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FFR在冠脉多支病变介入治疗中的指导效果及对不良事件的影响

2021-10-20田倪妮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21年9期
关键词:造影剂冠脉心血管

杨 斌,田倪妮,马 娟

(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云南 昆明 650011)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凭借着创伤性较小、术后身体恢复速度较快、手术时间较短、预后较好、并发症较少等优势在冠状动脉多支病变患者中得到广泛使用[1]。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凭借着可以准确、直观评估冠状动脉狭窄效果在冠心病诊断中被认为是金标准[2]。但很多研究证实,CAG检出的冠脉狭窄程度与心肌缺血之间并没有正相关关系[3]。另外,冠状动脉狭窄部位、长度、钙化情况都会对生理学意义产生显著影响[4]。准确对缺血性相关疾病进行评估,有选择性地对缺血性相关疾病进行及时干预,以便改善患者预后,减少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但是,对非缺血相关病变进行介入治疗,不仅不能降低患者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而且还会提高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因为CAG在评估冠状动脉狭窄中存在局限性,相关的技术逐渐产生,主要为血流储备分数(fractional flow reserve,FFR)技术[6]。FFR近几年在冠状动脉钙化病变、多支病变、分叉病变、临界病变中得到广泛使用[7]。与CAG相比,FFR可以更迅速对缺血性相关病变识别。以往研究显示,FFR指导冠状动脉多支病变进行PCI治疗可以降低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8]。本次研究对FFR在冠脉多支病变介入治疗中的指导效果及对不良事件的影响进行深入分析,期望可以为临床尽早治疗冠脉多支病变患者提供治疗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收治的320例ACS合并多支血管病变患者,纳入标准[9]:(1)患者本身并未有精神类疾病且能对治疗进行正常配合;(2)均接受PCI治疗;(3)经CAG检查确诊存在多支病变;(4)均知情同意进行本次研究。排除标准:(1)严重呼吸衰竭、哮喘;(2)左室射血分数 < 40.0%心力衰竭患者;(3)对有关药物存在过敏反应;(4)慢性闭塞病变。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160例。即采用血流储备分数指导下行(PCI)治疗(FFR组)和单纯冠状动脉造影(CAG)指导下行PCI治疗(CAG组)。FFR组160例,男109例,女51例,平均年龄(68.6±1.4)岁。CAG组160例,男108例,女52例,平均年龄(68.6±1.6)岁,2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案所有患者术前均进行常规对症治疗,给予患者负荷量氯吡格雷(国药准字H20123115,乐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口服,1次300 mg,同时给予阿司匹林(批号:BJ41191,拜耳医药)口服,1次300 mg,另外给予瑞舒伐他汀(批号:J20170008,阿斯利康药业)口服,1次10 mg。

CAG组在CAG指导下行PCI治疗,FFR组在FFR指导下行PCI治疗。具体为:先进行CAG,如果病变血管狭窄超过90.0%则直接进行PCI治疗,如果狭窄70.0%~90.0%先进行FFR操作,如果FFR≤0.80则PCI治疗,如果不是药物治疗。CAG组经检查病变≥70.0%,直径超过2.5 mm则PCI治疗。术后给予患者氯吡格雷、阿司匹林,剂量分别为75 mg/d、100 mg/d,连续服用≥12个月、长期服用。术后及时控制危险因素,根据情况给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他汀类药物。

1.2.2 PCI治疗成功判断标准术后前向血流恢复到TIMI 3级,靶血管残余狭窄低于20.0%。

1.2.3 随访术后12~14 h后对肌钙蛋白进行复查,患者出院后每月进行电话随访或者复诊,对患者死亡、心肌梗死、心绞痛情况详细记录。

1.3 观察指标

(1)观察分析2组患者基本资料;(2)观察分析2组患者PCI成功率、PCI手术时间、住院时间;(3)观察分析2组患者支架植入数量、造影剂使用量;(4)观察分析2组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情况,术后随访6个月。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4.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服从正态分布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2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基本资料对比

2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基本资料对比[ /n(%)]Tab.1 Comparison of basic data of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 /n(%)]

表1 2组患者基本资料对比[ /n(%)]Tab.1 Comparison of basic data of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 /n(%)]

2.2 2组PCI成功率、PCI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对比

2组PCI成功率、PCI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表2 2组PCI成功率、PCI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对比[ /n(%)]Tab.2 Comparison of success rate of PCI,duration of PCI operation and length of hospital stay between the two groups[ /n(%)]

