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快乐体育 魅力田径

2021-10-18马永炜杨会霞

求知导刊 2021年38期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方法

马永炜 杨会霞

摘 要:田径课是小学体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本文通过分析当前小学田径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指出在田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体育学情,合理地确定田径课的教学目标;在田径教学中适当融入游戏元素,激发学生参与运动的积极性;适当降低田径教学难度,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挖掘学生在田径运动中的潜能。

关键词:小学体育;田径课堂;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40-01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38-0087-02

引 言

小学生正处在身体和生理发育的关键时期,科学合理地参与体育锻炼,可以提升身体综合素质,从而助力其他学科的学习。学校体育学习是学生形成终身体育意识的基础。在体育课上,教师要注重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激发他们的运动兴趣。现阶段,很多学生缺少锻炼,肥胖、体质差、耐力不强等问题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发展。针对这些问题,体育教师要注重提升田径课堂教学质量,秉承“快乐体育、魅力田径”的理念,创新田径教学方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锻炼,并将其作为一项日常活动,进而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本文将结合当前小学田径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开展田径教学的具体方法,希望为小学体育教学提供借鉴。

一、当前小学田径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模式单一,学生兴趣不高

小学生认知能力不强,兴趣是他们参加田径运动的重要因素。教师如果没有采取适合该阶段学生的田径教学方法,将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1]。当前,一些教师采取的田径教学方法较为单一,基本以训练教学为主,一般为教师制订田径课计划—学生训练—教师指导,整个教学过程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缺乏师生、生生互动,导致教学过程枯燥乏味。同时,在田径课上,一些教师过多地关注学生的技术动作,整体训练过程较为严肃,且运动前的热身动作做得不够全面,导致学生容易受伤,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基于学生合作的田径教学方法较少

现代田径运动有很多种类,包括竞走、跑、跳跃、投掷及由跑、跳、跃、投掷项目组成的全能运动[2]。针对小学生的身体发育情况,教师要合理地将不同的田径运动进行融合,满足学生多元化的学习需求。但在实际教学中,一些教师只注重跑和跳跃的教学,多开展50米、100米接力跑及定点投掷运动等项目,采用计分和现场考评的方式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打分,这样的方式虽然能反映学生的田径能力,但因为缺少合作探究及德育教育等,使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理解仅停留在锻炼身体上,无法提升自己的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一些教师很少采用基于学生合作的教学方法,如游戏教学、翻转课堂教学、创编田径项目教学等,导致学生未能有效形成集体主义意识,未能达到体育教学目标。

(三)田径教学评价机制创新性不足

体育课要注重学生的身体条件、兴趣爱好及运动技能等方面的差异,要求教师根据其差异性确定学习目标和评价方法。对年龄尚小的小学生而言,合理的评价机制能够提升其对田径学习的兴趣,使其逐渐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在实际的教学中,很多体育教师忽视评价的作用,多采用终结性评价,如“50米跑步速度”“投掷距离”等,很少在评价中结合学生的身体情况给出过程性评价,如“跑步能力可提升空间”“田径集体项目协作性”“知识与技能”等。这导致学生无法充分认识自己在田径运动中的优、缺点,不利于其掌握田径运动的基本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

二、提高小学田径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

(一)合理确定田径课的教学目标

针对小学生的身体发育情况,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对田径知识的认识,通过引导及游戏等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田径课[3]。在设定教学目标时,教师可以从认知、技能、情感及负荷等方面进行规划,如认知目标,要让学生了解田径项目的具体形式和各种项目的动作结构;技能目标,以50米跑步为例,让学生掌握启动、跑步和减速时应注意的问题和技术要领;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勇敢拼搏的精神,使其在田径运动中分析、思考和解决问题,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在负荷目标上,要针对小学生的身体耐受度,设置45%~50%的负荷目标,循序渐进地增加运动量,在保证有效锻炼的基础上,逐渐提高学生的耐力。教师只有在明确了田径课堂的教学目标后,才能在目标的指导下,有效地开展田径课堂教学,同时通过学生的反馈,适当调整教学计划和目标,最终提高田径课堂的教学质量。

(二)在田径课堂上融入游戏教学元素

游戏是儿童的良师益友。结合田径体育教学的现状,教师在课下要通过备教材和备学生的方法,积极地在体育教学中融入游戏元素,激发学生参加田径运动的兴趣[4]。在田徑游戏教学中,教师要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组织各种自学、互学和展学活动,让学生自编自创一些可以明显提升身体素质的田径小游戏。在此过程中,教师的角色由之前的教学主导者变为引导者和策划者,当学生在学习中遇到问题时,教师应通过引导的方式帮助其解决,进而提升学生利用体育游戏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田径准备活动中,教师可以设计“抓人”“小型徒手操”等游戏,一边为学生讲解徒手操的动作,一边和学生一起做游戏,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在田径基础教学部分,为了增强学生跑步动作的自然性、协调性和准确性,师生可以设计“穿过小树林”的游戏,并制订规则:所有人必须站在起跑线后面,拍手后才能起跑,不得碰倒道具小树,碰倒后需要扶起后再跑。在学生掌握规则后面,教师采用随机分组的形式,让学生进行比赛,最后做出评价。通过游戏化教学的方式,学生对田径运动的兴趣明显提升,不仅掌握了基本的田径知识,还学习和灵活应用了田径技能,并能通过体育活动来调整自己的情绪,实现了体育教学目标。

猜你喜欢

小学体育教学方法
基于gitee的皮肤科教学方法研究
高职院校音乐选修课信息化教学方法与实践探索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方法探析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快乐体育教学策略探讨
优化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研究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方法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