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生态消费理念影响下的城市生态园林建设探讨*

2021-10-17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李臻

区域治理 2021年31期
关键词:生态园林园林绿化消费

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李臻

生态消费是一种绿色、健康、适度、理性的消费方式,此观念能够更好的满足当前日益发展的消费行为以及生态发展的健康理念。生态保护和生态建设行为的本质是一种生态消费行为,而基于传统生态伦理道德观念的生态环境保护,是科学实现绿色中国的一项重要内容。为了更加和谐地实现生态平衡,提升人们的生存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生态园林建设成为不可忽视的重要手段。生态园林建设与生态环境绿色发展之间能够更好地反应人与自然的和平共处,因此要将将生态消费理念更好的融入园林绿化建设的全过程,通过实行园林绿化建设保障生态建设高质量进行,从而助力整个社会生态消费意识的提升。

一、中国传统消费理念的生态性

中国传统的消费理念具有天然的生态性,历代的哲学流派中都有关于消费问题的探讨,形成了丰富多彩的中国消费文化传统,概括起来呈现出崇俭节用、精神至上、知足闲适和寄情山水四个明显的生态消费特点。

(一)崇俭节用

墨子主张“节用”的生活方式,认为“用财不费,民德不劳,其兴利多”(《节用篇》);荀子强调“明至”要能“节其流,开其源”(《富国篇》);孔子讲求 “身贵而愈恭,家富而愈俭”(《孔子集语·齐侯问》);老子提出“无为”的消费观,认为应当“去甚、去奢、去泰”(《道德经》)。小到饮食起居,大到齐家治国,先贤们崇俭节用的生活哲学都强调了人应该减少对“外物”的索取。这种对资源适度使用的观点延伸到了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上,达成了一种人需要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共识。

(二)精神至上

安贫乐道和清虚自守实际上都是一种精神至上的追求,认为精神愉悦的满足比物质消费的满足更高一层次,以精神生活的追求来抑制过度的物质诱惑,解决人们在义与利之间的两难困境。

(三)知足闲适

古人常说“水满则溢、月满则亏”,通过对大自然的观察和思考,中国人很早就总结出,太过充分的满足未必会产生等量的令人愉悦的结果。这种认知使人们乐观的对待自然环境的馈赠,同时也乐于在自然环境中寻找生活的乐趣。因此,中国人的生活观往往呈现出一种知足闲适的特点,而这种质朴的情怀提供了人们在消费中获取长久快乐的基础。

(四)寄情山水

从古至今,人们的消费行为都伴随着精神和物质两个层面的享受。中国传统消费行为中有一项很重要的内容是审美消费。不论他的载体是真实的山光水色或者是基于自然创作的山水诗画,都是一个人们通感官上过对物质的真实感受而伴随获取的精神愉悦。人们直接或者间接的从自然环境中获取情感的愉悦,在客观上也使人们通过精神生活的满足而减少对物质生活的诉求。

二、生态园林营建中的生态消费理念映射

(一)天人合一的精神内涵

园林营建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处理人和自然关系的过程,中国传统哲学在天人关系的认识上,一直有着高度的一致性。

(二)崇尚隐逸的山水追求

古人常说“寄情山水”,园林一直有“小隐于野、大隐于市”的休闲功能。舒适的园林环境能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压力提供缓冲空间,带来轻松愉悦的心理感受。到了当代,这种压力的缓冲功能得到了更广泛的拓展,已经不单纯服务于居民的群体,生态园林的建设同时也大幅缓解了城市发展的带来的环境压力。

(三)君子比德的文化寄托

植物是园林建设过程中的核心元素,同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古人很早就开始对植物在食用、药用、栽培和审美方面的价值产生了兴趣,形成了大量与植物相关的医学典籍、栽培论著和诗歌绘画。特别是春秋时战国期以后,文人提炼植物的各种特点,形成了拟人化的比喻,这种君子比德的文化思想使中国园林形成一种独具特色的文化底蕴。

三、生态园林的作用和现状

(一)生态园林的作用

生态园林是指通过科学设计,利用植物及其形成的空间结构来改变和优化给定区域环境。它可以改善生物环境,极大地消除环境中的有害元素,同时构建多元化的园林景观,有助于为环境绿化、美化提供重要的保障。

