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直观的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探究

2021-10-18徐丹丽

求知导刊 2021年38期
关键词:直观教学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

徐丹丽

摘 要:传统教学观念下的数学教学难以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和学习兴趣,教学效果不理想。新课程改革下的数学教学除教学主体由教师转变为学生外,还广泛采用直观教学法。教师可利用直观教学,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突出重点教学内容,从而提升教学效率和质量。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直观教学;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38-0041-02

引 言

小学阶段是学生奠定理论知识基础的重要时期。小学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同时存在知识积累不足、认知能力有限等问题。因此,针对小学生开展课程教学设计时,教师要找到合适的方法,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制订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和实施策略。教师如果能让知识的呈现更加清晰直观,并且利用多种教学活动活跃课堂气氛,不仅会让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浓厚,还能取得更理想的教学效果。从以往的教学经验来看,在对低年级学生开展数学知识的教学时,教师采用直观教学法,能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提高学习效率。因此,在开展低年级数学教学时,教师应充分利用直观教学模式,优化课堂教学,突破学生的理解、认知障碍,增强知识教学实效。这种方式还有助于对学生学科能力的培养,从而实现数学课程的多元教学目标[1]

一、活跃课堂氛围

直观教学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小学低年级学生接触到的数学知识较为简单,但具有较强的实用性。为了让数学教学获得良好效果,教师要利用各种有效方式优化课堂教学,尤其要采取更合理的知识呈现方式。如果是进行简单的计算教学,为了让学生快速理解知识原理,教师可以借助实物活跃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可以更快地理解算理知识;如果是对几何知识的解读,如让学生认识各种常规图形,教师可以借助实物,让学生在观察实物的过程中建立直观的学习认知,还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呈现相关动图,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各种图形的典型特征[2]。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很好地活跃课堂气氛,突破学生的认知障碍,提升知识教学效率。

以一年级上册“认识图形(一)”一节的教学为例,这一章节的教学要达成以下几个层次的目标:首先,要让学生通过基本的观察和操作,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球体建立直观认知,能够感知其形态特点,可以分清这些几何体;其次,要让学生的观察能力得到发展,并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感知力,让学生深入掌握各种不同的几何体;最后,要激发学生对几何知识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几何知识的学习中找到合适自己的学习方法。结合这一系列教学目标,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应用直观教学法,首先将事先准备好的模型展示给学生,然后将这些模型分发给学生,让学生相互传看,给学生提供更直观的观察机会。待学生有了初步学习认知后,教师再利用多媒体创设故事情境,如“同学们,昨天下雨,小蚂蚁的家被冲没了。小蚂蚁们向老师求助,老师答应组织同学们一起给小蚂蚁盖房子,你们会不会盖房子呀?”学生回答会或不会。教师接着说:“没关系,今天不要求每位同学都盖房子,每个小组盖一所房子就好。这是老师准备的材料(展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模型),你们先讨论设计,设计好了就可以到老师这里领材料了。”通过创设情境,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探究几种图形的特点,在活跃的课堂氛围中快乐地汲取知识。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重点关注的内容。尤其对低年级学生来说,在刚开始系统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学生如果能够对数学课程产生学习兴趣,就会在课堂上更加积极,学习主动性会更强,教学效果自然也会更理想。因此,教师在进行直观教学时要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做一些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教师可以将各种学生感兴趣的游戏活动引入课堂,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基于实践探究活动理解数学知识,体会数学学习的乐趣。这不仅能够显著提升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还能锻炼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

以二年级下册“时、分、秒”一课的教学为例,这部分内容有浓厚的生活化色彩,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理解时间计量的基本单元,掌握这几个单位之间的转换方式,培养识别钟表的能力,形成时间观念。为了让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变得更加轻松有趣,教师要进行一些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充分发挥直观教学的优势。教师可以利用一段生动的动画,给学生展示小明一上午的时间安排,如早上7:00起床,7:50出发去学校,11:30下课,然后放学回家吃午饭。这些场景对学生来说十分熟悉,但是,学生对其中的时间计量并不了解。教师可以利用这段动画培养学生基本的时间意识,为之后的教学做铺垫。教师可以继续给学生播放一些动画片段,就其中涉及的时间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如“小明昨天中午12:40不小心把小红的文具盒摔坏了,他没有道歉。今天9:30到学校,小明发现小红转学了,他可以回到昨天给小红道歉吗?请画出这两个时间的钟表图。”这样的问题不仅可以让学生熟悉课堂知识,还能让学生明白做错事情要及时道歉和时间一去不复返的道理。

三、突出重点教学内容

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有效突破知识难点,是夯实学生知识基础的教学关键。虽说低年级课程知识普遍较为简单,但是仍然有部分知识点,对刚刚接触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对此,教师要在教学方法上加以甄选,重视对学生思维进行引导,设计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教师可以利用直观教学法将知识原理以更直观形象的方式加以呈現,帮助学生更快地理解知识,然后逐步提升学习难度,设计由浅入深的教学过程。一般来说,在一堂课的起始阶段,教师可以通过复习与新知有紧密关系的旧知识,唤起学生的知识记忆,从而促进新知识的构建。这一环节所用的时间不宜太长,最好在5分钟左右。在教学新知识的环节,教师要讲清知识点,尤其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概念认知,掌握新知识,实现举一反三,培养问题解决能力。

猜你喜欢

直观教学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
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师生互动模式的探讨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