一定的误诊率和漏诊率[4]。超声引导下粗针穿刺活检(US-CNB)是目前临床上代替传统的术中冰冻切片常用的乳腺癌早期诊断方法。超声引导下提高穿刺进针所取组织的高代表性和准确性,同时确切的病理学诊断和相关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成为早期乳腺癌患者诊断的主要方法,但由于恶性肿瘤的多元化、病灶小或不典型等多种原因,造成US-CNB 的诊断正确率未能达到100%[5-7]。本研究为了能为临床提供更科学有效的乳腺结节良恶性鉴别方法,对比分析以上两种诊断方法的影像学特征、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差异,现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6 年1 月至2018 年3 月荣成市妇幼保健院乳腺外科收治的乳腺癌患者86 例作为恶性组、127 例乳腺良性结节患者作为良性组。恶性组,年龄范围为28~53 岁,年龄(38.5±6.6)岁,经病理学检查结果证实:浸润性癌74 例、原位癌6 例、髓样癌6 例。良性组,年龄范围为30~58 岁,年龄(40.2±9.7)岁;病理学结果:乳腺纤维瘤74 例、导管内乳头状瘤10 例、乳腺小叶增生35 例、其他8 例。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理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纳入标准:(1)患者因乳腺结节、肿块到荣成市妇幼保健院接受初诊检查,经CDFI、US-CNB 及病理学证实结果;(2)患者无放化疗病史及乳腺手术史;(3)患年龄<60 岁;(4)纳入对象的影像学资料、病理学资料保存完整。排除标准:(1)长期使用激素药物治疗的患者;(2)伴有其他部位恶性肿瘤;(3)资料缺失,无法进行统计学分析。本研究符合《赫尔辛基宣言》对临床人体试验的相关规定,并经过荣成市妇幼保健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CDFI 检查方法 利用Philips iU22 彩色多普勒超声仪(超声频率5~12 MHz),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首先进行二维超声确定肿瘤位置和大小,同时观察血流情况。

1.3 US-CNB 检查方法 患者侧卧位充分暴露穿刺部位,选取皮肤与穿刺部位最短距离为进针点,穿刺点与胸膜距离应大于穿刺最大射程。利用Philips iU22 彩色多普勒超声仪(超声频率5~12 MHz)引导选用16G 一次性手术式快速活检枪穿刺入皮下组织,活检枪到达肿块边缘,向前推动针芯至肿物内部获得肿瘤组织(1~4 条),对于直径较大的肿物可利用同一穿刺针相同方法多方位多次取样。将针槽内组织条置于滤纸片上,加入10%甲醛液小瓶固定。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美国IBM SPSS 公司的统计软件包SPSS 21.0 对本研究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恶性组和良性组的CDFI 影像学特征比较 恶性组和良性组乳腺结节的边界情况、结节形态、内部血流丰富情况、钙化灶形成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恶性组和良性组乳腺疾病患者的CDFI影像学特征比较[例(%)]

2.2 CDFI 与US-CNB 检查方法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结节的诊断学价值分析 以病理学结果作为诊断金标准,CDFI与US-CNB检查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结节与病理学结果比较结果见表2,诊断学价值见表3,CDFI 鉴别乳腺良恶性结节的灵敏度为81.40%、特异度为74.80%;US-CNB鉴别乳腺良恶性结节的灵敏度为94.19%、特异度为91.34%。

表2 CDFI与US-CNB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结节与病理学对比

表3 CDFI与US-CNB鉴别诊断213例乳腺良恶性结节的诊断学价值(%)

2.2 典型病例结果 见图1、2。

图1 乳腺浸润性癌(A为彩色多勒超声影像,可见血流较为丰富;B为US-CNB取材后HE染色结果,×4)

图2 乳腺纤维瘤(A为彩色多勒超声影像;B为US-CNB取材后HE染色结果,×10)

