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把批改作文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2021-10-18谢志红

求知导刊 2021年38期
关键词:主动权习作教学小学语文

谢志红

摘 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在第三部分“实施建议”中强调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因此,教师要把批改作文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学生是作文的主人,也应是批改作文的主体。把批改作文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能够消除由教师全批全改的传统低效的作文评价模式的弊端,能够减轻教师的负担,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加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学生在批改作文时,开动脑筋,积极思索,能够提高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这样,批改和评议作文的过程就变成学生写作能力提高的过程。

关键词:批改作文;主动权;小学语文;习作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38-0043-02

引 言

批改作文常令很多语文教师感到困扰,小到标点符号、错别字,大到谋篇布局,教师拿着笔对学生的习作不停地进行修改,但收效甚微。《课程标准》在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与内容”中明确指出第二学段(3~4年级)要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第三学段(5~6年级)要学习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批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在第三部分“实施建议”中则强调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1]。因此,教師要把批改作文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学生是习作的主人,也应是批改作文的主体。学生在批改作文时开动脑筋,积极思索,能够提高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批改和评议作文的过程就成了学生写作能力提高的过程。下面,笔者将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从作文批改的内容、方法及形式等方面简要谈一谈如何指导小学生在作文自改互评中提高自身写作水平。

一、根据年段特点,恰当选择批改内容

年级不同、层次不同,批改的内容也不一样。例如,三年级的学生刚刚开始接触写作,缺乏整体评判文章的能力。对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回顾本次习作的要求,然后和学生一起整理习作要点,如文章是否符合题意、顺序是否清楚、能否使用平时积累的优美词句。教师还可以教学生用一些简单的修改符号,指导学生修改错别字和用得不恰当的字词。部编版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语文园地”中就提出了这样的要求,如三年级学生写的《太阳花》一文中,批改的“小老师”就比较准确地用到了删除符号、增补符号、改正符号,甚至还有调换箭头。小作者开头用排比句描写了各种花的美,与太阳花形成对比,衬托了自己对太阳花的喜爱。这个句子写得非常好,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用波浪线画下来。而写太阳花的外形时,小作者又用了“层层叠叠”“密密麻麻”等四字词来写太阳花的外形特点,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用三角符号或小圆圈做标记。学生在圈画好词好句的过程中积累了语言,能模仿一些好的写作手法,这对三年级初学作文的学生来说大有帮助。

到了四年级,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在圈画的基础上进行简单的批注,针对好词好句进行批注时要点明方法,写出作用。如一位学生在《校园一角》中写道:“教学楼前面有三个小花坛,小花坛里有五棵小树,被阿姨修剪得就像一个个小蘑菇。”“小老师”是这样点评的:“这个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小树可爱的模样。”针对病句的批注,教师应让学生点明病因,然后在旁边改正。例如,一位学生在《老师,我想对您说》一文中写道:“老师,您是我们打开幸福之门的金钥匙。”“小老师”便在旁边这样批改:“这个句子不通顺,可以改为‘您是为我们打开幸福之门的金钥匙。”对自己或熟悉的同学写的作品,学生评改起来兴趣十足,在这样的训练中,学生在批注的过程中提高了阅读理解能力。

在三四年级的基础上,教师可以指导五年级学生运用列提纲的方式给别人的作文列提纲。刚开始可以简单一点,学生只要概括几个大段的内容即可,掌握方法后可写详细一些。如“小老师”给同学写的《惊险的清泉湾》列出了这样的提纲:“开头开门见山地交代了去清泉湾玩,中间写了游玩的过程,结尾令小作者感到又好玩又惊险,其中游玩的过程又概括成两大点:去滑滑梯和玩大喇叭。”对一些写得不太好的文章,“小老师”还可以提出自己的建议。

这种列提纲的方法既可以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又可以使学生在批阅的过程中学习别人谋篇布局的方法,看看作者围绕中心选取了哪些素材,从而给自己的习作带来一些启发。

进入六年级,学生已经学习了很多写作方法,教师需要指导他们将所学知识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笔者认为,指导六年级学生批改作文应重点关注写作方法的运用。每次批改时,教师可以根据单元的语文要素,重点关注一两个训练点,如首尾呼应、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环境描写、动静结合的方法、人物描写的方法等。批改之前,教师可以出示一个相关训练点的片段或课文的例子,让学生看看别人是怎样写的,然后再读读自己的文章或同学的文章有没有这样写,如果没有,可以怎样修改。如一位学生写的《第一次卖菜》,在批改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抓住动作、神态、心理等方面描写人物的特点。在教师的指导下,该生在“焦急地等待客人光顾”后面加上一句“我的心就像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突出当时焦急的心理;写到叫卖时,又增加了一系列动作描写,如先是“脸涨得通红,抓紧妈妈的手”,到后来“调整了一下情绪,闭着眼,把手拱成喇叭状,放在嘴边,扯着嗓子大喊”。通过修改,该生生动形象地刻画了一个小男孩第一次卖菜时的焦急与害羞。在多次训练中,学生逐渐学会了将课本中学到的写作方法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

二、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巧妙选择批改方法

把批改作文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当“甩手掌柜”,而是要在学生批改前给予一定的方法指导。下面笔者介绍三种常用的批改方法。

猜你喜欢

主动权习作教学小学语文
坚决落实耕地保护“军令状” 牢牢掌握粮食安全主动权
我对初中语文课堂高效率的认识
分析新课程背景下小学高年级习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提高习作教学有效性的策略与研究
小学高年级语文习作教学有效性的探讨
学生习作难题之解决策略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