表2 2组PCI成功率、PCI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对比[ /n(%)]Tab.2 Comparison of success rate of PCI,duration of PCI operation and length of hospital stay between the two groups[ /n(%)]

2.3 2组支架植入数量、造影剂使用量对比

FFR组支架植入数量、造影剂使用量少于CA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3。

表3 2组支架植入数量、造影剂使用量对比()Tab.3 Comparison of the number of stent implantation and the amount of contrast agent us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表3 2组支架植入数量、造影剂使用量对比()Tab.3 Comparison of the number of stent implantation and the amount of contrast agent us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 < 0.05。

2.4 2组MACE发生情况对比

术后6个月,2组靶血管血运重建、不良心血管事件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2组MACE发生情况对比[n(%)]Tab.4 Comparison of MACE occur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n,(%)]

3 讨论

从冠脉造影发展以来,CAG是临床诊断冠心病最佳标准[10]。长期以来,心血管介入医师都将CAG显示病变狭窄程度 > 70.0%认为该血管所支配的心肌区域存在缺血症状,需要对其进行相关治疗[11]。以往文献显示,将0.80作为界值对冠脉狭窄病变情况进行评估,也就是FFR低于0.80判断目标血管心肌缺血患者 > 90.0%阳性情况[12]。这对单支病变检查敏感度、特异度较高,但是在多支病变中,可以通过压力导丝对血管FFR数值测量,而无创检查容易受到其他血管的影响,故FFR在目标血管检查中特异度更高[13]。

药物、支架在冠脉血管介入治疗中是比较常用的方式,随着技术发展与进步,对多支冠脉病变患者进行支架植入治疗的现象不断增多[14]。但是因为药物支架治疗费用比较高,且术后有较多并发症发生,故合理使用非常重要。虽然当前心血管介入方法、材料均在不断优化,但是多支病变相互影响,使用无创方法检查判断病变血管难度还较大[15]。即便是通过金标准进行检查,也仅仅是一个参考手段。从FFR逐渐推广以来,因为其对血管的检测敏感度、特异度较高,在多支冠脉病变判断中可以为相关治疗提供一定指导价值[16]。结果显示,FFR组支架植入数量、造影剂使用量少于CAG组,存在明显差异(P< 0.05),因此,在冠脉多支病变介入治疗中,使用FFR指导可以显著减少实际干预措施,进一步为指导PCI治疗多支冠脉病变患者提供针对性依据。

在单支病变患者中费侵入性操作是评估潜在缺血、狭窄的方法,但是多支病变患者因为缺血区域重叠、掩盖,通过CAG检查可能显示明显狭窄,但是实际上并不是[17]。同时,部分CAG没有显示狭窄,但是对冠状动脉血流造成了一定影响[18]。因此,在狭窄病变诊断中,通过CAG诊断效果并不准确,在临床病变中诊断难度也较大[19]。目前,关于冠脉多支病变介入治疗措施还不是很统一,灵敏度较高的方法也较少,且研究也认为介入治疗太过或者是不足也无法达到预期效果[20]。

FFR是当前临床评估冠状动脉缺血的功能性、有创性方法。临床对血流量测量存在较大难度,而FFR并不会受到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微循环、心肌收缩力、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可以为临床治疗多支血管病变患者提供较多价值与依据。另外,FFR可以准确定位病变位置,进而为临床使用PCI治疗ACS合并多支血管病变患者提供一定指导价值[21]。

结果显示,术后6个月,FFR组靶血管血运重建、不良心血管事件总发生率比CAG组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2组PCI成功率、PCI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因此,冠脉多支病变介入治疗中,在FFR指导下进行治疗效果较好,不仅没有引发不良反应,而且还确保手术成功,进而说明在FFR指导下进行冠脉多支病变介入治疗的可行性,其对多支病变明确后再进行治疗更具有针对性,且能减少不必要损伤,患者受到创伤更小,身体恢复也更快。

本次研究显示FFR指导下进行冠脉多支病变介入治疗可行、有效,但本次研究也有不足,患者较少,得到结论有待证实,故今后我们会收集更多资料进行研究,确保准确。

综上所述,FFR指导下行PCI治疗能够减少不必要支架植入,降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改善ACS合并多支血管病变患者预后。

猜你喜欢

造影剂冠脉心血管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心率对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技术的影响
COVID-19心血管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两种64排GE CT冠脉成像信噪比与剂量对比分析研究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循证护理在增强CT检查中减少造影剂外漏发生的作用
冠脉CT和冠脉造影 该怎样选
造影剂肾病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