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型糖尿病患者内脏脂肪面积与肥胖及糖脂代谢指标的相关性

2021-10-20施文军杜士刚陈珮琪柯亭羽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21年9期
关键词:皮下脂肪内脏腰围

杨 璐,施文军,赵 玲,杜士刚,陈珮琪,柯亭羽

(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云南 昆明 650101)

糖尿病患病率在全球日益增加,且东亚地区患病率占全球患病率的25%[1]。而这日益增加的患病率与肥胖有很大关系。BMI是一种常用于评估肥胖程度的指标。在相同BMI指数下,亚洲人的糖尿病患病率要高于欧洲人[2]。这可能与亚洲人多以内脏脂肪为主相关。研究[3-4]表明内脏脂肪与糖尿病、血糖控制、胰岛素抵抗相关,还是炎症、动脉粥样硬化、血脂异常和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因此,与其他肥胖指标相比,内脏脂肪组织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更密切。内脏脂肪危害大且不易被发现,应早期发现并实施干预。内脏脂肪面积(visceral fat area,VFA)是用于评估内脏脂肪的指标。众所周知,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糖代谢紊乱同时也存在脂代谢紊乱,而脂代谢紊乱会加重胰岛素抵抗影响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及预后。本研究旨在为发现内脏脂肪面积对糖尿病患者的影响,讨论了2型糖尿病患者内脏脂肪面积与糖脂代谢相关指标的相关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7年10月至2018年9月就诊于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内分泌科的682例2型糖尿病患者纳入研究,通过内脏脂肪检测仪(DUALSCAN HDS-2000)检测内脏脂肪面积(VFA)并按VFA 0~50 cm2、50~100 cm2、100~150 cm2、≥150 cm2分为A、B、C、D 4组。纳入标准:(1)21~79岁;(2)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1999年糖尿病诊断标准的2型糖尿病患者[5];(3)与医院签署知情同意书并经伦理委员会批准者。排除标准:(1)其他类型糖尿病患者;(2)怀孕及哺乳期妇女;(3)合并重要脏器功能不全、恶性肿瘤、其他内分泌代谢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者。

1.2 方法

使用内脏脂肪检测仪(DUALSCAN HDS-2000欧姆龙)对入组患者进行内脏脂肪测定,己糖激酶法检测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胰岛素及C-肽释放试验采用化学发光法,HbA1c采用免疫比浊法,GSP采用比色法,并采用Abbott Architect c160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血脂(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脂蛋白a(LP(a))、载脂蛋白(APOA1、APOB、APOE)、游离脂肪酸(NEFA))相关指标进行检测。

1.3 统计学处理

用spss19.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正态分布计量资料:用表示,多组间比较用完全随机设计资料方差分析,两两比较用LSD-t检验,相关性分析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偏态分布计量资料:用四分位数表示,二组间比较用两样本秩和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假设检验计数资料间比较用χ2检验,P< 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4组一般资料比较

2.1.1A、B、C、D 4组,年龄、性别、病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4组年龄、性别、病程比较Tab.1 Comparison of age,sex and course of disease in the four groups

2.2 VFA与肥胖相关指标的关系

2.2.1 VFA与腰围、BMI、皮下脂肪的关系A组、B组、C组、D组肥胖相关指标腰围、BMI、皮下脂肪面积依次递增,经完全随机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进一步行LSD-t两两比较,A、B、C、D 4组间腰围、BMI、皮下脂肪面积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4组腰围、BMI、皮下脂肪面积情况比较()Tab.2 Comparison of waist circumference,BMI and subcutaneous fat area in the four groups()

表2 4组腰围、BMI、皮下脂肪面积情况比较()Tab.2 Comparison of waist circumference,BMI and subcutaneous fat area in the four groups()

与A组比较,*P < 0.05;与B组比较,△P < 0.05;与C组比较,▲P < 0.05。

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VFA与肥胖相关指标腰围、BMI、腹部皮下脂肪面积均具有正相关性(r> 0,P< 0.001),见图1、图2、图3。

图1 VFA与腰围呈正相关Fig.1 VFA was positively

图2 VFA与BMI呈正相关Fig.2 VFA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correlated with waist circumferenc with BMI

图3 VFA与皮下脂肪面积呈正相关Fig.3 VFA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area of subcutaneous fat

2.3 VFA与代谢相关指标的关系

2.3.1 VFA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A组、B组、C组、D组胰岛素、C-肽释放实验的胰岛素(0 h、1 h、2 h)、C-肽(0 h、1 h、2 h)水平依次递增,经过完全随机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显示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进一步行A组、B组、C组、D组LSD-t两两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释放实验的3 h胰岛素、C-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3。