3 讨 论

乳腺癌是目前威胁女性生命健康且其病死率位居女性恶性肿瘤第1 位的疾病,流行病统计学报道,2008 年乳腺癌的发病率高达43/10万,病死率近10/10万,是导致全球妇女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8-9]。乳腺癌发生率呈逐年增长趋势,据报道每年新增病历约21 万,早期及时正确治疗乳腺癌患者,其5 年生存率高达90%,故寻找早期诊断乳腺癌的灵敏有效的检测方法对降低乳腺癌病死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10]。

超声已成熟地应用于临床诊断,二维超声可提供病灶大小、形态、位置、包膜、边界、钙化等信息,对乳腺结节的定性诊断具有重要意义。CDFI 在以上诊断的基础上可提供乳腺结节病变及病变周围血流丰富与否情况和血流阻力指数,其为鉴别诊断乳腺结节良恶性的重要依据[11]。由于部分恶性乳腺结节对血流信号并不敏感,不能检测出血流信号,故单纯的血流信号信息不能作为鉴别诊断乳腺结节良恶性的唯一依据[12]。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仍作为乳腺癌诊断的金标准,随着乳腺癌规范化治疗的进展,新辅助化疗、保乳手术、前哨淋巴结活检等诊治手段越来越受到重视,且已成为目前乳腺癌诊治的主流,确切的病理组织学结果更成为乳腺癌综合性治疗的前提条件[13]。各重大医学中心已将US-CNB 代替细针吸取细胞学成为乳腺癌最常用的诊断方法。超声引导能实时观察进针的动作和位置,可保证所取材料组织的准确性和代表性。由于粗针穿刺活检是外套针抵达肿瘤组织边缘,利用针芯取得肿瘤组织,粗针在离开肿瘤组织时针芯始终在针套中,不与乳腺组织接触,避免针道种植的可能,且很少研究报道,CNB 发生肿瘤针道种植[14]。本研究对恶性组和良性组采用CDFI、US-CNB 诊断后,乳腺结节大小、形态、钙化形成率、血流丰富情况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图像主要表现为,由于恶性肿瘤的浸润生长,恶性结节边缘不规则,向周围组织浸润生长,导致边缘呈毛刺样;由于恶性肿瘤细胞新生血管生成,且管径粗细不一,故血流参数各项指标均高于良性结节组。由于恶性肿瘤组织周围成纤维细胞大量生成,导致回声信号增强,且图像表现为恶性肿瘤重要诊断依据的微钙化。本研究结果显示,关于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分析,US-CNB显著高于CDFI 诊断技术。但CDFI 灵敏度和特异度均未达到100%,其原因可能与乳腺恶性结节病灶较小且不典型等有关,导致误诊或漏诊。另外穿刺手法导致取材效果降低、早期浸润癌肿直径较小或肿瘤的多态性等均可能导致诊断正确率的降低[15]。故,提示临床医师对于不典型增生病例或较小病灶的疑似恶性结节应取多处活检,并进行切除活检确诊,可通过同时联用多种诊断方法提高诊断正确率。

综上所述,作为一种微创的检测手段,US-CNB 检查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结节较CDFI 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具有更重要的临床价值。本研究的创新处,从诊断客观指标如影像学特征等和灵敏度、特异度多方面确定US-CNB鉴别诊断乳腺结节良恶性的临床价值,且分析总结影响US-CNB灵敏性和特异度的重要因素,为US-CNB的临床诊断提供注意事项和指导依据,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利益冲突:作者已申明文章无相关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病理学良性恶性
走出睡眠认知误区,建立良性睡眠条件反射
恶性胸膜间皮瘤、肺鳞癌重复癌一例
呼伦贝尔沙地实现良性逆转
卵巢恶性Brenner瘤CT表现3例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流行株感染小型猪的组织病理学观察
基层良性发展从何入手
甲状腺良性病变行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的效果分析
甲状腺结节内钙化回声与病变良恶性的相关性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的病理学和影像学研究进展
多层螺旋CT在甲状腺良恶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