(二)园林绿化存在问题

伴随着居民对环境保护观念的进一步深入,生态园林建设的意识逐渐增强。但是由于城市经济发展和建设观念差异,生态园林的建设成效也各不相同,呈现出两方面问题。一是,生态基础不佳和经济发展水平欠发达地区由于资源环境限制,无法开展充分的建设。二是,在城市发展建设过程中忽视了生态园林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造成园林绿化乡土植物资源萎缩、过度引进外来品种、城市绿化主要品种单一和大面积硬质改造等问题。这种情况大幅降低了城市园林绿化的生态效益,同时也对群落稳定和生态循环产生威胁。

四、城市生态园林建设与可持续发展

(一)普及生态园林建设意识

当前环保意识日益增强,但依然存在大部分缺乏对生态园林对城市可持续发展重要性的认知。所以应当充分挖掘和发扬传统文化精髓,在提升居民生态消费理念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城市园林建设的有效性和科学性。加强优秀传统消费文化的宣传,增进民众对城市生态建设的理解。

(二)完善管理制度

为了保证园林绿化建设的科学性和有效行,提升生态园林建设的品质,需要不断优化和建立完善的管制责任体制和奖惩机制。提升居民城市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提升从业人员的知识储备和专业技能,加强城市绿化的养护和更新力度。

(三)综合治理城市水环境

随着城市快速发展,内涝和水污染问题的加剧,水环境的综合治理成为城市生态建设的一项重点工作。因此需要综合应用水环境治理的多种手段,大力建设海绵城市,充分发挥生态园林的环境调节作用,推动科技治理和生态治理的广泛应用。以海绵城市建设为例,传统城市的雨水有80%以上通过城市管道排放,造成城市雨水排放压力过大,形成内涝(见图1),使用海绵技术可以有效的将管道排水量降低至小于40%(见图2)。同时城市中的生态园林绿地既可以作为绿色生态基础设施,也有效的提升了城市绿量,美化了城市环境景观。

图1 传统城市地表径流排放示意图

图2 海绵城市地表径流排放示意图

(四)修复植物生态功能

充分利用城市现状条件,进行更为科学合理的城市绿化建设,在新建城市绿地的同时注意改造提升城市原有的绿地环境,从而实现城市植物生态功能的高效修复。

一是增加城市绿地面积。积极新建城市公共绿地、改造更新老旧公园、整合利用小型街头绿地。以城市口袋公园建设为例,充分利用城市拆迁腾退地和边角地、废弃地、闲置地等,将原本分散琐碎的小体量绿地集中梳理出来,根据需要进行统一的规划设计。一方面有效的提升了城市绿地面积,一方面又显著提升了绿地使用的便捷性和可达性。

二是构建适于城市环境特点的植物群落。品种多样的植物群落在生态环境构建中是不可或缺的,绿色植被可以有效吸纳污染成分,并经由自身的循环体系完成净化工作。在城市生态环境构建的过程中,需要注重尊重当地的生态环境构建植物群落。多样且适宜的植物一方面可以提升绿地的观赏性,另一方面也丰富了群落中的物种多样性。应当从园林绿化设计和苗木供应市场两方面共同着手,强调丰富城市绿化的苗木品种资源;从设计规范和行政管理角度,推进乡土植物品种和数量使用比例的提升;从园林生态研究方面,提升城市绿地植物群落设计的稳定性。

三是开展城市植物资源调查分析。对现有城市植物多样性开展探究,调研城市绿化植物的生长情况,根据城市建设现状和发展规划,有针对性的制定乡土植物选择导则和养护要点。

综上所述,城市园林绿色发展能够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真正的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其对于生态文明城市的建设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需给予更多的关注。因此,需要秉承优秀的传统生态消费理念,体现城市传统文化底蕴,加强城市生态园林建设品质,促进城市实现长期持续的发展。

猜你喜欢

生态园林园林绿化消费
生态园林城市建设对策解析
园林绿化施工优化探讨
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探究
国内消费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生态园林与城市环境保护探讨
市政园林绿化设计创新思考
生态园林建设中林业技术的推广应用
40年消费流变
园林绿化施工与管理探讨