表3 4组胰岛素、C-肽释放实验比较()Tab.3 Comparison of insulin and C-peptide release experiments in the four groups()

表3 4组胰岛素、C-肽释放实验比较()Tab.3 Comparison of insulin and C-peptide release experiments in the four groups()

与A组比较,*P < 0.05;与B组比较,△P < 0.05;与C组比较,▲P < 0.05。

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VFA与胰岛素、C-肽释放实验的胰岛素(0 h、1 h、2 h、3 h)、C-肽(0 h、1 h)均具有正相关性(r> 0,P< 0.05),与C-肽(2 h、3 h)均无相关性(P> 0.05),如图4、图5。

图4 VFA与胰岛素(0 h、1 h、2 h、3 h)呈正相关Fig.4 VFA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insulin(0 h,1 h,2 h,3 h)

图5 VFA与C-肽(0 h、1 h)呈正相关Fig.5 VFA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C-peptide(0 h,1 h)

2.3.2 VFA与血脂、UA、HCY、NEFA、CYSC等代谢指标关系A组、B组、C组、D组UA依次递增,经完全随机设计资料的方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进一步行A组、B组、C组、D组LSD-t两两比较,A组与C组、D组间,B组与C组、D组间,C组与D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A组和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TC、TG、HDL-C、LDL-C、脂蛋白α、APOA1、APOB、APOE、CYSC、NEFA、HCY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4,图6。

表4 4组血脂、HCY、NEFA、CYSC等代谢指标情况比较()Tab.4 Comparison of lipid,Hcy,NEFA,Cysc and other metabolic indexes in the four groups()

表4 4组血脂、HCY、NEFA、CYSC等代谢指标情况比较()Tab.4 Comparison of lipid,Hcy,NEFA,Cysc and other metabolic indexes in the four groups()

与A组比较,*P < 0.05;与B组比较,△P < 0.05;与C组比较,▲P < 0.05。

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VFA与TG、APOE、UA、CYSC均有正相关性(r> 0,P< 0.05),如图6;VFA与TC、HDL-C、LDL-C、脂蛋白α、APOA1、APOB、NEFA、HCY均无相关性(P>0.05)。

图6 VFA与TG、载脂蛋白E、UA、CYSC呈正相关Fig.6 VFA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G,apolipoprotein E,UA and Cysc

3 讨论

全球约有3.66亿人患糖尿病,且以2型糖尿病居多[6]。研究表明[7-8]T2DM与脂肪分布相关,内脏脂肪比皮下脂肪危害性更大。

众所周知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明显胰岛素抵抗,而[9-10]内脏脂肪面积的增加会加重胰岛素抵抗及促进胰岛细胞功能衰竭,干扰UA代谢,引起血脂升高等。本研究显示T2DM患者中VFA与腰围、BMI、腹部皮下脂肪面积呈正相关。这提示内脏脂肪面积可间接反应出肥胖程度,且内脏脂肪越多2型糖尿病患者肥胖程度越严重。VFA与胰岛素、C-肽释放实验的胰岛素(0 h、1 h、2 h、3 h)、C-肽(0 h、1 h)均具有正相关性,这提示内脏脂肪会加重胰岛素抵抗。目前认为VFA加重胰岛素抵抗的机制[11-13]可能是内脏脂肪产生大量游离脂肪酸并释放大量炎症因子,影响细胞线粒体功能及胰岛素信号传导,使葡萄糖通过三羧酸循环氧化能力下降,从而影响葡萄糖代谢。本研究发现VFA与UA有正相关性,这提示内脏脂肪影响尿酸代谢[14-15],与既往研究相符,且内脏脂肪越多尿酸越高。VFA与TG、APOE呈正相关表明内脏脂肪还影响甘油三酯代谢,这提示内脏脂肪越多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胰腺炎的可能性越高。内脏脂肪的增加与CYSC呈正相关性[16],而CYSY是一种反应肾小球滤过率变化的内源性标志物,这提示笔者内脏脂肪可能对肾脏功能产生影响,这可能对预防及延缓早期糖尿病肾病提供新的治疗思路。

综上所述,2型糖尿病患者内脏脂肪面积与肥胖程度、胰岛素抵抗程度、甘油三酯代谢、尿酸代谢呈正相关,且可能影响肾小球率过滤。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对内脏脂肪进行干预可延缓病程进展。

猜你喜欢

皮下脂肪内脏腰围
腰围增加1厘米相当于老了1岁
高频超声在皮下脂肪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选腰围 试戴半小时
空心猪
好吃的内脏
过多吃腰子男性易不育
阳光帮你减减肥
注射胰岛素, 警惕脂肪增生
腰围佩戴有讲究
身体哪部位脂肪是坐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